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2,4-二氨基-6-N1,N2-二取代肼基-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的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以2,4-二氨基6-取代苄基氨基-喹唑啉为原料经亚硝化、还原成为2,4-二氨基6-(N1-取代苄基)—肼基喹唑啉,再与相应的醛缩合而成。此类化合物经伯氏鼠疟原虫抑制性治疗初筛表明有少数具有一定的效果。有11个化合物经约氏鼠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病因性初筛有效。其中化合物Ⅱ1,7,8,11,15和Ⅲ1口服2.5mg/kg,连续3天,可使受试小鼠全部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2,4-二氨基-5-氟-6-取代苄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疟、抗肿瘤和抗菌活性,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由5-氟-2,4,6-三氨基喹唑啉(6a)与取代苯甲醛缩合成Schiff碱,然后经还原、甲酰化、亚硝化或甲基化制得。5-氟-2,4,6-三氨基喹唑啉(6a)尚未见文献报道,由5-氟-2,4-二氨基喹唑啉(4)经硝化生成异构体5a和5b分离得5a后再经还原制得。经对伯氏鼠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抑制性治疗筛选,有6个化合物I2,4.5,6和II5,6以每日1mg·kg-1,给药4天,抑制率为100%;体外抗肿瘤活性以I4最强,对L1210白血病细胞的IC50为9.86×10-4μg·mL-1,优于氨甲蝶呤(MTX);经对18种常见菌进行体外筛选,发现对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2,4-二氨基-5-取代氨基嘧啶和2,4-二氨基-6-甲基-5-取代氨基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的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分别以2,4,5-三氨基嘧啶或2,4,5-三氨基-6-甲基嘧啶与相应的取代的苯甲醛缩合成席夫氏碱,然后经还原,亚硝化或甲酰化制得。经鼠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的病因性预防初筛,发现有12个化合物有效,其中2,4-二氨基5-[(3′,4′-二氯代苯亚甲基)-氨基]嘧啶(化合物V3)和2,4-二氨基-5-[(4′-溴代苄基)-N-亚硝基-氨基]嘧啶(化合物Ⅶ4)效果最好,口服10 mg/kg共三天,可使小白鼠得到保护,血中未查见原虫。  相似文献   

4.
合成2,4-二氨基-6-(N-取代-对氯苄氨基)喹唑啉衍生物33个,经伯氏鼠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抑制性治疗筛选,剂量20mg/kg×3d,有10个化合物(1,2,5~8,14,20,21,26)抑制率在90%以上。经约氏鼠疟原虫(P.yoelii)斯氏按蚊系统的病因性预防筛选,剂量5mg/kg×3d,有26个化合物(1~12,14,20~22,24~33)使小白鼠全部得到保护;剂量下降到0.625mg/kg×3d,有14个化合物(5~12,14,20,21,26,31,33)使小白鼠全部得到保护(表1)。4个化合物(1,8,20,25,表2,3)进行了猴疟(P.cynomolgi)试验,效果不及伯喹和乙胺嘧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2,4-二氨基-6-N~1,N~2-二取代肼基-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的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以2,4-二氨基6-取代苄基氨基-喹唑啉为原料经亚硝化、还原成为2,4-二氨基6-(N~1-取代苄基)—肼基喹唑啉,再与相应的醛缩合而成。此类化合物经伯氏鼠疟原虫抑制性治疗初筛表明有少数具有一定的效果。有11个化合物经约氏鼠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病因性初筛有效。其中化合物Ⅱ_(1,7,8,11,16)和Ⅲ_1口服2.5mg/kg,连续3天,可使受试小鼠全部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标题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疟、抗肿瘤和抗菌活性,该类化合物是以5-氯-2,4, 6-三氨基喹唑啉与各种取代苯甲醛缩合成相应的Schiff碱,然后经NaBH4还原,再甲酰化或亚硝化制得.经对感染伯氏疟原虫(P.berghei)的鼠抑制性治疗筛选,有八个化合物剂量20mg/kg×4d时抑制率100%,Ⅰ3,Ⅰ4,Ⅲ4三个化合物剂量5mg/kg×4d时抑制率在90%以上;体外抗肿瘤试验有4个化合物的活性优于MTX和SIPl759,以Ⅰ4最佳。对L1210白血病细胞株的IC50为2.20×10-9 m mol/L;经对18种常用菌株进行体外筛选,发现对肺炎双球菌(D.pneumoniae)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等用2-取代基-7,10-二氯苯骈[b]1,5-萘啶分别与取代氨基烃基胺和取代胺在苯酚中作用,合成了2-取代基-7-氯-10-(取代氨基烃基氨基)苯骈[b]1,5-萘啶(Ⅱ1~10,表1)和相应的10-(取代氨基)-苯骈[b]1,5-萘啶(Ⅱ11~14,表1);将2-取代基-7,10-二氯苯骈[b]1,5-萘啶与取代苯酚的钾盐作用,又合成了相应的10-(取代苯氧基)苯骈[b]1,5-萘啶(Ⅲ,表2)。在具有取代氨基烃基胺侧链的化合物中,以Ⅱ2,6,10对血液转种的Plasmodium berghei和子孢子诱发感染的P.yoelii两种鼠疟原虫的作用最显著;具有N-甲基-N′-氨基哌嗪侧链的Ⅱ11,经后一种鼠疟试验,也呈现了优于伯喹的显著的疗效;化合物Ⅲ1,3,4,7,8仅对后一种模型呈现较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两条不同路线合成了16个2,4-二氨基-6-(N-甲基-取代苄氨基)喹唑啉衍生物,其中13个未见报道。有4个化合物剂量5mg/kg对小鼠体内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的抑制率达100%,2.5mg/kg的抑制率大于99%;有8个化合物对培养的L1210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相当或优于阳性对照药物甲氨噗呤(MTX)。  相似文献   

9.
