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经瞳孔温热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疗效。方法 对12例(12只眼)黄斑区具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TTT治疗,并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变化。结果 12只眼中有3只眼进行了二次治疗,最终所有患者眼底出血渗出的情况均得到改善,眼底造影显示CNV缩小或闭塞,治疗后视力提高3只眼,稳定6只眼,下降3只眼。结论 经瞳孔温热疗法可以减少因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而引起的出血及渗出,加速疤痕化,对黄斑区CNV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中心视力的恢复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病变涉及黄斑中心区域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疗效和预后.方法 对病变涉及黄斑中心区域的CSC患者18例18只眼进行TTT治疗,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光斑和能量.随访时复查视力、眼底,中心视野及FFA.结果 治疗后患者视力、视野均明显好转,治疗后2月94.44%患者视力提高,平均视力及平均光敏感度(MS)分别为1.07和27.38dB,较TTT前差异有显著性(t=8.43、10.01;P<0.01),FFA示所有病例渗漏均停止,但有2例复发.结论 TTT治疗CSC简单有效,尤其适合病变涉及黄斑中心区域的CSC,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谷威  梁军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519-1520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36例36眼经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 fluorescein angiorgam,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确诊为CEC的患者,36眼接受PDT治疗前后,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观察PDT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PDT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者20眼(55.6%),视力稳定者14眼(38.9%),还有2眼(5.5%)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发现病灶明显缩小,出血渗出吸收。FFA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病灶闭合,只有1眼出现病灶扩大。结论:PDT治疗CEC在大多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底疾患。其基本表现为视网膜组织水肿、渗出与出血等改变,常以视力的减退和视物变形主诉就诊。目前,病因学说较多,治疗效果不一。我们从1990年1月起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512例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12例(550只眼),其中单眼474例,双眼38例;男472例(498只眼),女性40例(52只眼),发病年龄20~58a,以30~40a者居多,计388例(406只眼),病程在1mo以内者1…  相似文献   

5.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是一种以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障碍引起黄斑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局限性浆液性脱离的黄斑病变,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急性发病后4~6个月自行好转,视力多可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病程迁延6个月以上,对视力损害明显。随着对该病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多种治疗方案被应用于临床,但激光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治疗CSC的主要疗法。激光疗法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并对恢复视力有明显帮助,缩短病程,避免病变迁延不愈造成视力永久性损害。本文就临床使用激光疗法治疗CSC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章余兰 《眼科研究》2011,29(11):1046-1050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也称为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多见于中青年,表现为黄斑区孤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CNV可引起黄斑部的反复出血、渗出、瘢痕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该病病因不明,治疗主要针对CNV,目前临床治疗CEC的方法主要有:光动力疗法(PDT)、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激光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及基因治疗。就各种治疗方法及其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治疗效果。 方法 使用Iris 810 nm 半导体激光对29例CEC患者进行TTT治疗,采用1.2、2.0及3.0 mm光斑,能量80~300 mW,照射时间60 s。随访4~40周,通过视力、直接检眼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视力提高者8例,占28%;无变化者19例,占65%;视力下降者2例,占7%。12例患者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眼底检查病变减轻者10例。20例复查眼底血管造影的患者中,12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明显消退、渗漏减轻。 结论 TTT对CEC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84-186)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联合球后曲安奈德注射(triamcinolone acetonidc,TA)治疗脉络膜特发性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治疗效果.方法:球后注射曲安奈德使黄斑部水肿、渗出缓解后再使用法国产Iris810nm半导体激光对11例脉络膜特发性新生血管患者进行TTT治疗,采用1.0~2.0nm光斑、能量75~175mW照射时间55~60s,随诊3~4mo,通过视力,直接检眼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t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者8例,占73%.无变化者2例18%.视力下降者1例9%.11例患者中眼底改变者10例,1例有瘢痕形成.结论:TTT TA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有较好的疗效,激光能量小,参数较易掌握.