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复异位妊娠的主要高危因素,探讨防治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漳州市医院收治的83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生育情况、首次治疗方法及术中所见,探讨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83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中,2次异位妊娠占92.8%,有剖宫产史占已生育患者的84.0%(21/25),有流产史73.5%,盆腔炎病史65.1%。药物保守治疗5例(6.0%),行腹腔镜术78例(94.0%),其中70例(89.7%)术中发现不同程度的盆腹腔粘连。切除患侧输卵管组再发同侧异位妊娠比例(14.0%)低于保守治疗(55.0%)和保守性手术组(53.6%)。结论减少流产及剖宫产、积极防治盆腔炎可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首次异位妊娠及时合理治疗,是降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有效措施,患侧输卵管切除可减少再次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REP)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REP患者58例(REP组),并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58例首次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首次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方式与REP发生的关系以及REP患者的治疗方式。结果 REP患者的年龄、妊娠次数、流产次数、盆腔手术史及盆腔粘连情况显著高于首次异位妊娠患者(P<0.05),同时停经时间、首次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均低于首次异位妊娠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间产次、阴道流血时间、腹痛及人工流产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次异位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的41例患者中,本次异位妊娠发生在同侧者2例(4.88%),对侧者39例(95.12%),而行保守治疗的17例患者中发生在同侧者16例(94.12%),对侧者1例(5.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8例REP患者中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及药物治疗者分别为19例(32.76%)、18例(31.03%)及21例(36.21%),而首次异位妊娠患者中分别为25例(43.10%)、15例(25.86%)及18例(31.03%),两组患者3种治疗方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6)。结论患者的年龄、妊娠次数、流产次数、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停经时间及首次β-hCG值与REP存在密切联系,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式对REP发病部位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1例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同侧31例,首次异位妊娠均为保守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发生在对侧30例,首次异位妊娠为患侧输卵管切除术23例,占76.7%,仅有7例为保守治疗者。重复异位妊娠手术者37例,术中发现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者32例,占86.5%。结论: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主要是盆腔炎症,积极治疗炎症和正确处理首次异位妊娠可有效预防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重复异位妊娠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喆  金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2):3072-3073
目的:分析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年6月~2006年12月我院1475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情况,分析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术中所见输卵管炎症情况与重复异位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1475例异位妊娠中发生重复异位妊娠62例,占4.2%,91.2%输卵管切除术者的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对侧,而保守性治疗者是75%在原患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所见输卵管有肉眼炎症表现者占总手术人数的79.1%,重复异位妊娠在两侧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炎症是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患者如无生育要求,应建议其行患侧输卵管切除和对侧输卵管绝育术,减少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越  刘丹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54-1654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生部位及盆腔情况;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关系。结果:76例重复异位妊娠均发生在输卵管,70例术中见输卵管与卵巢及盆腔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或输卵管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发生率为92.1%;首次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治疗82.6%原患侧再次发生异位妊娠;药物性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原患侧发生重复异位妊娠,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盆腔粘连和输卵管炎症与保守性治疗是引起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及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住院确诊的148例(A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同期门诊超声提示宫内早孕90例(B组)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A组27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中,22例首次异位妊娠时在本院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将其纳入A1组;另121例为首次异位妊娠患者,将其按约1∶2比例随机选取54例纳入A2组.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法,对其年龄、孕次、性生活时间、避孕方式、盆腔手术史、慢性盆腔感染史、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妊娠结局等变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筛查异位妊娠及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对A1组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首次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A2组首次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利用χ2检验分析其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式的差异.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比值比(OR)分别为:年龄(OR=1.153,P=0.000),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OR=4.782,P=0.008),口服紧急避孕药(OR=12.735,P=0.018),慢性盆腔感染史(OR=6.352,P=0.001),异位妊娠史(OR=5.292,P=0.035).重复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分别为孕次(OR=1.419,P=0.013),慢性盆腔感染史(OR=3.026,P=0.015).χ2检验显示,治疗异位妊娠方式以保守性治疗较手术治疗的重复异位妊娠率明显增加(χ2=4.046,P=0.036).结论 慢性盆腔感染史、口服紧急避孕药、放置宫内节育器、无避孕措施和不严格工具避孕为发生异位妊娠或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治疗异位妊娠方式以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并酌情结扎对侧输卵管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2007年收治的78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中,28例有盆腔炎史,45例有流产史,67例有盆、腹腔手术史。78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均为输卵管妊娠,其中61例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首次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手术或药物治疗者,再次异位妊娠多发生在同侧;23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55例行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所有病例均成功治愈;21例病理证实有慢性输卵管炎。结论:慢性输卵管炎、盆腔粘连是重复异位妊娠的根本原因。彻底治疗生殖道炎症及首次异位妊娠,减少流产及盆、腹腔手术史是降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的关键。腹腔镜治疗重复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次异位妊娠不同处理方式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及结局。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306例异位妊娠,其中筛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或绝育术者20例,年龄已达绝经期者2例,对284例异位妊娠、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情况,分析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法,重复异位妊娠中前末次妊娠的情况,首次异位妊娠所见输卵管炎症情况与重复异位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284例异位妊娠中发生重复异位妊娠25例,发生率9%,手术治疗(开腹清除病例输卵管,不包括切除或结扎对侧输卵管)94例,发生重复异位妊娠15例,发生率15.9%。