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密度(L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标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7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5例膀胱移行上皮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移行上皮中D2-40和VEGF的表达,分析D2-40标记的LVD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病变组间的差异。结果:移行细胞癌组中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正常移行上皮和不典型增生移行上皮组(P〈0.05),浸润深度≥1/2肌层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浸润深度〈1/2肌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阳性率和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且移行细胞癌VEGF阳性组的LVD高于阴性组(P〈0.05);移行细胞癌的VEGF阳性率和LVD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和L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VEGF可促进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与微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应用CD34、D2.40分别显色微血管和淋巴管进行微血管和淋巴管计数。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COX.2表达阳性率为67.9%。COX-2表达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16),COX-2表达阳性组MVD和瘤内淋巴管(ITLVD)阳性的比例较阴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30)。瘤内淋巴管阳性与肿瘤分级(P=0.001)和分期(P〈0.001)明显相关,瘤旁淋巴管(PTLVD)表达与肿瘤分期(P=0.003)呈正相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MVD和瘤内、瘤旁淋巴管阳性对疾病特异性生存有明显的影响(P〈0.001,P=0.024和P=0.004),COX.2和瘤内淋巴管阳性者无瘤生存时间较短(P=0.013,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COX-2表达是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人无瘤生存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COX-2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并促进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影响肿瘤的复发、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 1(LYVE 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早期子宫颈癌(Ⅰa Ⅱa)和12例正常子宫颈存档组织蜡块中LYVE 1标记的L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①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管腔扩大,形态不规则,肿瘤组织内部淋巴管管腔小,多呈闭塞状态。肿瘤组织内部淋巴管密度(ILVD)明显高于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密度(PLVD)(P<0.01)。ILVD和PLVD与正常子宫颈组织LVD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②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有淋巴结转移者ILVD和PLVD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与无淋巴管浸润者相比,有淋巴管浸润者ILVD和PLVD均明显增加(P<0.05,P<0.01)。组织学分级G2、G3与G1相比,ILVD和PLVD均明显增高(P<0.05),而G2、G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ILVD和PLVD与正常子宫颈组织相比明显增加,并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等临床病理因素相关,肿瘤淋巴管生成可能在早期子宫颈癌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与微血管65380;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65377;【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应用CD34 65380;D2-40分别显色微血管和淋巴管进行微血管和淋巴管计数65377;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65377;【结果】 COX-2表达阳性率为67.9%65377;COX-2表达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 = 0.016),COX-2表达阳性组MVD和瘤内淋巴管(ITLVD)阳性的比例较阴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6, P = 0.030)65377;瘤内淋巴管阳性与肿瘤分级(P = 0.001)和分期(P < 0.001)明显相关,瘤旁淋巴管(PTLVD)表达与肿瘤分期(P = 0.003)呈正相关65377;Kaplan-Meier 分析表明MVD和瘤内65380;瘤旁淋巴管阳性对疾病特异性生存有明显的影响(P < 0.001, P = 0.024和P = 0.004),COX-2和瘤内淋巴管阳性者无瘤生存时间较短(P = 0.013, P = 0.001)65377;多因素分析表明COX-2表达是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人无瘤生存独立的预后因素65377;【结论】 COX-2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并促进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影响肿瘤的复发65380;进展和预后65377;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上皮特异性肿瘤蛋白MUCl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中的表达,探讨尿液MUCl在膀胱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IRMA)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10例非膀胱泌尿系良性疾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尿液MUC1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组间、不同分期和分级患者、初发与复发患者及术前与术后患者尿液MUC1的差异。结果膀胱肿瘤组患者尿液MUC1同各组尿液MUC1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膀胱肿瘤组中,不同分级、分期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发和复发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前与术后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液MUC1不能作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筛选指标,但可作为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的指标。MUC1属肿瘤基因表型瘤标。组织学的高表达并不一定平行于血液和尿液,特异性肿瘤基因瘤标应该是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筛选指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RASSF1A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5例膀胱TCC及其相应癌周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膀胱TCC及18例癌周正常组织中RASSFI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周正常组织相比,60.0%(27/45例)的膀胱TCC组织中发现RASSF1A mRNA表达异常下调。RASSF1A蛋白在膀胱T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8%,明显低于癌周正常组织中的83.3%(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间RASSF1A mRNA表达异常和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RASSF1A的失表达可能参与膀胱T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中E-Selectin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BTCC组织中E-Selectin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9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E-Selectin的表达,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有26例E-Se-lectin表达阳性,占59.1%,阴性表达18例,占40.9%。其表达与肿瘤的分级无关(P>0.05),与肿瘤的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P<0.05),T4肿瘤E-Selectin的表达最强烈(P<0.05)。