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薇  钟毓东  陈琴 《西部医学》2010,22(6):1098-110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检查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外伤所致浅表软组织损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本组85例中,损伤后软组织水肿40例,肌肉组织血肿21例,肌腱损伤5例,异物15例,假性动脉瘤4例。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软组织水肿情况、肌肉受损程度、血肿大小并鉴别假性动脉瘤,判断有无异物存在、肌腱是否撕裂。结论高频超声对探查浅表软组织损伤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安全,快捷,费用低廉,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不同部位浅表软组织损伤病例,用高频超声直接观察损伤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毗邻结构关系.结果 12例为软组织肿胀,25例为血肿,2例肱二头肌部分断裂,1例跟腱部分断裂.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能对浅表软组织损伤做出明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检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116例患者,该116例患者全部采用肌骨超声检测,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对比患者检查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是否一致,分析肌骨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患者损伤的诊断效果。结果该116例患者均符合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标准。其中软组织水肿患者42例、肌腱损伤患者9例、假性动脉瘤患者7例、肌肉组织血肿患者38例、异物损伤患者20例。结论临床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检测,诊断率较高,能够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全面整体检测,对患者病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肌肉、肌腱损伤所致肌腱撕裂、肌肉挫伤、血肿临床常见,诊断多以病史和体检为主,缺乏明确的影像学检查依据。本研究应用超声观察肌肉、肌腱急性损伤,探讨高频超声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的我院临床初诊为急性肌肉、肌腱损伤患者249例,男性186例,女性63例;年龄1571岁,平均(33±4)岁。有明确的外伤史和运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肌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136例,患者均行肌骨高频超声检查、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肌骨高频超声、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36例患者中,87例(63.97%)囊性肿块,9例(6.62%)实性肿块,14例(10.29%)韧带损伤,15例(11.03%)肌腱损伤,3例(2.21%)肌肉损伤,5例(3.68%)半月板损伤,3例(2.21%)神经损伤;肌骨高频超声与MRI诊断囊性肿块、实性肿块、韧带损伤、肌腱损伤、肌肉损伤及神经损伤的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骨高频超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符合率较MRI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半月板损伤,肌骨高频超声检查鉴别关节软组织损伤类型的能力基本上与MRI相当,考虑到检查费用和操作难度,对大部分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建议优先采用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6.
梁健 《吉林医学》2011,(17):3410-34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闭合性肌肉、肌腱损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外伤性和运动性所致闭合性四肢肌肉、肌腱损伤进行高频超声追踪检查,并对手术治疗的10例肌腱损伤患者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及复查。结果:高频超声可显示肌肉肌腱损伤及愈合过程中超声图像特征性相应的变化,其中10例患者术中探查情况均与超声诊断符合。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提供闭合性肌肉肌腱损伤特异性的图像资料,可以作为临床了解闭合性肌腱损伤和愈合情况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下肢软组织锐器伤低场MRI表现。方法: 对临床证实的31例下肢软组织锐器伤患者的0.35T 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诊断肌腱、韧带损伤10例14个韧带(其中5个跟腱损伤,3个髌韧带损伤,股四头肌肌腱损伤2个,髂胫束损伤2个,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各1个),表现为肌腱韧带局部高信号4个、连续性中断10个,多伴邻近软组织肿胀;肌肉挫裂伤及血肿14例,表现为与锐器通道一致的皮下及肌肉水肿,肌肉筋膜撕裂,多伴肌间隙积液,伴血肿者表现为肌肉内团块状病变;皮下疏松组织间隙锐器刺伤7例,表现为与锐器通道一致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区域。结论: MRI是评价下肢软组织锐器伤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断的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高频超声检查,分析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高频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 78例患者中8例肩袖撕裂,4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6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7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2例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18例肩袖肌腱病,17例肩袖钙化,7例肩关节周围滑囊炎,5例肩关节囊炎,3例关节盂唇损伤,1例冈上肌肌腱炎性病变。结论正规的超声检查在检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提供定位及定性诊断,且具有无创、经济、可重复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肌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7月在武警黑龙江总队医院就诊的临床初步诊断为肌肉损伤行高频超声检查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生产的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变频探头L12-5,频率5-12MHz,检查方法按常规检查法进行,多切面、多方向探查,同时对称部位间进行对比,必要时配合主动/或被动运动进行动态观察和探头加压试验。结果本组研究中,超声诊断肌肉部分撕裂伤合并肌内血肿18例,单纯肌间血肿5例,肌肉完全撕裂伤合并肌内血肿3例,单纯肌肉挫伤2例。结论高频超声在肌肉损伤的诊断中能够直观显示肌肉形态、纹理,肌肉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指导临床随诊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肌肉损伤疾病在临床非常多见,包括肌肉挫裂伤,肌腱断裂多方面疾病.以往应用超声确诊者很少见,均以CT、MRI为主要诊断措施,但目前超声诊断骨骼肌肉疾病已成为重要部分在许多方面其诊断价值甚至优于MRI。现将高频超声在肌肉损伤检查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超声诊断肌肉损伤疾病种类颇多,主要适应证为:急性损伤,如肌肉、肌腱、韧带撕裂。血肿等。慢性反复损伤,如肌腱炎、肌腱或韧带撕裂、腱鞘炎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胸壁闭合伤中对肋骨、肋软骨、胸骨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7例X线平片均显示为正常的胸部闭合性伤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并动态观察愈合过程.结果 高频超声诊断骨折102处,部分显示软组织增厚肿胀或血肿形成液性暗区.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清晰显示胸壁骨折的部位、骨折分离、错位的程度以及软组织损伤和血肿情况,是诊断肋软骨骨折及胸壁软组织损伤的首选方法,同时可作为肋骨及胸骨骨折的补充诊断方法,且能动态观察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肌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5月29例肌肉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单纯性肌肉血肿13例,肌腱损伤3例,肌肉脓肿8例,骨化性肌炎3例,异物2例.结论 高频超声对肌肉疾患的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3.
