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豫医无毛小鼠主要免疫器官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豫医无毛小鼠主要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方法:取1月龄,2月龄,8月龄3个年龄组,颈椎脱臼处死,剖取主要免疫器官,10%甲醛固定,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1月龄,2月龄,8月龄豫医无毛小鼠的脾脏,腋下淋巴结正常,各组无明显差别。8月龄肠道未见明显的淋巴小结。  相似文献   

2.
诺氛沙星(氟哌酸.Norfloxacin.NFLX)常见的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S)有皮疹、担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全身倦怠、心悸等.偶见的ADRs。有血尿素氮、血肌酐、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等.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诸多新的严重AORa陆续被发现,综述如下.1消化道大出血文献报道3例.均为成年男性,其中2例伴有皮疹,口服NFLXZO0mg,tid.sd后出现胃胀、恶心、呕吐出咖啡洋内容物.并有暗红色血便.量150m!以上.黄怀庆报道1例.女性,17a,因腹胀、眼泻o服NFLX2…  相似文献   

3.
4.
5.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后,绝大多数需首先经过肝脏代谢,因而肝脏极易受到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损害.由各种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统称为"药源性肝病".据国外统计,每年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发生率为9.5%[1].我们对近几年我院收治的药源性肝损害病例,回顾性进行了临床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82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研究发现:窒息组患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30例(36.5%),颅内出血7例(8,5%)、ARF12例(14.6%),窒息组血Cr浓度和尿NAC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7例(8.5%)。窒息新生儿预后与出生时复苏时间>10min、血pH值<7.0、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以及持续少尿和无尿有关。结果提示窒息新生儿常合并器官功能损害,应密切观察,早期给予防治。  相似文献   

7.
实验树鼩主要内分泌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树鼩主要内分泌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建立树鼩正常的内分泌器官组织学图谱。方法选取人工饲养的健康树鼩10只,麻醉后放血处死和病理解剖,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及脑垂体进行病理大体检查和取材,常规病理制片,采用常规组织HE染色技术,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结构。结果 (1)甲状腺呈淡黄色,位于气管两侧,在第2~4气管软骨环之间,呈板状,表面包有薄层被膜,被膜伸人甲状腺实质内分成若干小叶。小叶内有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滤泡腔内可见红染胶质。(2)甲状旁腺每侧一个,位于甲状腺颅侧或中部外表面,稍被甲状腺覆盖,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实质由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3)脑垂体位于蝶鞍内,没有垂体隐窝,垂体有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组成,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腺垂体分为远侧部、中间部和结节部,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洞部组成。(4)肾上腺呈卵圆形,赭黄色,位于肾门颅侧,与肾相连。肾上腺外包被膜,实质明显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从外到内可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球状带最厚,束状带最薄,网状带介于中间。髓质部细胞形成团块或网状,髓质中央有静脉。结论基本建立了树鼩内分泌器官组织学图谱,其在组织形态学上接近于灵长类动物,可以为研究树鼩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和病变,以及建立人类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提供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 ,6岁 7个月 .因发热、咳嗽 3d在当地医院给口服复方甲基异口恶唑 (SMZco) ,每日2次 ,每次 0 5g ,服用 3次后出现肉眼血尿、腹痛、便血、皮疹、粘痰 1d ,急诊入院 .体检 :T :38 5℃ ,神清 ,精神差 ,营养状况稍差 ,双眼结膜充血明显 ,双眼睑无水肿 ,口唇呈玫瑰红略肿胀 ,双肺闻及大量痰鸣音 ;腹平软 ,脐周、剑下压痛明显 ,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胸腹部见较多点状出血点 ,略高出皮面 ,压之不褪色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压 1 3 3/8 0kPa,外周血白细胞 2 9× 1 0 9/L ,中性 0 1 7,淋巴细胞 0 83,血色素 1 48g/L ,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多囊肾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是造成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 ,随着各种检查手段的完善 ,近年来已逐步认识到本病是累及全身系统的疾病。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87年~ 1999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9例 ,均行化验、B超及CT检查确诊为多囊肾病 ,年龄在 15岁~ 70岁 ,并分别具有多囊肝、胰腺囊肿、肝脏囊肿、脾脏囊肿、卵巢囊肿等肾外表现。有高血压 (收缩压≥ 170mmHg ,舒张压≥ 90mmHg ,尿蛋白定性 +~ + + + + ) ,肾功能不全 (Cr >177μmol/L或Cr <10 6 μmol/L、BuN >7.14mmol/L)。1 2 临…  相似文献   

10.
黄艳娟 《右江医学》2000,28(3):219-219
严重的脑出血同时或相继发生心、肺、肾、胃肠道等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造成恶性循环,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及抢救难度。其临床疗效转归,与正确的诊断、治疗及周密的观察护理有密切关系。我科从1997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381例脑出血患者,其中合并多器官损害者41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  41例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45~80岁。合并心、肾功能损害16例,合并心、肺、胃肠功能损害14例,合并肺、肾功能损害11例。主要表现为意识、瞳孔、血压的改变,尿少,呼吸衰谒,应激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8例。观察与…  相似文献   

