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锶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骨水泥应用于髋关节置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锶羟基磷灰石(St-HA)生物活性骨水泥应用于髋关节置换的可行性。方法对Sr—HA生物活性骨水泥的力学特性及其在体应用于髋关节置换及髋关节翻修的生物学特性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进行比较及评价。结果Sr-HA生物活性骨水泥与PMMA骨水泥抗压缩强度相似,但其断裂韧度却高于PMMA骨水泥;在体研究表明Sr-HA生物活性骨水泥能与骨形成骨性融合,其与骨界面的剪切力明显大于PMMA骨水泥。结论Sr—HA生物活性骨水泥具有替代PMMA骨水泥应用于髋关节置换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骨水泥用量对中间椎体压缩骨折的骨质疏松性五联椎体模型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新鲜成年猪脊柱胸腰段五联椎体制作中间椎体骨质疏松并Ⅱ度压缩骨折模型,分为A、B、C、D 4组,每组15个标本。A组不行PKP术,B、C、D组行经单侧(右侧)穿刺PKP术,注入骨水泥量分别为伤椎体积的15%、25%、35%,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24 h后应用电子力学实验机测试各脊柱单元的极限抗压强度及刚度;B、C、D组继续加压直至出现两处新发椎体骨折(伤椎除外),并记录新发骨折椎体的位置。结果 B、C、D组脊柱单元强化后的刚度分别为(234±8)N/mm、(259±12)N/mm、(294±13)N/mm,均优于A组的(204±12)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强化后的脊柱单元极限抗压强度分别为(3 428±96)N、(3 134±86)N、(2 615±90)N,均大于A组的(1 758±55)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分别有17、21、27个新发椎体骨折位于强化椎相邻位置,且分别有1、3、11个脊柱单元发生骨水泥渗漏,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可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力学性能,使其刚度及极限抗压强度得到明显改善;但强化椎邻近椎体的应力在PKP术后较术前有明显增加,使椎体极限抗压强度下降,骨水泥用量是导致强化椎邻近椎体骨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KP)与椎体成形术(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尸体取20个胸腰段骨质疏松单椎体标本,按配对设计,分配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KP组)和椎体成形术组(VP组)。经轴向加载压缩25%,制成椎体压缩骨折,记录制成骨折时的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KP组将椎体压缩骨折标本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VP组将椎体压缩骨折标本行椎体成形术。然后将骨水泥强化治疗的椎体再次经万能力学试验机轴向加载,记录治疗后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结果KP组和VP组骨折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均分别明显高于骨折前(P〈0.01),而椎体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组与VP组间比较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P和VP均可明显增加OVCF椎体的抗压强度和恢复刚度。 相似文献
4.
5.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骨水泥分布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关系. 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86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69例;年龄47 ~87岁,平均68.1岁;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3.4个月;69例患者行单侧穿刺,17例患者行双侧穿刺.评估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单或双侧穿刺、骨水泥是否同时接触上下终板、骨水泥是否偏一侧分布、术后初次下地时间、术后有无再次外伤等因素对手术椎体是否出现再骨折的影响. 结果 31例(36.0%)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发生了手术椎体再骨折.骨水泥未同时接触上下终板的患者发生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几率较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偏一侧分布未增加对侧再骨折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为避免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术中应尽量使骨水泥分布均匀同时接触上下终板. 相似文献
6.
