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是一种表达于各种癌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因子。有关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和硬化型肝细胞癌患者血浆PDECGF的含量变化目前知之甚少,PDECGF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仍值得探讨。病人与方法 正常对照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62±91;慢性肝炎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547±111;肝硬化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13±104;肝细胞癌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657±97。按TNM分期法:Ⅰ期4例,Ⅱ期7例,Ⅲ期3例,Ⅳ期20例。血浆PDECGF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PDECGF…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认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是致冠心病 (CHD)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它对CHD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 ,了解它在CHD发病中的作用 ;检测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 ,探讨HCY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CHD患者 1 0 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44例 ,男 34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 5 5 .5 9± 9.68)岁 ;不稳定型心绞痛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 7.0 0±1 0 .1 0 )岁 ;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 (NO)与肺部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N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呼吸衰竭的关系较少报道。我们观察了 17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及 15例COPD非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中NO数量的变化 ,探讨其在COPD呼吸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COPD呼吸衰竭 (PaO2 <8kPa)患者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6 4岁 (5 3~ 82岁 )。COPD非呼吸衰竭患者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9岁 (4 8~ 79岁)。正常对照组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6 1岁 (4 5~ …  相似文献   

4.
对象与方法 依据国际标准[1] 选择稳定期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14例作为COPD组 ,年龄 6 5± 4岁 ,体重指数 (2 3± 5 )kg/m2 ,男∶女为 11∶4。COPD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即重叠综合征者 ,共 10例作为重叠综合征组 ,年龄 6 8± 5岁 ,体重指数 (2 6± 3)kg/m2 ,男∶女为10∶1。选择健康者 8名作对照组 ,年龄 6 4± 4岁 ,体重指数(2 3± 4)kg/m2 。 3组间年龄、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COPD组与重叠综合征组肺功能及睡眠呼吸障碍情况见表 1。在监测当日测坐位肺功能 ,夜间…  相似文献   

5.
某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病情频繁恶化 ,是导致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就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与COPD恶化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方法 COPD患者 2 9例 ,男 2 1例 ,女 8例 ,包括吸烟者16例 ,平均年龄 (6 5 .9± 7.84 )岁 ,FEV1(1.0 6± 0 .4 1)L ,占预计值 (38.7± 15 .2 ) % ,FEV1/FVC(43.7± 14 .1) %。近 18个月按症状和峰呼气流率吸入皮质激素治疗的平均剂量为(1.2 0± 0 .6 6 )mg/d。COPD恶化根据日记卡判断。取稳定期诱导痰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和细胞因子测定。结果 痰培养分离到可疑…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慢性肾衰竭 (CRF)病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发生冠状动脉疾病 (CAD)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的 2 40例病人 ,包括 67名健康人 (对照组 ) ,1 4 7例CAD病人 ( 50例患有CRF ,97例无CR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特异性抗肺炎衣原体IgG和IgA抗体。结果 CRF病人CAD较非CRF病人更严重 [CAD积分 :( 1 4 9± 6 0 )对 ( 1 1 3± 6 0 ) ,P <0 0 1 ],CAD病人血清抗肺炎衣原体IgG和IgA抗体阳性率较对照组高 (IgG :76 2 %对 44 8% ,P <0 0 0 1 ;IgA :59 9%对 40 3 % ,…  相似文献   

7.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在心肌缺血时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长时间监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中、术后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及其它酶学指标含量来探讨GPBB对诊断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意义。1 研究对象 :行择期PTCA术病人 2 5例 [男 2 1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6 0± 9)岁 ]。术后即刻及 1、2、4、6、8h分别取血 ,测定GPBB、肌酸磷酸激酶 (CP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值。以常规体检的健康人 114例[男 6 3例 ,女 5 1例 ,年龄 2 5~ 5 1岁 ,平均 (38± 13)岁 ]为对照。2 测定方法 :CPK、CK MB活性由本院生化室…  相似文献   

