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双链DNA抗体测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阳性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异的实验室指标。本文综述了目前开展的几种抗-dsDNA测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应用的其它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 atosus,SL 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病 ,其发病与遗传、感染、环境及应用激素和药物等有关 [1 ] ,对其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 SL E患者抗双链 DNA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及阳性滴度与狼疮细胞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借以探讨抗 ds- DNA抗体检测及狼疮细胞检查对 SL E诊断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组 :确诊的 SL E患者 33例 ,其中 2 7例为初诊或停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复发的活动期病例 ,均有发热、皮损、贫血等症状 ;6例是以激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抗细胞膜DNA抗体(anti-cmDNA)、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单指标及多指标联合方案在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和住院的101例SLE患者,94例非SLE自身免疫病患者,78名健康人,检测血清anti-cmDNA、ANA及anti-dsDNA水平。其中anti-cmDNA和anti-dsDNA检测采用ELISA法,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方案分为单指标以及双指标、三指标检测,共18种方案。检测结果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配对卡方(χ~2)检验。结果 SLE患者组anti-cmDNA阳性率(68.3%)明显高于非SLE自身免疫病组和健康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指标检测方案中,anti-cmDNA检测的准确率(81.7%)、约登指数(0.58)均最高。在多指标联合检测方案中,anti-dsDNA/anti-cmDNA、ANA+(anti-dsDNA/anti-cmDNA)、anti-dsDNA/(ANA+anti-cmDNA)、anti-cmDNA/(ANA+anti-dsDNA)和(ANA+anti-cmDNA)/(anti-dsDNA+anti-cmDNA)/(ANA+anti-dsDNA)这5种方案的准确率(84.2%)、约登指数(0.65)最高。结论 Anti-cmDNA无论单指标还是以其为基础的多指标联合检测方案对SLE诊断均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既可定性也可定量检测血清抗双链DNA抗体的ELISA,进一步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和监测的水平。以链霉亲合素处理微孔板,包被光敏生物素标记的质粒DNA,用HRP-羊抗人IgG测定血不表双链DNA抗体。分别以自制ELISA和Binding site公司ELISA抗dsDNA定量试剂盒和胶体金斑点免疫渗滤法定性检测了32例活动期SLE,6例类风湿关节炎(RA),30例健康人血清,阳  相似文献   

5.
质粒DNA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建立以质粒DNA为抗原的检测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原核表达载体质粒pBV220用碱裂解法提取纯化DNA后,按1:150稀释包被在多聚-L-赖氨酸处理的微孔板上,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葡萄球菌A蛋白(HRP-SPA)为酶标记物,建立检测血清抗双链DNA抗体的ELISA方法。并以短膜虫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为参比方法,对6_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抗ds-DNA抗体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紫外分光法于波长260nm测DNA浓度为1.54g/L。ELISA抗ds-DNA法和IIF法检测3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23.4%和17.2%、12.5%和12.5%、11.8%和5.9%,符合率分别为93.8%、100%、94.1%。以经典IIF法为金标准,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的特异性为93.4%,敏感性为100%。结论 用质粒DNA作抗原建立的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检出率高于IIF法,有助于对SLE的诊断和病情活动程度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40例SLE患者2、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结果 40例SLE患者血清Anu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5%、40.0%、45.0%,其中AnuA的阳性率与其他两种自身抗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核小体抗体(AnuA)是诊断SLE新的特异性指标,其敏感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特异性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可用作SLE患者病情活动性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科住院的12例抗ds-DNA抗体阳性SLE病人,进行DN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滴度、常规生化、补体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和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观察。[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ANA、ds-DNA抗体滴度、IgA、Ig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及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功能、肾功能损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ANA、ds-DNA抗体滴度下降,疾病活动度下降。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治疗中、治疗后病情和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免疫印迹法、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检测166例SLE疾病活动期(包括初发和复发)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ANuA的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抗ds-DNA抗体和ANuA定性检测对SLE的诊断价值。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及ANuA诊断SLE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3.33%、66.28%,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阳性符合率为68.57%;随着抗ds-DNA抗体和ANuA滴度的减小,其免疫印迹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符合率均降低(P0.05)。结论:抗ds-DNA抗体、ANuA定性检测诊断SLE的阳性率均不理想,建议在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和ANuA诊断SLE的基础上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科住院的12例抗ds-DNA抗体阳性SLE病人,进行DN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滴度、常规生化、补体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和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观察。[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ANA、ds-DNA抗体滴度、IgA、Ig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及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功能、肾功能损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ANA、ds-DNA抗体滴度下降,疾病活动度下降。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治疗中、治疗后病情和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清抗SmD1、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dsDNA)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0例SLE患者、14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20名健康人血清抗dsDN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SmD1、AnuA用德国IMTEC公司抗核抗体谱线性印迹法检测。结果SLE患者单项检测抗dsD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2.5%、80.0%、72.5%,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5%,诊断效率为85.2%。