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文 《江苏医药》2013,39(16):1931-1932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A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F患者46例,分为阵发性AF(A组,15例)和持续性AF(B组,31例);选取年龄相匹配的体检正常的中老年健康者30例为对照(C组).检测复律前后血浆BNP变化.超声测定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 A组心脏复律前和B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C组[(224.31±34.82) ng/ml和(253.19±37.51) ng/mlvs.(54.38±6.73) ng/ml](P<0.05);A组复律后血浆BNP为(57.94±7.52) ng/ml,明显低于复律前(P<0.05);A、B组LAD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AF患者血浆BNP明显升高.血浆BNP升高时不仅要考虑到心室疾病,同时也要考虑到有无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8例EH患者(EH组)和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质量指数,观察两组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及不同高血压级别、左心室肥厚(LVH)情况对BNP水平的影响.结果 EH组BNP水平为(161.03±20.1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16±9.13)ng/L(t=6.664,P<0.01);在EH组中,1、2、3级高血压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149.54±22.82)、(152.52±25.16)、(163.54±29.93)ng/L,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68、1.622、1.225,均P>0.05);EH伴LVH患者BNP水平(189.71 4±41.13)ng/L明显高于EH无伴LVH者(122.24 ±18.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7,P<0.01).结论 EH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LVH密切相关;BNP水平检测可作为EH患者伴LVH的一项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功能1-2级的无合并其他心脏病复发性AF患者30例,采用干性免疫法测定AF复律前、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患者血浆BNP浓度,比较BNP的差异。结果复律前患者血浆BNP水平为(82.3±12.1)ng/L,转复为窦性心律时患者血BNP水平为(51.5±15.2)ng/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AF患者复律前血浆BNP的浓度增高,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时下降,提示BNP的浓度变化可作为复发性AF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药物复律前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复律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98例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顿服普罗帕酮450~600mg复律治疗,观察患者复律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9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顿服普罗帕酮后48h内57例(58.2%)转复为窦性心律,成功复律组患者复律前血浆NT-proBNP水平为(435.65±156.27)ng/L,明显低于未成功复律组的(482.76±59.86)ng/L,(P<0.01),成功复律组患者复律后1h血浆NT-proBNP水平为(195.61±36.38)ng/L,明显低于复律前的(435.65±156.27)ng/L,(P<0.01),而未成功复律组复律前血浆NT-proBNP为(482.76±59.86)ng/L,与服药后48h的(453.76±143.38)ng/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房颤本身是影响心肌细胞脑钠肽分泌的重要因素,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对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药物复律效果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04例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组比较血浆BNP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单支(49例)、双支(30例)、三支(25例)病变,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0±13)、(110±13)、(140±18) 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20分组(48例)及评分<20分组(56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149±13)、(107±13) ng/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左心室射血分数不同分组,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40%组(15例)患者血浆BNP水平均≥100 ng/L.③根据患者随访1年内是否有心血管事件发生分组,未发生组(54例)与发生组(50例)血浆BNP水平分别为(89±12) ng/L、(153±13) ng/L,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用作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马振刚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84-358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和缬沙坦.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血浆NT-proBNP分别为(473.8±39.2)ng/L,(481.5±38.2)ng/L;治疗后分别为(371.4±27.4)ng/L,(277.6±23.8)ng/L;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t=14.5391,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血浆hs-CRP分别为(8.23±2.17)mg/L,(8.42±2.43)mg/L;治疗后分别为(6.19±1.77)mg/L,(4.19±0.92)mg/L;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t=2.0436,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对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跳的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8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是否自动复跳分为自动复跳组(32例)及电击复跳组(51例),比较2组术前血浆BNP水平,对心脏复跳的电击次数及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自动复跳组和电击复跳组术前BNP分别为(226±130)和(628±411) n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术前血浆BNP水平与术后心脏电击次数呈正相关(r=0.8055,P=0.000).结论 术前血浆BNP的水平可以预测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复跳的难易,对于高BNP水平患者应加强术前心功能的纠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方法 入选309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住院的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3例.