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内外膜圆周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内外膜圆周应变(CS)变化规律。方法:对24例正常人和2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其心肌内膜和外膜的最大CS。结果:正常组内膜最大CS明显大于外膜最大CS(P<0.01),内膜CS在前壁心肌梗死相应各节段相对于正常组均减低(P<0.01),而外膜CS仅部分节段减低(P<0.05),将心肌梗死组按肌钙蛋白I(TNI)水平分成两组,TNI>1ng/ml组其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平均外膜CS较TNI<1ng/ml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内膜CS是较早发现心肌缺血的一个敏感指标,外膜CS是了解心肌梗死是否是透壁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应变率成像评价胸部放疗对心脏的早期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SRI)分析左室壁应变率特点,评价其在胸部放疗对心脏早期损伤方面的应用。方法40例胸部全程放疗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三组:A组:放疗前1~3天;B组:放疗时间2.5~3周、照射剂量26~30Gy;C组:放疗时间5~6周(放疗结束时)、照射剂量50~60Gy。比较3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值及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的基底段及中间段8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应变率(s)、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e)、房缩期应变率(a),取三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结果C组前壁、前间隔、后壁各节段的s、e较A组明显减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前壁、前间隔、后壁各节段的s、e较A组略减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壁各节段的s、e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左室舒张功能(E/A)较A组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的E/A较A组略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可定量分析胸部放疗患者心脏的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及30例心肌梗死的患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别记录心尖部四腔、两腔、左室长轴以及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各节段的纵向(LS)、径向(RS)及圆周(CS)应变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各节段LS、RS、CS均减低(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中,前间隔及前壁应变值减小尤为明显。下壁心肌梗死组中,下壁及后壁应变值减少尤为明显。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准确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为今后应用于临床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心肌速度梯度技术在评价胸部放疗患者左室局部舒张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40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和20例正常人左心室各心肌节段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速度曲线,并将40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二组:A组:2.7~3.3周、照射剂量30~40Gy;B组:4.1~5.5周、照射剂量50~60Gy;测量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长轴和短轴方向上舒张早期及晚期心肌速度梯度MVG1、MVG2和MVG3等参数。结果:①A组和B组左室二尖瓣口血流速率(E/A)比值较对照组减低(P<0.05);B组的E/A比值较A组减低(P<0.05)。②A组和B组前壁、前间隔、后壁各节段MVG1、MVG2及MVG3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B组前壁、前间隔、后壁各节段MVG1、MVG2及MVG3较A组减低(P<0.05);A组和B组侧壁、后间隔各节段MVG1、MVG2及MVG3较对照组略减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壁各节段MVG1、MVG2及MVG3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部放疗患者左心室长轴和短轴方向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心肌速度梯度可以对其进行正确评价,为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估测提供了一个新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部放疗剂量与心脏损害的关系以及应变率成像技术(SRI)在评价胸部放疗后心脏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胸部放疗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5组:A组,放疗前1~2天;B组,放疗3周、累积剂量30 Gy;C组,放疗4周、累积剂量40 Gy;D组放疗5周、累积剂量50 Gy;E组放疗6周、累积剂量60 Gy;比较5个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值以及侧壁、前壁、下壁、后壁、后间隔和前间隔的基底段及中间段心内膜下心肌12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应变率(s)、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e)、房缩期应变率(a).结果 B、C、D、E组前间隔、前壁、后壁的s、e均较A组明显减低,D、E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B、C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间隔、前壁、后壁的s、e在B、C、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侧壁、下壁及后间隔的s、e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的E/A较A组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C组的E/A较A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放疗剂量≥50 Gy开始出现心脏损害的表现,SRI能较早、较敏感地评价胸部放疗后心功能的损害.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心肌速度梯度技术在评价胸部放疗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40例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人左心室各心肌节段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上的速度曲线,并将40例胸部放疗肿瘤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2组:A组:2.7~3.3周、照射剂量30~40 Gy;B组:4.1~5.5周、照射剂量50~60 Gy;测量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计算左心室长轴方向基底段与中段心肌速度梯度(MVG1)、中段与心尖段心肌速度梯度(MVG2)及短轴方向心内膜与心外膜心肌速度梯度(MVG3)等参数.