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小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78-4080
目的:探讨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均为15例。麻醉诱导后,PLMA组盲探插入国产4号PLMA,ETT组插入ID7mm气管导管。PLMA插入位置正确后测试喉罩封闭压(Ptop),随后行机械正压通气。分别在麻醉前、手术中及麻醉恢复期各相应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及相关呼吸参数,并观察术中胃胀气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PLMA组平均Ptop为(37.1±3.9)cmH2O;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SpO2≥98%,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5mmHg;气腹后肺顺应性下降.气道压增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痛ETT组9例,PLMA组3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PLM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和气管插管(IT)在婴幼儿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中通气情况、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并发症。方法选择6月至3岁行疝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PLMA组(n=30)和IT组(n=30),PLMA组诱导后使用软插管探条辅助插入1.5~2号喉罩,IT组诱导后插入普通气管导管。以压力模式行正压通气,丙泊酚和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喉罩密闭性,比较两组潮气量(VT)、呼气末CO2浓度(EtCO2)、插管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拔管后喉痉挛的发生率。结果在相同气道压下潮气量(VT)、EtCO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插管及拔管时喉罩组血流动力学稳定.而气管插管组血压、心率升高较明显,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喉痉挛发生率IT组明显高于PLMA组(P〈0.05)。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用于婴幼儿疝修补术的麻醉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过食管双通喉罩(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PLMA)用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0例,年龄35~65岁,ASAⅠ-Ⅲ级。常规静脉麻醉肌松药后,采用弹性树脂探条引导法置入PLMA,观察PLMA置入前后1、3、5和10min厦气腹后5、10、20和30min的血流动力学、PETCO2、SpO2变化,同时观察PLMA通气罩在不充气、充气10、20和30mL时分别在气道压20、30和40cmH2O时对头正中位、屈曲位、过伸位、侧位时的气道密封效果,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通气管,检查PLMA的位置,插入引流管检查通畅性并放置胃管。结果置管成功率100%,血流动力学厦呼吸功能稳定,通气罩不充气,气道压20cmH2O时,80%不漏气;充气10mL气道压20cmH2O,90%不漏气;充气20mL气道压30cmH2O,95%不漏气;充气30mL气道压30cmH2O,95%不漏气,即使气道压40cmH2O也只有2例病人少量漏气。各种头位不影响气道密封效果。97.5%的病人胃管一次置入成功,纤维支气管镜证实PLMA位置好,引流管通畅,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PLMA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很好的呼吸道密封功能、无反流误吸等优点。可提供安全、有效的正压通气,可安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设计方法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和标准型喉罩通气道(SLMA)用于间歇正压通气的有效性。方法选择50例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态分级标准分为1~2级、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后,顺序插入PLMA和SLMA,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cmH2O(1cm H2O=0.098kPa),评价两种喉罩通气道充气前后的肺通气满意度和气道密封压,同时进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评分,确定通气罩的解剖位置。然后将潮气量设定为10ml/kg实施间歇正压通气,记录间歇正压通气后连续5次呼吸的平均呼潮气量和平均吸气峰压。结果在通气罩未充气情况下,插入PLMA后有46例(92%)患者获得了良好和尚可的肺通气效果,而插入SLMA后仅有22例(44%)患者获得了良好和尚可的肺通气效果;PLMA的气道密封压显著高于SLMA(P<0.05)。