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输入与扩散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3年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输入与扩散原因,为今后的SARS防控提出对策。[方法]对山西省2003年448例SARS病人及其中诊断为原代SARS临床病例的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448例临床诊断病例中,原代输入病例30例,续发病例72例,本地病例346例;第1例病人由广东省输入,北京市是输入的重要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是大同市、忻州市病例输入的主要来源;山西省人民医院的严重院内感染使该院成为SARS在山西省内传播的源泉。[结论]山西省SARS疫情主要从北京市、广东省输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形成扩散,应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一起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20 0 2年 11月广东省佛山市首发一起家族聚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事件。 2 0 0 3年 1月中旬在中山市又出现医院和家庭相同症状病例。 2月 11日我国卫生部发文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该病的监测防治工作。 3月 15日 ,世界卫生组织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并且颁布了一项紧急旅游忠告 ,自此 ,全球防治和应对SARS疫情拉开了序幕。根据北京市SARS病例的发生情况 ,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中 ,选择了一起流行病学史清晰、传播过程明确的案例进行分析 ,查找其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所有病例的诊断标准均采用卫生部颁布的…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涪陵区距离重庆118 km,人口111万,有长江水路和渝涪高速公路与重庆相通,交通十分方便,人口流动频繁.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的传入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描述山西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特征,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3月初至5月20日山西省SARS疫情报告系统报至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部SARS临床诊断病例及部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报告,描述SARS在山西省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采用EPIinfo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山西省自2003年3月7日诊断首例输入性SARS病例后,至5月20日累计临床诊断SARS病例445例,罹患率1.34/10万,死亡20例,病死率4.49%。发病人数从3月28日起增高形成第一个高峰,至4月18日继续升高,形成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5月19日首次出现临床诊断病例零报告。目前疫情呈低水平流行势态。SARS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市区,占83.82%,农村地区呈散发状态。职业构成以学生、医务人员居多。年龄分布以20—59岁为高发人群,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男女发病之比为1:0.87。结论:山西省SARS流行呈输入、上升、高峰并逐步下降的趋势,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传染源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播链,以探讨该病在人群中传播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对北京市第一起输入性疫情相关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逐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之间的关系,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2003年3月5日北京市发生第一例输入性SARS病例,并在家庭内和医院造成9人感染,其中2例死亡;指示病例潜伏期为4天,第二代病例潜伏期为平均7天(4~17天),第三代病例较少,潜伏期为8天。潜伏期越短,发热维持时间越长,病情越重。经及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SARS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家庭及医院聚集性,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6.
有效控制“非典”传染源输入及疫情扩散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piratory Syndrome,SARS)]与其他传染病一样,流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只有三个环节共同存在,而且在一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联合作用下,才能形成流行过程。由于SARS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一般症状越重,传染性越强,因此,只要切断这一流行环节,就能有效地防止疫情传人。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 )为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WHO)认为它是由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 ,并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 ratorySyndrome ,SARS)。此病最早是 2 0 0 2年 11月在我国广东省出现 ,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及世界多个国家有病例发生及蔓延。据WHO 6月 1日在日内瓦公布的全球最新SARS疫情报告 ,截至 5月 31日全世界非典型肺炎患者累计为 836 0人 (包括已康复者和部分疑似患者 ) ,其中 5 2 6 4名患者已经治愈 ,76 4名非典患者死亡。目前有 3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非典…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明杭州市首起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来源,探讨控制措施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杭州市首起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与密切接触者的关系、接触时间、接触方式以及接触环境等.结果杭州市首起3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来源为陪同来自北京的SARS病人在湖北黄岗市中心医院看病而感染.杭州市输入3例病人后,由于政府重视,控制措施严格,未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结论SARS的传染性,除了少数"超级传播者",一般的SARS病人,包括重症病人的传染性还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四川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收集、整理、汇总四川省SARS病例资料,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来源和病例发现方式、临床症状及诊疗情况。结果:2003年4月16日至5月7日是四川省SARS疫情发生的高峰,其中泸州市和广元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60%,病例中民工占68%;20--岁年龄组发病人数员多,男女发病之比为1.5:1;80%的病例来源于广东省。患者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X线胸片有阴影。结论:四川省SARS病例均为输入性,人员流动(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是影响疫情波动的主要因素。对此采取以隔离传染源为主导措施(设立留验站、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等)的防制方法,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较早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RAS)暴发疫情的省份之一,首起暴发疫情为非输入性,发生于2002年12月中旬~2003年1月上旬的河池市,共发病6例,死亡2例,呈家庭聚集性,未引起医务人员的继发病例,疫情没有进一步扩散和蔓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张红叶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11):59-59,61
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非典)在我国一些省市发生流行,上海市也受到"非典"疫情的袭击,4月1日~6月30日徐汇区各医院累计报告疑似、留观"非典"病例234例,其中疑似18例,住院留观174例,排除42例,无1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留观、排除病例比例为1:9.4:2.33.现将192疑似、留观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今后"非典"防制常态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3月底报道 [1 ] ,鉴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 e,SARS)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多个国家 ,3月 15日 ,WHO向全球发出了警报。WHO总干事 Brundtland博士指出 ,SARS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威胁 ,全世界需协同努力以寻找其病因 ,治愈此疾病的方法 ,并阻止其传播。此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非典型肺炎 ,截止至 3月底 [2 ] ,WHO已接到来自越南、中国香港、加拿大、泰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等 13个国家和地区的 16 2 2病例的报告 ,其中 5 8例死亡 ,其中我国 1190例 ,死亡 4 6例 ,主…  相似文献   

1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前国内、外不少地区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已引起 WHO及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有关 SARS的病原体 ,专家认为可能是衣原体、冠状病或是呼吸道副粘病毒科病毒的变异病毒珠 ,但至今尚未完全确定。 SARS的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人 ,通过呼吸道分泌物 ,经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目前 ,大部分 SARS发病者是患者密切接触者 ,其中医务工作人员占相当高比例 ;感染发病的老人、儿童病情重、愈后差、危害大。医院既是易感人员集中的地方 ,又是最易被病原体污染、人员被感染的场所。因此 ,加…  相似文献   

15.