结果 A组、B组前壁、前间隔、后壁各节段MVG1、MVG2及MVG3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前壁、前间隔、后壁各节段MVG1、MVG2及MVG3较A组减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侧壁、后间隔各节段MVG1、MVG2及MVG3较对照组略减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壁各节段MVG1、MVG2及MVG3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胸部放疗患者左室长轴和短轴方向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心肌速度梯度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SRI)分析胸部放疗部位与心脏早期损伤的关系,评价其在心脏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接受胸部放疗的肿瘤患者分为A组(经前胸照射)和B组(经前胸、后背对穿照射)。放疗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和SRI参数测定。结果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A组左心室前壁、前间隔的收缩期最大应变率(SRs)、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明显减低(P〈0.01);B组左心室前壁、前间隔、后壁的SRs、SRe减低(P〈0.05);A组、B组左室舒张功能(E/A)减低(P〈0.01);放疗后A组左心室前壁、前间隔的SRs、SRe较B组减低(P〈0.05),B组后壁的SRs、SRe较A组明显减低(P〈0.01)。结论放射线直接照射部位心肌功能较易受到损伤,应变率成像技术可定量分析胸部放疗患者心脏的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左乳腺癌术后患者放疗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的价值。 方法35例左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A组(对照组,35例):放疗前;B组(35例):放疗时间3周、累积剂量30Gy;C组(35例):放疗结束,时间5周,累积剂量50Gy。对3组患者心脏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及心肌各节段QTVI参数测定。 结果C组左室舒张功能(E/A)较A组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常规超声各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心肌各节段QTVI参数与A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二尖瓣环前壁、前间隔的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明显增高,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Ve/Va与A组的比较明显减低(P<0.01),而C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s)与A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二尖瓣环下壁、后壁各指标与A组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QTV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左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将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LVEF≥50%)分为室壁厚度正常组(n=13)及室壁厚度增厚组(n=27),以健康体检者40名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常规超声参数测定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分析。结果 室壁厚度增厚组及室壁厚度正常组心尖部及左心室短轴位心肌各节段较正常对照组的二维纵向收缩期、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P均<0.05),室壁增厚组减低更为明显。室壁厚度正常组、室壁厚度增厚组二尖瓣水平前壁、前间隔及室壁厚度增厚组乳头肌水平左心室后壁二维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5),其余节段心肌二维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M患者在常规超声检查出现特征性改变之前,心肌纵向及径向收缩功能均已出现减低,但圆周运动未出现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LVH)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CA(CA组)、20例HLVH(HLVH组)及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二尖瓣、乳头肌和心尖水平左心室短轴及心尖四腔、三腔、二腔心脏切面图像,应用QLab 8.1软件测量左心室壁16节段收缩期圆周(CS)、径向(RS)及纵向(LS)峰值应变,计算各水平的平均CS、RS、LS及整体CS、RS、LS(GCS、GRS、GLS);针对上述各参数绘制ROC曲线。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CA组各水平CS、RS、LS及GCS、GRS、GLS明显减低(P<0.001);HLVH组GCS、GRS、GLS减低,各水平LS及心尖CS、乳头肌水平RS减低(P<0.05);②与HLVH组相比,CA组各水平CS、RS、LS及GCS、GRS、GLS减低(P<0.001)。③ROC曲线分析显示GCS、GRS、GLS鉴别CA和HLVH较DT、E/e准确率高(曲线下面积分别0.88,0.90,0.99 vs. 0.74,0.82),以GLS>-12.91%为界值鉴别二者具有最高敏感度(100%)和特异度(95%)。结论 STI可评价CA患者和HLVH患者左心室各方向心肌收缩功能;GLS鉴别二者较为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11.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正常成人左房肌主动收缩运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左房肌主动收缩运动特性。方法选择28例健康受检者,STI测量左房主动收缩时前壁、下壁、侧壁、房间隔各节段(下段、中段、上段)的峰值速度(Vmax)、纵向应变峰值(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LS)、径向应变峰值(RS)、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RS)。结果①左房收缩时,各房壁间相同节段的Vmax、LS、RS和TL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房壁间相同节段TRS比较,下段和上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房壁自身各节段间Vmax、LS和RS从下段到上段递减,除前壁和房间隔的RS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房壁自身各节段间比较,除侧壁TRS外,运动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评价正常成人左房肌主动收缩运动特性,左房肌的收缩峰值速度、应变和达峰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追踪法(TT)测定左室壁收缩期位移评价左侧乳腺癌放疗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35例左侧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3组:A组,放疗前;B组,放疗时间为3周、累积剂量30Gy;C组,放疗时间为5周、累积剂量50Gy。