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1岁。因活动后胸闷气逼20余年入院,在外院就诊为主动脉瓣脱垂,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双期杂音,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示:主动脉瓣回声增粗增强,仅见两瓣,呈左右排列,升主动脉距主动脉瓣环约10mm处可见连接于前后壁带状回声,该带状回声将升主动脉分为两腔,且随着心动周期运动于升主动脉及左室流出道(图1),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拢、出现大量反流。  相似文献   

2.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左室隧道源于无冠窦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2岁,发现心脏杂音25年,活动后心悸气短6个月入院。体检:左室扩大,胸骨左缘广泛Ⅳ/6级双期粗糙杂音。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胸片:心胸比0.62,左室显著增大。术前经食管超声显示左室明显扩大,舒张期末内径79mm;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轻度增厚;主动脉前壁与左室流出道间有一异常交通,主动脉端开口在瓣上方近右冠窦,内径7mm,左室端瘤样扩张,内径18mm。彩色多普勒显示大量血流经此通道在主动脉和左室间往返(图1,2)。主动脉瓣少量反流。超声诊断:主动脉左室隧道。手术探查发现左室重度扩大,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瓣游离缘增厚。无…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1岁。因右侧卧位时胸闷2个月入院。体检:无阳性发现。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清晰,左心缘局限性扩张。使用HP2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超声所见:升主动脉31mm,左房37mm,左室49mm,室间隔9mm,左室后壁9mm,主肺动脉20mm,右室流出道29mm,右房31mm,右室30mm。左室射血分数67%。于左室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可见一与左房及左室毗邻的椭圆形无回声暗区,大小约为70mm×35.2mm,壁厚欠光滑,有较弱的传导性搏动(图1)。超声诊断:心包囊肿;包裹性心包积液?手术及病理诊断,心包囊肿,囊壁可见扩张的血管及炎性细胞。讨论:心包囊肿临…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4岁。因头晕、乏力就诊。查体:血压17.3/12.0kPa,心脏可闻及杂音。心脏超声检查:升主动脉与左房前壁之间可见一96mm×83mm薄壁不均匀回声区,与左室流出道相通,破裂口起于左室流出道左后壁,位于主动脉瓣左冠瓣下二尖瓣前叶基底部,>12mm(图1)。CDFI示该处局部有收缩期双向血流,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填充破口周围,未见穿行血流。超声诊断:①主动脉、左房及右房之间囊实性占位,考虑血肿;②主动脉瓣反流(少量);③二尖瓣反流(中量);建议进一步检查。磁共振考虑:左心房内占位。冠状动脉造影示该肿物与冠状动脉不通。手术证实:破裂口位于左室…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6个月,2011年9月因口唇发紫、食欲不振、吃奶量少、活动后呼吸费力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格发育正常,口周及指端发绀,面色发青,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级全收缩期舒张期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门诊心脏超声检查:①右房增大,右心室壁增厚,右心室缩小(图1);②室间隔回声连续,房间隔可见回声中断约7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该处左向右分流;③主动脉内径增宽,右室流出道变窄,肺动脉瓣瓣膜回声增强,收缩期未见开放,CDFI示瓣口未见血流通过,肺动脉主干内径约7.5 mm;④三尖瓣较小,瓣口可见少许血流通过,瓣口可测及轻度反流;⑤右冠状动脉扩张,内径约5 mm,与右室窦隙相通,瘘口约3.5 mm,脉冲多普勒(PW)测及双期双向血流,CDFI示右室逆行灌注右侧冠状动脉,呈蓝色血流信号(图2);⑥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起始部之间测及一管状无回声区,内径约2 mm,CDFI示该处左至右分流,PW在肺动脉主干内测及收缩和舒张期分流频谱.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三尖瓣发育不良,右室发育不良型(Ⅰ型),右冠状动脉-右室窦隙形成,房间隔缺损(Ⅱ孔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在全麻下行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GLEEN),术后诊断:先无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型)、右侧冠状动脉右室窦隙形成、三尖瓣、右室发育不良、房间隔缺损(Ⅱ孔型)、动脉导管未闭,与术前超声诊断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2 3岁。因感冒、咳嗽来医院就诊 ,临床以心脏杂音 ,可疑先天性心脏病 ,建议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所见 :左心室内径增大 (5 9mm) ,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 (37mm) ,升主动脉内径 35 mm,主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 ,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可见主动脉瓣正常“Y”形结构消失 ,呈两叶大小不等 ,收缩期“鱼嘴样”开放 (图 1) ,舒张期闭合不良。