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32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治疗方案为:卡培他滨1250mg/m^2,每天2次口服,第1~14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滴,持续静点〉2h,21天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2个周期及以上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CR1例,PR14例,SD10例,PD7例,总有效率(CR+PR)为46.9%。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Ⅰ~Ⅱ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感觉障碍及手足综合征,对症处置后病人均可耐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副作用轻,患者耐受性好,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8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XELOX方案化疗(卡培他滨1000 mg/m2,po,bid,d 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点滴,d1),21d为一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41例,有效率(CR +PR)为55.17%;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5个月,生存时间(MST)为12.9个月,1年生存率为53.1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Ⅰ~Ⅱ度:49例,Ⅲ~Ⅳ度:0例,总计:49例)、胃肠道反应(Ⅰ~Ⅱ度:34例,Ⅲ~Ⅳ度:10例)、外周神经毒性(Ⅰ~Ⅱ度:21例,Ⅲ~Ⅳ度:0例)、手足综合征(Ⅰ~Ⅱ度:26例,Ⅲ~Ⅳ度:0例).结论 XELOX作为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mFOLF0X6方案和cape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mFLFOX6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85 mg/m~2,静滴2 h,第1 d;亚叶酸钙400 mg/m~2,静滴2 h,第1 d;优于5-氟脲嘧啶(5-Fu)2.4 g/m~2,静滴46 h,每2周重复1次。对照组20例,采用capeOX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第1 d;卡培他滨850~1 000 mg/m~2,口服,2次/d,1~14 d,每3周重复1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10/20)和55%(1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血象降低、神经毒性、心脏毒出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FOLFOX6方案和cape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capeOX方案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mFOLFOX6方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 对98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化疗前、化疗期间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结果 9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适当的护理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或减轻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协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卡培他滨1000mg/m2,日二次口服,第1~14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2h,第1天,每21天重复。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RR54.6%,疾病稳定率29%;远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6.6个月,1年生存率为74.5%。主要不良反应为末梢神经毒性78%(50/64),胃肠道反应34.3%(22/64),骨髓抑制12.5%(8/64),还有口腔炎、手足综合征、脱发等不良反应,但都反应轻微,可以耐受。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02-104
目的探讨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采取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与观察组(n=34,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两组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及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70.59%(24/34),对照组为52.94%(18/3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22±0.52)个月,对照组为(8.11±0.43)个月(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呕心呕吐、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相比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河南医学研究》2017,(12)
目的比较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与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3例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应用XELOX方案(A组)或FOLFOX6(B组)方案化疗3个周期,比较其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R0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化疗有效率为61.29%,3~5级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呕吐9.68%,中性粒细胞减少6.45%,无外周神经毒性及血小板减少;B组化疗有效率为62.50%,3~5级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呕吐37.50%,中性粒细胞减少31.25%,外周神经毒性31.25%,血小板减少15.62%。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R0切除率为70.96%,B组R0切除率为7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与FOLFOX6方案相比,治疗效果相当,安全性高,可推荐作为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收集7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36例(替吉奥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39例(卡培他滨组);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性,并随访2组的疾病进展时间。结果:替吉奥组和卡培他滨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4.4%和41.0%,疾病控制率为80.5%和76.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6个月和8.0个月,2组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0.147、2.625,P均>0.05)。2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手足综合征及口腔黏膜炎等,以Ⅰ、Ⅱ级为主,但替吉奥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卡培他滨组(36.1%vs15.3%,χ2=4.251,P=0.039),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卡培他滨组(13.8%vs 35.8%,χ2=4.794,P=0.029)。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研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08年10月—2012年9月所医治结直肠癌术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FOLFOX6方案进行临床治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存活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与FOLFOX6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但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率更低,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更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进展,调节免疫,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 OHP)、沙利度胺(Thalidomide)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并与一线方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Capecitabine+L- OHP+Thalidomide组(联合组)26例与奥沙利铂(L - OHP)+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 Fu)组(化疗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46例病例中联合用药组2例因药物不良反应未服完1个疗程即中断治疗,44例可评价病例中,联合用药组有效率45.83%(11/24),化疗组有效率40.0%(8/20),联合用药有效率高于化疗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9.2%(19/24),化疗组为55.0%(11/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KPS评分的改善率为79.2%,化疗组KPS改善率为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炎明显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毒副反应均相似.