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激光联合药物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cSC52例(52只眼)分成2组,Ⅰ组激光封闭渗漏点并覆盖渗漏点周围约1/3PD范围,不用任何药物;Ⅱ组激光封闭渗漏点并覆盖渗漏点周围约1/3 PD范围,术后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1.5g口服,3次/d,连用1周,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Ⅰ、Ⅱ组中心视力恢复到1.0的时间分别为(21.36±7.48)d、(11.23±5.37)d,经检验t=5.62,P〈0.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联合药物治疗CSC,加快了机体对渗出液的吸收,视功能恢复快,病程比单纯激光治疗明显缩短,可提高对CSC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庄晓彤  肖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68-2370
目的:观察低剂量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的短期疗效。

方法:选取急性CSC患者36例36眼,进行单次1/2量维替泊芬(3mg/m2)进行PDT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4,12,24wk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和OCT的检查,术前、术后4,24wk进行FFA和ICG检查。

结果:术后1wk,36眼中有27眼(75%)OCT显示视网膜下积液完全吸收,其余9眼(25%)视网膜下液部分吸收; 术后4wk,36眼视网膜下积液全部吸收,FFA+ICG示36眼荧光渗漏完全消失,脉络膜血管高渗透性消失; 术后12~24wk,36眼无复发。治疗后4wk,最佳矫正视力从术前平均0.52提高至0.80。随访期间36眼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低剂量PDT治疗CSC短期内安全有效,能缩短病程,显著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 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确诊的CEC患者的18只患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8~2.O mm,照射时间60s,能量80~300 mW,对FFA和ICGA图像所显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 vascularization,CNV)进行照射,照射区未出现颜色变化.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FFA结果.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者6眼,占33%;无变化者12眼,占67%.自觉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者16眼,眼底检查病变减轻者10眼.13眼复查眼底血管造影,其中8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明显消退、渗漏减轻.结论:TTT治疗CEC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渗出型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应丽  陈悦  郭希让 《眼科研究》2004,22(2):203-205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为AMD的患者的22只患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mm半导体激光,光斑0.5~3.0mm,能量200~400mW,照射时间60s。对三面镜眼底检查、FFA、ICGA图像所显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进行照射,照射区未出现颜色变化或旱淡灰白色。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OCT检查。结果 22患眼治疗后1~10个月,平均随访观察时间4.8个月,视力不变者13例,占59.1%;进步者7例,占31.8%;下降者2例,占9.1%。20眼OCT复查者中,黄斑水肿不变者11例,占55%;好转者7例,占35%;恶化者2例,占10%。再次行TTT治疗者5眼,占接受TTT治疗者的22.7%。治疗随访期间无明显治疗副作用。结论 TTT治疗能使大部分渗出性AMD患眼视力稳定或提高,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注射液球后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黄斑水肿病例48例48眼,其中26例为实验组,2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先氩绿激光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后,实验组随后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20mg/0.5mL,对照组不注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提高,实验组7d内即有6例提高。1,3mo同期两组视力提高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测量:两组治疗后7d;1mo经OCT测得黄斑中心厚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薄,治疗后1mo两组降低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3moFFA检查黄斑水肿明显吸收。结论:对于黄斑水肿,氩绿激光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效果明显,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去炎松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造成的黄斑水肿效果。方法: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并发黄斑水肿患者37例(37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去炎松(40g/L,0.1mL,1~3次)治疗。非缺血性CRVO33眼,缺血性CRVO4眼,注射1次20眼,注射2次15眼,注射3次2眼,平均随访时间9(3~27)mo。患者从症状出现至一次注射药物平均时隔时间为2.7(0.3~9)mo。注射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中央黄斑厚度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08(0.01~0.4)。注射后1~3mo,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5眼,无变化3眼,视力下降9眼,在视力提高患眼中,视力提高3行以上12眼,视力提高2行10眼,提高1行3眼。此后,部分视力下降和视力未提高患者,进行2次或3次注射,最终随诊时视力提高24眼,视力无变化3眼,视力下降10眼,在视力提高的患眼中,视力提高3行以上8眼,视力提高2行10眼,提高1行6眼,整个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增加2~3行。治疗后1~3mo时,间接眼底镜检查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6眼,水肿明显减轻19眼,水肿加重2眼。最终随诊时,间接眼底镜检查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9眼,减轻17眼,加重1眼。