三种骨水泥应用于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硫酸钙(CSC)、磷酸钙(CPC)与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3种骨水泥用于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16具小牛胸腰段(T11~L1)标本分为4组,A、B、C组制成T12爆裂骨折模型,D组为无骨折对照组,测量爆裂骨折前、后和复位并分别注射CSC(A组)、CPC(B组)、PMMA(C组)行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达到骨水泥完全填充时的骨水泥注射量;生物力学检测4组标本的极限抗压强度及刚度。结果:12具标本均形成胸腰椎爆裂骨折模型,平均撞击能量66.2J;CSC、CPC、PMMA注射量分别为4.35±0.80ml、3.72±0.73ml及3.95±0.63ml,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骨水泥均能有效充填爆裂椎体复位后残留的骨缺损及恢复伤椎高度(P<0.01);A、B、C及D组的极限抗压强度分别为1659±154N、1011±142N、2821±897N及2439±525N,C组能完全恢复椎体的抗压强度,A、B组可部分恢复,但A组优于B组(P<0.01);4组标本的刚度分别为140±40N/mm、148±33N/mm、236±97N/mm及224±38N/mm,A组刚度低于D组(68.0%,P<0.05),但与B、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不同成分骨水泥中,PMMA的强度最高,CSC次之,CPC的强度最差,刚度方面三者间无明显差别;CSC用于椎体成形术能满足对椎体填充材料的生物力学要求,可作为椎体成形术中填充材料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或椎体转移瘤,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永久留置在椎体内的骨水泥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笔者就骨水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后对椎体的力学影响.方法建立前屈方向加载单椎体骨折模型,对新鲜尸体胸腰椎椎体标本行磷酸钙骨水泥(CPC)成形强化,骨折前、成形后分别行屈曲压缩力学实验.结果椎体内注射CPC能明显恢复骨折椎体的力学性质.但其恢复的程度与注入量有关,其强度最高可恢复到原来正常情况下的2倍,而刚度可超过原来的14.70%左右.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分别增加52.38%(P<0.05)和14.70%(P<0.05).结论椎体内注射CPC能明显恢复骨折椎体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充填材料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脊柱椎体的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5a内死亡率可达23%~34%,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包括椎体撑开后单纯植骨固定和(或)同时进行坚强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等,手术创伤大,并发症也多。经皮椎体成形术(pert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脊柱外科近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型微创外科技术,通过经皮向压缩骨折椎体内直接注入(PVP)或者先通过球囊扩张再注入(PKP)骨水泥等填充物,从而增强病变椎体的力学稳定性,临床应用证实其有稳定可靠、迅速有效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但到目前为止长期临床随访资料还不足,椎体成形术后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椎体成形技术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探索,特别是材料的发展对减小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术后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8例17椎,均为新鲜骨折,腰背部疼痛剧烈,无神经症状及体征。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MRI显示骨折椎体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X线C形臂透视下,采用经皮经椎弓根穿刺,在伤椎内先后植入同一枚球囊,扩张使椎体复位后,将含钡骨水泥注入椎体扩张所形成的空腔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平均椎体前缘高度恢复50·2%±12·1%。平均灌注骨水泥5·8mL(4·5~7·6mL),1例椎体前缘发生骨水泥渗漏,未引起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4·5个月,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低压力应用单一球囊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低压力应用单一球囊治疗多个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共治疗13例患者37个椎体,均为女性,年龄65~79岁,平均72.3岁。均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压缩骨折椎体后壁均完整。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单一球囊多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13例手术顺利完成。椎体前缘、中部及后缘平均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9±0.5)cm,(1.5±0.5)cm,(2.6±0.5)cm增至术后的(2.1±0.4)cm,(2.2±0.4)cm,(2.8±0.5)cm,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Cobb角由术前的(31.3±14.1)°矫正至术后的(24.8±11.3)°。术后平均随访17.3个月,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改善或消失,无临床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降低球囊扩张压力,避免了球囊破损,为患者减少了经济负担。同时,骨水泥填充量相应减小,减少了骨水泥渗漏,又可以避免因大幅度提高患椎弹性模量和刚度造成相邻椎体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12.