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cmH2O,采用PLMA的5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肺通气效果,但采用SLMA时仅有28例获得良好的肺通气效果;PLMA所需的充气量和充气后获得的气道密封压均显著高于SLMA(P均<0.05)。采用PLMA时所有患者的气道密封压均高于或等于采用SLMA时;采用PLMA时除2例患者外,其他患者所需的充气量也均高于采用SLMA时。PLMA通气罩位置的FOB评分显著低于SLMA(P<0.05)。采用PLMA维持气道的29例患者和采用SLMA维持气道的21例患者的平均呼潮气量、吸气峰压及维持气道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与SLMA相比,PLMA可为正压通气提供更好的气道密封压,而且对声门和食管上端具有潜在的隔离作用,用于正压通气时PLMA比SLMA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第3代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3代喉罩(ProSeal LMA,PLMA)通气并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丙泊酚微泵输注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第3代喉罩(PLMA)全身麻醉组(P组,30例)和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T组,30例)。监测并记录插喉罩(管)前后,拔喉罩(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MAP)的变化,两组丙泊酚用量以及术中和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P组置入和拔除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T组插入和拔除气管导管前后HR、MAP明显地升高(P〈0.05)。P组丙泊酚用量少于T组(P〈0.05)。P组拔除喉罩时患者呛咳、体动及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使用第3代喉罩通气并以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丙泊酚微泵输注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环状软骨压迫(CP)对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插入操作和正压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标准身体状态分级为Ⅰ级的择期整形外科手术患者被纳入研究.静脉麻醉诱导后,于CP下插入PLMA,保留专用引导器并将通气罩内压充气至60 cm H2O(1 cm H2O=0.098 kPa).观察肺通气满意度,测定气道密封压,并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评价通气罩的解剖位置.暂时终止CP,采用专用引导器进一步推送PLMA到达理想位置,并重新调整通气罩内压至60 cm H2O.再次评价上述指标,并记录CP下和非CP下正压通气时的呼潮气量和吸气峰压,观察经PLMA插入胃管的情况并评价引流管解剖位置的FOB评分.结果 与在CP下插入PLMA比较,在临时解除CP并进一步推送PLMA后,肺通气满意度(良好和尚可为50例比14例)、气道密封压[(27±7)cm H2O比(21±7)cm H2O]和通气罩解剖位置的FOB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在将PLMA推送至理想位置后,虽然在CP和非CP时的正压通气呼潮气量差异无显著性,但CP时的吸气峰压[(28±5)cm H2O]却显著高于非CP时[(14±2)cm H2O,P<0.05].结论 CP可阻碍将PLMA插入到理想位置,在暂时终止CP的情况下,采用专用引导器可将PLMA插入到理想位置,而且CP可显著增加正压通气的吸气峰压.  相似文献   

7.
李智娟 《护理研究》2008,22(2):368-368
肺淋巴管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MA)由Von Stossel于1937年首先描述。Comog等在1966年将此病命名为PLMA,是一类少见的、发生于特殊人群的、具有特别临床经过和预后的疾病。该病国内罕见,现将我院诊治1例PLMA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ProSeal喉罩(PLMA)与气管插管(TT)在腹腔镜胆道手术中气道管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对照试验资料库、MEDLINE、VIP和CNKI(截至2008年5月),手检相关杂志和会议摘要。南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必要时咨询第三者。采用RevMan4.2软件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术中不良反应:所有研究对象在术中均未发生反流误吸,通气不足等意外。②术后咽痛:PLMA组术后咽痛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OR=0.27,95%CI(0.13,0.53),P=0.0002];拔管反应:PLM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OR=0.01,95%CI(0.00,0.03),P〈0.00001]。