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程中实施侧俯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方位的方法对预防持续性枕横位及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348例37~41+6周临产的孕妇,经B超检查或于产程中腹部和阴道检查发现枕横位、后位,行侧俯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方位为枕前位.结果顺利自然阴道分娩275例,阴道分娩率79%.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的侧俯卧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方位纠正枕横位、后位,无需器械,只要头盆相称,旋转时机恰当,成功率较高,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程中徒手旋转胎头术配合对侧高坡侧俯卧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配合对侧高坡侧俯卧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中,转位成功87例,失败13例,成功率87%。无胎儿头皮损伤及颅内出血,无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软产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术配合对侧高坡侧俯卧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产妇采用与胎儿脊柱同侧的侧俯卧位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程中产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的侧俯卧位的方法对预防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初产妇 30 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1 5 0例 ,每组枕前位、枕横位及枕后位各 5 0例。指导观察组在产程中取与胎儿脊柱同侧的侧俯卧位 ,在有效宫缩下充分试产 ,记录产程中各项指标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 1 2 5例(83.33% )经阴道分娩 ,2 5例 (1 6 .6 7% )剖宫产 ;对照组 89例 (5 9.33% )经阴道分娩 ,6 1例 (4 0 .6 7% )剖宫产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观察组 79例转至枕前位 ,转位成功率 79% ,对照组 2 9例转至枕前位 ,转位成功率 2 9%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两组胎心变化、活跃期、第二产程、平均出血量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5 )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的侧俯卧位 ,是降低难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时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侧俯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方位矫正枕后位对分娩的影响。方法126例36~42周临产的孕妇,经B超检查或于产程中腹部和阴道检查发现枕后位,行侧俯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方位为枕前位。结果顺利自然阴道分娩109例,阴道分娩率为86.51%。结论孕妇行同侧俯卧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方位纠正枕后位不需要器械,只要头盆相称,旋转时机恰当,成功率较高,使难产变为顺产,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产程中指导产妇行与胎背同侧的侧俯卧位以矫正枕后位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取诊断为枕后位而无明显头盆不称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指导研究组产妇与胎背同侧的侧俯卧位纠正胎位;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法、产程进展及胎儿、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胎头转正率为91.79%(55/60),对照组胎头转正率为56.7%(34/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81,P=0.000)。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91.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33/60)。研究组剖宫产率为8.3%(5/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2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25,P=0.000)。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潜伏期、活跃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先露速度明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3,P=0.014)。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研究组阿氏评分4~7分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27)。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165.05±70.97)m L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220.00±124.89)m L(t=2.963,P=0.004)。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采取与胎背同侧的侧俯卧位对纠正枕后位是有效的,可降低手术产率,提高产科的分娩质量,且方法简单,易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手术产率极高-如果不能及早识别及正确处理将给母儿带来严重危害。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1年12月随机选择60例产程中判断为枕后位枕横位的产妇。通过指导产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侧俯卧位。利用胎儿自身重力、羊水浮力与子宫收缩力三种力量共同作用使胎方位按分娩机转逐渐从枕后位或枕横位旋转至枕前位顺利分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冬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698-4699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的体位纠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分为2组,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对侧俯卧位,使胎头在下降的过程中逐渐从枕后位或枕横位转成枕前位娩出。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中实施体位管理可降低头位难产和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阴道分娩率和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减轻产妇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成娟 《吉林医学》2012,(5):1062-1063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改变孕妇体位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分娩的胎方位为枕后位,宫口开大至3 cm出现产程停滞2 h以上无进展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俯卧位,对照组在产程中指导孕妇采用与胎儿脊柱对侧俯卧位或随意卧位。结果:观察组在胎位矫正成功率、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降低手术产率方面均优于照组。结论:在产程中指导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俯卧位来矫正枕后位,是将难产转为顺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晓燕  王凤英  周齐 《疑难病杂志》2011,10(10):784-785
目的观察产程中活跃早期改变产妇体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入产程活跃期,宫口开至3~5 cm,经阴道检查确诊胎方位为枕后位者共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研究组产妇采取与胎儿背部同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58例(77.3%)胎儿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经阴道娩出,剖宫产17例(22.7%);对照组31例(41.3%)经阴道娩出,剖宫产43例(57.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活跃早期明确为枕后位的产妇采取与胎儿背部同侧的侧卧位纠正胎位简便有效,可降低难产率和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郝俊香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20-4221
目的:探讨同侧侧卧位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间的45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同侧侧卧位,对照组不做卧姿要求,对照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同侧侧俯卧位能通过纠正胎方位达到降低难产率,减轻对母婴危害,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0年7月开始,对我院住院待产的孕妇第一产程仍为枕后位但无明显骨盆狭窄及头盆不称者,行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8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系临产后经B超检查确诊为枕后位或第一产程检查时确定的枕后位的孕妇,其中初产妇59例,径产妇21例,年龄23~37岁,体重58~80kg,身高  相似文献   

12.
