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组野生型p53基因转染人骨肉瘤细胞株体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人骨肉瘤细胞株,研究野生型p53蛋白在诱导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DNA转染技术将7重组野生型p53基因PM47质粒导入人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中,用PCR技术监测外源性p53基因在瘤细胞中存在的稳定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地塞米松的诱导下瘤细胞中p53的表达情况;用相差显微镜去观察凋亡瘤细胞的形态特点;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技术标记并统计凋亡的瘤细胞数。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人骨肉瘤细胞株,研究野生型p53蛋白在诱导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DNA转染技术将7重组野生型p53基因PM47质粒导入人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中,用PCR技术监测外源性p53基因在瘤细胞中存在的稳定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地塞米松的诱导下瘤细胞中p53的表达情况;用相差显微镜去观察凋亡瘤细胞的形态特点;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技术标记并统计凋亡的瘤细胞数。结果:成功地将重组野性型p53基因PM47质粒导入人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中,在gpt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两周后,分离生长出阳性细胞克隆;经PCR证实外源性p53基因在瘤细胞内稳定存在并可随瘤细胞分裂而传给子代;当向培养液中加入1μmol/L地塞松(Dex)后,8h即可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p53蛋白的表达并可观察到瘤细胞出现凋亡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转染后的瘤细胞凋亡率高达90%。结论:当人骨肉瘤细胞株中重组野生型p53基因诱导过表达时,瘤细胞呈现凋亡,本实验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的人骨肉瘤细胞株(U-2 OS),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型p53基因在骨肉瘤自杀基因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提供体外实验模型建立与鉴定的方法。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技术将人类野生型p53基因cDNA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IRES-EGFP中,得到重组质粒pIRES-EGFP-p53,并通过PCR、酶切电泳等方法进行质粒鉴定;然后用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细胞,转化菌落经PCR扩增后,将提取的质粒DNA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导入U-2 OS细胞中,经荧光显微镜下人工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骨肉瘤细胞系。结果成功地构建出包含有野生型p53 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pIRES-EGFP-p53,通过PCR、酶切电泳等方法鉴定质粒大小和位点均符合实验设计;并将该重组质粒成功导入人骨肉瘤细胞株U-2 OS细胞中,经荧光显微镜下人工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骨肉瘤细胞系,命名为U-2-p53 OS。转染后的骨肉瘤细胞出现散在的凋亡现象。结论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了稳定表达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的人骨肉瘤U-2-p53 OS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型p53基因在骨肉瘤自杀基因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野生型 p5 3(wt- p5 3)基因转染对卵巢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 ,将含有人全长 wt- p5 3基因 c DNA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 p CEP4 / p5 3和空载体质粒 p CEP4分别转染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SKOV3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 SKOV3- p CEP4 / p5 3细胞 (C组 )、SKOV3- p CEP4细胞 (B组 ) ,另设 SKOV3细胞为空白对照组 (A组 ) ,观察 3组细胞周期和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 :外源性 wt- p5 3基因在 C组细胞中获表达 ,而 A、B组细胞中无 wt- p5 3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示 C组细胞 G0 ~ G1 期百分比 (5 7.79% )及凋亡细胞率 (13.91% )均高于 B组 (46 .0 2 %、2 .0 8% )和 A组 (43.6 2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A、B、C3组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均呈阳性 ,但 3组细胞端粒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P =0 .6 5 )。结论 :wt- P5 3基因转染可介导 SKOV3细胞 G0 ~ G1 期停滞和诱导细胞凋亡 ,但对 SKOV3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野生型p53基因对人未分化胃癌细胞系HGC27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表达人野生型p53基因全长cDNA的真核载体pcDNA3—p53,转染人未分化胃癌细胞系HGC27,对转染后细胞进行生长曲线、细胞生长抑制率及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变化。结果 外源野生型p53基因在HGC27细胞内稳定表达,经pcDNA3—p53转染的HGC27细胞生长速度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分析显示G1期增加,S期下降,细胞出现凋亡。结论 野生型p53基因能在HGC27细胞内表达,且能抑制其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外源性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导致兔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动物模型。方法  6 4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组 (5 4只 )与B组 (1 0只 ) ,A组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 高脂喂养 1 0周 ,B组仅给予高脂喂养 1 0周。