⑧两组在气腹形成后气道峰压[WMD=0.01,95%CI(-0.66,o.68),P=0.98]及气腹形成后呼气末CO2分压[WMD=0.01,95%CI(-0.58,0.59),P=0.99]以及两者的置人情况[OR=0.58,95%CI(0.23,1.47),P=0.25]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激素水平),TT组较PLMA组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道手术中,PLM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同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中度可能性,因此期待将来有更多高质量的RCT为临床工作提供高强度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SLIPA喉罩和第三代喉罩( PLMA)在乳腺肿瘤手术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肿瘤手术的女性患者120例均分为SLIPA喉罩组和第三代喉罩( PLMA)组,观察置入喉罩前、置入喉罩后、手术开始后10 min和拔除喉罩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拔除喉罩时及苏醒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SLIPA组在诱导插入喉罩后、拔除喉罩后,喉部受刺激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程度低于PLMA组,且拔除喉罩后的并发症也较少。结论 SLIPA喉罩通气用于乳腺肿瘤手术安全可行,且其心血管反应及并发症少于第三代喉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典型喉罩(CLMA)和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骨科全麻手术中的应用,为临床安全有效选择喉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BMI)18-30kg/m2,随机分为CLMA组和PLMA组,每组50例。PLMA组沿食管引流孔插入14号胃管,观察两组喉罩一次置入成功率,尝试时间,头位,漏气率,胃胀气情况,记录患者入室,置入喉罩前,置入喉罩后以及离室四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在术后2h,12~24h两个时间点随访患者是否咽喉痛,下颌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喉罩置入时间,一次成功率,插罩方法,术中漏气需调整例数,以及通气失败需更换气管插管的例数,两组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胃胀气以及插入喉罩时需调整头位为嗅花位的患者例数两组相比较,PLMA组明显低于CLM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经典型喉罩相比较,食管引流型喉罩的机械通气效果和密封性更好,置入喉罩时简单伸展位即可顺利操作,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很多研究对比了第三代喉罩(ProSeD laryngeal mask airway,PLMA)与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TT)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我院从2008年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ProSeal喉罩以来,麻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PLMA与气管插管在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7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75例,分别应用PLMA和气管插管进行复苏,比较两种方法的复苏效果。结果:观察组PLMA插入时间、起效时间、气道损伤发生率及一次性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苏1min、5min时的SpO2、Apgar评分、PaO2、PaCO2及pH值均明显优于复苏前(P〈0.05),但两组间同一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在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操作简单,且气道损伤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典喉罩(LMA)、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和食管引流型喉管Ⅱ(LTSII)在全麻患者控制呼吸时的应用情况.方法:90例ASA Ⅰ~Ⅱ级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MA组、PLMA组和LTSII组(n=30).麻醉诱导后置入各通气装置,记录成功置入所需次数和时间.测定气道封闭压(PTOP),记录相关通气参数及需要调整装置位置以维持气道通畅的患者数.手术结束后拔除装置,记录装置外壁血迹和术后24h咽喉部不良反应.结果:LTSII有3例失败(2例置管失败,1例术中不能有效通气),喉罩则均成功(P>0.05).与LMA和PLMA比较,LTSII所需置入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多(P<0.05).PLMA组PTOP(29.1±4.9cm)H2O明显高于LMA组(24.0±5.2 cm)H2O(P<0.05),但与LTSII组(28.1±4.8 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0.05).气道峰压LTSII组高于LMA和PLMA组(P<0.05).术中需要调整装置位置患者数LTSII组高于PLMA组(P<0.05).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各组相似(P>0.05).结论:三种装置均可有效用于短小手术全麻患者的气道管理.但LTSII置管相对较为困难,维持过程中需要调整位置的次数也更多.  相似文献   

14.
