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的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突变。方法用银染及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169例原发性肝癌的癌变及癌旁正常组织P53基因第7,8外显子的突变,并进行了DNA顺序,鉴定突变位点。4例患者P53基因E7中第249叫密码子第3号碱基发生了G:C→T:A的颠换,2例患者E8中第273号密码子第1号碱基发生了C:G→T:A的转换,总的突变率达38%;6例P53基因突变的癌变组织中乙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SSCP银染技术对西南地区26例肝细胞癌抑癌基因p53外显子5、6、7和8突变进行了研究。发现肝细胞癌总突变率为50%(14/28),突变模式为散在于各外显子。PCR-RFLP证实249位密码子位点特异的突变率为18.7%。结果表明西南地区肝癌存在明显的p53基因突变,其突变谱反映了该地区病因的复杂性,可能与黄曲霉毒素B1和乙肝病毒的双重作用有关。实验还建立了PCR-SSCP银染技术,  相似文献   

3.
p53基因在细胞的分化调控中,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制动基因的激活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系统的启动,控制细胞增殖。而p53基因的突变,会阻碍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的发挥,使细胞生长繁殖失控,引起细胞的转化及癌变。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p53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并以249位密码子的特异性突变和其他位点的散发性突变两种形式存在。249位密码子的特异性突变与黄曲霉素B1的作用以及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诱发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原发性肝癌,以5~8外显子的166、172、214、247、249、255、273、279和286等位点的突变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P^53基因的突变浊肿瘤发生的重要事件之一,利用能表达反义P^53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人肺癌细胞系GLC-82细胞,抑制其突变的P^53基因表达。并与导入的空载体PDOR-neo和未导入的GLC-82细胞作比较,用DNA杂交证实重组子转入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观察P^53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反义P^53基因对GLC-82细胞生长速度及突变的P^5  相似文献   

5.
银染PCR—SSCP检测大肠癌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肠癌细胞株及30例新鲜肠癌P53基因突变。结果发现LOVO细胞p53基因外显子5、6、7发生突变,LS174T细胞P53基因的外显子5、8发生突变,30例新鲜肿瘤标本p53基因外显子5、6、7、8的突变例数各为4、0、4、4例。大肠癌P53基因突变热点为外显子5、7、8。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突变。方法用银染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S-SSCP)技术检测169例原发性肝癌的癌变及癌旁正常组织p53基因第7,8外显子(E7,E8)的突变,并进行DNA测序,鉴定突变位点。结果4例患者p53基因E7中第249号密码子第3号碱基发生了G:C→T:A的颠换(AGG→AGT),2例患者E8中第273号密码子第1号碱基发生了C:G→T:A的转换(CGT→TGT),总的突变率达38%(6/16);6例p53基因突变的癌变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整合率为5/6,8例未发生p53基因突变的癌变组织中HBV的整合率仅为1/8,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是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常发事件,且与HBV的慢性感染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并为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研究)36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p53抗癌基因点突变,结果在14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发现3例有p53基因片段的泳动变位。进一步对其中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核苷酸序列直接测定,显示在第7外显子的257位编码子核工本酸由CTG突变为CAG、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缬氨酸,22例髓系白 血病未发现有p53基因的点突变。结果提示p53抗癌基因点突变  相似文献   

8.
以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研究)36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p53抗癌基因点突变,结果在14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发现3例有p53基因片段的泳动变位。进一步对其中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核苷酸序列直接测定,显示在第7外显子的257位编码子核昔酸由CTG突变为CAG、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缀氨酸。22例髓系白血病未发现有p53基因的点突变。结果提示p53抗癌基因点突变导致功能失活在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屠金夫  王炳生 《临床》1996,3(3):157-159
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2例胆道肿瘤(胆管瘤7例,胆囊癌3例,壶腹癌2例)的P53基因第5,7外显示,结果发现2例胆管癌和1例胆囊癌P53基因有突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2例胆管癌和8例癌旁组织P53蛋白产物进行了检测,染色阳性者分别为11例(50)和0。结果提示胆道肿瘤的发生与P53基因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P53基因与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与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许小平综述阎影,丁方杰审校早期的一些实验观察到P53基因的表达产物P53蛋白可以协同激活的ras基因促进正常细胞转化,故把P53基因也列为癌基因的一种 ̄[1]。1989年Finlay等 ̄[2]的研究证明与细胞癌变有关的...  相似文献   