于 8周末将A组随机分为A1和A2两个亚组 ,在腹主动脉斑块形成处分别转染携带人野生型 p5 3基因或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2周后A1 (p5 3基因 )和A2 (LacZ基因 )组各处死1 0只 ,观察斑块自发破裂情况。分别给予余下的兔中国斑点蝰蛇毒 (CRVV)和组胺药物触发斑块破裂 ,然后将兔处死取出腹主动脉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实验开始及处死前进行血脂检查。结果 A1组转染 p5 3阳性细胞数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加 (分别为 32 4 %± 1 0 2 %,1 5 8%± 3 6 %,1 6 2 %± 6 7%,P均 <0 0 0 1 ) ,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分别为 2 5 %± 0 8%,1 0 %±0 3%,0 9%± 0 4 %,P均 <0 0 1 ) ,斑块纤维帽显著变薄 (P <0 0 5 ) ,血管平滑肌细胞减少 ,巨噬细胞聚集 ,药物触发后有 1 2只共 2 0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A2组中 ,药物触发后仅 5只 7处发生斑块破裂。B组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论 应用外源性人野生型p5 3基因转染动脉硬化兔可导致斑块的不稳定性 ,药物触发后出现斑块破裂及血栓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外源野生型p53(wtp53)基因的人胆囊癌细胞系。方法: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下,将含有wtp53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p53导入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建立转染克隆细胞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证实外源野生型p53基因的整合,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分析目的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结果:野生型p53基因成功地导入胆囊癌细胞系GBC—SD,转染细胞中存在外源p53基因及蛋白的稳定表达。结论:GBC—SD胆囊癌细胞株能稳定表达外源野生型p53基因。  相似文献   

8.
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赖祥进 《广西医学》2005,27(2):165-167
目的 研究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影响作用。方法 将克隆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UHD10-3质粒,通过Lipofectin转染肝癌细胞株BEL-7402、BEL-7404、HLE、HUH-7及SMMC-7721,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可使肝癌细胞BEL-7404、HLE、HuH-7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第4天生长抑制率分别是50.0%、69.0%及65.1%。结论 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4、HLE、HuH-7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含有wtp53基因的pcDNA3.1-wtp53和空载体pcDNA3.1-neo质粒,通过阳离子脂质体转染A549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和ELISA技术检测其对VEGF表达情况的影响;将A549,A549/pcDNA3.1-neo和A549/ pcDNA3.1-wtp53细胞分别接种至裸鼠皮下,观察成瘤时间及瘤块大小;免疫组化法计数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并进行半定量分级. 结果:pcDNA3.1-wtp53转染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 pcDNA3.1-wtp53转染后裸鼠成瘤时间延长,瘤块生长缓慢. 结论:wtp53基因转染可抑制VEGF表达和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又称成骨肉瘤 ,多发生于青少年 ,恶性程度高。同其他许多恶性肿瘤一样 ,它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是以癌基因的激活和 /或抑癌基因失活为主的多基因异常累加的结果。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的基因包括 RB、p5 3、p16、p15、DCC等抑癌基因及 c- myc、c- fos、c- sis、c- raf- 1、gli、SAS、MDM2等原癌基因 ,其中 p5 3基因是研究得较早、较深入的一个抑癌基因 ,本文对骨肉瘤与 p5 3抑癌基因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骨肉瘤中 p5 3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的异常野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外源性p53基因的U14细胞系。方法将提取的含p53质粒DNA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导入U14细胞,经含G418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用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外源性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得到的U14细胞系可检测到外源性p53蛋白的表达。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外源性p53基因的U14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p53基因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表达人癌胚抗原(CEA)的小鼠肝癌细胞模型。方法: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含人CEA-cDNA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质粒pLXSN-CEA导入小鼠肝癌细胞,利用含G418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及放免法测定癌细胞CEA表达量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建立表达人CEA的小鼠肝癌细胞模型。结论:利用基因转染技术能将人癌胚抗原cDNA基因导入小鼠肝癌细胞中,并能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且表达人的癌胚抗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携野生型p53基因的K562细胞株,研究该细胞内野生型p53基因的表达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构建重组人p53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经过病毒滴度测定,筛选高滴度的产病毒细胞克隆。