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123例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5例发生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寻发牛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结果骨水泥渗漏的原因:1例骨水泥经椎体后壁破裂处渗漏至椎管内,2例骨水泥经椎弓根内侧壁穿刺针道破裂口进入椎管,另2例骨水泥可能经椎体后部血管进入椎管内.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发生部位:T121例,L12例,L31例,L4 1例.5例患者平均随访2.4年(1.0~4.5年),均无脊髓神经损伤表现,腰背痛消失或明显缓解. 结论 PKP可发生椎管内骨水泥渗漏,但并不一定产生临床症状.术中良好的透视监护设备及正确的手术方法是减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并发再骨折与骨水泥注射量的关系。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采用单侧经皮穿刺PKP术治疗的68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水泥注射量少于3ml(平均2.5ml)的患者30例(少量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0~91岁,平均(85.0±8.5)岁;骨水泥注射量大于4ml(平均4.5ml)的患者38例(多量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60~93岁,平均(86.0±9.2)岁。观察2组随访期内并发椎体再次骨折的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5.1年,平均3.8年。少量组并发再次骨折13例(43.3%),其中强化椎体再骨折1例,上下邻节椎体骨折8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4例;多量组并发再次骨折18例(47.3%),其中强化椎体再骨折2例,相邻椎体骨折10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水泥注射量不是再次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发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的疾病自然进展有关,注射量以略超过球囊容积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遥控骨水泥推注装置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07—2012—03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5例.在PKP中应用遥控骨水泥推注装置可匀速推注骨水泥,防止骨水泥渗漏,同时明显减少手术医生在X线下的暴露时间。结果75例术后经6~12个月随防(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O.01)。未使用遥控骨水泥推注装置时手术医生在X线下暴露30~50次,接受约1000mSvX线射线,使用遥控骨水泥推注装置后术者在X线下暴露lO~15次,接受约300mSvX线射线,明显缩短术者在X线下的暴露时间。手术过程未发生骨水泥渗漏、脊髓损伤。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配合使用遥控骨水泥推注装置可使骨水泥匀速缓慢推注,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明显减少手术医生在X线下的暴露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s,OV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CPC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治疗26例(31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60-89岁,平均(71.67±4.36)岁;病程0.5~7d,平均3.2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对疼痛和功能进行评定。通过X线对椎体高度的丢失和后凸畸形角度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24h、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91±1.20、3.22±1.12、1.92±0.83,ODI评分分别为40.00±1.15、17.00±2.12、13.00±1.42,椎体高度分别为(18.21±3.21)、(23.82±3.10)、(21.85±3.24)mm,后凸畸形角度分别为(18.21±3.21)°、(7.42±3.13)°、(10.01°±3.11)°,术后24h、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的恢复椎体骨折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角度,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Efficacy of novel-concep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ugmented with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in the osteoporotic spin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saya Yazu Akihiro Kin Riya Kosaka Mitsuo Kinoshita Muneaki Ab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2005,10(1):56-61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for rigid internal stabilization of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However, when pedicle screws are used in elderly osteoporotic patients, the screw–bone interface is stripped easily. Therefore, the risk of screw loosening and backing-out after surgery has increas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novel-concep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ugmented with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in the osteoporotic spine. The novel-concept screw has the same shape as the ordinary screw, but it is hollow and fabricated with 20 small holes (1.3mm in diameter) leading to the hollow part on the bottom of the thread. Fifteen embalmed cadaveric lumbar vertebrae were instrumented with two types of pedicle screw (the ordinary screw and the novel-concept screw) in each pedicle. Only the novel-concept screws were augmented with CPC after insertion. Seven days later, axial pull-out testing was performed at a crosshead speed of 10mm/min. The mean maximal pull-out strength of the ordinary screws was 258N, and that of the novel concept screws was 637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ovel-concept screw augmented with CPC can be useful f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the osteoporotic spine.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陶瓷改善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体外生物力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添加可吸收陶瓷Biobon对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28个L3~L5椎体标本,将椎弓根螺钉按标准操作分别置入两侧椎弓根,随机在其中一侧加Biobon。对其中16个椎体测试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和螺钉拔出过程中达到最大轴向拔出力时的能量吸收值E-F-max及螺钉拔出一个螺距2.0mm时的能量吸收值E-2mm。另外12个椎体作梯增负荷的周期抗屈试验。结果同未加Biobon组比较,加入Biobon组的F-max增加了79.7%。E-F-max和E-2mm也分别增加了83.1%和68.2%,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Wilcoxon检验,P<0.01。周期抗屈试验中,添加Biobon可使螺钉耐受更强的负荷或在同等负荷下仅产生较小的位移。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添加Biobon能显著提高其初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不同直径螺钉固定时添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 (CCPC)对骨质疏松股骨颈生物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 2 4个股骨上段标本 ,随机分为三组 :深螺纹强化组、中等螺纹强化组和浅螺纹强化组。结果 三组均灌注CCPC ,深螺纹组、中螺纹组和浅螺纹组的螺钉初始松动加载力分别为(32 8 9± 34 9)N、(335 7± 2 6 6 )N、(2 84 8± 2 5 9)N ;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 (36 9 5± 2 1 9)N、(36 4 0± 17 5 )N、(30 5 6± 2 4 5 )N ,深螺纹组、中螺纹组均和浅螺纹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螺钉直径与骨质疏松股骨颈强化后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