比较3组患者心脏左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的基底段及中间段12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结果C组前壁、前间隔各位点的收缩期位移低于A组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前壁、前间隔各位点的收缩期位移低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前壁、前间隔各位点的收缩期位移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左侧壁、后间隔、下壁、后壁各位点收缩期位移在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组织追踪法可无创、敏感、客观地评价左侧乳腺癌放疗早期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测量正常人及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值,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节段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心绞痛患者73例,心肌梗死患者67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采集其左心室长轴和短轴方向的二维动态图像,测量心肌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结果 对照组应变曲线排列规律,纵向应变由基底部到心尖部递增;同一水平室间隔周向应变较高;径向应变在同一水平不同节段分布较一致.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缺血室壁节段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减低,应变曲线紊乱;心绞痛组纵向应变、径向应变较对照组减低(P〈0.05),心肌梗死组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圆周应变较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均减低(P〈0.05).结论 STI能够准确测量左室心肌节段的二维应变值,定量评价心肌缺血程度,纵向应变和径向应变是冠心病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评价左乳腺癌放疗早期心脏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参数评价左乳腺癌放疗早期心脏损伤的价值。方法35例左侧乳腺癌全程放疗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A组:放疗前;B组:放疗时间3周、照射剂量30Gy;C组:放疗时间5周、照射剂量50Gy。对3组行心肌校正IBS(IBS%)、IBS周期变化幅度(CVIB)等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及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A)等常规超声测定。结果C组前壁、前室间隔的IBS%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VIB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前壁、前室间隔的IBS%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VIB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左室舒张功能(E/A)较A组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左室舒张功能(E/A)较B组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各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可无创、敏感、客观地评价左侧乳腺癌放疗对心脏的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微栓塞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水平。方法:以前降支内注射微球的方法建立的猪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为实验组(n=6);以前降支内注入0.9%氯化钠液的猪为对照组(n=6)。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心肌标本前、后壁的TLR4水平。结果:实验组前、后壁TLR4蛋白水平分别为(0.46±0.02)、(0.17±0.01),而对照组前、后壁分别为(0.17±0.01)、(0.16±0.01)。实验组前、后壁TLR4 mRNA水平分别为(3.14±0.05)、(1.17±0.02),而对照组前、后壁分别为(1.25±0.01)、(1.03±0.03)。实验组后壁TLR4蛋白和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实验组前壁显著高于实验组后壁及对照组前后壁。结论: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受累心肌组织的TLR4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新技术评价左室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心脏超声检查的受检者42例.采集其标准的3个左室短轴观动态图及心尖四腔观左室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应用2DSTI和3DST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瓣环水平(B)、乳头肌水平(M)和心尖水平(A)16节段的径向与环向收缩期应变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2DSTI和3DSTI的相关性.结果 ①3DSTI测定的B水平下壁、侧壁和后间隔,M水平下壁及A水平前壁5个节段的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较2DSTI测值偏低(均P<0.05),其余11节段3DSTI的测值与2DSTI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在环向方向上,3DSTI测定的B水平下壁、后壁和前间隔,M水平后侧壁、前壁5个节段的环向应变峰值较2DSTI测值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11节段3DSTI测值与2DSTI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分别应用3DSTI与2DSTI技术测定的各节段径向峰值应变与环向应变峰值,相关性良好(r=0.667~0.955,均P<0.05).④2DSTI和3DSTI技术的应变测值在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比较均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3DSTI新技术能实时追踪三维空间上心肌运动轨迹,定量测量左室局部心肌纤维的形变特征,有望成为临床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的左房壁各节段功能。方法选择50例明确诊断为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及40名正常人测定其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测定左房壁各节段(后侧壁、房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应变及应变率曲线,获取左室收缩期左房壁各节段峰值应变(Ss)及应变率(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壁各节段峰值应变率(SRe),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各节段峰值应变率(SRa)。结果心绞痛组较正常对照组,左房存储功能指标:各节段Ss均减低,SRs减低,左房最小容积(LAVmin)显著增大;左房管道功能指标:SRe、LAPEF显著减低;左房辅泵功能指标:左房前壁及下壁SRa显著减低。LAAEF及余左房壁SR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左房管道功能明显减低,存储功能增强,泵功能部分受损。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评价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左房壁各节段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