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严重的后果。也是冠心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十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冠心病发病率也有增高,随之,心肌梗死发病率相应增高。AMI占内科急症死亡第1位,发病凶险,患者发病的最初几小时,常处于危险状态,此时如给予积极、恰当、有效治疗,常使部分患者转危为安。从而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达到抢救目的。AMI有三大并发症:1)心力衰竭;2)心源性休克;3)心律失常。具报告5%至10%AMI患者伴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B)。本文报导6例AMI伴Ⅲ°A∨B的急救体会。1 临床资料6… 相似文献
2.
3.
朱慧颖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3)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的救治体会,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总结近8年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例,分析其烧伤、治疗特点及内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8例烧伤总面积16~98%,其中Ⅲ度10~52%;4例合并严重吸入性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治愈26例,死亡1例;中毒性心肌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脏并发症。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病情危重凶险,早期治疗是关键,创面处理是核心,营养支持疗法、感染及内脏并发症防治是基础。以整形观念治疗烧伤,可以提高烧伤病人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烧伤的发生、发展与致伤原因、烧伤部位及患者的机体条件有关,致伤因子作用于体表,如皮肤、粘膜、五官、呼吸道等,而后逐层深及皮下、肌肉甚至骨骼和内脏。大面积烧伤不仅引起局部病变,还可引起全身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1],故烧伤后及时开展有效地救治和恰当的后送,对减低损伤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措施,使AMI患者尽早获得相应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1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急救资料。结果 60例AMI患者中,56例患者经过急救安全的送入专科病房治疗,获得进一步治疗,未发生意外,抢救有效率为93.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重视急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心肌。 相似文献
6.
7.
对1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做到正确处理抗休克,保持液体通畅,调整补液的顺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护创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烧伤病房及病员作好严格消毒隔离,可预防并发症和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35例大面积烧伤救治体会浙江巨化集团公司职工医院整形烧伤科(324004)朱与松,杨顺江,张元海,刘雪荣,刘利平,孟坚,杨冬梅我科于1991年5月1日成立,至1993年12月共收治各类烧伤病人390例,其中35例为大面积烧伤(含特大面积烧伤10冽),... 相似文献
9.
总结对7例大面积烧伤患儿的急救护理经验.在急救中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分工,根据伤情分类,迅速编号,分组抢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有效的扩客,严密的监测,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使7例患者均平稳渡过休克期.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病,常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 相似文献
11.
张彩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8):F003-F003
我科于1999年11月收治抢救1例全面部、颈部、双上肢烧伤面积达24%并呼吸道严重烧伤患者,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很快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4岁,因在焊接汽车油箱时发生起火,烧伤颜 相似文献
12.
13.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门诊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45岁-81岁,平均年龄63岁。20例抢救成功安全人科治疗,5例家庭急救护理不当,缺乏常识而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6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所进行抢救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26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15例患者治愈出院,1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42.3%(15/26)。结论心源性休克是AMI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是关键。护士应加强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救护的疗效。方法:对113例AMI患者接诊后进行迅速准确的评估,及时给予有效的救助,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做12导联心电图,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心肌酶学等检查;给予硝酸甘油扩张血管治疗,控制疼痛;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尿量、心率、心律及心前区疼痛等指标的变化,并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按医嘱使用溶栓治疗,处理并发症。结果:113例AMI患者在急诊室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护,在急诊室的诊疗时间为25min至1h 20min,中位时间40min。结论:积极的急诊救护对于提高AMI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心电监测技术已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提供了有利依据[1] ,大大降低了AMI患者的死亡率。我科利用心电图监测技术对 15 6例大面积AMI的患者进行了全面有效CCU监护 ,获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监测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在CCU病房收治 15 6例AMI患者中 ,男10 4例 ,女 5 2例 ,年龄 4 0~ 80岁 ,平均 6 0岁。其中治愈好转病例 14 6例 ,死亡 8例 ,死亡率 5 12 %。1 2 监护内容及方法 使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HEWLETT -PACKARD中心及床旁监护多导联监护器 ,其中中心监护一…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发病的最初4 h内,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1],因此,迅速判断并合理救治,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笔者就配合抢救AMI患者的体会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 1996年1月~1999年10月,我科共抢救AMI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2~80岁。前壁梗死10例,前间壁梗死4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下壁梗死8例,正后壁梗死1例,右室梗死2例。其中,25例有高血压病史;5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8例合并糖尿病;4例既往有脑卒中病史。2例在门诊抢救无效死亡,28例经急救后转入冠心病监护病房治疗。 2 护理 患者一入抢救室,应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3~5 L/min;若伴有急性左心衰竭应予以30%乙醇湿化后吸入,氧流量可加至6~8 L/min。同时做全导联心电图,作出初步判断。 2.1 镇静止痛 采取合理的舒适体位,头偏向左侧。因大多数患者伴濒死感,应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对卧床造成的痛苦和背部疼痛,可给软枕垫至背部和四肢关节处或按摩使之缓解。根据医嘱应用镇痛药,如给予吗啡5 mg或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并观察疼痛是否缓解,必要时15 min后可以重复使用。 2.2 输液 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选择近心端如肘正中静脉,用于抢救药品;另一条可选择浅静脉用以维持静脉通路,也可用于静脉溶栓,常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滴速不超过10滴/分。 相似文献
18.
伍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4):533-534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急救与相关的护理体会.方法 在本文中主要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经我院急救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院前急救护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极大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过程中,迅速而准确地对病情进行评估,采取必要的院前急救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的变化,进行细致的护理,保证患者的生命支持,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和总结大面积烧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以34例大面积烧伤并发ARDS的护理为对象,采用气管切开,呼吸机呼吸末正压给氧,气道灌洗,加强呼吸道管理,纠正休克防治并发症,正确执行医嘱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结果 3.10d后22例患者症状缓解,呼吸逐渐平稳。治愈20例,转院4例,放弃4例,死亡6例。结论 早期认真观察,正确分析,仔细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