8.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12 0例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 (Cpn)特异性抗体IgM、IgG及IgA ,结合同期血脂水平 ,以探讨Cpn感染与CHD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⒈研究对象 :CHD患者 12 0例 ,男 6 9例 ,女 5 1例 ,年龄34~ 80 (6 1.86± 12 .5 6 )岁。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4 2例 ,慢性冠心病 (CCHD) 5 2例 ,UA及CCHD除部分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 1支冠状动脉狭窄≥ 5 0 %。对照组 111例 ,男 5 4例 ,女 5 7例 ,年龄 41~ 80 (5 6 .5 8± 10 .10 …  相似文献   

9.
内源血管舒张物质一氧化氮(NO)的缺乏与慢性肾病(CRD)病人的高血压原因有关。本研究旨在决定CRD病人24h NOx(NO2和NO3)排出是否降低。方法13例CRD病人,男9、女4例,年龄(59±4)岁;9例CRD病人健康配偶作为对照组,男4、女5例,年龄(59±6)岁。所有参加者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在判断急性肺栓塞溶栓疗效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尤士杰  杨跃进  柳志红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627-628,I019
通过超声多普勒心动图 (UCG)观察右心超负荷的特征性改变 ,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对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及其程度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旨在应用床旁UCG来判断APE溶栓的早期疗效。一、资料与方法我院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7月经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证实为APE患者 6例 ,男 4例 ,女 2例 ,35~ 80岁 ,平均(6 3± 16 )岁。 6例患者均于溶栓前 4~ 10h先行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和UCG检查 ,发病后平均 (5 6 7± 33 6 )h实施了溶栓治疗 ,给予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 (rt PA) 10 0mg静脉滴注 ,溶后 4~ 6h依据部分凝血…  相似文献   

11.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 (CVD)中 ,血小板起着关键性作用。vonWillebrand因子 (vWF)受体是血小板糖蛋白 (GPⅠb、GPⅨ和GPⅤ)混合物 ,在血小板高切率应激状态下 ,在激活的最初阶段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探索了GPIba基因变异与CVD之间的联系。2 0 0例经头颅CT和 (或 )MRI证实的缺血性CVD病人 ,平均年龄 (5 8 2± 7 7)岁 ,317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无关对照者 ,平均年龄 (5 9 0± 3 6 )岁。CVD分为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 ,n =2 4)、动脉血栓性梗死 (n =5 1)和腔隙性梗死 (n =12 5 )。用多聚酶链反应…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治疗行血液透析(HD)的成年患者后 ,对血清生长激素 (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IGF Ⅱ、IGF结合蛋白 (IGFBP) 1、IGFBP 3变化及rhGH作用进行评价。病人与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选择了 2 0名有超过 6个月血液透析史的成人尿毒症患者( 1 2男 ,8女 ,平均年龄 4 8.6岁 )。其中rhGH治疗组 9例( 4女 ,平均年龄 4 9岁 ,平均体重 56kg) ,给予rhGH治疗[4IU/ (m2 ·d) ,每天晚 8:0 0点皮下给药 ],治疗 6个月 ,对照安慰剂治疗组 1 1例 ( 7男 4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使用1 3C尿素呼气试验 (1 3CUBT)作为金标准 ,验证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URINELISA)检测尿液幽门螺杆菌 (Hp)抗体的诊断准确性及能否在临床上用以替代血清法检测Hp抗体。病人和方法  1 32例消化不良病人 ,男 81例 ,女 5 1例 ,年龄 (4 1 5± 1 4)岁。未行Hp根除治疗 ,至少 1个月内未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菌药。 1个月内行1 3CUBT及抽血作血清Hp抗体检测 ,收集尿液作URINELISA试验 ,检测Hp抗体。结果  1 32例经1 3CUBT检测分为Hp阳性组 73例 [男 5 0例 ,女 2 3例 ,年龄 (32 7± 1 8)岁 …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分别应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进行抗栓治疗 ,并观察其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1 资料与方法1998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和普通肝素对照组各 3 0例。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平均年龄 ( 63 .7± 2 .9)岁 ,其中男 2 8例 ,女 2例 ;对照组 (普通肝素治疗组 )平均年龄 ( 61.4± 2 .5 )岁 ,其中男 2 7例 ,女 3例 ;所有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均伴有ECG相邻 2个导联的ST段缺血性偏移 >0 .1mV ,ST段压低、T倒置或伪改善。用药前 48h内心绞痛…  相似文献   

