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安全用药认知水平及用药现状,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本院建立健康档案且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社区老人256人,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老人用药等情况.[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依从性好占29.3%;同时用2种及以上降压药者占92.9%,同时使用非降压药者占87.5%;了解降压药的种类和药物作用机制者为5.8%,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者为19.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抗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差,对安全用药认知严重不足.医护人员应加强安全用药知识宣教,指导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合理用药,提高其安全用药意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2.
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比例只有40 %~ 5 0 %。普遍认为 ,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不高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1] 。现将影响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原因综述如下。1 外因1.1 药物因素。 (1)药物种类和数量。服 1种药物依从性显著优于服用 2种药物 ,服 1种药物的依从性高 ,可能与服药剂量小、服药次数少有关 ,其深层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药物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显示 :交感神经阻滞剂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复方制剂 ,其他类型药物与复方制剂相比其依从性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 ] 。 (2…  相似文献   

3.
门诊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通过对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 in Patient with Antihypertension Therapy,CPAT)的调查,以提高其依从性,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干预组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一般用药宣教,不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心理明显减少,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减少,用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对用药的恐惧心理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军队老干部高血压患者十年间血压控制达标状况,探寻行之有效的血压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辖区内离退休老干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用药、达标状况进行调查;将高血压患者十年治疗期分为一般治疗期与综合干预期两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十年间血压控制达标率总共提高了17.9%,其中一般治疗期提高了4.1%(P>0.05),综合干预治疗期提高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般治疗期内高血压患者服用1种药物者同比下降了40.8%,服用2种以上药物者均有显著性增加,心痛定的服用率下降了36.8%,尼群地平的服用率从零提高到42.8%,其他种类药物的服用率也均有显著性提高,传统复方制剂的服用率无明显变化;综合干预治疗期心痛定的服用率比一般治疗期又下降了65.9%,传统复方制剂下降了35.3%,ACEI、利尿剂的服用率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患者服用药物的种数与种类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般治疗期血压控制达标率无明显变化,而综合干预治疗期则显著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6.
陈建英 《当代护士》2014,(12):93-94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透高血压患者居家口服降压药的依从性,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对维持性透析6个月以上、口服至少1种降压药的透析患者进行居家口服降压药的依从性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半年后再次调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维持性血透高血压患者居家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比例由27%增加到60%(P〈0.05)。结论对维持血透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居家服药的依从性,使血压的达标率提高,并减少患者高血压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用药的种类、用药情况、患者依从性等,以便找到目前社区高血压用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作出相关改进,加强对社区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入户走访社区高血压患者并做好有关记录,再对问卷答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社区高血压用药存在用药合理性较差、患者依从性不强、部分患者不服药等问题;患者日常服用的药物大部分为短效制剂,例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片等。结论增强社区高血压的用药合理性、患者依从性除了需要药物支持外,还需要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思想教育,提高患者的科学合理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服药控制率。方法采用Morisky量表评定即墨市人民医院高血压患者708例,确定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708例患者中216例药物依从性佳,占30.5%;492例药物依从性差,占69.5%。结论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低,有待于通过护理干预改善现状,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降压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入我院疗养的32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6类药物。327例老年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种类1~5种,平均(2.27±0.34)种。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种类多、情况复杂,应加强用药指导,提高高血压病用药质量,加强高血压病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选择已办理门诊高血压定期复诊194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2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服用降压药次数少、有高血压病住院经历、了解高血压病知识、得到个体化健康教育者、定期监测血压和体育锻炼者治疗依从性好( P<0.01)。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低,做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从而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是引起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关健[1].现就高血压依从性的概念、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和提高依从性的措施作一综述.其目的是提高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增加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的有效方法,而研究结果却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比例只有40%~50%[1].普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CPAT)不高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控制不好的重要原因.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致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和控制率.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分析了283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药物治疗依从性状况.结果 283例高血压患者中,81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佳,占28.62%,20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占71.38%.影响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程、文化程度、测血压频率、服药频率、知晓高血压药物知识(均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太低,有待于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以《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为教材,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危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常用降压药、家庭自测血压、血压的自我管理、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等。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降压达标率,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董芳 《山西临床医药》2011,(12):918-921
目的:了解门诊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分析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之间的联合用药规律,促进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更好地选择用药方案。方法:随机抽查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2010年10月的门诊处方4589张,筛查出抗高血压药物处方305张,按不同年龄段分组。统计患者总用药量及用药天数,将不同降压药按用药频度(DDDs)排序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D值,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新编药物学》(第15版)的相关标准分析抗高血压药使用的合理性。结果:经过筛查,抗高血压药处方中男性159张(52.1%),女性146张(47.9%);随着年龄的增高,降压药处方有增加的趋势,降压药处方最多的年龄段为71岁以上。用药频度最高的为氢氯噻嗪;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药;钙拮抗药+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最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药有15张,占联合用药处方的19.7%。结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心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降压药的不断更新换代,现有的降血压药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为6.1%[2]。普遍认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是导致血压控制不好的重要原因[3]。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治疗,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现将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综述如下。1依从性的定义依从性是患者遵守医嘱的程度。《医学主题词表》中患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在约有高血压患者1亿6千万,高血压病已经导致了大量的社会健康问题。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有效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WHO在2003年的报告中也指出了用药依从性在高血压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徐梅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061-4062
目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方法从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增高。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效的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宁波市养老机构老年安全用药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宁波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用药调查问卷"对宁波市四家养老机构的440位老年人进行安全用药现状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要罹患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有88.9%的受访老年人至少服用1种及以上药物;合理用药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率分别为49.7%、66.6%和63.3%。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用药种类多,缺乏安全用药知识,服药依从性较差。养老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安全用药指导,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用药相关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在家血压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血透中心透析3个月以上,口服1种或以上降压药者的高血压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有无自测血压进行分组,有自测血压组142例占82%,未自测血压组32例占18%,2组的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测血压组的文化程度、知晓血压控制范围、服药的医从性及知晓高血压危害率较未自测血压组高(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较全面的者,文化程度高自我管理能力强,遵医嘱服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较理想。因此,医护人员在采取健康宣教时,重点放在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生原因、机理、转归和并发症,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规范测量血压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