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热利湿化瘀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国英 《陕西中医》2010,31(3):276-27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化瘀类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用中药当归、丹参、红藤等口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为65%,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汤剂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清热利湿化瘀之效。  相似文献   

2.
王翔燕  王自兴  关晓辉  张静 《陕西中医》2010,31(11):1450-145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组方灌肠配合蒸热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西治疗,治疗组82例采用中药(蒲公英、丹参、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透骨草、莪术、乳香等)灌肠配合蒸热疗法加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结论:两法配合,能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性组织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提高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曹莉萍 《陕西中医》2005,26(10):998-999
目的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红藤汤加减(红藤、透骨草、虎杖、败酱草、皂刺、丹参等)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红藤、透骨草、虎杖、败酱草、桃仁等)治疗急慢性盆腔炎9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红藤汤口服有清热解毒,散瘀利气的功效,灌肠汤配合能促使局部炎症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沈华 《陕西中医》2010,31(3):288-28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采用西药加中药内服(蒲公英、红藤、茯苓皮、败酱草、金钱草等)及灌肠、理疗治疗,对照组68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74%,对照组为55.88%,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约组(P<0.01)。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5.
活血祛瘀类中药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治疗组76例,以活血化瘀中药(当归、三棱、莪术、丹参、桃仁、乳香、没药等)灌肠为主;对照组52例,以西药甲硝唑片口服,两组均配合口服盆炎清胶囊(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天葵子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8%,对照组总有效率71.15%,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病情积分差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活血化瘀类灌肠,可通过渗透途径使药物直达病所,具有奏效快、疗效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配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内服自拟中药方(当归、赤芍、丹参、败酱草、金银花、黄柏等),及外敷中药方(艾叶、透骨草、当归、赤芍、乳香、没药等)治疗本病93例。结果:愈显率96.13%。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快控制病情、缩短病程、且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服及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陈丽华 《陕西中医》2007,28(3):287-28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汤剂(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红藤、败酱草等)内服及灌肠,配合西药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抗感染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西药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中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各取所长,且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来宝 《陕西中医》2008,29(3):264-26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42例采用中药方(香附、红藤、败酱草、当归、赤芍、桃仁等)内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功效,内外合治,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2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秋玉  孙平 《陕西中医》2007,28(3):285-28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中药内服活血消症汤(丹参、赤芍、当归、桃仁、桂枝、香附、川楝子、青皮、车前子),并以灌肠方(丹参、赤芍、鸡血藤、三棱、败酱草、皂刺等)。对照组55例予中药予以单一活血化症汤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29.1%,总有效率81.8%。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疗效,共同促进盆腔炎症的吸收和松解。  相似文献   

10.
丛萍  刘向红  张宁海  高晓丽  王月喜 《陕西中医》2007,28(10):1350-1351
目的:观察化瘀除湿类中药配合清热解毒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内服化瘀除湿药(当归、川芎、泽兰、薏苡仁、桃仁、乌药、蒲公英、车前子、五灵脂、红花、延胡索),配合灌肠方(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皂刺、川楝子、三棱、莪术)治疗湿热血瘀型慢性盆腔炎60例。对照组60例内服妇科千金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70%,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余志玲 《陕西中医》2008,29(3):265-266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妇炎汤(大黄,艾叶,银花,野菊花,泽兰,丹参,赤芍,三棱等)治疗慢性盆腔炎136例。结果:总有效率91.20%.结论:本方法能使药液直达病所,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张二峰  习红  张翠 《陕西中医》2005,26(12):1293-1294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化浊类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基本方(丹参、赤芍、泽兰、当归等)内服配合灌肠方(黄连、黄柏、黄芪、党参、黄芩、丹参、赤芍、川芎等)灌肠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利湿化浊,活血通淋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张效兰  任国秀 《陕西中医》2010,31(3):271-271,325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在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5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中药保留灌肠和静滴抗生素,对照组45例患者静滴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可以促进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康复,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局部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磊昌 《陕西中医》2002,23(5):415-415
本文针对慢性盆腔炎是由肝脾不调 ,湿、热、瘀三者蓄积胞中 ,气血运行不畅 ,脉络受阻而成。本病的性质是湿、热、瘀 ,故在治疗上选用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药。在治法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局部热敷 ,一是保留灌肠能使药物接近病位 ,直达病所 ,加快药物的吸收 ,减少药物作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消耗。二是用药渣热敷小腹 ,使温热的良性刺激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 ,使药物的吸收更加迅速 ,使之更好的发挥作用 ,加强疗效。本法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 ,疗效高且无毒副作用 ,是目前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配合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  安佳歧 《陕西中医》2009,30(11):1459-1460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配合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辨证论治配合灌肠汤方:(红藤、败酱草、银花、甘参等)保留灌肠治疗本病42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补益肝肾的功效,促进炎证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加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红藤、败酱草、黄 柏、元胡、香附、青皮、郁金)加中药灌肠(丹参、蒲公英、红藤、败酱草、野菊花等) 治疗慢性盆腔炎102例。结果:总有效率94%。提示: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理气 活血,祛瘀消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秦英  姬平福 《陕西中医》2008,29(3):262-26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内服基本方(当归、赤芍、丹参、桃仁、丹皮、益母草、香附等),外敷药(透骨草、追地风、红花、伸筋草、川椒等)。结果:治疗本病60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中药内外合法,清热除湿,行气活血共施,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鱼腥草注射液及丹 参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96.67%。提示:该中 药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排脓,消除炎症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国玲  王鑫 《陕西中医》2007,28(10):1347-1348
目的:观察盆腔炎治疗仪配阴道投放活血清热类中药与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盆腔炎治疗仪及配套中药(丹皮、桃仁、三棱、莪术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有效率84%,两种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盆腔炎治疗仪配合阴道放药,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提高免疫功能,且经济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素芹 《陕西中医》2002,23(5):418-418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活血化瘀类中药组方 ,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 (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乳香等 )灌肠治疗本病 3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 5 3.33%。提示 :本方具有抑菌杀菌提高机体免疫力 ,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