结论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SLE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血清抗SmD1、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dsDNA)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例SLE患者、14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20名健康人血清抗dsDNA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SmD1、AnuA用德国IMTEC公司抗核抗体谱线性印迹法检测。结果 SLE患者单项检测抗dsD 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2. 5%、80. 0%、72. 5%,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 5%,诊断效率为85. 2%。结论 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SLE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4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 122例)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双链DNA抗体.结果 406例SLE患者,ANA阳性率平均为94.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A阳性者核型,LN组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占84.35%,不伴肾炎组占72.12%(P<0.05).ANA滴度:LN组较不伴肾炎组,低滴度结果低,而高滴度结果高(P<0.05).ANA阳性者检测抗双链DNA抗体,其阳性率为:LN组65.22%;不伴肾炎组51.67%(P<0.05).抗双链DNA抗体滴度,低滴度结果LN组64.00%,不伴肾炎组81.30%;高滴度结果LN组36.00%,不伴肾炎组18.70%(P<0.05).两组抗双链DNA抗体高滴度时,其相应的ANA滴度:LN组高滴度结果占绝大多数,不伴肾炎组结果分布较均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ANA及抗双链DNA抗体,并综合分析判断,对提高LN的诊断率及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两种方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和免疫印迹法(IBT)同时检测100例健康体检者和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IGFA和IBT检测所有健康体检者均为阴性,DIGFA和IBT的阳性率分别为82.28%和81.01%,二者符合率为96.2%。结论 DIGFA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与IBT具有一致性(P=0.56),但DIGFA比IBT操作简便,快速,且成本低廉,可作为临床抗ds-DNA抗体检测的常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胶体金斑点法(DIGF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IGFA法和ELISA法同时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n=80)及健康对照者(n=50)血清中抗dsDNA抗体。并将ELISA法的定量检测结果与SLE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DIGFA法,但敏感性略低于后者。ELISA法检测的抗dsDNA抗体水平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数、血沉、血清C3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呈明显相关性。结论 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水平较DIGFA法准确性更高,并且是监测SLE病情转归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C1q抗体、双链DNA(dsDNA)抗体对狼疮活动和狼疮性肾炎的价值。方法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狼疮性肾炎和非狼疮性肾炎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1q抗体和dsDNA抗体水平,比较两抗体单个和联合检测对疾病活动和狼疮性肾炎的价值。结果C1q抗体和dsDNA抗体阳性对疾病活动的敏感性分别为63.88%和69.44%,特异性分别为81.82%和86.36%;两抗体联合对疾病活动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72.73%,两抗体的一致率为70.68%。疾病活动组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两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血沉、IgG、球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与C3、C4及白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狼疮性肾炎组dsDNA水平显著高于非狼疮性肾炎组,尿蛋白≥(++)患者C1q抗体水平显著增高。结论C1q抗体和dsDNA抗体都是狼疮疾病活动的指标,两抗体都与狼疮性肾炎有关,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疾病活动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荀新菊  赵勇  荀春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14-3115,31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dsDNA)抗体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采用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FT)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总补体、补体C3、补体C4水平。结果 7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抗dsDNA抗体阳性,27例抗dsDNA抗体阴性。抗dsDNA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血清IgG、IgM、IgA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体阳性组患者血清总补体、补体C3、补体C4水平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与总补体、补体C3显著相关(P〈0.05)。结论抗dsDNA抗体可能通过补体旁路途径而非经典途径抑制补体生成。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评价ELISA、绿蝇短膜虫间接荧光法(CLIFT)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结果差异。 方法:用三种方法分别检测85例SLE患者、60例非SLE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和20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抗dsDNA抗体,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价各法对SLE的诊断性能。 结果:ELISA、CLIFT和IBT 3种方法诊断SLE的敏感性分别为76.47%、68.24%、61.18%,特异性分别为94.62%、98.85%、97.69%;Youden指数分别为0.710 9、0.670 9和0.588 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53、1.70和1.03,P>0.05)。3种方法kappa值为0.65~0.71。 结论:3种方法结果一致性较好,CLIFT法有较高的特异性而ELISA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易漏检,可两法或三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为74例SLE患者,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组为40例非自身免疫病患者,对照组为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来三组血清中的抗双链DNA抗体,并比较分析三种检测方法对抗双链DNA抗体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法检测ds—DNA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36.5%,62.2%,28.4%,特异性分别为98.8%,93.8%,100.0%,均高于非自身免疫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作为抗双链DNA抗体检测的经典方法较为直观,但需要荧光显微镜及较为丰富判断经验的技术人员,该方法具有较高度特异性,其敏感度不是很高;ELISA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易于自动化,标准化,但特异性较差;免疫印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联合检测ANA,抗ds-DNA及抗ENA对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价值。方法:ANA和抗ds-DNA用免疫荧光法,抗ENA用免疫印迹法,对9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和79例健康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ANA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和系统性硬皮病(PSS)阳性率均高于70%,对MCTD可达100%,抗ds-DNS对SLE有100%特异性,而阳性率为69.0%;抗ENA谱对鉴别病种价值较大,其中抗Sm对SLE和抗Sc170对PSS的诊断种异性均达100%。三个项目联合检测,对SLE,PSS和MCTD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7%,80.0%和100%。结论: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阳性率,降低漏检率,同时有利于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