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Premature VeryLow-birth-Weight-infant,PVLBWI)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死亡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并对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进行系统保健、随访研究.方法:对医院近5年收治的116例PVLBWI,按体重分三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998年1月).对生存和死亡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存活资料齐全的42例婴幼儿(出生后~4岁)进行随访保健监测,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0~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监测发育商(DQ);同时测定婴幼儿生长发育值.结果:PVLBWI全组治愈出院86例,治愈率74.1%(86/116);随体重增加而上升(P<0.05);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27±13)天,随体重增加而缩短住院天数(P<0.05);全组患儿病死15例,病死率12.9%(15/116);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P<0.01).导致PVLBWI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26.7%)、羊膜早破(21,4%)、妊娠并发症(12.6%)、习惯性早产(3.1%)、妊娠期患内科慢性疾病(1.28%)和原因不明(34.92%).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1 00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达83.3%:早产儿生活力不足主要有呼吸暂停74例(63.8%)、呼吸窘迫综合征44例(37.9%)、低体温66例(56.9%)、颅内出血2例(1.7%)和感染17例(14,7%).其体重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P<0.01).本组PVLBWI存活率87.1%;体重≤1 000 g存活率为56.3%.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PVBWI生活力不足、感染和颅内出血.PVLBWI在婴幼儿时期身高、体重评价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的占2/3以上,约有25%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落后,DQ在中下乃至以下水平者12例(占28.6%);而DQ在中上水平以上者30例(占71.4%).结论:提高PVLBWI近远期存活率,重视围产期及儿科的护理,PVLBWI必须早期发现,严密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提高PVLBWI存活率,降低PVLBWI死亡率和病残儿的出生率.DQ与出生体重及遗传因素和早期干预有关,需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1996~2007年12年间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了解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巨大儿和正常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96年1月~200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围产保健系统管理登记在册、资料完整的4 379例婴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79例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370.37g。12年间婴儿平均出生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婴平均出生体重高于女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发生率3.91%;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2.19%;巨大儿发生率7.76%。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与双胎及多胎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是早产。预防早产、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是今后围产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保管理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儿保管理,观察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提升效果及转正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提升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8.79%)(P<0.05);管理干预后,观察组3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均结案并转为正常儿管理,对照组有32例低体重儿结案转为正常儿管理。结论儿保管理应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可有效促进其体重增长,使其尽快达到正常出生体重儿,为后期的健康生长发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保健系统管理分析,为提高婴幼儿生存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WHO推荐的月龄别体重参考值进行评判.结果 238例低出生体重儿孕周不足,早产的占55.04%,以母乳喂养的体重增磅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体重增磅(P<0.01).同时,体重转正常儿童与随访指导次数有一定关系.结论 提高保健服务水平,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转正常体重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与出生低体重有关的孕母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屠青  石雁青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2):730-732,742
为了研究与出生低体重有关的孕母情况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 48例低出生体重儿和 43 3例非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孕期妊高征 (OR=1.687,95% CI:1.198~ 2 .3 75)、孕周(OR=0 .157,95% CI:0 .0 98~ 0 .2 53 )、产次 (OR=3 .2 51,95% CI:1.188~ 8.90 0 )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有关。提示 :加强围产期保健 ,减少妊高征、早产和经产 ,健全农村围产保健机构 ,可有效降低出生低体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吗叮啉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吗叮啉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方法:将出生后出现喂养不耐受的10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插胃管留置并用生理盐水洗胃,以预防咽下综合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吗叮啉,观察喂养不耐受好转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给予吗叮啉治疗后每日完成奶量增加,胃残留量减少,腹胀消失,达到完全经胃肠喂养时间缩短,体重增加,缩短了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吗叮啉能较好地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缩短住院天数,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7.
