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安定对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破伤风分为大剂量安定治疗组57例,常规治疗组23例。大剂量安定组给予大剂量安定以静脉滴注,抽搐减轻后改鼻饲;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剂量安定使用,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大剂量安定组抽搐缓解天数、张口吸吮天数明显缩短,治愈好转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破伤风,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病死率仍然高。我院儿科自1987年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38例,经综合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陈辉  何美 《贵州医药》2007,31(7):614-614
新生儿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污染脐带伤口,在局部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骨骼肌张力增高、抽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我院自1980~2005年共收治1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破伤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陈阳 《贵州医药》1999,23(5):399-399
新生儿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污染脐带伤口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肌张力增高、抽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我院1973-1997年共收治15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2例,均为旧法接生,男法一41。以春冬两季多见。发病最早为生后3天,最晚为生后13天。临床表现为哭闹不安、哭声低弱、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吮乳困难。抽搐,严重时表现颈强直及角弓反张,脐部有分泌物。豆.2治疗方法:避声避光、持续上氧,复方冬眠灵与鲁米那销或安定交替肌注镇静。TATI-4万单位用静滴中和毒素。青霉素静滴或青霉素静滴加链毒素肌注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6.
靳蓉  刘德萱 《贵州医药》1999,23(1):77-78
新生儿破伤风在老、少、边、穷地区仍时有发生,是农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86-1996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2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1例中男316例,女105例,男女之比为3:1。发病日龄≤4天41例,5-6天165例,7天113例,≥8天102例。潜伏期最短3.5天,最长15天。全部患儿均系旧法接生,其中402例来自农村,19例来自市内流动人口。所有患儿均为足月顺产,生后一般情况好,无窒息史。根据潜伏期长短及临床症状分三度,轻度10.5%(44/421),中度33.5%(141/421),重度56.1%(236/421),中重度占…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2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破伤风患者160例,经大剂量安定和硫酸镁联合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微量泵输注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8~2001年我科应用微量泵(浙江大学医学仪器厂制造的功率为10.5vA)输注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成功率较过去的静脉滴注、肌注和鼻饲镇剂等方面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效鹏 《淮海医药》2002,20(2):131-131
目的:总结破伤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17例破伤风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治愈15例,死亡2例,结论:静滴使用安定控制抽搐效果好且安全;早下胃管保证能量供给,及时防治并发症,加强护理,可提高破伤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对65例新生儿破伤风病因进行分析,以农村旧法接生的第二胎以上者为多.大剂量安定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刘莹 《天津医药》2001,29(2):119-119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知识的普及,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T)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边远地区NT死亡率仍较高,占新生儿死亡率的第4位。我院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8月收治3例,现将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例,女1例,日龄4~10天。以拒乳、发热、抽搐起病,均于家中生产,用未消毒剪刀及竹篾等器具断脐。家属均位于市郊结合部,从事务农养猪业。 1.2 临床表现 典型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抽搐于刺激后加重,吸吮困难,脐部黄褐色分泌物。其中2例发热,2例并发  相似文献   

12.
杨德  李静 《云南医药》2011,(5):530-531
现将我院近11年来收治的30例破伤风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其中女性16例,男性14例。年龄11-60岁之间,平均35岁。根据发病时间及临床症状将病人分3类(轻、中、重)如下:轻型:外伤后10d以上发病,主要表现为:咀嚼无力,下颌紧张,不能张口或不能完全张口,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 1996年以来 ,打破常规安定剂量治疗的方法 ,采用大剂量安定控制痉挛 ,治疗重型破伤风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其效果观察和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2~ 6 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痉挛。1.2 典型病例 :患者 5 9岁 ,女性 ,体重 5 6 kg。在山间劳动时被猎人所设的铁夹夹伤右小腿下段 ,自行用香菇揉烂外敷 ,8天后伤口未愈 ,且出现红肿 ,伴全身畏冷、张口困难、牙关紧闭 ,“苦笑”面容 ,以“破伤风”收入院。入院后按常规方法治疗 ,但病情继续发展 ,出现颈项强直、抵抗、腰背肌紧张酸…  相似文献   

14.
自1998~2001年我科应用微量泵(浙江大学医学仪器厂制造的功率为10.5vA)输注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成功率较过去的静脉滴注、肌注和鼻饲镇剂等方面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近4年来收治新生儿破伤风患者34例:潜伏期最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乡新法接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我县本地人口中几乎见不到此病患儿。但是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我院每年都会收治8~12例此病患儿。由于此病病情重,若不及时治疗,患儿会因为持续抽搐而死亡。近3年来我们开展持续静脉泵注地西泮(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商品流通 ,人员流动 ,外来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打工、经商。在这些人群中 ,新生儿破伤风这种疾病时有发生。本文对晋安区 2 0 0 0年~ 2 0 0 1年发生的外来人口新生儿破伤风 10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 2 0 0 0年至 2 0 0 1年外来人口新生儿破伤风个案调查资料。1.2 调查方法 :根据患儿住院的医院及区防疫站提供的信息进行入户调查 ,按照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卡的内容逐项调查登记。2 结果2 .1 患儿情况 :10例全部为男婴 ,均为出生后 6~ 7天发病 ,发病第二天就诊于省妇幼保健院及市传染病院。有 7例因家…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剂量地西泮治疗新生儿破伤风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13例新生儿破伤风痛例予以大剂量地西泮为主的治疗,地西泮开始时3~5 mg/(kg·d)鼻饲,每2~4 h给药1次,然后根据患儿抽搐情况逐渐增加至7.5~18 mg/(kg·d),每2~4 h给药1次,抽搐好转后逐渐减量至每次0.25~1 mg/kg的地西泮鼻饲,每3~12 h给药1次,直至停药.在大剂量地西泮治疗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地西泮血药浓度.结果:13例患儿全部治愈.血药浓度范围为279.2~6 493.5 ng/mL,地西泮剂量与血药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地西泮血药浓度在1 000~3 000 ng/mL范围内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可以通过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观察相结合作为新生儿破伤风治疗过程中地西泮加减剂量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破伤风系破伤风梭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 ,目前在全国仍有不断发病 ,而且病死率高。我科从1995年~ 1999年共收治来自外院的新生儿破伤风 2 1例 ,现将主要临床治疗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2 1例均为旧法接生 ,男 2 0例、女1例。潜伏期 4~ 6天 6例 ,7~ 9天 10例 ,10~ 18天 5例。 2 1例患儿均有脐部感染和新生儿破伤风的典型症状 ,并发吸入性肺炎 15例。结果 :2 1例患儿潜伏期 4~ 6天 6例 ,治愈 1例 ,自动出院 3例 ,死亡 2例 ;潜伏期 7~ 9天 10例 ,治愈 7例 ,自动出院 2例 ,死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法接生的普及,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50多年来我院出生的新生儿无一例发生破伤风.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地区,本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死亡率在活产儿中5‰~6‰.1988年约80万新生儿死于本病,1991年WHO修正估计为50万例.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广州,居住卫生条件极差,生产时仅在家接受不消毒的旧法接生,致破伤风发病率突然剧增,是当前急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