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良性肿瘤,原发纵隔罕见,我们于2002~200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纵隔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现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例1女,54岁。体检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心缘旁、横膈上有一约4cm×6cm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边缘尚清晰,胸部CT示右下纵隔圆形囊性肿物位于前肋膈角处与膈肌相连。于2002年5月行右侧剖胸探查术,术中见:囊性肿块、质地柔软、外有一层包膜切开后内为乳白色黏稠液状物。病理诊断:纵隔囊性淋巴管瘤。例2男,67岁。咳嗽、胸闷、气促1个月。查体:气管明显左移,右上肺呼吸音低。胸部X线片示:右纵隔增宽,右…  相似文献   

2.
李臣英  王洪新 《药物与人》2014,(10):225-226
患者女,56岁。进行性消瘦伴盗汗1个月余人院.无明显外伤史及其它诱因。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压140/80FilmHg(ImmHg=0.133kPa)。心电图:窦性心率。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胸部正侧位片示:两胸廓对称,纵隔气管居中,左下肺见一团块状高密度影.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左侧膈肌下移.左侧肋膈角变钝。侧位片见下肺前侧见高密度影。x线诊断:左下肺占位性病变.左下肺癌可能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纵隔淋巴瘤的影像特征及诊出率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疑似纵隔淋巴瘤患者,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及临床病理活检分析其临床、胸片表现,影像特征。结果:经CT扫描以及病理活检发现74例存在纵隔淋巴瘤,而CT检查显示60例,检出率81.08%;患有纵隔淋巴瘤的患者其年龄均较小,CT扫描对于纵隔淋巴瘤有较为准确的定位,其诊出率较高;CT扫描结果显示,纵隔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纵膈增大,病变单发或多发于肺门区或肺野中外带胸膜之下,呈圆形、卵圆形和不规则形,边界清楚,有浅分叶,并常伴有胸腔积液。结论: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纵隔淋巴瘤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症状以及诊出率的临床分析,其影像特征为纵膈不规则肿块,肿块内见大片状液化囊区时,要注意对于纵隔淋巴瘤的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经临床确诊的原发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资料,其中37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典型原发综合征34例,不典型原发综合征93例。典型原发病灶表现为斑片、结节影者21例,13例显示较大实变区内见有小空腔影。不典型病例中,28例进行CT检查,15例表现与X线平片相符,而13例CT表现为小斑片影或小叶性不张改变。CT发现258个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增大,强化方式有均匀强化、环行强化、多灶性分隔样强化等。结论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原发综合征的基本特征。CT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经临床确诊的原发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资料,其中37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典型原发综合征34例,不典型原发综合征93例。典型原发病灶表现为斑片、结节影者21例,13例显示较大实变区内见有小空腔影。不典型病例中,28例进行CT检查,15例表现与X线平片相符。而13例CT表现为小斑片影或小叶性不张改变。CT发现258个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增大,强化方式有均匀强化、环行强化、多灶性分隔样强化等。结论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原发综合征的基本特征。CT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部结核球的X线平片及CT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肺部结核球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对35例经胸部DR X线正侧位片发现肺部球形病灶的患者,再行胸部CT检查,把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比分析。结果:肺结核球多见于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X线平片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部分伴有钙化、呈浅分叶状。CT扫描多为直径在3 cm以内的单发球形病灶,一般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或可见薄层包膜,结核球附近常伴有散在纤维增殖病灶。结论:胸部正侧位片是发现结核球的首选检查方法,应结合CT检查、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方能做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韩乃晋 《现代保健》2011,(34):91-92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在原发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X线平片机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CT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肋膈角处,常规8mm层厚无间隔扫描,7例对兴趣区追加2mm薄层扫描。总结患者的X线与CT影像表现。结果本组病例21例表现为肺叶、肺段或肿块样病变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形态特征:环形强化17例、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X线平片能清楚地显示病灶,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CT诊断肺结核的分辨率及准确率高,临床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9岁,体重65 kg,身高157 cm,因“胸闷、心慌6年,加重7个月”就诊.胸部X线片提示右下肺野密度增高,右侧支气管上移,纵隔及心影左移,双侧膈面显示欠清(图1).胸部CT提示右肺中下叶、左肺下叶及前纵隔见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密度不均,纵隔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心脏、气管及纵隔均向左侧移位(图2).  相似文献   

9.
结节病1例     
患者,女,39岁。因咳嗽、胸闷、低热1月来我院就诊。起病后无胸痛、咳血、盗汗等其他症状.既往史及家庭史无异常。人院体查:体温37.1度,脉搏80次/min,血压14/9kPa。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触及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不大。气管居中,双肺扣诊音清.心脏,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胸片示:双肺门增大,结构紊乱.双上纵隔增宽。双肺纹理增重.呈网格状改变.右肺下野见有散在斑点、片状模糊阴影。诊断: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恶性淋巴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胸部CT:多组纵隔淋巴结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右上纵隔为著。气管及各主支气管通畅。双肺纹理增重.右肺内见有小结节影。诊断:结节病可能。病人口服强的松一月后复查.症状消失.胸片示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明显缩小,证实了CT诊断。  相似文献   