李兰  赵艾兰  徐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1205-1206
目的:研究不同出生体重婴幼儿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五华区妇幼保健所儿保门诊2002~2003年度出生并接受系统管理的355例不同出生体重婴幼儿随访资料,用WHO标准诊断肥胖。结果:高出生体重儿肥胖检出率(25.53%),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12.50%)及低出生体重儿(5.32%),三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出生体重男女婴幼儿肥胖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程度均以轻度为主;4个月内婴儿特别是两个月组婴儿更易发生肥胖,占肥胖儿总数的46.43%;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比较,肥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出生体重是婴幼儿发生肥胖的重要因素,预防应从胎儿期抓起,干预年龄段重点在4个月内,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母乳喂养对日后肥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LBWI)生后动脉血气情况及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 h内首次动脉血气情况,并按体重、pH值及合并症分组分析酸碱平衡紊乱情况。结果:325例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 h内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共287例(占88.3%),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所占比例最大(35.5%),其次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17.8%)。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较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严重酸中毒及二氧化碳潴留(P<0.001)。pH<7.2的严重酸中毒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pH>7.2者,合并肺部并发症患儿较无并发症者pH值及PaCO2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并以酸中毒为主,肺部并发症对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极低出生体重儿较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更易发生严重酸碱平衡紊乱,病死率随酸中毒严重程度增加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探讨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产生原因和孕期保健现状。方法:对该院1999~2003年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对11 473例婴儿进行调查,发现低出生体重儿491例,其中流动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1.78%,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47%,两者经2χ检验差异显著。流动人口中低出生体重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妊娠后期的体力劳动引起早产占67.39%,孕期营养不良引起足月低出生体重儿(足月小于低龄儿)占66.25%,孕期保健覆盖率19.1%。结论:制定有效的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孕期保健宣传,增强整个人群的孕期保健意识,防止和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39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产科及母孕期情况。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39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年龄、多胎妊娠、孕周、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母亲贫血、羊水异常、母亲心血管疾病等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孕周≤32周16.3%;胎盘早剥12.8%;胎膜早破48.2%;多胎妊娠35.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9%;母亲贫血27.9%;羊水异常11.1%;母亲心血管疾病2.5%。孕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早期诊断及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24月龄内发生追赶性生长时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出生队列方法,选择嘉定区2016年1月—2016年12月出生的户籍和常住儿童中自愿加入0~24月龄随访研究中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 500 g)126人,根据出生体重和孕周分为早产适于胎龄儿组73人、足月小于胎龄儿组53人;选择同地区、孕周37~41周、出生体重2 500~3 999 g 105人为对照组。比较3组婴幼儿生后0~24月龄间BMI均数、标准差的差异,分析男女婴幼儿在0~24月龄间BMI曲线的变化。【结果】(1)共纳入231人,男童111人,女童120人;(2) 2组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和2月龄阶段BMI均值均低于对照组,早产适于胎龄儿从4月龄开始BMI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是足月小于胎龄儿组BMI指数在4~18月龄间始终低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别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3组婴幼儿BMI指数在生后均呈现快速上升,在4~6月龄时达高峰,7~9月龄BMI数值开始下降,早产适于胎龄儿在6月龄BMI的比较中便赶上正常体重儿童的BMI值,而足月小于胎龄儿一直到24月龄仍与正常体重儿童的BMI值有差异,但是3组间的差值有缩小。男女性别间BMI上升曲线相似,但早产适于胎龄儿女童组别高峰值延长。【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BMI存在追赶性增长现象,其后期变化趋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似。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应给予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方面的合理指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为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40例为研究对象,以28d为界将住院时间分为两组,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28d和住院时间<28d的两组儿童,其喂养方式(χ2=15.105)、呼吸困难(χ2=37.604)及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χ2=19.288,呕吐χ2=27.539)等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与体重下降(r=0.477)、体重下降最低日龄(r=0.390)、恢复出生体重日龄(r=0.454)、蛋白摄入量(r=0.396)呈正相关(P<0.001),与体重增长速率(r=-0.655)、出生胎龄(r=-0.454)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增长速率(OR=0.23,95%CI:0.103~0.536)、母乳喂养(OR=0.75,9...  相似文献   

13.
