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RCC)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50例RCC组织及30例正常肾组织中的内皮抑素及CD34。结果正常肾脏组织中内皮抑素阳性表达率为36.7%,RCC组织中为76%,二者相比,P〈0.01。内皮抑素在Ⅲ~Ⅳ期RCC中的表达情况与Ⅰ~Ⅱ期RCC相比,P〈0.05。RCC组织中的MVD均值为(35.62±11.38)条/HP,明显高于正常肾脏组织的(18.71±9.53)条/HP,P〈0.01。Ⅲ~Ⅳ期RCC组织中的MVD为(41.29±10.65)条/HP,显著高于Ⅰ~Ⅱ期的(24.74±7.83)条/HP,P〈0.01。RCC组织中的Endostatin与MVD有相关性(P〈0.05)。结论 RCC组织中内皮抑素表达上调,MVD升高。二者可作为评估RCC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肾细胞癌(RCC)、12例正常肾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正常肾组织比较,RCC组MMP-2、VEGF表达明显升高(P〈O、05),不同病理类型组织中二者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不同临床分期组织中二者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MVD与VEGF、MMP-2蛋白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5),VEGF与MMP-2蛋白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5)。提示MMP-2、VEGF与RCC的血管生成有关,二者表达可作为反映RCC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细胞癌(RCC)组织中KISS-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RCC、15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肾组织中KISS-1蛋白。结果RCC组织中的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2.0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3.00%和正常肾组织的66.67%(P均〈0.05);KISS-1蛋白与RC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RCC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481,P=0.000)。结论RCC组织中KISS-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其对R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KISS-1蛋白可能成为预测RCC恶性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肾癌患者肿瘤组织,10例肾癌患者癌旁组织及10例肾切除患者正常肾组织中MMP.10的表达。结果MMP-10在肾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63%。在正常肾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不表达。MMP-10在肾癌中的表达与RCC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肾癌组织中MMP-10呈高表达,MMP-10的表达与肾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淋巴管密度(LVD)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59例胃癌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D表达,用VEGFR-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淋巴管,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LVD。结果VEGF—D、VEGFR-3在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59.32%、67.80%,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癌周组织的LVD表达为(21.29±8.21),明显高于周边正常组织(P〈0.05)。VEGF—D表达阳性组35例与阴性组24例的LVD分别为(23.15±7.58)和(11.93±5.3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D、LV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直径、淋巴结分期、浸润深度、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VEGF.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Id4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化抑制因子4(Id4因子)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肾透明细胞癌(肾癌组)、10例癌旁(癌旁组)和10例正常肾组织(正常组)中Id4因子,并分析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肾癌组Id4因子阳性表达率为70%,明显高于癌旁组的30%和正常组的20%(P均〈0.05);Id4因子的阳性表达率随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TNM分期的增高而增加,但P〉0.05。结论Id4因子在肾透明细胞癌的组织中表达增强,可能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IGF.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免疫印迹法检测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IGF-1R、VEGF—C。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IGF-1R、VEGF—C阳性率分别为81.05%、67.37%,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0%、5%,P均〈0.01;食管鳞癌组织中IGF—IR、VEGF.C蛋白条带灰度比值分别为0.58土0.03、0.43±0.05,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43±0.02、0.31±0.04,P均〈0.05。IGF—IR、VEGF—C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均〈0.01),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29,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IGF—IR、VEGF—C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肾透明细胞癌miRNA-34a、Notch1和Hes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miRNA-34a、Notch1和Hes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34a、Notch1和Hes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miRNA.34a在肾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Notch1、Hes1在肾癌组织中低表达(P〈0.05);miRNA-34a随着肾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Notch1的表达则随着肾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P均〈0.05)。结论高表达的miRNA-34a通过下调其靶基因Notch1参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此有望成为肾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宫相翠 《山东医药》2011,51(46):44-45
目的观察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VEGF。另取20例瘤旁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VEGF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瘤旁正常肾组织(P〈0.05);Ⅲ~Ⅳ期、预后不良组织型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survivin蛋白、VEGF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预后良好组织型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肾母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及VEGF表达上调,且与肿瘤分期、预后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survivin蛋白及VEGF可以作为肾母细胞瘤病情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卵巢癌组织中C—erbB-2、p53、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芳 《山东医药》2009,49(34):75-76
目的观察C-erbB-2、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卵巢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erbB-2、ps3、VEGF。结果卵巢癌组织中C-erbB-2、p53、VEGF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三者表达与卵巢肿瘤大小无关(P〉0.05),均与肿瘤组织分级有关(P〈0.05),VEGF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C-erbB-2、ps3、VEGF呈高表达,联合检测对判断卵巢癌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5-脂氧合酶(5-LOX)、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40例涎腺MEC、20例多形性腺瘤、20例癌旁2 cm正常组织中的5-LOX、CD34(以此标记MVD)。结果涎腺MEC中5-LOX的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MVD为(24.825±9.685)条/HP,多形性腺瘤、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0(0/20)和(8.20±1.735)条/HP、5.0%(1/20)和(9.9±1.373)条/HP,前者与后两者的两个指标相比,P均〈0.05。5-LOX的表达与涎腺MEC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MVD的表达与涎腺MEC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结论5-LOX、MVD在涎腺ME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诊断涎腺MEC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膜瘤组织中中期因子蛋白(MK)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血管生成、侵袭性、瘤周水肿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脑膜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MK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脑膜瘤组织中,MK阳性表达率为63.5%,MVD为(82.0±22.7)个/HP;正常脑膜组织中无MK表达,MVD为(25.8±6.2)个/HP(P〈0.05)。MK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756,P〈0.05)。MK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患者病情分级、肿瘤病理分级、类型、侵袭性、瘤周水肿程度有关(P〈0.05)。