15眼在注射药物后1wk~6mo期间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眼压达35.4(25.1~40.1)mmHg(1mmHg=0.133kPa),13眼进行降眼压治疗,其中4眼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在32只晶状体眼中,出现了晶状体后囊膜下混浊的并发性白内障9眼,进行白内障摘除4眼。OCT检查发现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后黄斑厚度减少,中央黄斑平均厚度减少至注射前厚度的46%。4眼没有视力的提高。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去炎松是一种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对于缺血性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不会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渗漏点位于旁中心凹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TTT治疗经眼底荧光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并自愿选择TTT治疗的患者19例23眼,其中男17例,女2例; 左眼9只,右眼14只。年龄32~52(平均44.00±4.973)岁。我们运用810红外激光进行TTT治疗。随访所有患者TTT治疗后1,2,6mo的视力(Snellen视力表转换成LogMAR以便分析)、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结果:在接受治疗1mo后眼底荧光造影显示渗漏消失者14眼(6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神经上皮无脱离; 在治疗2mo后渗漏消失、神经上皮脱离愈合者21眼(91%); 6mo后23眼全部无渗漏、无神经上皮脱离。74%的患者在6mo后视力提高≥3行。治疗后2mo时FFA显示渗漏点消失,OCT显示视网膜下液吸收且视力无下降者视为治疗成功,治疗后6mo时视网膜下液仍持续存在且视力无改善者则视为治疗失败。

结论:TTT治疗旁中心凹渗漏的CSC在短期内安全有效,可能通过缩短病程改善CSC 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经皮肤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皮肤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多种原因所致的黄斑水肿患者22眼,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13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眼,其他原因2眼。入选患者治疗前均行视力、眼压、眼底和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后给予球后注射TA40mg,其中有6眼重复给药1次,其间隔时间平均为59.50±7.73d;有2眼重复给药2次,其间隔时间为56d。于用药后1,2,3mo对比观察用药前后的视力、眼压、眼底及OCT检测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22眼中除5眼视力无变化外,其余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OCT显示:仅注射1次的14眼给药后1mo时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较治疗前降低248.00±178.66μm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注射两次的6眼,第1次给药后1mo时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较治疗前降低147.33±148.11μm(P<0.05),第2次用药后1mo时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较治疗前降低389.16±239.06μm(P<0.05);给药3次的2眼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548μm,第2次用药后1mo时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460.5μm,第3次用药后1d时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394.5μm,由于样本量少未行统计学分析。眼压:仅注射1次的14眼,虽然治疗前与治疗1d时比较平均眼压升高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眼压均在正常值以内;给药2、3次的眼压均未超过正常值且眼压升高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肤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具有一定疗效,并且安全、可操作性强,重复注射可加强疗效且未增加眼压升高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的疗效。方法:2006-01/2007-10收治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44例(49眼),随机分为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为治疗组和单纯激光治疗为对照组,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和黄斑水肿消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均有明显改善,但前者效果优于后者,P<0.05。结论:绿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在较短时间内即可促进黄斑水肿消退,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45例50眼有黄斑持续水肿的病史,分为两组:TA组:23例25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4mg(0.1mL)曲安奈德;对照组:22例25眼,接受黄斑格栅状光凝术,两组随访时间为6mo,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10~2阈值检测程序行视野检查、及眼压的变化情况。结果:TA组在治疗后1、3mo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平均黄斑阈值敏感度、中心10°平均光敏感度比对照组值高,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比对照组值低(P<0.05),6moTA组的平均黄斑阈值敏感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三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A组治疗后14眼(56%)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眼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现有2眼(8%)(均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压升高现象,两组比较高眼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0),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可恢复至正常范围,其中部分高眼压患者需全身用药。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黄斑水肿在0.5a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