赵贵  汪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8):1116-1118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待产的100例单胎初产,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观察组第二产程全程采用自由体位联合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分娩方式。对比2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耗时缩短、产后2 h出血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转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第二产程中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13.
付长华  于海珍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479-2479
目的:观察分娩活跃期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30例,经加强产力、改变母体体位等处理,胎方位仍为持续性枕后位,施行经阴道徒手旋儿头手法。结果:22例成功自娩,转位成功率为73.33%,其余8例转位失败者行剖宫产结束分娩,转位失败率为26.67%。新生儿体重≤3500g者,手法转位成功高达84.50%;新生儿体重〉3500g者,手法转位成功率为44.3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法复位可矫治持续性枕后位,改善胎头俯屈,降低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程中产妇采用2种不同体侧卧位法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潜伏期经内诊或B超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同侧卧位组和对侧卧位组(各50例),观察两组阴道分娩率、第1产程时间。结果:①同侧卧位组阴道分娩率与对侧卧位组阴道分娩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②同侧卧位组平均第1产程时间与对侧卧位组平均第1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同侧卧位矫正枕后位,是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第1产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76例胎方位异常分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同时指导患者采取同侧俯卧位。对照组采取自由卧位,行常规处理,不给予间苯三酚。结果观察组患者活跃期、第一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宫颈水肿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位可有效纠正胎方位异常,提高阴道分娩率,使难产转为顺产,缩短产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采用两种体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效果,以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 持续性枕后位初产妇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观察组A 60例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待产;观察组B 62例采取同侧俯卧位,观察0.5~1.0 h,经阴道检查确定为枕横位时,让产妇再采取对侧俯位待产;对照组58例采取自由卧位待产.结果 ...  相似文献   

17.
杨虹  钟进 《海南医学》2003,14(9):28-30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的体位以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期间,潜伏期B超检查判断为枕后位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纠正胎方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1例(91%)胎儿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88例经阴道分娩,剖宫产12例(12%).对照组经阴道分娩56例(56%),剖宫产44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侧俯卧位能有效地矫正胎头枕后位,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娩期综合性干预预防持续性枕后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茹 《海南医学》2007,18(9):80-81
目的 研究产程不同时期干预预防持续性枕后位以改善分娩结局.方法 96例枕后位产妇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产妇产程不同时期施行干预措施,包括人工破膜、纠正异常胎轴、产妇采取与胎背同侧的高坡侧俯卧位、徒手扩张宫颈及徒手旋转胎头.结果 研究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活跃期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及宫口扩张平均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持续性枕后位发生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干预措施安全、有效、易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侧卧位并徒手旋转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80例胎方位呈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孕妇,采取对侧卧位配合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方法,观察分析徒手转位成功率。结果:本组转至枕前位并顺利分娩71例,失败9例,成功率为88.75%,且成功与胎儿大小、头盆评分等相关因素有关。结论:徒手旋转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可降低头位难产率,减少对母婴的损害,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产程中利用产妇体位纠正胎头位置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临产后经阴道检查确诊为枕后位或枕横位的初产妇258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129例)采取与胎头枕骨对侧侧腹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与子宫收缩力的协同作用,使胎方位在下降过程中逐渐从枕后位或枕横位转至枕前位,并与对照组( 129例)比较。 结果 研究组119例( 92. 25% )经阴道分娩,剖宫产10例(7. 75% )。对照组73例(56. 59% )经阴道分娩,剖宫产56例(43. 4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 结论 在产程中利用产妇体位纠正胎头位置是提高阴道分娩质量及阴道分娩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