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口环切与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盂癌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先经尿道将输尿管口环状汽化电切,然后经腰部斜切口行肾输尿管全切的手术方法,其中合并膀胱肿瘤1例、腺性膀胱炎2例,同期行汽化电切处理。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开始膀胱灌注化疗,半年1次膀胱镜检。结果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证实为肾盂移行细胞癌Ⅰ-Ⅲ级。术后未出现出血、感染、尿漏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天。术后随访3-18个月,1例术后9个月经B超和膀胱镜检查膀胱肿瘤复发行TUEVB t,现患者均健在。结论尿道输尿管口环切与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盂癌操作相对简单,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肾盂移行细胞癌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分析了病理证实的14例肾细胞癌和1例肾盂癌的CT表现。检查方法包括增强前、后CT扫描。肾细胞癌常见的CT表现为:(1)增强前为低密度肾实性肿块;(2)增强后低密度肿块显示更清楚;(3)肿块与周围。肾实质分界不清;(4)转移性改变为肾静脉增粗、局部淋巴结肿大、下腔静脉受累以及远处转移。肾盂癌的CT表现颇具特征。增强前扫描扩张的肾盂内可见到软组织肿块。增强后肾盂壁呈新月形增厚并突向扩大的肾盂形成密度增高的软组织块影。文中讨论了肾癌各种CT表现的意义及其与其他肾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诊治方法,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提示移行细胞癌29例,其中G1级8例,G2级12例,G3级9例,低分化鳞癌3例;Rubenstein分期:T1期11例,T2期9例,T3期6例,T4期6例。结论肾盂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输尿管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及尿NMP22水平的测定可提高正确诊断率。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应重视腹腔镜等在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经验及评价临床价值。方法 肾癌 32例 ,肿瘤平均直径 4 6cm ,左侧 17例 ,右侧 15例 ,2 6例肿瘤直径小于 8 0cm ,采用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6例肿瘤直径大于 8 0cm ,采用手辅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结果  31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成功 ,1例右肾动脉损伤改开放手术 ,1例胰腺损伤 ,1个月后治愈 ;手术时间 90~ 36 0min ,平均 178min。术中出血约 70~ 4 2 0ml,平均 130ml。 2例穿刺口周围不同程度皮下气肿 ,3d后自行消失。术后 2 4h下床活动 ,4 8h开始进食 ,术后 7d出院。 2 1例随访 0 5~ 4年 ,无肿瘤复发 ,无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疼痛小的优点 ,对于T1~T2 N0 M0 期肾肿瘤 ,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应用B型超声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50例其中包括肾癌37例,肾盂癌13例。B型超声诊断符合率,肾癌为92.1%,肾盂癌为76.9%。与X线肾盂造影进行对比分析,B型超声诊断对于肾癌优于X线造影,对肾盂癌则不及X线逆行造影。阐述了肾肿瘤的声象图特点,分析了B型超声诊断漏诊与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移行细胞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情况,寻求有助于鉴别二者的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肾细胞癌及24例肾盂移行细胞癌病人肿瘤中EMA表达.结果:EMA在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均有明显阳性表达,肾颗粒细胞癌表达随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肾盂移行细胞癌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期肾透明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EM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MA在肾癌和肾盂癌中表达随细胞类型和分期分级不同而有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EMA可以作为鉴别高分期肾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8.
60例肾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989年~2000年收治肾癌60例,结合文献对肾癌的发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了分析,并讨论了影响肾癌预后的诸因素。结果60例B超检查,正确率达93.3%;60例cT检查,诊断正确率100%;12例肾动脉造影,诊断正确率100%。60例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38例,颗粒细胞癌16例,混合细胞癌4例,梭形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1例。单纯肾切除6例,部分肾切除1例,根治性肾切除51例,无法手术仅取活检2例。60例中获随访40例,1年存活率87.5%,3年存活率60%,5年存活率33.3%。结论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行肾窟根治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T对肾盂移行细胞癌的分期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根据CT表现分为Ⅰ~Ⅱ期 (病理Ⅰ~Ⅱ级 ) :肾盂壁增厚或肾盂内肿块 ,肾盂外脂肪清晰 ;Ⅲ期 (病理Ⅲ级 ) :肾盂内肿瘤侵及肾盂外脂肪或肾实质 ;Ⅳ期 (病理Ⅳ级 ) :肿瘤侵及肾外 ,淋巴结肿大或有远处转移。 结果 :CT诊断Ⅰ~Ⅱ期 7例 ,Ⅲ期 2 0例 ,Ⅳ期 5例。而术后病理证实Ⅰ级 1例 ,Ⅱ级 5例 ,Ⅲ级 2 1例 ,Ⅳ级 5例。 结论 :CT扫描是对肾盂癌进行术前分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rocar穿刺建立第一通道,镜推法建立后腹腔,钛夹处理良性无功能肾肾蒂、直线切割器处理肾癌肾蒂等方法对2例肾萎缩、2例肾结核、1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切除.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5~180min,平均126m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110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无腹腔脏器损伤、膈肌损伤、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1~2d下床活动,5~6d出院.随访1a,结核患者无结核播散,肿瘤患者无肿瘤种植及复发.结论后腹腔镜切除良、恶性肾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