根据5-(对-氟苯氧基)-6-甲氧基-8-(4-氨基-1-甲基-丁氨基)喹啉(Ⅰ1)(表1)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的作用略优于伯喹而毒性较低的报道,合成了化合物Ⅰ1(代号M7844),同时还合成了衍生物5-取代苯氧基-6-甲氧基-8-(4-取代氨基-1-甲基丁氨基)喹啉(Ⅰ3~17)(表1)以及其同分异构体5-取代苯氧基6-甲氧基-8-(5-取代氨基戊氨基)喹啉(Ⅱ13~28)(表2)。药理研究证明化合物Ⅰ1~7、Ⅰ16及Ⅱ18等对鼠疟P.yoelii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化合物Ⅰ1(M7844)的毒性甚低,对小鼠的毒性比磷酸伯喹低20余倍,对家兔的溶血反应也明显低干伯喹。但在相同剂量下,对猴疟P.cynomolgi的作用不及伯喹。对鼠疟红前期的作用比伯喹低4~5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2-(取代苯乙烯基)-4-(4′-二乙氨基-1′-甲基丁基氨基)-吡啶类的合成。动物筛选的初步结果表明:口服给药6.25mg/kg,化合物Ⅲ2、Ⅲ4和Ⅲ7能完全抑制感染伯氏鼠疟原虫氯喹敏感株(Plalmodium berghei)小白鼠的原虫血症;皮下给药1.8mg/kg,化合物Ⅲ,即能达到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2,4-二氨基-6-取代哌哗嗪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以间氯苯甲腈为原料,经硝化与哌哔嗪缩合,还原制得2-氨基-5-(哌哔嗪-1′)苯甲腈,再与各种卤代物反应,然后与二氰二胺环合;也可以2-硝基5-氯苯甲腈与取代的哌哔嗪缩合,经还原,然后与二氰二胺环合而得。经鼠疟抑制性治疗初筛,有4个化合物(X1,2,3,8有效;经鼠疟病因性预防初筛,有3个化合物(X1,8,10有效;经蚊模抑制孢子增殖初筛,当浓度0.01%时,有2个化合物(X8,9)使70%蚊虫的孢子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用伯氏鼠疟模型筛选了17个2,4-二氨基-6-取代氨基磺酰喹唑啉类化合物。初步结果显示,化合物Ⅰ4,Ⅰ5,Ⅰ10,Ⅰ11和Ⅰ12口服有较好抗疟作用,对正常敏感株(N)的SD50为0.43~2.4mg/kg×4d,高度抗氯喹株(RC)为0.19~0.42mg/kg×4d,(NK65)株为7.2~100mg/kg×4d,抗磺胺株(ORA)为11~76 mg/kg×4d。上述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RC)株的疗效显著优于(N)株,但对(NK65)株的疗效较差,与磺胺类药物有轻度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13.
