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西远安县1991年发生一起猩红热暴发流行,发病363例,发病率164.69/10万。咽拭子分离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确诊。疫情波及7个乡(镇)、29个村及其所辖的17所中小学校和1个幼儿园;小学生、14岁以下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6.31%、94.76%;男女比例为1:1.21。临床表现较轻,低热或不发热者占72.18%,轻型和普通型分别占74.10%、25.90%,未见脓毒型和中毒型病例。  相似文献   

2.
3.
熊涛 《中国公共卫生》1995,11(4):173-173
恰当的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疾病的流行过程,甚至预测疾病的流行。我们对1991年发生在南宁市某小学2年级(4)班的猩红热暴发流行,建立了一个很能吻合实际发病情况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1951-1999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猩红热流行的防治对策.[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省1951年以来的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病率由1958年的12.96/10万下降到90年代中后期的0.75~2.46/10万,1994年以后无死亡;但报病县由70年代的23.90±4.72个/年逐步增加到80、90年代的39.20士5.64个/年,且由农村转移到中等发达城镇或城乡结合部,发病有明显的夏季高峰,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1~15岁的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89.7%.[结论]我省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1998年4月5~20日,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山乡出现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人51例,罹患率为6.39‰。长山乡位于甘南县西部,距县城18公里,首例病人在新升村发生,该患者为建华村学校一年级一班的学生,其两日前到外地探亲回来即感不适,并带病上课,4月5日出现明显症状后隔离治疗,6日发病4例,10~11日发病人数达高峰,两日共发病26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0.90%,20日以后无新病例发生。51例病人中,男性24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14岁。采集30份咽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5~2012年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猩红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猩红热病例监测数据、个案调查资料及人口统计学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柳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 0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54/10万。冬季及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0~15岁,中位数为6岁,3~6岁儿童占所有病例的67.13%,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为主,占52.51%。结论 3~6岁儿童是猩红热的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和小学是猩红热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7~9日,宁波市江北区洪塘中学发生暴发疫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确定是一起由溶血型A组β型引起的猩红热暴发疫情,现报告如下:首发病例许××,女,32岁,洪塘中学教师。于6月7日凌晨1时出现发热、咽痛,次日体温37·8℃,WBC 12·3×109/L,中性粒细胞8  相似文献   

8.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以冬春季多见,发病年龄10岁以下小儿为主。猩红热传染性强,危害大,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而且人群普遍易感,一旦发生疫情,往往难以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爆发或流行[2]。研究猩红热在本地区的流行特征,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泰州市2002—2011年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4月3日以来,我市金川区双湾镇东四沟小学和小井子小学发生猩红热疫情,截止4月20日共发病97例,其中东四沟小学85例(6名散居儿童),小井子小学12例。笔者受市卫生局指派,亲临疫区,指导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做好患儿的诊治工作。现就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2003-2012年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结合猩红热疫情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及人口统计学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12年,昌平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176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80/10万,年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02,P<0.01);近10年呈逐年递增态势,流行周期为5年左右,2011年达发病峰值,每年冬季及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3~ 1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2.14%;职业以学生和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的98.70%;男性多于女性;外来人口聚集、人口密集的镇、街发病率高.猩红热病原监测A群乙型溶血型链球菌阳性率为5.46%.结论 3~10岁儿童是猩红热的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小学校是猩红热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在疫情处理中应加强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及咽峡炎病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徐汇区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徐汇区2005-2013年猩红热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流行控制图法对2014年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13年徐汇区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811例,年均发病率为7.45/10万;高发期集中在4~6月份和12~1月份;男女比例为1.85∶1;811例病例中,学生占55.61%,幼托儿童占38.10%,散居儿童占6.17%,工人占0.12%;5~8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69.54%;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4年猩红热发病呈现散发.结论 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场所,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达到有效控制猩红热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宁市猩红热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4-2010年猩红热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对2011-2013年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0.8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存在11~1月和3~5月两个高峰。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58:1,98.72%的病例是儿童和学生,3~7岁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2.05%。城区发病明显高于郊县。ARIMA模型预测发现2011-2013年猩红热的发病仍维持在低位流行。结论托幼机构、学校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环境,托幼儿童和学生是防制的重点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疫情监测并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月3日至5月31日,呼伦贝尔盟在根河市区、得耳布尔镇、好里堡镇等地相继爆发猩红热221例,笔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1949-2006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北京市猩红热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49—2006年北京市疾控中心的疾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49—2006年北京市猩红热发病263111例。1966年发病率最高为488.3/10万,2003年发病率最低为1.86/10万。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以中小学生(64.3%)和幼托儿童(24.1%)构成最高。男性(57.2%)高于女性(42.8%)。城区发病率高于近郊,近郊高于郊县。1989年以前发病高峰月集中在1月份和12月份,1989年以后在5月份。[结论]城市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环境,各级医疗保健预防机构应针对在学习生活的群体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宣传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目前猩红热流行现状,为猩红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3~2008年猩红热发病数据,依据病例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8年猩红热发病逐年递增,由2003年第17位升至2008年第12位。猩红热发病呈规律性波动,每年有两个高发期:5~6月份和11~12月份。男孩与女孩猩红热年发病数无显著性差异。猩红热发病主要集中于1~10岁年龄段的儿童。结论猩红热发病逐年递增,应加强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调查分析2004—2013年厦门市猩红热发病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厦门市猩红热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报告猩红热938例,年平均发病率3.42/10万,均为散发病例,无死亡病例。2004、2007、2011年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4.24/10万、3.78/10万、5.49/10万。11月—次年6月共报告792例,占发病总数的84.43%。全市6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比例为1.54:1,1~14岁儿童共报告889例,占发病总数的94.78%,5岁儿童发病率(67.59/10万)最高。职业分布居前三位的为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发病数依次为454例(48.40%)、223例(23.77%)、215例(22.92%)。结论冬春季为厦门市猩红热的高发季节,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为猩红热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贾书培  杜蕾  杨长凤 《现代养生》2023,(12):916-919
目的 探讨回龙观地区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后期猩红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CDC)中收集2014年1月-2022年12月回龙观地区猩红热病例发病的基本信息,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猩红热发病分布规律。结果 回龙观地区2014-2022年共上报猩红热病例558份,平均每年上报发病率为16.47/10万;发病高峰期分别为5、6、11月和次年1月;发病较多的地区为龙泽园街道(257例)和回龙观街道(245例),发病较少的地区为史各庄街道(56例);男女性别比为1.41∶1,男性病例数明显比女性多;病例的年龄主要分布于3~8岁,以低年级小学生和幼托儿童居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猩红热发病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2022年回龙观地区猩红热发病总体平稳,具有明显的季节、年龄、职业等发病特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的管控措施显著降低了猩红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猩红热是由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咽喉炎、全身充血性皮疹,疹退后出现脱屑等症状[1].根据测资料显示,全国猩红热的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但青海省监测资料显示,青海省猩红热除个别年份略有上升外,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3].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全县境内海拔在1760~4635 m之间,年均气温10℃,全县辖5乡4镇154个行政村,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是多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4%,撒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2.2%.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10—25日,某部新兵连相继出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一起猩红热疫情。我们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现将此次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