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汤加减治疗气虚痰瘀阻络证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气虚痰瘀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治疗的气虚痰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汤剂治疗,患者均治疗14 d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中医证候临床效果,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气虚痰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效果好,可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4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各有4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并结合针灸,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 0. 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低,P 0. 05,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运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痰瘀阻络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络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收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本院自制膏方通络膏进行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膏治疗气虚血瘀、痰浊阻络中风后遗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评分变化。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依达拉奉+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失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予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合西医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其神经功能缺失程度。  相似文献   

7.
黄赛忠 《江苏中医药》2017,49(10):40-42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并同时观察发病危险因素、不同时期的NIHSS评分,比较证候分布比例、不同证候之间危险因素及NIHSS评分的差异。结果:进展性脑梗死中医证候分布比例为瘀血阻络痰瘀阻络肝阳上亢风痰阻络阴虚风动气虚血瘀,证候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阳上亢证、阴虚风动证患者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4种证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痰瘀阻络、瘀血阻络证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例数明显高于其他4种证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风痰阻络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风动证及瘀血阻络证4种证候治疗后不同时期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的常见中医证候为瘀血阻络证及痰瘀阻络证;痰瘀阻络证、瘀血阻络证与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而肝阳上亢证和阴虚风动证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密切相关;痰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患者的预后差,而风痰阻络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风动证和瘀血阻络证的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陈康桂  肖波  朱康妹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86-1687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化痰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益气化痰活血汤.结果 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化痰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证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中医症状积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脑梗死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真实世界通络化痰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开放式、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IV期临床研究,纳入2169例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给予口服通络化痰胶囊(30mg/次,每日3次),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观察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疗效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通络化痰胶囊可降低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P<0.01),而影响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合并疾病数量、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发病后开始服药时间(P<0.05)。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影响NIHSS评分疗效(P<0.01),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影响改良Rankin评分疗效(P<0.01),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对中医证候疗效无影响。结论 患者年龄、合并疾病数量和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开始药物干预时间是影响通络化痰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8):993-994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治疗作用及治疗机制。方法:随机将80例气虚血瘀证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各40例的两组,给予对照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NHISS评分、B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血清Hcy、hs-CRP及F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疗效,对于促进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复方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辨证属于胸痹气虚痰瘀痹阻证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5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属于气虚痰瘀痹阻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25例常规西药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他汀类药物、拜阿司匹林。治疗组25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以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复方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取100 m L药液,2次煎煮药液充分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有效率为68.00%。在心绞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复方配合西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属气虚痰瘀痹阻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90. 0%、76. 7%,83. 3%,对照组分别为66. 7%、50. 0%、60. 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急性期中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 11%,高于对照组的75.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ADL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运用加味化痰通络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加味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阻证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10例中风病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观察研究,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痰证、血瘀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血瘀证积分、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总胆固醇(TC)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TG、LDL、T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能显著改善血脂水平,缓解中风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高脂血症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方汤剂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血脂康胶囊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两组总体调脂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疗效比对照组好。结论:脏腑亏虚是老年高脂血症之本,痰瘀互结为标,采用"补气活血、化痰调脂"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每日1剂,连续4周,治疗前后监测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液流变学、心电图及中医证候体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方法有两种:中风分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中脏腑脱证(阴竭阳亡),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讧、肝肾亏虚证);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有益气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通络法、通腑化痰泻热法、醒神豁痰开窍法、平肝熄风化痰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1例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证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每日1剂加阿托伐他汀20 mg/d)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周期为12周。用药前后,观察两组T细胞亚群、血脂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两组具有基线同质性,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h细胞、Th/Ts、NK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指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可以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风痰瘀阻型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中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水平降低,ADL及FMA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治疗无效率低于对照组,ADL及FMA评分和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能有效改善中风风痰瘀阻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