结论在BTCC中,E-Selectin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血源性转移,其表达可望成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上皮特异性肿瘤蛋白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中的表达,探讨尿液MUC1在膀胱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IRMA)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10例非膀胱泌尿系良性疾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尿液MUC1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组间、不同分期和分级患者、初发与复发患者及术前与术后患者尿液MUC1的差异。结果 膀胱肿瘤组患者尿液MUC1同各组尿液MUC1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膀胱肿瘤组中,不同分级、分期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发和复发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前与术后肿瘤患者尿液MUC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尿液MUC1不能作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筛选指标,但可作为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的指标。MUC1属肿瘤基因表型瘤标,组织学的高表达并不一定平行于血液和尿液,特异性肿瘤基因瘤标应该是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筛选指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4 7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 1年 ,加重伴血尿 3个月 ,感腰部胀痛 3d ,于 2 0 0 2年 1月 8日入院。患者缘于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当时无血尿 ,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结石 ,给予抗感染、解痉治疗 ,症状有缓解 ,但之后症状反复发作。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门诊B超检查示右肾及输尿管轻度积水 ,肾盂粘膜增厚 ,结核待排 ;膀胱结核。既往有肺结核病史 15年。查体 :心肺未查及异常 ,腹软 ,无压痛。双肾区无隆起 ,无压痛 ,右肾区叩击征 (± ) ,左肾区叩击征 (- ) ,双侧腹部沿输尿管走行方向无压痛 ,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含量。结果 (1)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2)随着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3)复发、≥60岁、多发及肿瘤≥2cm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原发、〈60岁、单发及肿瘤〈2cm组(P〈0.05或P〈0.01)。结论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蛋白含量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DBCC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8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DBCCRI基因甲基化程度,x^2检验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组织未检测到DBCC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启动子甲基化扩增阳性化率达42.5%,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DBCCR1基因启动子异常高甲基化是其失活的主要机制之一,也是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一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3.
膀胱巨大结石并膀胱移行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5岁,因反复尿频、排快活因难26年,间断肉眼血尿3个月入院.该患者于26年前以排尿疼痛发病,后反复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及排尿中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分级、预后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树突状细胞(D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S-100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用正常膀胱黏膜作为对照,随访3年观察预后.结果 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其DC数量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浅表型DC数量高于浸润型,I级高于Ⅱ级和Ⅲ级,膀胱癌组高于正常组,复发组低于未复发组.结论 DC在机体有肿瘤时作为抗原递呈者出现,其数量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DC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在结直肠癌和不同类型结直肠息肉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对60例结直肠息肉和18例结直肠癌中LYVE-1标记的淋巴管进行计数,分析结直肠癌和不同类型结直肠息肉中LVD的差异。结果 结直肠癌中LVD显著高于结直肠息肉[(6.7±1.3)个vs(3.5±1.1)个,P<0.001]。不同类型的结直肠息肉中,炎性息肉中LVD低于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病变[(2.1±0.7)个vs(3.6±0.7)个,(4.1±1.1)个,P<0.05]。直径≥10 mm的息肉中LVD高于直径<10 mm的息肉[(3.6±1.1)个vs(2.7±1.0)个,P<0.05]。伴有异形增生的息肉中LVD显著高于不伴有异形增生的息肉[(4.0±1.0)个vs(3.0±1.0)个,P<0.001]。而LVD在不同性别、年龄、息肉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D有可能作为反映结直肠息肉预后的重要指标,为结直肠息肉患者术后随访间隔与结直肠癌的预测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IF-1α在BT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B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IF-1α阳性表达,57例BTCC中有30例HIF-1α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2.6%。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相关。RT-PCR检测显示,BTCC中HIF-1α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TCC中HIF-1αmRNA的表达与其蛋白水平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BTCC中,HIF-1α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旨在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证明肿瘤微血管密度可以作为评估膀胶移行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mp53、VEGF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0例BTCC组织(BTCC组)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正常对照组)中mp53、VEGF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BTCC中的mp53阳性表达率为66%,VEGF阳性表达率为72%;10例正常膀胱黏膜mp53和VEGF的表达均为阴性,BTCC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浸润型肿瘤组较表浅型肿瘤组mp53和VEGF阳性表达率高(P〈0.05),G2和G3级肿瘤组较G1级肿瘤组mp53和VEGF阳性表达率高(P〈0.01)。(3)mp53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53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均与BTCC浸润性、低分化、高复发率相关,可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 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 ,回顾性分析Survivin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膀胱粘膜上皮中不表达 ,75例膀胱癌标本中 ,35例Survivin阳性 ( 4 6 .7% ) ,Survivin阳性率在Ⅰ、Ⅱ和Ⅲ级肿瘤中分别为 2 6 .9% ( 7/ 2 6 )、4 8.5 % ( 16 / 33)和 75 .0 % ( 12 / 16 )。在Tis~T1期和T2 ~T4期肿瘤分别为 34.2 % ( 14 / 4 1)和 6 1.8% ( 2 1/ 34)。Survivin表达阳性率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逐渐升高 ,其阳性率在肿瘤的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urvivin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膀胱癌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