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动脉血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26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24周后血压及左室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不但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且能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82例,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缓释片组和非洛地平缓释片 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期末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以及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结果在降压效果相似的情况下,两组LVMI,Q-Td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LVMI及Q-T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联用有协同逆转左室肥厚并能显著降低Q-Td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80mg/d,疗程为6个月,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观测左心室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患者LVMI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E/A比值高于服药前(P<0.01),E峰减速时间减低(P<0.01)。结论缬沙坦能有效地逆转左室肥厚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逆转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LVH患者46例,口服氨氯地平5m g/d、培哚普利4m g/d共6个月,观察血压、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1);二尖瓣E/A峰速度比值明显升高;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 d)、室间隔厚度(IV ST)、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后壁厚度(LVPW 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均显著下降。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地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福辛普利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福辛普利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观察22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用药1年后的降压效果,并以超声心动图检测用药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E/A值。结果:用药1年后血压明显下降,室间隔厚度明显减少,E/A值明显升高,左室后壁厚度亦减少。结论:福辛普利由于减轻心脏负荷,调控了参与心肌肥厚形成的神经体液因素,改善心肌僵硬及胶原含量,因而除降压外,逆转了左室肥厚,改善了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马娜 《天津药学》2010,22(4):29-30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LVH)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1次/d,治疗组联合贝那普利10 mg,1次/d。治疗32周,观察降压疗效和左室肥大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心功能。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9.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之比(E/A)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左旋氨氯地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CCB)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及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A组)与福辛普利治疗组(B组)。A组4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43~50岁,平均年龄(47.3±5.8)岁。B组3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41~50岁,平均年龄(46.3±2.5)岁。结果 A组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B组予福辛普利10 mg/d,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如血压控制不理想,服药7 d后剂量加倍,使目标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疗程为36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二尖瓣隔环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Ea),舒张晚期最大峰值流速(Aa),计算Ea/Aa峰值速度比值,左心房缩末前后径(LA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福辛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又能起到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对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 4例 ,治疗前后做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用彩超分别测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未内经 ,治疗中监测血压、心率、心律。结果 :剂量 2 0mg/d ,疗程 2 4周 ,基础均值收缩压 ,由治疗前 2 3 .9kPa下降至 18.2kPa ,治疗后血胰岛素水平、血胰岛素 /葡萄糖比值和左心室重量均较治疗前下降 (P<0 .0 5 )。结论 :福辛普利有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6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0例,150mg/d)和贝那普利组(30例,10mg/d)。疗程为6个月,服药前后测血压和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VDS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6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厄贝沙坦组血压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LVDD、LVST、LVPWT和LVMI均比治疗前的显著降低(均P<0.05)。且厄贝沙坦组LVD、LVST、LVPWT及LVMI稍低于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贝沙坦能有效降低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分析方法,60例患者每日晨服厄贝沙坦75 mg,6个月后,超声观察患者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径(LVDd)及左室重度指数(LVMI)。结果治疗前、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可显著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谢梦  王远方  徐敏  涂清源  王梅 《贵州医药》2004,28(7):593-595
目的对比研究依拉普利与厄贝沙坦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将92例EH伴LVH患者随机分为A组(厄贝沙坦150nlg·d-1)46例,B组(依拉普利5-10mg·d-1与厄贝沙坦75mg·d-1)46例,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测定血压(BP)、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Ⅳ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和A/E峰值。结果两组治疗后BP、IVST、LVPWT、LVDd、LVMI及A/E峰值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B组各指标降低更明显,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拉普利、厄贝沙坦均能逆转LVH,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二者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伊贝沙坦150~300mg,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伊贝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伊贝沙坦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6例1—2级原发性高压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80-160mg,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舒张功能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缬沙坦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主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高血压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把91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30)。治疗组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mg/d+贝那普利10mg/d+地高辛0.125~0.25mg/d+阿司匹林100mg/d+氢氯噻嗪25mg/d或呋塞米20mg/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除无氯沙坦外,其余与治疗组相同。6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峰、A峰、E/A比值)。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左室舒张功能同治疗前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可改善高血压伴心衰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影响。方法 观察6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平均12个月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 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P〈0.01),心率无变化(P〉0.05),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左室重量指数明显下降(P〈0.01),A峰速度明显下降,E峰速度及E/A比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可安全有效降压,并同时  相似文献   

16.
海洛因依赖者左心构型及左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海洛因依赖者的左心构型与左心功能变化 ,并进行左室充盈状态评价。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和分析 10 0例依赖者和 80例健康者的左心构型及左心功能。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的左房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大于健康组 (P <0 0 1) ,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值减低 (P <0 0 5 ) ,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减低 ,D峰和AR峰值增高 (P <0 0 5 )。在不同滥用年限的海洛因依赖者中 ,吸毒年限在 0 5 - 1a者的左心构型及功能无明显变化 ;吸毒年限在 1- 5a者的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增厚 ,D峰高于S峰 (P <0 0 5 ,P <0 0 1) ;吸毒年限在 5 - 10a者的左心构型及功能变化明显 (P <0 0 1)。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的左心构型和功能改变明显 ;使用毒品时间越长 ,其左心构型及左室充盈、收缩舒张功能受损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对心肌重量和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25例,服贝那普利 10~30 mp·d-1×12 mo。结果:服贝那普利后高血压病人左室质量指数平均减低 23 g·m-2± 16 g·m-2,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左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PVE)增高 8 cm·s-1± 6 cm·s-1,舒张晚期与早期峰值流速比值(A/E)降低 0. 30 ± 0. 14,左室等容舒张时间( IVRT)缩短 30 ms± 5 ms,与治疗前相比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1)。结论:长期服用贝那普利对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煜 《中国药房》2012,(24):2259-226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逆转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和改善左心室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3月-2010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和氨氯地平+辛伐他汀组,分别应用氨氯地平5mg.d-1和氨氯地平5mg·d-1+辛伐他汀10mg·d-1治疗,治疗前和随访结束时采用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心脏结构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2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氨氯地平+辛伐他汀组优于氨氯地平组(P<0.05);2组均能显著增加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P<0.05),且与氨氯地平组比较,氨氯地平+辛伐他汀组可进一步增加EF和E/A(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能有效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进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罗先虎 《中国药房》2012,(44):4181-418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其舒张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变化。方法:选择100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具有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和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双盲法试验,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2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各项心功能指标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试验组下降更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左心室的厚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海捷亚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 ,并与波依定比较。方法  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海捷亚组 (2 0例 ) ,波依定组 (18例 ) ,均为口服片剂 ,每天晨服 1次 ,观察 4周 ,每周 1次上午测诊室坐位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用药前和用药后 4周末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病例服药 1周后 ,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同自身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服药 4周后 ,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 ,同治疗前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海捷亚组和波依定组降压的有效反应率分别为 90 %和 87%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 10 %和 11%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海捷亚组治疗 4周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75± 7)对 (6 5 8± 10 4 ) μg/L(P<0 .0 5 ) ,波依定组治疗前后 ox L DL 无变化 (P>0 .0 5 )。结论 海捷亚和波依定均能达到很好的临床降压效果 ,安全性好 ,不良反应率低 ,海捷亚在降压的同时 ,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