10.
男 ,45岁。右胸部疼痛 1月余 ,于 2 0 0 2年 10月 2 8日入院。1月前因外伤致右胸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 ,并向右肩背部放射能耐受。后疼痛无名显好转 ,在当地医院摄X片检查 ,CT检查拟为“纵隔肿瘤”住院。无畏寒发热 ,无胸闷气急 ,无吞咽困难。X摄片 :右纵隔可见一直径 7 2cm密度增高阴影边缘光整 ,与纵隔夹角为钝角 ,位于前上纵隔 ,右第七肋骨骨折。 (图 1)。  CT增强扫描 :前纵隔有一圆形肿块 ,密度均匀 ,CT值15HU ,囊壁薄而均匀 ,大小 10 0cm× 5 6cm× 5 1cm。肿块与肺组织粘连 ,基底部与无名静脉上腔静粘连 ,CT诊断 :前纵隔胸腺…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9岁,间歇刺激性干咳一年余就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殊性.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见一不规则肿块,约3.2cm×2.5cm,内部密度呈不均匀略低密度,CT值:24Hu,边缘见棘状突起和短毛刺,于肺门对侧肺野见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CT诊断:右肺占位,考虑周围性肺癌可能性大.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见大量富含脂质的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和间质纤维化,符合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诊断.追问病史获知患者因慢性便秘间歇性睡前服用液体石蜡6年余.  相似文献   

12.
恶性淋巴瘤的肺部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部淋巴瘤的影像表现,评价普通平片、CT在肺部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以便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5例恶性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病)患者的资料,对其平片、CT表现及组织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病,本组病例何杰金病10例,非何杰金病25例。发现原发肺部淋巴瘤6例,肺部继发恶性淋巴瘤有29例。肺部继发恶性淋巴瘤肺部改变又可分为四类:①肿块(结节)型;②支气管血管淋巴型;③肺炎肺泡型;④粟粒型。结论恶性淋巴瘤在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膜和心包等处都有异常CT表现,CT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病变,且有利于反映肺部病变情况与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X线平片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研究分析患者具体检查结果.结果: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X线平片正侧位检查确诊46例,增加X线平片斜位确诊1例,增加CT平扫确诊2例,增加三维重建检查确诊1...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2岁。住院号 61563,因发冷、发热、咳嗽一周,以发热待查诊断于1984年5月8日入院。经胸部正侧位片、断层片及颈部淋巴腺活检确诊为:右上纵隔淋巴腺结核。于6月21日用利福平0.45g/d,异烟肼0.3g/d,乙胺丁醇1g/d,三联抗结核治疗。经抗结核治疗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但逐渐出现胸闷乏力,活动后气短,于9月7日复查胸片:右上纵隔淋巴腺病变影较6月16日正侧位及断层片病变影明显增大。继续原方案抗结核治疗1个半月后,复查胸片,病灶影缩小,12月下旬后采用单服异烟肼0.3g/d,  相似文献   

15.
鲁爱国  杜北红 《现代保健》2009,(28):124-125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在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X线平片机行胸部正位片和(或)胸部正侧位片检查,CT扫描采用西门子Spirit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肋膈角处,常规8mm层厚无间隔扫描,17例对兴趣区追加3mm薄层扫描。对X线、CT影像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例中X线平片显示61个空洞,空洞大小为0.8-5.0cm,CT显示116个,空洞大小为0.4-5.6cm;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54例,CT显示86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14例,CT显示29例;X线平片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7例,CT显示12例;X线平片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6例,少量胸腔积液7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T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CT在显示空洞型肺结核的空洞数目、大小、形态、周围卫星灶及结核沿支气管播散等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朱奎江  王光建 《健康天地》2010,4(8):126-127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X征像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做出鉴别诊断方法搜集50例经临床证实的球形肺炎的临床和CT、X线平片检查资料,采用多盲法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①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②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强烈支持球形肺炎诊断;③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④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⑤晕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内肺泡征,不能过分强调其诊断价值。首诊平片显示病变的病例,平片可作为经济、简便有效的随诊方法结论CT检查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5例纵膈Castleman’s病的X射线平片及CT的分析 ,说明这种纵膈少见肿瘤样疾患X射线平片仅表现为纵膈团块 ,难以定性。CT检查具有一些特征 ,如多位于中后纵膈的软组织肿块 ,CT值 40左右 ,可伴少许钙化 ,增强后均匀强化 ,边界较清楚。此病的诊断需与淋巴瘤、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纵膈型肺癌、神经源性肿瘤及转移瘤等鉴别。以减少对此病的误漏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5例纵膈Castleman'8病的X射线平片及CT的分析,说明这种纵膈少见肿瘤样疾患X射线平片仅表现为纵膈团块,难以定性.CT检查具有一些特征,如多位于中后纵膈的软组织肿块,CT值40左右,可伴少许钙化,增强后均匀强化,边界较清楚.此病的诊断需与淋巴瘤、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纵膈型肺癌、神经源性肿瘤及转移瘤等鉴别.以减少对此病的误漏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5例纵膈Castleman's病的X射线平片及CT的分析,说明这种纵膈少见肿瘤样疾患X射线平片仅表现为纵膈团块,难以定性。CT检查具有一些特征,如多位于中后纵膈的软组织肿块。CT值40左右,可伴少许钙化,增强后均匀强化,边界较清楚,此病的诊断需与淋巴瘤、结核性淋巴结肿大、纵膈型肺癌、神经源性肿瘤及转移瘤等鉴别,以减少对此病的误漏诊。  相似文献   

20.
正现年50岁的泰国人隆拉滴,6月底突然感觉身体疲惫乏力、刺激性干咳、咳血等症状,于是到当地医院做了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有一个大小约3.8×4.8厘米的肿块,经过右肺肿瘤活检确诊为右肺中分化腺癌,IV期。7月底,隆拉滴来到广州检查,还发现了其脑部和纵膈淋巴结处的转移病灶。患者的家人不能接受,隆拉滴每年都参加体检,为什么之前没有查出肺癌的蛛丝马迹,反倒一确诊就是晚期?面对家属疑惑,医院的专家说:"体检可以发现不少早期癌症,但还无法查出所有的早期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