15.
[英 ]/CarinaGU…∥JPediatr 1 999,1 3 5 ( 5 ) 5 69~5 73 氧化反应及炎症能够诱导血红素加氧酶 1(HO 1 )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 ,这两种酶分别参与生成一氧化碳 (CO)及一氧化氮 (NO)。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呼出CO的水平能否反映儿童哮喘已被控制 ,并进一步了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URTIs)对呼出CO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共 40 ( 2 1男 ,1 9女 )例儿童 ,平均年龄 ( 8 1± 0 3 5 )岁 ,无吸烟史 ,无呼吸道及心血管病史 ,无长期用药史 ,并且至少在近 4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史。病人组 2 9( 1 8男 ,1 1女)例哮喘…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 (IVUS)明确了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对探讨冠心病 (CHD)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通过IVUS观察冠脉缺血相关斑块的特征 ,并探讨其与CHD临床表现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院患者 116例 ,男 77例 ,女 39例 ,年龄 36~ 78( 6 5 0±11 2 )岁。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 (CAG)及IVUS检查。根据CAG血管狭窄程度及临床表现分为Ⅰ组 (冠脉硬化组 ,CA组 ,血管狭窄 <5 0 % ) ,4 6例 ;Ⅱ组 (CHD组 ) ,血管…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病人临床不稳定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病变的形态 (所谓不稳定病变 ) ,而非病变狭窄程度及范围。本研究主要比较UAP与稳定性心绞痛 (SAP)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 ,并观察UAP的造影病变特点。1 资料与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异常 (血管直径狭窄≥ 5 0 %)的心绞痛病人 176例 ,其中 14例因难以确定缺血相关病变被剔除 ,能确定缺血相关病变的UAP病人 12 0例及SAP病人 42例入选。UAP组男 84例 ,女 36例 ,年龄 45~ 6 8岁 ,平均 (6 1± 8)岁 ;SAP组男 31例 ,女 11例 ,年龄 42~ 72岁 ,平均 (6 0± 12 )岁。所有病…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血压病并左室肥厚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对 3 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研究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按 1999年WHO -ISH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 ,3 60例本院自 1999年 10月~2 0 0 2年 5月本院住院高血压患者 ,男 2 92例 ,女 68例 ,年龄 61~ 87(66± 5 9)岁 ,经常规心电图 (ECG)动态心电图 (DCG)、超声心动图 (UCG)、胸片、血液分析、血生化检查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病。使用美国PBZ公司BI- 960 0型 2 4hDCG记录导联模拟V1、V2 、V3,记录信…  相似文献   

19.
RaVL+SV3电压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资料与方法 :健康成人 2 80例 ,男 15 9例 ,女 12 1例 ,年龄 (42 .0± 16 .9)岁。研究组 2 46例 ,男 135例 ,女 111例 ,年龄 (49.3± 7.5 )岁 ,经超声心动描记术 (UCG )证实为单纯左心室肥大 (LVH) ;并排除束支阻滞、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及胸膜心包疾患者 ;其中冠心病 76例、高血压病 (Ⅱ期以上 ) 5 1例、扩张型心肌病 49例、风湿性心脏病 45例、先天性心脏病 2 5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意义(χ2 =2 .0 9,t=1.76 ,P >0 .0 5 )。心电图 (ECG)和UCG描记与测量由专人进行。使用日本光电 6 35 3型ECG机 …  相似文献   

20.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对SMI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先兆[1 ] 的报道增多 ,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的研究已日益受到重视[2、3] 。这对改善冠心病 (CHD)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作者结合临床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其发生率和规律进行了监测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84例CHD患者 ,分为 3组 :A组为完全无症状心肌缺血2 5例 (男 17例 ,女 8例 ) ,平均年龄 (60 7± 5 6)岁 ;B组为心绞痛 45例 (男 2 9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5 7 9± 6 3 )岁 ;C组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14例 (男 11例 ,女 3例 ) ,平均年龄 (60 3± 7 6)岁。后 2组又分为 :有症状组 (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