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尤文肉瘤化疗的临床试验 Richard Gorlick, M.D.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一、合作团体的研究成果 尤文肉瘤(Ewing Sarcoma)需要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才可能治愈,局部治疗包括放疗与手术.1973年国际尤文肉瘤研究组(IESS-1)比较了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和环磷酰胺的三联治疗(VAC)、VAC加肺部放疗和VAC加阿霉素三组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对于只有局部病变的患者,单纯VAC治疗5年生存率为24%,加用肺部放疗后5年生存率提高到44%,VAC加用阿霉素后5年生存率高达60%.  相似文献   

3.
取废弃的海绵床垫之两头较厚部分裁成 60 cm× 40 cm×7cm,用双层纱布包裹垫于骶尾部 ,将海绵床垫之间较薄部分裁成 30 cm× 2 0 cm用双层纱布包裹 ,用于足跟部。  将小块海绵垫置于下肢骨牵引患者的臀部、足跟部 ,每 2~ 3h协助患者抬起臀部、足跟部按摩 1 min,夜间改为 4h 1次 ,并做好大小便后的护理。小块海绵柔软、通气、吸水性强 ,患者感觉舒适。避免了皮肤与布朗架直接接触 ,高度适宜 ,不影响肢体功能位。海绵与体表接触面积大 ,分散承受臀部的重力 ,血液循环不受影响。减少侧身和按摩次数 ,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夜间患者休息 ,深受患者…  相似文献   

4.
5.
人类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低,但在骨科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其治疗一直是骨科的一个难题。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其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患者的存活率并没有显著提高。目前多以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栓塞治疗、光动治疗、基因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来保存患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该文对近几年来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保肢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美皮康在下肢骨牵引针孔换药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美皮康与传统纱布敷料两种方法应用于骨牵引针孔换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骨科50例下肢骨折并进行骨牵引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以美皮康敷贴换药,对照组以临床常用的无菌纱布敷料进行换药,观察每天更换敷料、牵引针孔及周围皮肤红肿、渗出、敷料脱落等。结果更换敷料、牵引针孔及周围皮肤红肿、渗出、敷料脱落等方面的临床效果,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皮康对保护骨科骨牵引针孔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纱布敷料,对预防牵引针孔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骨液”对下肢骨延长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患者分为长骨液组和对照组进行配对对照观察。于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长骨液。观察骨延长区新骨生长情况、肢体伤后肿胀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①对照组平均骨延长愈合指数为41.797±3.5862(d/cm),治疗组平均骨延长愈合指数为36.291±2.8969(d/cm)(P<0.01)。②治疗组的46例病例平均骨延长愈合指数为37.121±2.2176(d/cm),明显低于国内报道指数。结论:“长骨液”有明显促进骨延长区新骨再生与成熟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的19例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结果:11例伤口I期愈合;5例伤口周围红肿,部分裂开伴有渗出,经2~3周换药后红肿消退,伤口闭合;3例出现针道感染,经及时局部处理,感染得到控制,并未改换穿针部位。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6.5个月。经1~2年随访,功能良好,恢复了正常工作及生活。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配合方案治疗青少年下肢高分级软组织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高分级软组织肉瘤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n=9),其中观察组首先均给予2次介入化疗处理,2次介入治疗完成后,间隔3~4周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即给予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观察色素沉着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肿块直径缩小值为2.0~7.0 cm,平均缩小值为(2.6±0.3)cm,对照组平均缩小值为(1.4±0.1)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患侧水肿肿胀、下肢毛细淋血管炎、色素沉着以及局部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化疗治疗能够显著缩小患者肿块直径,扩展手术范围,提高良好的切缘条件,在介入治疗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远期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0T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FTI)在下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下肢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23例。治疗前应用西门子MEGNETOM Veriosyngo MR B17机,先行常规MR扫描,然后运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TI扫描,选择20个非线性弥散方向,最后T1WI对比增强扫描。在工作站分析病变的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及与病变周围组织的关系,运用NEURO 3D软件自动生成各向异性指数图,感兴趣区定义肿瘤实质区为T2WI及DWI上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区域,正常肌肉区为周围正常肌肉信号无异常强化区域,分别测量良、恶性肿瘤实质及正常肌肉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相对各向异性(RA值)、体积比(VR值)及本征值(λ1)。在融合模式下利用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FT)三维重组病变及周围肌肉纤维束成像以观察病变对周边肌肉纤维束的影响。结果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各向异性参数值FA值、RA值及VR值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λ1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除良、恶肿瘤区别,纤维组织成分为主肿瘤实质区与其他组织源性肿瘤实质区各向异性FA值、RA值及VR值比较,有更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三维纤维束成像显示,良性肿瘤对肿瘤周边肌纤维束的影响主要表现受压移位。恶性肿瘤对周边肌纤维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纤维束向肿瘤集结,纤维束稀疏,走行方向改变、紊乱、中断等。结论 DT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研究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功能MR成像技术,结合三维纤维束成像,能分析肿瘤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边组织的三维关系,对肌骨系统下肢肿瘤的诊断分析思路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式骨牵引装置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下肢骨牵引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牵引装置进行骨牵引,改良组采用改良式骨牵引装置进行骨牵引。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两组牵引前及装、卸牵引弓时的疼痛程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两组牵引前后的舒适度,比较两组骨牵引装置的操作时间、渗血量、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装、卸牵引弓时的NRS评分均高于本组牵引前,改良组装、卸牵引弓时的NR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后,两组GCQ评分均低于牵引前,改良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骨牵引装置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渗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骨牵引装置应用于下肢骨牵引患者可减轻疼痛,节约操作时间,提高舒适度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 近年来,辅助大剂量化疗和放疗以保肢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大量研究证明,对于软组织肉瘤结合局部放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1~4].  相似文献   