喉罩作为一种喉上新型通气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对气道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少,能维持有效通气,心血管反应小;三代PLMA及SLIPA尚具有一定的预防反流误吸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舒娟 《临床医学》2016,(10):99-101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小儿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置入和气管内插管所需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和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方法择期行下腹部短小手术的患儿100例,年龄2~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PLMA置入组(PI组)和气管内插管组(TI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未给予术前镇静药物。使用8%七氟烷进行诱导,随后以预定的浓度维持10 min。PI组患儿置入PLMA,TI组患儿进行气管内插管。每隔1分钟监测两组患儿七氟烷呼气末浓度、MAC值和BIS值,直至喉罩成功置入或成功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儿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结果与TI组同时点比较,PI组患儿麻醉诱导后1~10 min时七氟烷MAC值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诱导后2~10 min时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诱导后8~10 min时BIS值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喉罩置入或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下小儿PLMA置入所需的七氟烷浓度较气管内插管所需的浓度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麻醉通气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麻醉通气,研究组予以PLMA麻醉通气,比较2组置管或置罩前(T1)、置管或置罩即刻(T2)、置管或置罩后3min(T3)、拔管或拔罩后即刻(T4)、拔管或后拔罩3 min(T5)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2、T5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显著高于T1(P<0.05),而研究组T2、T5时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MA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可获得满意效果,不仅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安全性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周程辉  连春微  万洪伟  刘斌 《华西医学》2009,(11):2876-2880
目的:评价Ⅱ代引流型喉管(LTSⅡ)和Proseal喉罩(PLMA)在择期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3期)、Pubmed(1950~2009)、EMBase(1989~2009)、CNKI(1979~2009)、VIP(1989~2009)、CBM(1978~2009)中相关Ⅱ代引流型喉管(LTSⅡ)和Proseal喉罩在择期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根据指标相应异质性进行描述性分析或Meta分析(RevMan 5.0)。结果:共纳入3个RCT,共244例研究对象,文献质量均为B级。3个RCT的结果显示与PLMA相比,LTSⅡ具有相似的首次置入成功率(P=0.45)、术毕即刻上呼吸道损伤发生率(P=1.00)、术后24 h咽痛发生率(P=0.81)、术后24 h吞咽困难发生率(P=0.12)。2个RCT的结果显示两组引流管置入均较容易。1个RCT的结果显示两组的操作者主观评价相近(OR=1.86,95%CI 0.39~8.99)。气道封闭效果由于采用方法学差异性较大,指标也不尽相同,尚不能得出准确结果。结论:LTSⅡ在择期手术中用于气道管理具有较好的前景。但是现时仍不宜用于需在择期术中进行控制通气的病人。关于气道封闭效果,尚需采用更合理规范的指标、更高质量的研究设计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定容(VCV)和定压(PCV)两种不同通气模式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年龄18~68岁需行单肺通气胸科手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各12例。全身麻醉诱导插双腔管后,侧卧位行双肺定容通气(TLV-VCV)后Ⅰ组先单肺定容通气(OLV—VCV)30min后行单肺定压通气(OLV—PCV),Ⅱ组单肺通气的顺序与Ⅰ组相反,即先定压通气(OLV—PCV)30min再定容通气(OLV—VCV)。双肺定容通气后,每种单肺通气后30min测定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潮气量(VT)、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同时抽动血测血氧分压、氧饱和度(PaO2、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患者TLV-VCV,OLV-VCV与OLV-PCV期间的HR、MAP、CV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V-VCV和OLV-PCV的Ppeak和Pmean较TLV-VCV高(P〈0.05或P〈0.01),而OLV—VCV又比OLV-PCV高(P〈0.05或P〈0.01);OLV.PCV的PaO2较OLV-VCV高(P〈0.01),三种通气的VT、Sa02、PET,C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定压通气效果优于单肺定容通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机械通气策略.方法:18例病人根据通气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3例病人采用无创通气(NIPPV)治疗,B组5例在NIPPV 3~6 h后改为有创通气(IPPV),C组10例采用IPPV.结果:A组治愈2例,B组2例,C组4例.A、B组病人通气3~10 h后氧合指数(PaO2/FiO2)与通气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C组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NIPPV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压伤(3/8)、胃胀气(2/8).IPPV为下呼吸道感染(5/15)、上消化道出血(3/15)、急性肾功能衰竭(2/15).结论:AOPP合并ARDS经典通气治疗为IPPV,但早期或症状较轻的病人可采用NIPPV治疗或用作向人工气道通气的过渡.  相似文献   

20.
Proseal喉罩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Proseal喉罩在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40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PLMA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20例).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PLMA的到位情况.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max)、气道平均压(Pmean)、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数值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①血液动力学的变化:PLMA组在置入期和拔除期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较TT组小(P<0.05).②通气效果:两组的Pmax、 Pmean 、VT、MV、 PETCO2数值随麻醉手术影响变化一致,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并发症:PLMA组并发症例数少于TT组,苏醒期躁动、术后声嘶、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少于TT组(P<0.05).结论 与气管导管相比较 ,Proseal喉罩用于全麻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且咽喉部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