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小板过早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部分患者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经过正规抗HP治疗,此类患者血小板明显上升,较单用抗ITP治疗效果好,说明HP感染的ITP患者,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金标免疫斑点法快速诊断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0-03起采用胃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Ab)检测试剂盒-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抗体412例,其中阳性235例,阳性率占57%,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抗体412例,阳性235例、占57%。男1  相似文献   

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本文结合一位长期吸烟饮酒的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患者诊疗案例,对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规范治疗做相应分析,使临床用药更趋合理化:其中抑酸治疗以止血抑酸为主,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同时治疗消化性溃疡;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是肝硬化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也被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奥曲肽和生长抑素对不同的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亲和力不同,而奥曲肽针更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铋剂的四联疗法为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黄连素又名小檗硷,是从中药黄连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硷。以往常用来治疗肠炎、痢疾,近来发现它还有许多新用途。1 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近代病理学证明,幽门螺旋杆菌对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等疾病有促进恶化作用,是一种致病病因。黄连素在体内及体外试验中均能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旋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陶嘉讠永,邵云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胃炎;萎缩性胃炎;相关生物学效应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现已有较多的证据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旋杆菌在以夜间胸痛为首发症状的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方法:做心电图、胃镜、14碳尿素呼气试验并给予其相应的治疗,观察胸痛的变化。结果:反流性食道炎和(或)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老年人夜间性胸痛的发病率最高。结论:反流性食道炎和(或)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能明显缓解老年人夜间胸痛。  相似文献   

7.
在伦敦4月23日会议上,K·Mccoll医生报道,胶性铋剂得乐和一种抗生素并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比单用H_2受体拮抗剂有较长时间的缓解期。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菌仅存  相似文献   

8.
于静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12-213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Hp)诊断方法。方法172例各类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的牙垢和胃黏膜,用幽门螺旋杆菌(抗原)快速检定卡检测Hp抗原。结果胃黏膜和牙垢Hp的检出率分别为66.86%、72.0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垢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法可提供一种非侵入性的Hp检测法,适用于小儿及Hp的家族聚集性调查。  相似文献   

9.
随着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率的上升,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在临床上成为新的难题^[1-2],我国2007年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若干共识会议提出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作为新的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为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因为喹诺酮类药物种类多,应用于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经验相对较少,我们对三种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临床实例检测,分析血液标本中的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与慢性胃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检验在慢性胃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6年9月已住院患者中慢性胃炎疾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检测。结果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数率为51.3%。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在慢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重要的指示性指标,但HP、Ig G敏感度、特异度均不是很高,故不宜单独作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可用于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相关原因。方法对象筛选选择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门诊及病房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2例,均使用活检病理切片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结果132例患者中有81例为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阴性。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起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出现假阴性,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2.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黏膜肌层的组织损伤。与其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其为一种多因素疾病,涉及遗传因素、化学因素、生活因素、精神因素、感染因素等多种因素。治疗有多种方法,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黏膜保护剂、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必要时行手术干预多种措施。若并发出血,需积极处理,纠正休克,监测及维持生命体征,结合患者情况,及时给予多类药物联合止血,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4种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引起的胃肠生理功能紊乱是导致各种溃疡的根源.国内外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本文试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4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21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临床资料。中西医结合治疗125例,单用西医治疗85例,每15d为1个疗程。结果发现: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阴转率92.8%,对照64.7%。一年~一年半后两组复发率7.1%。探讨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效果显著。部分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抵制杀灭作用而达到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重症颅脑外伤和脑血管意外是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的重要应激原.颅脑外伤后,应激性上消化道病变的发生率高达91%,其出血率为16%~47%,出血后死亡率达30%~50%.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19.04%~48.28%.因此,预防已有黏膜病变不再恶化极为重要,预防重点在于积极消除应激因素,及时治疗原发病、伤,防治休克、感染和内脏并发症.早期用奥美拉唑抑制H^+-K^+-ATP酶,能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具有较强的、迅速愈合溃疡效能,还可抑制胃酶、胃蛋白酶的分泌及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增加胃黏液量及胃血流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亚砜咪唑与诺森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100例,其中92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将该92例设为对照组,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亚砜咪唑;另选择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100例,其中89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将该89例设为观察组,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诺森;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9%和6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由100.0%下降至2.2%,对照组由100.0%下降至16.3%,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1±0.2)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3±0.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更趋于正常值,效果更理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分别为86.5%和5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和4.3%,观察组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森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安全性高,优于亚砜咪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抗原一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广泛的毛细血管炎甚至坏死性小动脉炎,造成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出血、水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例,均行急诊胃镜检查,在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部位,使用钛夹推送器对准出血部位两端,钳夹出血血管及附近组织,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喷洒冲洗,确认完全止血.结果 1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下钛夹钳夹治疗后,均一次性止血,即止血率100%,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至7个月无一例再发出血.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明显并发症、止血效果显著、费用低的治疗措施,值得各级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不同药物组合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抗幽门螺旋杆菌3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A、B、C三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是2.03、2.51和2.53.无论是从成本-效果比分析,还是从增量成本-效果比分析,均得出A方案为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最佳方案.结论 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可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合理和经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状况,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检测门诊及住院12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旋杆菌.结果:其中79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感染率达61.72%.结论:此结果说明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慢性胃炎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