11.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20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凤 《广西医学》2003,25(2):189-191
目的:探讨结核药物对结核患的肝损害有关问题。方法:对2000-2001年上半年住院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203例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肝损害高发年龄在19-59岁(80.3%),消化道症状出现和肝功能改变发生在抗结核治疗2周之内占90.1%。轻不停用抗结核药物而加用保肝治疗,重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19例好转,182例恢复正常,2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掌握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种类,频率,时间和防治对策,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判断是何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并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等,确保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而且还可及时发现,处理这些严重副作用,挽救患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TgN(p53mt-LMP1)/HT转基因小鼠癌前病变鼻咽黏膜超微结构特征并观察益气解毒方的干预效应.方法 将模型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模型组(MG)、益气解毒方组(YG)、维A酸组(TG);同品系C57BL/6J鼠24只作正常对照组(NG).各组均单用诱癌剂二亚硝基哌嗪73 mg/(kg·次),每周2次,连续14用.采用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鼻咽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MG组鼻咽黏膜异型性增生明显,TG、NG、YG鼻咽/鼻腔黏膜表现轻度增生.MG组细胞膜呈伪足样改变,线粒体变形、出现空泡样结构,YG、TG及NG上述改变不明显.结论 线粒体的改变可能与鼻咽黏膜癌前病变相关,而益气解毒方可有效逆转转基因小鼠鼻咽黏膜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3.
36例小儿臀部肌肉注射后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肌肉注射后坐骨神经损伤的最佳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和治疗,以减少误诊和后遗症。方法:对36例患儿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病源学检查,并通过脑脊液、头颅或脊柱MRI除外引起的单瘫和其它疾病。结果: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大多在肌注后两天内,其症状有注射部位及同侧肢体感觉障碍、肢体少动或跛行、足下垂或内翻、肌肉医院、注射局部包装。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异常。2例肠道病毒阳性。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相比,平均显效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在检查是一种对肌注所致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鉴别诊断十分有效的检查方法。康复治疗对发病越早者效果越明显。手术患儿恢复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引起胃粘膜损伤的病理改变,并探讨其引起胃粘膜损伤的可能机理。方法: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观察无水乙醇引起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病理及扫描电镜改变,并测定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E2(PGE2)、生长抑素(SS)、胃粘膜表面粘液及胃粘膜血流(GMBF)。结果:无水乙醇可直接引起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及脱落;无水乙醇组与对照组比较胃粘膜中的PGE2(P<0.05)、SS(P<0.05)、胃粘膜表面粘液(P<0.05)、GMBF(P<0.05)均明显降低。结论:无水乙醇可直接损伤大鼠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其引起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机理可能与无水乙醇引起胃粘膜内PGE2、SS、胃表面粘液及GMBF降低,从而损伤胃粘膜的防御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蛇咬伤致肾功能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腹蛇咬伤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腹蛇咬伤并发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获治愈。结论腹蛇咬伤致肾功能损害患者,早期进行积极合理有效的综合性治疗,可明显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睾丸病变的CT诊断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在睾丸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3例睾丸占位性病变,11例经临床肿瘤标记物检查如甲种胎儿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T扫描层厚、层距各2 mm,平扫加60%优维显70 ml静脉团注后增强扫描.螺旋CT多平面重建采用GE LightSpeedl6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结果 13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精原细胞瘤3例,内胚窦瘤1例,畸胎瘤2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2例,淋巴瘤l例,脓肿2例,结核2例.精原细胞瘤仅1例AFP轻度升高,6例非精原生殖细胞瘤5例AFP升高.CT均存在有诊断价值的征像,尤其是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显示病变的全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 CT检查密切结合临床及肿瘤标记物检查,对于睾丸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小气道病变与病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与病理关系。方法:86例肺部局限性病变患者,依据术前的病史和肺功能分为3组。正常组30例,小气道病变组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22例。利用手术的肺标本HE染色探讨其病理学特点并与临床资料比较。结果:小气道病变组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积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小气道病变组及COPD组气道粘膜层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气道病变组结缔组织增生、平滑肌肥厚积分为V50、V25显著负相关;COPD组炎性细胞浸润与FEV1.0及V50显著负相关。结论:小气道病变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细胞浸润及平滑肌肥厚,而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小气道病变功能异常与气道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底节病变致儿童急性偏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基底节病变所致的脑梗死的症状、体征、头颅MRI、MRA、CT、TCD、EEG检查的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头颅MRI均异常,提示基底节区有缺血性梗死灶,病灶位于偏瘫对侧,与临床定位相符。临床表现均以急性偏瘫为首发症状,无伴意识障碍,无颅内高压症状,无言语异常。行CT检查的11例中,6例双侧基底节区有点状或片状钙化。MRA检查9例均无异常。EEG检查的9例中4例异常。TCD检查11例中6例异常,提示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和/或病灶对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加快。经治后2-10天肌力有所恢复,6-40天肌力恢复至V-级或正常,肌力恢复均下肢早于上肢,中枢性面瘫最后恢复。结论 婴幼儿颅脑外伤程度轻,但有明显的脑梗死症状者,基底节梗死可能性大,基底节有钙化灶的婴幼儿在轻微外伤后易出现急性偏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和分期双侧丘脑和(或)苍白球毁损术治疗双侧帕金森病(PD)的疗效比较。方法:2001年至2005年在该科接受双侧STN-DBS患者29例为DBS组,分期双侧丘脑或苍白球毁损术患者59例为毁损组,采用统一的PD评定量表(UPDRS),在“关”状态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双侧DBS及第2次毁损术术前及术后1个月),计算其差值及改善率,并对并发症进行观察及评价。结果:DBS组患者ADL差值为15.93±3.98,改善率为(57.9±9.5)%,运动功能差值为29.45±5.17,改善率为(62.8±9.0)%,并发症1例。毁损组患者ADL差值为12.17±4.050,改善率为(53.8±1.2)%,运动功能差值为22.80±5.59,改善率为(59.8±1.0)%,长期及短暂并发症14例。两者术后1个月ADL及运动的UPDR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比较(P=0.017)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均较好,但STN-DBS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