13.
1简介 软组织肉瘤是来源于中胚层的恶性肿瘤,病因学尚未明确。软组织肉瘤的发病率很低,在欧洲的年发病率为5/10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3/10万左右,在我国尚未有准确的统计数字。软组织肉瘤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的近心端,尤其是大腿、臀部等,能占发病率的80%.  相似文献   

14.
1 简介 软组织肉瘤是来源于中胚层的恶性肿瘤,病因学尚未明确.软组织肉瘤的发病率很低,在欧洲的年发病率为5/10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3/10万左右,在我国尚未有准确的统计数字.软组织肉瘤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的近心端,尤其是大腿、臀部等,能占发病率的80%.在临床上,常位于深筋膜的深层和肿物直径大于5cm.发病高峰年龄约为50岁.大部分的软组织肉瘤沿着间隔生长,直到很晚时,才破坏间隔.因此在临床上常见:血管神经束被推挤而不是被侵占[1].  相似文献   

15.
何建平  张伟强  白毓  罗荣芳  王彩云 《吉林医学》2013,34(23):4763-4764
目的:探讨疲劳骨折低场强MRI表现,提高对疲劳骨折的认识。方法:收集无明确外伤史的下肢疲劳骨折病例21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MRI均表现骨内异常信号。结论:结合MRI特征表现和临床病史可敏感发现下肢长骨疲劳骨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判断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新辅助化疗的帮助下,恶性骨肿瘤切除后, 采用人工特制假体进行保肢治疗的疗效以及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重要性。方法:恶性骨肿瘤患者78例, 其中男42例, 女36例; 年龄19~61(29.12±9.47)岁。位于肱骨近端者14例, 股骨近端11例,股骨远端27例,股骨中段3例,胫骨近段23例。成骨肉瘤29例, 软骨肉瘤18例,潜在恶性内生软骨瘤伴有病理性骨折7例,恶性骨巨细胞瘤20例, 恶性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采用人工特制假体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同时行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其中14例定制加长柄的人工肱骨头,50例定制带股骨(或胫骨)铰链式膝关节,3例行全股骨置换,7例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4例行加长柄全髋置换。 结果:本组7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且均存活,随访时间4~37(26.80±8.06)个月。按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本组术后功能评估为优的有48例(61.5%), 良17例(21.8%), 中10例(12.8%), 差3例(4.9%), 优良率达83.3%。 结论:采用人工特制假体对四肢恶性骨肿瘤行有效的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 不但可以保留肢体, 且保留的肢体具有良好的功能,也解除了患者因为肢体的缺失带来的心理障碍,是四肢恶性骨肿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使用介入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均采取介入疗法进行治疗,对这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介入手术均顺利完成,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治愈或是明显好转,没有明显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患者对于临床疗效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使用介入疗法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产后大出血、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子宫肌瘤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及持续灌注化疗。结果 产后大出血及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者,均在栓塞术后出血立即停止或明显减少;子宫肌瘤者经栓塞治疗,肌瘤明显缩小,经量减少;宫颈癌患者采取包括介入化疗的综合治疗,近期有效率达82.4%。结论 介入疗法是有效治疗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软组织肉瘤为-组少见的解剖部位和组织学上不同的肿瘤,起源于胚胎中胚层(也可以来自外胚层),包括骨肉瘤、Ewing氏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儿童肿瘤的15%.本章只涉及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