童亚君  林丽萍  周玉苗 《浙江医学》2014,(13):1180-1181
手腕部肌腱损伤是手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肌腱损伤后,相应关节出现活动障碍,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缺乏直接、客观的影像学证据。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频超声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肌肉等软组织疾病的检查[1]。笔者对我院手腕部肌腱损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手腕部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肌肉软组织损伤较为常见,与交通事故、暴力及过度运动等有关,外力作用可损伤患者的肌肉纤维、血管,需及时给予诊断及治疗。本文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肌肉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肌肉软组织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8例临床诊断软组织病变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肉血肿18例,跟腱断裂5例,软组织蜂窝组织炎10例,肌间脓肿17例,骨化性肌炎8例,增生性肌炎2例,软组织及肌肉肿瘤38例,腱鞘囊肿10例,胭窝囊肿10例,异物存留12例,肌肉寄生虫2例。128例软组织病变中114例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9.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软组织病变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孟凡伟 《中外医疗》2009,28(4):145-146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腿肌肉、肌腱损伤中的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来我院检查的26例下肢小腿肌肉、肌腱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性跟腱断裂4例,部分性跟腱断裂5例,发生在小腿中部的单纯性跖肌腱断裂2例,合并有肌肉撕裂者2例,慢性跖肌腱损伤1例。腓肠肌撕裂者2例,跖肌斯裂者3例。肌肉挫伤9例。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腿肌肉、肌腱损伤快速而准确,可为临床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同时对小腿肿胀,静脉曲张症状者,应加做下肢肌肉、肌腱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软组织创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74例软组织创伤性病变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软组织创伤性病变类型,对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软组织创伤性病变主要以腱鞘囊肿最为常见,占22.41%;其次为创伤性皮下浅囊滑膜滑囊炎,占14.94%;皮下软组织水肿占9.77%,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占7.47%。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对韧带撕裂、肌肉撕裂、肌腱撕裂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半月板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鉴别软组织创伤性病变的类型,诊断准确率与MRI相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肢体骨骼肌肉损伤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云南圣约翰医院收治的肢体肌肉骨骼损伤患者7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和增强CT扫描,绘制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增强CT在肢体骨骼肌肉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及影像学特点。  结果  高频超声与增强CT在血管损伤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高频超声诊断在肌肉损伤、骨骼损伤、及神经损伤检出率均高于增强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频超声联合增强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单一高频超声、增强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频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优于增强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频超声下主要表现为软骨回声连续性中断、断面边缘整齐、骨折处可见错位、周围软组织可随之出现肿胀或血肿,无回声及低回声,随时间推移,肌肉内出现高回声的骨化性肌炎;表现为神经的线样强回声连续性中断,中断区呈低回声或无回声,断端可肿胀增厚或回缩呈梭形低回声。  结论  高频超声在骨骼肌肉损伤中的诊断效果较好,联合增强CT诊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曹东明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3):4274-4278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和超声检查等均为临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可用于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其中,CT、MRI检查在诊断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病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医院设备、专业技术、患者经济条件等外在条件的限制,且两项技术均对适应证人群具有严格的要求。超声检查可诊断人体肌肉、肌腱、软组织、关节等骨骼系统的病变,及浅表软组织损伤、甚至是深部肌肉的病变。与CT、MRI检查比较,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更广,操作简便快捷,且能实时动态观察肌肉、肌腱损伤的病情和恢复的不同时期及全过程,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近年来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造影、介入超声等新技术陆续问世,使其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展开。本研究特对超声检查在各种原因所致肌肉、肌腱损伤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临床研究)作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阶段性总结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长远航任务官兵骨骼肌肉系统损伤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海军某批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的182名官兵为研究对象,对关节和/或软组织疼痛、肿胀、不适的部位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共41名官兵接受检查,阳性诊断共29例.包括膝关节腔积液17例(单侧11例,双侧6例),其中伴发韧带滑囊炎4例,分别为髌韧带下滑囊炎2例、外侧副韧带下滑囊炎1例、踝关节三角韧带下滑囊炎1例;软组织损伤7例,其中皮下浅层软组织损伤4例,肌腱损伤2例,肌肉损伤1例;软组织感染2例;腱鞘囊肿1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1例;示指伸肌腱鞘创伤后瘢痕增生1例.结论 超声检查适用于长远航任务中常见骨骼肌肉损伤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