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7,(10):791-793
目的:探讨七氟烷、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1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前5 min、麻醉后5 min、15 min和30 min时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和血氧饱和度(Sp 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氯胺酮,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七氟烷是一种吸入麻醉剂,气味略带香甜,对呼吸道无刺激性,吸人感觉舒适,小儿易于接受,目前在我国各大医院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本文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与经典的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4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小几短小手术80例,均采用非插管全麻,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手术开始时追加1mg/kg,术中用0.1%氯胺酮静脉滴注维持,依照麻醉深度调节滴注速度;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对比两组的氯胺酮用量,麻醉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体动发生率,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氯胺酮用量(58.0±20.8)mg,术后呼叫睁眼时间(5.9±3.2)min,完全清醒时间(15.0±3.3)min,术中呼吸抑制率为5.0%,术中体动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氯胺酮用量少,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氯胺酮与七氟烷联合对接受短小手术的患儿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接受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氯胺酮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术前麻醉;采用氯胺酮与七氟烷联合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术前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叫睁眼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氯胺酮与七氟烷联合对接受短小手术的患儿实施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治疗组(n=107)使用七氟烷麻醉,对照组(n=102)使用氯胺酮麻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对心血管稳定性较好,且具有起效快,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儿童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28例1-10岁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吸人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K组)。观察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对循环、呼吸功能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与K组相比,S组在麻醉诱导后5、10min,HR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增快(t=4.97、3.68,均P〈0.05);两组患儿术中PETC02均在正常范围内,但K组在诱导后10min较s组明显升高(t=5.13,P〈0.05);S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术中体动、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迅速、术中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少,是儿童手术的一个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在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需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各31例,A组患儿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B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T1)、疼痛消失时间(T2)、清醒时间(T3)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61.2±10.9)s、疼痛消失时间(171.0±22.7)s、清醒时间(4.5±6.1)s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不良率32.26%明显低于B组70.97%,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结论在儿童手术中七氟烷吸入和氯胺酮静脉聚能达到麻醉效果,氯胺酮镇痛效果明显,但术后苏醒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多,而七氟烷适合儿童短小手术,术后能迅速清醒。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七氟烷与氯胺酮麻醉诱导用于患儿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9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诱导,氯胺酮组患儿予氯胺酮静注麻醉诱导。监测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手术室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与切皮时,两组患儿的MAP、HR均较入室时均明显升高(P<0.05),而氯胺酮组切皮时的MAP、HR明显高于七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出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P<0.01)。结论:七氟烷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婴幼儿唇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七氟烷在婴幼儿唇腭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组(K组)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患儿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其哭闹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基础麻醉期间患儿的合作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哭闹持续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K组相比均显著缩短(P〈0.01)。K组基础麻醉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P〈0.01),并且术后呕吐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S组(P〈0.05)。结论高浓度七氟烷吸入做基础麻醉是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时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5,(10):788-790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与氯胺酮肌肉注射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9例择期行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采取七氟烷吸入复合应用喉罩麻醉诱导,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氯胺酮和阿托品基础麻醉法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儿意识消失的时间(t1)、给予麻醉药后到手术完成的时间(t2)、术后苏醒时间(t3)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完成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p 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碱剩余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应用喉罩在麻醉诱导中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120例年龄2~6岁ASAⅠ~Ⅱ级在全麻下行腹股沟斜疝或隐睾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异丙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组(P组),分别记录手术中患儿体动情况、心率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术毕苏醒时间以及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P组手术中患儿发生体动明显高于S组(P<0.01),而P组心率变化超过20%的患儿高于S组(P<0.05).15例P组患儿出现Sp2<95%,明显高于S组(P<0.01).P组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S组,而PONV的发生率P组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与异丙酚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患儿手术过程中的心率稳定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正常,同时苏醒时间短.但是应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七氟烷麻醉对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手术提供一种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 Ⅰ组20例,异丙酚静脉诱导.异丙酚静脉持续泵入4-8mg(kg·h)维持麻醉;Ⅱ组20例,七氟烷诱导,七氟烷持续吸入1%~2%维持麻醉.观测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糖、皮质醇及SBP、DBP、HR、SPO2的变化.结果 Ⅰ组术中SBP、DBP比Ⅱ组明显降低(P<0.05);术中、术毕Ⅰ组皮质醇明显高于Ⅱ组(P<0.01);术毕时Ⅰ组血糖高于Ⅱ组(P<0.01).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比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小儿临床麻醉治疗的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异氟烷麻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过程中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丙酚、氯胺酮在会阴部手术中麻醉的效果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20例男性成年病人行会阴部手术,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充贲妥钠、氯胺酮麻醉组。比较两组起效和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满意,异丙酚组作用起产时间和清醒时间比硫贲妥钠组快。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麻醉,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醒时间短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喉罩-七氟烷辅助局部麻醉(0.125%利多卡因)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3~7岁择期行小儿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和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分为喉罩-七氟烷-局麻组(A组),与氯胺酮静脉全麻组(B组).记录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 min(T2)、30 min(T3)、术毕(T4)的MAP与 HR.观察术后患儿苏醒时间,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均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组有中长效局麻药作用患儿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与A组相比B组全程MAP升高、HR增快(P<0.05),苏醒时间延长(P<0.05).结论 喉罩-七氟烷辅助局麻(0.125%利多卡因)在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以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烷用于患儿麻醉的效果、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围手术期患儿60例分为氯胺酮复合七氟烷组、七氟烷组和氯胺酮组各20例。记录患儿出现体动或睁眼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氯胺酮复合七氟烷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烦躁及噩梦、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胺酮组、七氟烷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在手术时接受传统的氯胺酮全身麻醉,试验组接受七氟烷全身麻醉。观察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开始后15 min及手术结束后,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意识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起效快,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院用氯胺酮与异丙酚联合应用小儿下腹部手术,增强了麻醉效果,减少了麻醉药的不良反应,术后患儿苏醒快,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10个月~12岁,所行手术有鞘膜积液、疝气、隐睾、卵巢畸胎瘤、阑尾炎等,手术时间0 .5~2小时。1 .2麻醉方法:先肌注氯胺酮5mg/kg ,安定0.1mg/kg ,患儿入睡即吸氧2~3L/分钟,静注异丙酚0.5mg/kg ,然后以2mg/(kg·h)微量泵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2护理2 .1麻醉前护理2 .1 .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对手术非常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儿107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检测SpO2、PETCO2、ECG、HR、MBP,持续输氧。记录术后正确应答时间作为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定向力恢复时间非常显著地快于对照组组(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可以应用于小儿麻醉,术后苏醒快、生命体征平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