选取同期因胸闷等症状就诊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132例)、双支病变(115例)、三支病变组(62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分值不同分为Gensini评分<20分组(68例),Gensini评分20~ 40分组(128例),Gensini评分>40分组(1 13例).对于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CS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54.6,226.7) ng/L比18.0(14.0,28.6) ng/L] (P<0.0l).血浆BNP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3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269±197) ng/L比(159 ±88)、(82 ±54) ng/L](均P<0.01);在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40分组明显高于20 ~ 40分组及<20分组[(214±126)ng/L比(122 ±80)、(88±56) ng/L](均P<0.01).血浆BNP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34,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肺心病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无创通气治疗),各52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水平,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血浆BNP水平为(197.8±39.6)ng/L,更低于对照组的(320.9±43.0) ng/L(t =3.22,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的BN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初发性房颤患者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与是否需要临床药物复律干预治疗的关系.方法 105名初发性房颤的老年患者,57名需要药物复律,48名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需要药物复律干预治疗的患者就诊时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自我复律组(508.7±45.7 fmol/L vs 449.8±48.7 fmol/L,P=0.0001).血浆NT-proBNP浓度与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和房颤发病时间呈正相关.单元Logistic分析显示:房颤发作的时间(P=0.037)和血浆NT-proBNP浓度(P=0.0003)与初发性房颤发作时需要药物复律有关.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浓度(P<0.001)能预测初发性房颤发作时是否需要药物复律.结论 老年初发性房颤患者就诊时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且能预测是否需要药物复律.急诊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有助于指导房颤发作时的药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情况下,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与心房纤颤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 62例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心房纤颤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后,分为A组:LA〈40mm,B组:LA〉40mm,测定病人在转复前及转复窦性心律后血清BNP的浓度,并随访1年,观察的主要终点为心房颤动复发、脑栓塞及明显心功能不全。结果房颤复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律后BNP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复发、脑栓塞及明显心功能不全的风险随BNP升高而升高;左心房内径增大,房颤复发率增高。结论房颤可导致血浆BNP水平升高,复律后BNP水平下降,左心房内径的大小影响心房颤动复律的成功率和BNP水平,BNP在房颤的预测、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S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NP、hs-CRP和Lp(a)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及舒张末期容积( LVESV).结果 AMI组的BNP、hs-CRP、Lp(a)水平分别为(391±136) ng/L、( 16±15) mg/L、(367±191 )mg/L.UAP组分别为(267±80) ng/L、(11±7) mg/L、(324±171) mg/L.SAP组分别为(36±21) ng/L、(2±1)mg/L、(191±130) mg/L.对照组分别为(33±14) ng/L、(1.0±0.4)mg/L、(150±116)mg/L.AMI组和UAP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及S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MI组与SAP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组LVEDV、LVESV、LVEF分别为(95±19)、(43±9)ml,(0.51±0.08);UAP组分别为(93±23)、(42±8)ml,(0.55 ±0.08);AP组分别为(86±18)、(32±9)ml,(0.64±0.09);对照组分别为(86±18)、(29±9)ml,(0.66±0.09).AMI组、UAP组与SAP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ACS患者中,BNP浓度与hs-CRP和Lp(a)呈正相关,(r=0.53,P<0.01;r=0.543,P<0.01).BNP浓度与LVEF明显负相关(r=-0.44,P<0.01).控制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后计算两变量间偏相关系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首次发病48 h内BNP浓度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 容积呈正相关(r =0.42、0.40,均P<0.01).结论 血清BNP浓度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ACS患者BNP浓度的升高除了与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相关外,也可能与缺血损伤造成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15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房颤复律.随访1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结果 所有房颤患者经复律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在12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有2例患者房颤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28,P<0.05).