收集培养上清液中的重组人p53逆转录病毒颗粒,感染K562靶细胞,建立携野生型p53基因的K562细胞株。观察该细胞株的生长方式、形态学和生长速度。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53蛋白表达。进一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53蛋白表达率和细胞周期变化;双层软琼脂培养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潜能改变。以pBabe空载体同时实验,作为各阶段的对照。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53;获得逆转录病毒生产PA317/p53细胞系,最高病毒滴度为4.64×105CFU/m l;获稳定表达p53基因的K562/p53靶细胞,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该细胞内有野生型P5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到野生型P53蛋白表达率为1.32%;与对照K562/pBabe细胞比较,K562/p53靶细胞的生长速度下降;软琼脂集落生成的下降率为27.14±4.49%(P<0.05);增殖指数下降,S期比例下降(P均<0.01)。结论:制备了携p53基因的高滴度逆转录病毒,建立携野生型p53基因的K562/p53细胞株,证实表达的野生型p53蛋白对该细胞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易小兵  张丽杰  刘菊林  于芳  刘莉 《医学综述》2007,13(17):F0002-F0002
在SP法检测顺铂诱导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细胞凋亡的研究中,观察细胞凋亡过程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为分化差乳头状浆液性腺癌[1],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顺铂(CDD)为昆明三戍贵金属药业有限公司产品。RPMI-1640培养基为美国Gibco公司生产。小牛血清由中国医药科学院血液研究所生产。小鼠抗人p53抗体(克隆号DO-7),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均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24孔培养板为美国FALCON产品。1.2方法细胞系的维持培养:细胞培养于含10%热灭活小牛血清、100U/mL青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p53表达质粒,研究p53基因对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T4连接酶把2160bp的p53cDNA片段插入pRc/CMV质粒,重组构建pRc/p53表达质粒,以Lipofectin介导pRc/p53质粒转染K562细胞,以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作K562细胞体外克隆培养,观察转染p53基因后K562细胞克隆形成改变。结果:p53cDNA质粒转染的K562细胞,体外培养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低。在接种1×104细胞时,未转染的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对照组白血病细胞集落数分别是2797±264和2725±261;而p53质粒转染组细胞集落数是1061±160;与空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的K562细胞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n=10)。结论:转染p53基因能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p53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中的多发事件,导入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将野生型p53基因转导到人肺腺癌细胞系(GLC-82)中,证实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换制率达61%。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影响,探讨糖尿病导致骨质疏松症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4种不同浓度葡萄糖(5.5 mmol/L、10 mmol/L、20 mmol/L、40 mmol/L),培养基连续培养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观察葡萄糖对细胞增殖、分泌活性产物的能力、凋亡以及矿化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升高的葡萄糖浓度对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增多的细胞数量并没有带来相应细胞活性的增加。相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的能力以及矿化能力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下降,且在不考虑渗透压因素情况下,细胞凋亡比率增加。结论本实验证实了高糖环境对细胞活性,特别是矿化能力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工作中严格控制血糖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p73和p53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73、p53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及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6例肾癌p73、p53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73、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之间差异元显著性(P>0.05)。p73、p53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73与p5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与肾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p73和p53阳性表达与肾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有关。肾癌p73和p53共同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余患者,可能是判断肾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野生型p53基因抑制膀胱癌细胞中心体异常的作用。方法将野生型p5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人膀胱癌细胞T24,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细胞中心体异常变化情况。结果野生型p53基因可抑制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中心体异常。结论p53基因可能是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心体异常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p53基因失活可能引起肿瘤细胞染色体不稳,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