结论MK在脑膜瘤组织中呈过度表达,其与脑膜瘤血管生成、侵袭性、瘤周水肿及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主要血管生成调控因子之一,与肿瘤血管发生密切相关,微血管密度(MVD)是评价肿瘤血管发生的重要指标。有研究发现VEGF表达和MVD与胃癌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UGIB)风险相关。目的:探讨VEGF和MVD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UGIB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伴或不伴UGIB胃癌患者的胃癌手术标本石蜡包埋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表达和MVD(计数CD34阳性血管内皮细胞)。结果: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51.7%(31/60),MVD均值为35.18±19.72。伴UGIB的胃癌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均值显著高于不伴UGIB者(VEGF:64.5%对37.9%,P<0.05;MVD:42.70±15.50对27.13±20.80,P<0.01)。VEGF表达和MVD均与胃癌T分期和p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呈负相关(P<0.05),MVD与N分期呈正相关(P<0.001)。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VD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而VEGF与术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VEGF表达和MVD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进展和UGIB风险相关,MVD为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可共同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和UGIB风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作为促血管生长因子和内抑素(ENS)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糖尿病肾病(DN)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大鼠为对照,3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成糖尿病模型,分别于糖尿病模型建立2、4、8周观察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鼠肾组织VEGF和ENS的表达及半定量分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VEGF和ENS的浓度,根据DN病理学改变确定DN的血管增生严重性,分析内皮细胞增生、肾小球中弥漫或结节病变及肾小球硬化与VEGF和ENS的关系;采用RT-PCR的方法观察大鼠肾脏VEGF和ENSmRNA的表达。结果DN大鼠肾组织VEGF和EN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大鼠血清VEGF和ENS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大鼠UAER与血浆VEGF和ENS相关(r=0.468,P〈0.01;r=0.395,P〈0.05),DN大鼠无论在血中还是肾组织免疫组化和RT-PCR都有VEGF和ENS的表达,VEGF的表达与DN血管增生程度密切相关(r=0.404~0.476,P〈0.01~0.05),ENS的表达也与DN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0.409~0.617,P〈0.05~0.01),血浆VEGF和ENS二者具有正相关性(r=0.484,P〈0.01)。结论VEGF和ENS与DN血管增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血小饭源性生长因子B(PDGPB)mRNA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柃测51例肝细胞癌和20例正常肝组织PDGF-BmRNA。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VD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组织PDGFB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MVD值分别是29.43±4.818和14.56±1.96(P〈0.01)。结论PDGF-B作为一个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促进生长和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65例,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的LOX、VEGF蛋白表达,并比较二者在T1T2与T3T4胃癌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的关系。结果 (1)LOX在T3T4胃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003±0.1279,在T1T2胃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278±0.1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EGF在T3T4胃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975±0.1639,在T1T2胃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263±0.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X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827±0.1987,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235±0.1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VEGF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769±0.1659,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128±0.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T1T2和T3T4胃癌组织中,LOX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35,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LOX与VEGF的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914,P0.05)。结论 T3T4胃癌中LOX与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1T2胃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LOX与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且LOX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LOX与VEGF在胃癌的进展中有促进作用,并且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心肌缺血对心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52只,任意选取其中20只以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糖尿病建模成功的大鼠与16只正常大鼠以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另外16只大鼠只开胸不造模、不给药作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造模术后2周,处死各组动物,取左心室梗死区及相邻区域心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信号转导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eNOS(p-eNOS)]、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3组成活大鼠分别为:糖尿病心肌梗死组12只,非糖尿病心肌梗死组(对照组)13只,假手术组14只。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缺血心肌新生血管明显减少(19.7±3.8比14.2±3.6,q=2.98,P〈0.05)。糖尿病组、假手术组VEGF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89±0.12、0.65±0.23和1.53±0.20,F=6.52,P〈0.01)。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Akt和eNOS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2、2.78,P〉0.05),但糖尿病组p-eNOS蛋白表达显著减少(0.49±0.09比1.16±0.12,t=5.68,P〈0.05)。糖尿病组内皮抑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4.6±0.6比2.3±0.4,t=8.63,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的新生血管生成低下,VEGF转导通路在多个水平上参与其中,并与内皮抑素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K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5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正常组织中LKB1和VEGF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Lauren's分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LKB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0.9%,低于正常胃组织中的95.0%(P0.01);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4.3%,高于正常胃组织中的5.0%(P0.01)。LKB1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auren's分型及预后有关(P0.0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预后相关(P0.05)。结论 LKB1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癌组织及缺氧培养的肝癌SMMC-7721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A)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28例肝癌癌旁组织、14例正常肝组织中的HPA、HIF-1α蛋白。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常氧和缺氧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HPA mRNA及其蛋白。结果 HPA、HIF-1α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HPA、HIF-1α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5,P〈0.05)。缺氧培养20 h后,SMMC-7721细胞HPA mRNA表达量(6.234±0.457)显著高于常氧培养细胞的表达量(2.910±0.137),两者相比,P〈0.05;其HPA蛋白表达量(65 kD为1.437±0.067,50 kD为1.706±0.066)也显著高于常氧培养细胞的表达量(65 kD为1.192±0.060,50 kD为1.580±0.265),两者相比,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缺氧肝癌SMMC-7721细胞中HPA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可能与缺氧导致的HIF-1α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