两组hs-CRP和NT-proBN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t=7.270、3.601、8.118、3.006,P<0.05,P<0.01),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t=4.720、2.914,均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减轻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血浆hs-CRP和NT-proBN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白细胞介素(IL)-17、IL-10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衰组)和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IL-17和IL-10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心衰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46.37±10.57) ng/L vs(32.45±4.55)ng/L],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27.49±4.19) ng/L vs(32.71±4.3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9,5.46,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17与IL-10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可能与体内IL-17、IL-10的水平失衡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HT)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仪确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48例(OSAHS+ HT组)、OSAHS患者46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T组)共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分析各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与患者平均动脉压的相关性.结果 OSAHS +HT组、0SAHS组、HT组三组Th1细胞因子IFN-γ分别为(45.17±11.87) ng/L、(41.82±10.43) ng/L、(57.94±9.57) ng/L、TNF-β分别为(44.46±21.23) ng/L、(46.26±18.42)ng/L、(56.85±11.57) ng/L,Th2细胞因子IL-4水平分别为(56.13±21.46) ng/L、( 54.78±27.23) ng/L、(53.25±24.41)ng/L,IL-10水平分别为(39.21±6.23) ng/L、(38.26±10.43) ng/L、(35.54±8.96) ng/L.OSAHS+ HT组分别与OSAHS组、HT组的IFN-γ、TNF-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69,24.598,22.123,19.258,均P<0.05),而OSAHS组与HT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2,2.121,均P>0.05).IL-4各组间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02,0.489,1.214,均P>0.05);OSAHS+ HT组与HT组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36,P<0.05),OSAHS+ HT组与OSAHS组、OSAHS组与HT组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985,1.125,均P>0.05).结论 OSAHS合并HT患者Th1/Th2平衡紊乱失调更加严重,应引起临床注意,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钠肽( BNP)含量的变化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 对52例脓毒血症患者测定脑钠素、机械通气、肌酐清除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SOFA)并与肺动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作相关性分析,同时与健康体检者60例作健康对照.结果 脓毒血症组BNP含量(959.6±767.4) ng/L明显高于和健康对照组(67.1±48.8) ng/L(t=25.433,P<0.01).脓毒血症组和急性心力衰竭组血流动力学不同但BNP水平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BNP水平与PAOP、CI无相关性(r=0243,r=0.1580,均P>0.05).结论 监测BNP对脓毒血症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优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盖延红  陈伟  徐丹  张美华 《中国医药》2013,8(9):1206-120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4例,其中ACS 7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以同期到我院的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血清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结果 ACS组(AMI组和UAP组)的血清BNP浓度[(391±136) ng/L,(267±80) ng/L]均明显高于SAP组[(36±21)ng/L]和对照组[(33±1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ACS组的BNP水平[(277±160) ng/L]高于SAP组[(74±3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 ①血清BNP浓度在ACS患者中升高.②ACS患者BNP浓度的升高除了与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相关外,也可能与缺血损伤造成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AF与无复发性AF复律前的BNP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复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与复发性AF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前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复律后6个月内无复发性AF患者30例,采用于性免疫法测定AF患者复律前血浆BNP浓度,与12例复律后6个月内复发AF患者复律前血浆BNP浓度比较。结果复发性AF患者复律前血浆BNP水平为(427.25±332.5)pg/ml,无复发性AF患者复律前血浆BNP水平为(179.5±129.5)pg/m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垆〈0.05)。结论复发性AF患者血浆BNP的平均浓度明显高于无复发性AF患者,提示BNP水平变化对AF复律后是否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吴春风  廖德祥  胡柯 《安徽医药》2012,16(3):331-333
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Ⅱ)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4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及AngⅡ水平,测定4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120 d的血浆BNP和AngⅡ水平。结果导管消融后4个月,8例(17%)患者复发房颤。消融术前,房颤组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消融后4个月房颤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前血浆BNP及AngⅡ升高,消融术后均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卒中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收集8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TOAST分型,分为非心源性脑卒中,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腔隙性、其他原因及原因不明脑卒中.入院24h内采集血样标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脑钠肽水平.比较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脑钠肽水平.结果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为(147.5±7.8) ng/L,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为(51.2±5.8) ng/L,腔隙性卒中患者为(39.5±10.0)ng/L.心源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卒中患者(t =67.8,23.6,17.6,均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用于鉴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脑卒中,其在脑卒中的病因学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