赵小扬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063-1064
目的分析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因素。方法对在本院出生的187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早产51.34%(96例/187例);双胎16.04%(30例/187例);胎膜早破7.49%(14例/187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6.42%(12例/187例)。低出生体重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43.85%(82例/187例)。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原因涵盖多个方面,因此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和高危因素的有效管理是防止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孕妇与足月妊娠正常分娩孕妇的牙周状况,探讨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方法:选取分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孕妇50例为观察组,足月妊娠正常分娩孕妇50例为对照组,检查两组牙周病情况。结果:分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孕妇牙周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妊娠正常分娩孕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性牙龈炎与新生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74例妊娠性牙龈炎的妇女(观察组),将同期74例健康体检孕妇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率为8.1%,对照组早产率为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2 500 g新生儿、2 500~3 000 g新生儿所占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性牙龈炎孕妇,易导致新生儿早产及低体重儿出生,需要提高警惕,在怀孕前、怀孕期间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以保障母婴健康,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早产儿体格发育迟缓进行评价,并对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2年3月-2014年7月来西安市第四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符合入选条件的183例早产儿随访至12个月,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以体重、身长、头围进行评价其出生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分别为21.3%、15.3%、18.03%;纠正40周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分别为21.9%、11.48%、16.39%;3个月为9.8%、4.92%、3.28%;6个月为8.7%、4.37%、4.92%;9个月为8.7%,2.7%,4.9%;12个月为8.2%,3.8%,3.8%。各阶段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以6个月体重、身长、头围进行分析,IUGR、出生体重、住院天数是EUGR的高危因素,胎龄不是EUGR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早产儿EUGR干预的最有效的时间应该是矫正胎龄3个月之前。加强孕期保健,减少IUGR及极低出生儿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是预防EUGR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队列研究探讨深圳市南山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的关系及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纳入南山区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出生且在本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儿362例,按出生情况划分为足月适于胎龄儿组(n =185)、足月小于胎龄儿组(n =58)、早产适于胎龄儿组(n =55)、早产小于胎龄儿组(n =64),随访婴幼儿至3岁,各组按受孕开始计算并调整月龄,记录其各个时段体格发育状况。结果4组生长发育模式相似;早产适于胎龄儿组在13~14个月、16~17个月、19~20个月、22个月、28个月体重及身长增长值均明显高于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及足月适于胎龄儿组;足月小于胎龄儿组在各时点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早产小于胎龄儿组在各时点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结论小于胎龄儿体格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适于胎龄儿;但其生长发育模式表现出追赶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陕南某贫困县6~24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影响因素,为提高贫困地区婴幼儿健康水平,制定出合理的膳食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6至9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92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体格测量.结果 随着月龄的增加,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不良发生率增高.6~24月龄男性婴幼儿低体重率高于女性婴幼儿(χ2=17.0,P<0.05),而男性婴幼儿消瘦率、超重率、肥胖率、生长发育迟缓率均低于女性婴幼儿(χ2值分别为8.0、14.0、4.0、11.0,均P<0.05).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幼儿出生两周呼吸系统疾病及腹泻、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职业为农民、家庭总收入低等,都是婴幼儿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陕南贫困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存在比较严重生长发育迟缓问题,应提高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和儿童喂养知识水平.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婴幼儿的关注,减少婴幼儿生长发育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孕早期体重过低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过低及孕期体重增加幅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162例体重指数(BMI)<18.5的初产妇为体重过低组和377例BMI18.5~22.9的初产妇为标准体重组,进一步将体重过低组根据孕期体重增加幅度分为≥15kg和<15kg组,对比分析各组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产程异常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体重过低组与标准体重组的产程时间、产程异常率、剖宫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过低组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标准体重组(P<0.05),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组(P<0.05)。体重过低的初产妇孕期体重增加≥15kg其产程时间延长(P<0.01,P<0.05),产程异常率和剖宫产率高于<孕期体重增加15kg组(P<0.05),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高于<孕期体重增加15kg组(P<0.05)。结论:①孕早期体重过低可能不增加异常产程的风险;②孕早期体重过低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早产的风险;③体重过低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可导致产程异常和手术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为制定医院感染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低出生体重儿的资料,采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和边际分析法评估医院感染给低出生体重儿和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结果 共纳入1 048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医院感染124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1.8%。经倾向指数匹配法共成功匹配109对。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住院中位日数分别为34.0、11.0 d,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延长住院日数23 d(P<0.001)。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总费用的中位数分别为38 067.6、12 375.7元,医院感染组低出生体重儿多支出住院总费用25 691.9元(P<0.001);在增加的费用中,以检查费、治疗费和药费为主。不同体重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均高于非医院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时间更长,住院总费用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边际利润率分别为5%、10%、15%时,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