结论:与经典化疗方案相比,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沙利度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提高了疾病的控制率,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轻的毒副反应,疗效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仙连颗粒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4月本院确诊为晚期结直肠癌且采取化疗措施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XELOX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仙连颗粒联合XELOX化疗方案.3个治疗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经含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化疗控制病情后,行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化疗后获得控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40例,停药观察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患者的总体中位PFS为11.0个月,一线化疗后中位PFS为11.0个月,二线化疗后中位PFS为10.0个月;停药观察组患者的总体中位PFS为7.0个月,一线化疗后中位PFS为8.0个月,二线化疗后中位PFS为7.0个月,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血白细胞下降、手足综合征等,停药观察组不良反应轻微。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停药观察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获得较长PFS,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XEL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第1天予奥沙利铂针130 mg/m2静滴3 h,第1~第14天予希罗达1 800 mg/m2。3周为1个周期,重复4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全组45例,完全缓解9例(占20%),部分缓解15例(占33.3%),稳定14例(占31.1%),病情进展7例(占15.6%),总有效率为53.3%。不良反应主要为末梢神经炎(占46.7%)、恶心呕吐(占62.2%)、血红蛋白下降(占37.8%)、白细胞下降(占24.4%)、手足综合征(占48.9%)等。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Ⅲ期结直肠癌术后三种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Ⅲ期结直肠癌(CRC)术后三种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正确选用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接受de Gramont、mFOLFOX4和XELOX三种不同辅助化疗方案的256例III期CRC术后患者,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方法分析各化疗组及亚组之间3a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期(OS),对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Kaplan-Meier评估.结果与de Gramont相比,mFOLFOX4和XELOX方案组均能显著提高3aDFS(79.7%比66.2%,P=0.015;81.5%比66.2%,P=0.004)和中位生存时间(40.2比37.8,P=0.024;41.4比37.8,P=0.014),分别降低复发风险率18%(P=0.024)和21%(P=0.003)。而mFOLFOX4与XELOX组疗效相当(3aDFS和OS均无显著差异),但在亚组分析DPS中,后者更具生存优势的趋势,在三种方案中mFOLFOX4组有更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尤其是3或4级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外周神经毒性有统计学意义),而XELOX组相对较低,结论XELOX是一个对进展期结直肠癌高效、安全的化疗方案,患者具有良好耐受性和依从性,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和mFOIFOX6(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XELOX组30例和mFOLFOX6组34例。 XELOX组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卡培他滨100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连用14 d;3周为1周期。 mFOLFOX6组给予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2 h后予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后续2400 mg/m2,持续静滴46 h,每2周重复,4周为l周期。患者均接受至少2周期的化疗。依据RESIST评价近期疗效,依据WHO标准评价毒副反应。结果XELOX组与mFOLFOX 6组有效率分别为43.3%和41.2%,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5个月与6.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mFOIFOX6组(P〈0.05);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mFOLFOX 6组(P〈0.05),但程度较轻,主要为Ⅰ-Ⅱ度。其他的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ELOX方案与mFOLFOX6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确切且相似,毒副反应可耐受,XELOX方案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分析其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3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沙利铂进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2年生存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随访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ORR为21.95%,DCR为68.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2%、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均显著降低,2年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43.90%,高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脱发、腹泻、呕吐、肝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病变、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出现,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近期疗效好,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接受以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79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接受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和随访。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借助Cox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依据CTCAE 4.0标准评价不良反应,并记录2级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79例患者的中位DFS为4.7 a(95%CI:4.12~5.33),中位OS为6.6 a(95%CI:5.74~7.27)。ECOG评分和病理分期均为CR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0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46.95%),其次为神经毒性(37.63%)。结论术后接受以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CRC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ECOG评分和病理分期为此类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