M型可见主动脉瓣关闭偏心 ,二尖瓣前叶舒张期震颤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舒张期以红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经主动脉瓣口进入左心室。经胸骨上窝探查可见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起始部之间的主动脉弓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6岁。因胸闷、气促2个月就诊,外院考虑风湿性心脏病变,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侧主动脉窦部近左右交界区窦壁不连续,见回声中断,约12mm(图1a),室间隔上部见24mm×9.4mm无回声区(图1b)。主动脉窦部破口与室间隔上部无回声区相连(图1c)。CDFI:舒张期主动脉血流经主动脉窦部回声中断处入室间隔上部无回声区后入左室(图1d);舒张期主动脉瓣见大量中心性反流信号。在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后,考虑为白塞病心脏受累,超声提示:(白塞病)主动脉右窦破裂并室间隔夹层形成,主动脉窦部与左室间大量分流;主动脉瓣大量反流。病例特点:患者自诉有10年反复发作的口腔和阴茎溃疡。查体见胸部有散在痤疮样结节,左侧颊黏膜见小溃疡。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6岁。活动后发憋、气短3年,加重伴粉红色泡沫样痰半月入院。查体:BP96/73mm Hg(1mm Hg=0.133kPa),半卧位,口唇发绀,双侧颈静脉充盈,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心界明显向左扩大,心率100次/min,律齐,二尖瓣、主动脉瓣听诊区双期杂音;心电图:窦律,电轴左偏,I度房室传导阻滞;化验:心肌酶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见:左房室明显增大,右房室内径正常;二尖瓣前叶根部与主动脉环部连续中断,主动脉后壁与左房壁分离,呈夹层样改变,其左房面剥离壁见断裂口(图1)。大动脉短轴切面左房内膜剥离宽度约6.2cm,并见飘动。主动脉瓣增厚,左冠瓣舒张期轻度脱入左室流出道,使瓣膜对合不良,二尖瓣增厚,闭合不良。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正常,心肌运动幅度明显增强。心包内见少量暗区。CDFI:收缩期见高速彩流自左室流出道通过二尖瓣前叶根部与主动脉环部后壁间隙入左房内膜夹层进而入左房(图2);该处射流峰速约420cm/s;主动脉前向血流峰速约200cm/s,舒张期见中大量反流;二尖瓣见中大量反流。超声诊断:(1)左房前壁夹层伴左室左房瘘;(2)主动脉瓣病变左冠瓣脱垂伴中至大量反流;(3)二尖瓣中至...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患者男,40岁,1992年11月13日升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根部扩张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改变,整个胸主动脉管径基本正常,未见假腔及破口。1992年11月28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升主动脉前壁根部显著扩张,外径60mm,升主动脉前壁向右膨出,距主动脉根部22mm处在血管腔内可见一膜样回声随血流飘动,反复探查未见破口。继续用CDFI探查,经仔细反复观察后发现在主动脉根部内有二股方向相反的血流存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8岁.间断胸痛伴阵发性呼吸困难5年.加重1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内径明显增大.左房轻度增大,右房轻度增大.右室内径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增厚.室间隔运动减低,余室壁运动幅度尚可;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回声增强.瓣叶结构显示不清。CDFI显示舒张期主动脉瓣轻至中度反流信号.连续多普勒超声显示收缩期主动脉瓣上流速明显增快.压差增大。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36岁。因胸闷、心悸1周入院。心脏彩超示:右房右室明显扩大,左房与左室连接处未扫见正常瓣膜组织回声,之间可见肌性组织回声,左心室狭小(图1)。肺动脉细窄,主动脉增宽,主肺动脉走形平行(图2)。主动脉发自右心室。房间隔及室间隔均可见连续回声中断。CDFI:三尖瓣口探及反流血流信号,肺动脉瓣口处探及高速血流信号,房间隔及室间隔回声中断处可见穿隔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1岁,因"心前区疼痛1年半"就诊.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2级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实时三维超声: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升主动脉内径增宽,约56 mm,距主动脉瓣环约15 mm处可见一环形膜样结构,经主动脉瓣脱入左心室流出道,且左心室扩大;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可见一环形中心带孔的膜样结构.CDFI:舒张期血流通过该隔膜反流入左心室;收缩期血流通过该隔膜射入升主动脉.频谱多普勒探及隔膜处血流速度约3.0 m/s.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隔膜型),见图1A.术后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上隔膜(图1B).  相似文献   

13.