2,4-二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为叶酸代谢拮抗剂,文献曾报道了许多具有较好抗疟作用的这类化合物,2,4-二氨基-6-取代氨基磺酰喹唑啉亦属此类。我们曾于1974年合成了这一类化合物,其中2,4-二氨基-6-吡咯烷基磺酰喹唑啉(I_(11))皮下给药20mg/Kg对感染鸡疟(P. gallinaceum)的小鸡有病因性预防作用。2,4-二氨基-6-环己氨基磺酰喹唑啉(I_9)对感染鼠疟(P. berghei)的小鼠皮F给药10mg/Kg有治愈作用。最近发现I_9对鼠疟抗氯喹株的效果优于敏感株,皮下给药SD_(50)分别为1.7mg/Kg和2.9mg/Kg。为了继续观察这类化合物对鼠疟(P. berghei)抗氯喹株的治疗作用和对鼠疟(P. yoelii)的病因性预防作用,以及进一步研究其构效关系,作者等又合成了具有下列通式的取代氨基磺酰喹唑啉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翁尊尧  潘百川 《药学学报》1964,11(10):685-691
由5(及7)-[双-(β-羥乙基)-氨基]吲(口朶)-2-羧酸乙酯(Ⅶa,b)合成了5(及7)-[双-(β-氯乙基)-氨基]吲(口朶)-2-羧酸乙酯(Ⅱa和Ⅱb)、5(及7)-[双-(β-溴乙基)-氨基]-吲(口朶)-2-羧酸乙酯(Ⅱc和Ⅱd)以及5(及7)-[双-(β-碘乙基)-氨基]-吲(口朶)-2-羧酸乙酯(Ⅱe和Ⅱf)。再經水解制得其相应的羧酸(Ia-f)。此外又合成了5(及7)-乙氧羰氨基-吲(口朶)-2-羧酸乙酯(IXa,b)和5-乙氧基-7-[双-(β-氯乙基)-氨基]-吲(口朶)-2-羧酸乙酯(Ⅶ)。化合物Ia,Ib,Ic,Ⅱa,Ⅱb,Ⅱc,Ⅱe和Ⅱf对組織培养Hela細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化合物Ⅰa,Ⅰb,Ⅱa和Ⅱb口服时对小鼠肉瘤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化合物Ⅰe,Ⅰf和Ⅻ对肉瘤180具有中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22个7-三氟甲基和2-甲基-7-三氟甲基氨酚喹类似物的合成。用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ANKA正常株感染小鼠作抑制性治疗试验,在剂量为(10 mg/kg)/d×4和(20 mg/kg)/d×4时,有11个化合物(Ⅰ1~9,Ⅱ3和Ⅱ6)对疟原虫完全抑制。其中3个化合物(Ⅰ2,Ⅰ6和Ⅰ7)在剂量为(5 mg/kg)/d×4时,就能对原虫完全抑制。12个化合物(Ⅰ1~10,Ⅱ3和Ⅱ6)用伯氏疟原虫ANKA抗氯喹株感染小鼠作治疗试验,剂量为(20 mg/kg)/d×4,2个化合物(Ⅰ4和Ⅱ3)在受试的5只小鼠中,原虫完全被抑制的鼠分别为3和4只,用相同剂量的对照药物盐酸氨酚喹治疗,原虫仍为阳性。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优于常咯啉的抗疟新药,从带有各种取代基的喹唑酮出发合成了一系列4-取代氨基喹唑啉衍生物。初步药理结果表明,2-甲基-4-{3′,5′-双[(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化合物13)和6,7-甲撑二氧基-4-{3′-[(N-吡咯烷基)甲、基]-4′-羟苯胺基}喹唑啉(化合物16)对鼠疟(P.berghei)的疗效高于常咯啉。  相似文献   

17.
作者等将对-氨基酚双Mannich碱的侧链与苯骈[g]喹啉、1,5-萘啶、吡啶骈[2,3-d]嘧啶,苯骈[c]吖啶、吡啶骈[2,3-c]吖啶以及吡啶骈[2,3-e]吖啶等杂环相连,合成了不同类型的杂环化合物V1~19。部分化合物经鼠疟Plasmodium berghei试验,发现化合物V1~3,8,10,12,18等具有杀灭红细胞内期裂殖体的作用。部分化合物用约氏原虫(P.yoelii)-斯氏按蚊(Anophelesstephensi)-鼠模型筛选,未见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报道4个N-(1-[1-乙氧羰基-3-(对甲)苯氨甲酰基]丙基甘氨酰}-N-取代甘氨酸(XI1~4)和5个1-[1-乙(或甲)氧羰基-3-(对甲)苯氨甲酰基]丙基-4-取代-1,4-哌嗪-2,5-二酮(XII1~5)共9个估计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和鉴定。所有这些化合物及9个相应的酯(X1~9)均未见文献报道。药理初试结果,化合物XII2,XII5,XI4和XII1均有较强降压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培养(S)-2-(Boc-氨基)-3-[(S)-2-氧代-3-吡咯烷基]丙酸甲酯单晶,并进行晶型表征和立体结构确证。方法 用醋酸乙酯-甲基叔丁基醚(1∶1)体系培养单晶,并采用热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粉末X射线衍射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制备得到无色块状晶体;样品熔点约为114 ℃;该晶胞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分子式为C13H22N2O5,相对分子质量为286.33,晶体密度为1.152 mg/mm3,绝对构型为S,S构型。结论 确定了(S)-2-(Boc-氨基)-3-[(S)-2-氧代-3-吡咯烷基]丙酸甲酯的立体构型,培养的晶体为非水合物和溶剂化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2,4-二氨基-5-甲基-6-取代苄氨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疟和抗肿瘤活性。这类化合物由5-甲基-2,4,6-三氨基喹唑啉与相应的取代苯甲醛缩合成Schiff碱,然后经还原,甲酰化或亚硝化制得。经对伯氏鼠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抑制性治疗筛选,有三个化合物Ⅳ_(2,5,6)剂量5mg/kg×4d抑制率为100%;体外抗肿瘤活性以Ⅱ_7和Ⅳ_8最强,对L1210白血病细胞株的IC_(50)分别为3.910×10~(-3)μg/ml和6.172×10~(-3)μg/ml,与MTX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