4月 19日杭州首次发现 3例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动员 ,全力以赴 ,积极组织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提出并实施了不少防制措施 ,取得初步成效。1 厉兵秣马 ,因预而立 早在 2月 11日 ,在获悉广东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后 ,即在市区 8家医疗单位设立监测点 ,实行零报告制度。自 2月 2 0日到 4月 19日 ,已对9例可疑病例实行留验观察 ,每日至少拍胸片 1张 ,观察血象和抗菌药物疗效。观察 3天以上若可排除诊断 ,医院要将排除理由以书面形式报市、区疾控中心 ,经会诊同意后方可解除留验观察。期间 ,积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3年3~6月间北京市东城区SARS流行特征。方法 根据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日报表,并从其他有关渠道,收集疫情资料信息。结果 东城区首例输入性病例3月14日发病,3月16日入院,4月初病例开始增多,4月中、下旬发病达高峰,5月上旬开始下降,5月22日无新发确诊病例,5月26日后,再无病例报告。全区共报告临床确诊SARS病人393例,10岁以下年龄组无病人,其余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20~4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70.0%,平均发病年龄为40.64岁。男女发病比例无显著差异。SARS发病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病例中东城区的病人占66.9%,外区、外省占32.0%;驻区医院收治SARS病人358人,占91.09%。393例病人中无接触史的占33.3%。医护人员感染SARS 79人,占病人总数的20.10%、其中区属四所医院18名医护人员感染为8.33%。结论 本次SARS流行,除10岁以下年龄组外,普遍易感,其中以青壮年、老年人、医务人员更易罹患。与病人直接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家庭聚集传播明显。医院、工地是防控重地。本区制定的防控策略、措施及原则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新挑战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近来 ,一个新的“非典型肺炎”袭击全球部分地区 ,引起震惊。 WHO建议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该病具有急性起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等特点 ,引起肺间质肺炎者救治不力时其病死率可达 5 %左右。 SARS感染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在发病率中医院感染占的比例大 ,其门诊感染是主要途径之一 ,情况严重时可造成医院部分工作一度瘫痪 ,这对医院的社会保障作用是一个新的极其严重的挑战。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主体之一 ,做好护理保障工作对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及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关键。目前在 SAR…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杭州市医务人员接触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感染状况,探讨流行因素,评价防制措施.方法对2003年杭州市密切接触SARS病例的4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SARS抗体测定.结果调查的48名医务人员中,发病前接触1名,发病后接触48名;经常接触的有35名(72.9%),偶尔接触13名(27.1%).在隔离病房接触的有48名,门诊接触2名;以诊治病人接触为主(占80%),其次是给病人打针和护理病人等;有70.8%的人接触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有52.1%的人接触病人的排泄物;与SARS病人在1米以内接触的有47名(占97.9%),在1~2米接触的1名(占2.1%).48名医务人员接触SARS病人时,防护措施严密,双份血清测定SARS抗体IgG均阴性.结论杭州市密切接触SARS病例的医务人员未发现感染,采取严密防护是预防SARS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起院内SARS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一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确定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分析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流行病学特点 ,为预防和控制院内 SARS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 ,通过座谈了解 ,查阅病案和感染现场调查相结合进行追踪和个案调查 ;描述本次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和不同接触方式与感染发病的关系 ,并以图例和表格方式表达。结果 本次医院感染急诊科员工在 2 0 0 3年 4月 2日~ 18日 16 d时间内共发生 SARS患者 5例 ,罹患率为 2 1.74 % ,整个感染过程形成清晰的传播链 ;感染人群全部为护士 ,男女之比 1∶ 4 ;发病潜伏期长 ,潜伏期平均 >10 d;病程长 ,自发病到痊愈出院平均为 4 9.4 d;后对在症状期所有接触者进行隔离 ,无发病。结论 本次医院感染首例传染源为输入性 ;无防护近距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 ;急诊科护士是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和国家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资料,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北省2003年报告7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其中死亡1例,发病率0.012/10万,病死率14.3%以输入病例为主,其中2例为继发病例,呈点状散发。结论估计病例潜伏期为1~10天,一般潜伏期在1周内,未观察到病例发病前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