病例患者,女,27岁,产后心悸,气短4个月来诊。否认心脏病及其它病史。心脏检查三尖瓣听诊区闻及Ⅲ/6级杂音。超声检查:主动脉瓣环内径20mm,瓣开放18mm,主动脉窦:27mm,左房内径41mm,右室25mm,左室18mm,室间隔8mm,左室后壁9mm,EF40%。全心增大,以左室明显,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偏薄。左室壁运动弥漫减弱,室壁收缩增厚率减低,二尖瓣形态正常,开口减小,关闭欠佳,余瓣膜形态结构及启闭大致正常,收缩期探及二尖瓣少一中量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超声诊断:①扩张性心肌病;②心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7岁,因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5年后复查,无胸痛、胸闷等不适。患者既往无吸烟史及高血压病史。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腔大小正常范围,各瓣膜回声结构好,启闭正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肺动脉长轴和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示肺动脉宽度正常,左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可见强回声的封堵器,CDFI 未见动脉水平术后残余分流(图1,2)。胸主动脉长轴切面示封堵器处胸主动脉梭形扩张,较宽处内径约26 mm,近段内径约15 mm,远段内径约16 mm,扩张的动脉瘤体附壁未见血栓(图3)。超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真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8岁,因“精神发育迟滞”入院,家属诉患者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具体不详)。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房室内径均在正常范围内。左室壁对称性增厚,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均厚约14 mm。主动脉瓣为三瓣,启闭正常,窦部呈“蒜头样”扩张,内径45 mm,升主动脉未见异常,无名动脉呈瘤样扩张,最宽处内径约31 mm,扩张长度约55 mm,以远走行扭曲。主动脉弓自无名动脉起始部以远局限性缩窄,长度约6 mm,缩窄处内径约6 mm(图1);胸主动脉扩张,内径约31 mm,走行于右侧;CDFI示缩窄处呈花彩血流信号。连续多普勒示缩窄处峰值血流速度505 cm/s(图2),最大压差102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室射血分数72%,左室短轴缩短率41%。腹主动脉血流频谱呈低速低搏动小慢波样改变(图3)。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40 d.因新生儿咳嗽、流涕5 d入院,入院后发现新生儿咳嗽、流涕、无发热等症状,听诊心尖部、胸骨左缘有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粗糙,闻及痰鸣音.患儿为足月顺产儿.其母妊娠期间前3个月曾患病毒性感冒,无服用药物史;孕5~6个月时母体再次感冒并服用药物.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房室大小大致正常,左房形态失常、局部向左上方突起.左室舒张末期内径18 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15 mm,右室舒张末期内径15 mm,右室收缩末期内径14 mm,室间隔收缩末期7.0 mm,左室后壁收缩末期6.5 mm.室间隔膜周部回声中断约8.7 mm,房间隔大致连续,左右室壁厚度均约6 mm,运动尚协调.二尖瓣、三尖瓣火闭见缝隙.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扩张,主干为15 mm,左支为6.6 mm、右支为6.9 mm.主动脉窦部未见明显主动脉瓣膜回声,主动脉根部、升部内径狭小,呈索状,宽约3.9~4.0 mm.于肺动脉长轴观见肺动脉左分之与降主动脉见管状通道,宽约3.3 mm.胸主动脉宽约8.5 mm,腹主动脉宽约7.0 mm.主动脉、肺动脉与心室位置关系正常,心包及心包腔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53岁。因胸闷、心悸一周就诊,有外伤卧床史两个月。心脏彩超示:各房室大小形态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不厚,未见节段性运动异常,肺动脉自瓣膜处至管腔内扫见33mm×7.5mm的中低回声,具有一定移动性,心包腔扫见少量积液。CDFI: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口可见少量彩色反流血流信号,肺动脉自瓣膜处至管腔内中低回声处彩色血流信号充填缺损。超声诊断:主肺动脉活动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2岁,胸闷气短10余年,近2年加重而入院,血压:80/60 mmHg,轻度紫绀胸骨左缘2肋间有2/6级收缩期杂音,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81.8mmHg.升主动脉造影见主动脉、肺动脉同时显影,左肺动脉缺如.彩超所见(如图):LA、LV内径增大,RV略大,RA正常,主动脉内径增宽,右室流出道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主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瓣环水平,动脉壁连续完整.探头略指向颈部约距肺动脉瓣口1.2cm处,可见升主动脉环形结构消失呈"C"形,约在2~3点处中断2.0cm与主肺动脉相沟通,CDFI示于收缩期、舒张期大量五彩血流入肺动脉主干.超声诊断:主-肺动脉窗.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5岁,2年前出现活动后心累,1个月前症状加重,自诉口唇稍发绀,无胸闷、胸痛。体格检查:颈静脉无怒张,心率75次/min,心界稍向左下扩大,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闻及Ⅳ级全收缩期连续性杂音伴震颤。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及双房内径均增大;室间隔上份(紧邻主动脉瓣右冠瓣,大动脉短轴约11点)可探及连续性回声中断,宽约3 mm。右冠窦窦壁呈“囊袋”状凸入右室流出道,顶端破口约5 mm(图1),Sakakibara分类Ⅱ型;CDFI及频谱多普勒示右冠窦血流分流入右室流出道,分流信号为双期连续性;室间隔回声中断处探及收缩期左向右血流信号,伴少量三尖瓣反流及二尖瓣轻度脱垂(图2,3)。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62岁,因确诊肺癌2+年,拟行放化疗入院。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增大,于左室腔内可见一不规则团块状回声,大小约46 mm×37 mm,与周围心室壁心内膜分界欠清,未随心脏收缩运动而活动(图1);团块回声不均,内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CDFI示其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心包腔内可见大量液性无回声区。超声提示:左室增大,左室腔内异常回声(结合临床考虑肿瘤转移)。增强CT检查显示:心脏增大,室间隔及左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