11.
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50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P53基因点突变,结果25例髓系白血病中2例有P53基因点突变且均为AML-M2a型,11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中2例有P53基因点突变,都是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P53基因点突变患者,一般情况差,对化疗不敏感,预后不佳。结果显示:P53基因点突变导致功能失活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某些癌症有家族性,现在已经知道癌基因能影响正常细胞的生理进程,所以可肯定某些癌症的发生与基因有关,其中以肿瘤抑制基因和原癌基因(prto-oncogene)最重要,该两种基因任何一项发生突变,都可导致癌症的发生。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位于染色体17又名P53,它可修复DNA损伤,虽然它也引起细胞凋亡,但却能抑制或防止癌症的发生。当P53基因突变后,细胞周期失去“制动”,从而导致产生异常细胞,并引发不同种类癌症。例如乳腺癌、肠癌、肾癌和某些肺癌就呈现P53的突变。此外,RB1和WT1也是肿瘤抑…  相似文献   

13.
癌基因MDM2──P53基因的拮抗基因晁恒军综述郝玉书审阅P53基因的突变和失活已被公认为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未能阐明。如:在相当一部分恶性肿瘤未能检出P53基因的改变和失活;P53基因在正常组织细胞及肿瘤细胞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95例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异型增生的P53蛋白(DO-7)和PCNA(PC10)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者68例,其中高、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8%、75%和71%;异型增生中P53蛋白阳性51例,其中重度异型增生的阳性率与轻度或中度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8.47,P<0.005);P53蛋白阳性的51例异型增生其相应鳞状细胞癌均呈P53蛋白阳性,呈显著一致性(χ2=29.20,P<0.005);PCNA指数≥30%的异型增生者其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PCNA指数<30%的异型增生(χ2=22.20,P<0.005)。提示支气管癌前病变有P53蛋白的过度表达,P53基因突变是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53蛋白阳性的异型增生者其控制细胞增生的功能发生异常,也可能是突变的P53基因赋予这些细胞具有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5.
内镜活检胃癌组织及细胞P53蛋白表达研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消化内科(530021)韩萍,姜海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病理科蒋一强,梁秀就P53癌基因(P53oncogene)突变与多种人类肿瘤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癌P53蛋白...  相似文献   

16.
结核杆菌异烟肼表型耐药与katG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INH)表型耐药与KatG基因密码子315位和463位基因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直接测序法对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KatG基因进行分析。结果:132株异烟肼耐药菌株中68株KatG基因密码子315位有基因突变,突变率51.52%(68/132),野生型密码子315AGC(Ser)突变成ACC(Thr)60株,AAC(Asn)6株,ACA(Thr)1株,GGC(GIy)1株。133株INH敏感菌株未发现KatG 315位基因突变。132株INH耐药菌株中123株KatG基因密码子463位有基因突变,突变率为93.18%,野生型密码子463CGG(Arg)突变成CTG(Leu)123株;133株敏感菌株中114株KatG基因密码子463位有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5.71%,野生型密码子463 CGG(Arg)突变成CTG(Leu)114株。结论:①KatG基因315位密码子突变是菌株异烟肼表型耐药的重要分子基础,以Ser315Thr错义突变为主。②KatG基因463位密码子突变与异烟肼耐药表型没有相关性,不是结核杆菌异烟肼耐药的分子标志。该位点突变可能是基因多态性,与结核菌治疗带来的选择性压力无关。  相似文献   

17.
观察野生型p53基因转染的K562细胞对紫外线诱导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转转染技术将重组重生型P5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P53蛋白缺失的K562细胞,用紫外线照射K562-P53细胞不同的后再培养不同时间,用DNA片段化和细胞D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以K ras为靶点体外诱导胰腺癌被动免疫治疗的可行性,为临床进行胰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RT PCR法克隆K ras基因,通过测序检测K ras癌基因突变类型。合成含突变位点的多肽,负载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检测其表达率,对T细胞进行激发活化,观察肿瘤特异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Patu8988 胰腺癌株12 位密码子点突变为GGT→GTT,12位氨基酸突变为缬氨酸。合成突变多肽能有效地在树突状细胞表达突变位点,激发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CTL)能有效地杀伤相应的肿瘤细胞。【结论】突变多肽能有效地诱导针对含K ras突变胰腺癌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用PCR-SSCP对30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膀胱肿瘤标本进行研究。结果:PCR-SSCP方法检测出P53基因突变10例,Ⅰ级1例,Ⅱ组4例,Ⅲ组5例,符合病理诊断及随访资料,P53基因未突变组与突变组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第64位密码子突变频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简便,准确,实用的人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第64位密码子突变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扩增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含编码64位氨基酸的基因 列,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BstOI酶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观察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