药物保守治疗(指M&#183;T&#183;X分次肌注加中药口服外敷治疗)组190例,发生重复宫外孕10例,发生率5.2%,两者闻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治疗组93%重复宫外孕发生在对侧,保守治疗组80%发生在原患例,两者间有显著性(P〈0.05),输卵管有肉眼炎症表现者85%病例重复异住妊娠发生在炎症侧,而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无肉眼炎症侧者仅为34%(P〈0.01)。结论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与输卵管炎症是重复异住妊娠的危险因素,药物保守治疗发生重复异住妊娠率要比手术治疗发生重复异位妊娠率要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病因、预防和首次异位妊娠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重复异位妊娠本次异位妊娠与前次异位妊娠部位、治疗方法、盆腔粘连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7.65%,前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治疗(开腹和腹腔镜手术)者再次异位妊娠88.89%发生在对侧,药物保守治疗者80.00%发生在原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次异位妊娠开腹手术者本次手术中88.46%可见盆腔粘连,腹腔镜手术者70.00%可见粘连,药物保守治疗者42.86%可见粘连,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次异位妊娠治疗方法与本次治疗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以炎症为主,发生与前次异位妊娠治疗方法和盆腔粘连有密切关系,彻底治疗盆腔炎症、疏通输卵管可减少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69例重复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清莲  田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37-2238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6月住院治疗的69例重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次异位妊娠间隔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9年,平均3年2个月,<3年43例,发生率62.32%,3~5年18例,发生率26.09%,>5年8例,发生率11.59%。首次异位妊娠在本院治疗42例,其中开腹行病侧输卵管切除术13例,开腹保守性手术13例,腹腔镜手术10例,药物保守治疗6例;余27例外院手术23例,药物保守治疗4例,手术及用药情况均不详。结论再次异位妊娠与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式及对侧输卵管状况关系密切,重复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与首次异位妊娠相同,对迫切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仍可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
重复异位妊娠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及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4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为8.08%,均为输卵管妊娠。有54.05%的患者前次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包括手术及药物),前次手术方式与重复异位妊娠部位有关。术中发现有67.30%存在盆腔粘连或输卵管炎症、扭曲。结论:输卵管炎和盆腔粘连及治疗方式是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异位妊娠必须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术后加强消炎。  相似文献   

12.
左越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81-2283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手术前后采取双重措施减小输卵管损伤、恢复输卵管功能后,对降低重复异位妊娠(REP)发生率的价值。方法:将2004年2月~2005年10月间住院的、有生育要求的宫外孕患者按入院序列随机分为研究组(输卵管妊娠术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输卵管妊娠术前后非干预组),比较两组术中输卵管创面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3个月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宫内妊娠(IUP)率、术后重复异位妊娠(REP)率。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前者的术后生殖结局较后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输卵管妊娠手术前后减少异位妊娠种植部位的血液供应,积极恢复输卵管功能的干预措施,对降低重复异位妊娠(REP)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戚桂杰  沈浣  鹿群  蔡晓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517-15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方式及输卵管周围粘连等因素对术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输卵管切开组和切除组,随访48个月,观察术式对术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根据前次手术中输卵管粘连情况进行评分,评估输卵管粘连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组再次妊娠54例(76.1%),其中宫内妊娠28例(39.4%),重复性异位妊娠26例(36.6%),继发不孕17例(23.9%)。输卵管切除术组术后再次妊娠23例(74.2%),其中宫内妊娠13例(41.9%),重复异位妊娠10例(32.3%),继发不孕8例(25.8%)。输卵管切开组与切除术组再次妊娠率,宫内妊娠率,重复异位妊娠率和继发不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复异位妊娠组前次腹腔镜术中输卵管粘连评分明显高于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方式对再次妊娠的结局没有影响。前次异位妊娠手术中输卵管粘连评分可以作为预测术后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对异位妊娠所保留输卵管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异位妊娠经药物保守治疗成功患者40例与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20例的输卵管复通情况与再次妊娠情况及结局进行分析。治愈3个月后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了解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药物保守治疗组患侧输卵管复通率为72.5%(29/40),而手术治疗组复通率为70.0%(14/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保守治疗组40例中,16例于随访期内再次妊娠,2例为重复性异位妊娠,14例宫内妊娠,其中1例行辅助生殖技术,足月分娩8例;手术治疗组20例患者中,再次妊娠8例(其中3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1例为自然受孕后重复性异位妊娠,足月分娩5例。药物保守治疗组再次自然宫内妊娠率为32.5%(13/40),手术组自然宫内妊娠率20%(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保守治疗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手术组,但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手术组(P0.05)。结论传统中药方剂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与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临床实践中,如何选取具体治疗方法,还需要对满足两种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进行具体分析,做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后继发不孕患者的输卵管状况与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5月治疗的异位妊娠后继发不孕患者(观察组)和无异位妊娠病史的不孕患者(对照组)各135例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输卵管状况和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输卵管总病率、通而不畅率和积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宫内妊娠率与输卵管通畅度有关。[结论]异位妊娠后继发不孕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下降,妊娠率降低,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腹直视下行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术的效果。方法选择38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夫妇身体健康,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开腹直视下输卵管吻合术。结果随访38例,复通36例,复通率97.4%,复孕率89.5%,其中宫内妊娠31例(81.6%),宫外孕3例(7.9%)。结论开腹直视下行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术具有手术成本低、成功率高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钟富琴  刘荣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87-3289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与异位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IF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外周血的LIF的浓度,以探讨LIF与异位妊娠的关系。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组织中LIF表达水平较高,而非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组织的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LIF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IF可能在异位妊娠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测定患者外周血的LIF浓度用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的功能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功能状况并探讨输卵管保留的价值。方法:对171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卵管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根据术前血清β-HCG水平分为两组:β-HCG≤2 500 IU/L组121例,β-HCG>2 500 IU/L组50例。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140例手术侧输卵管通畅(81.89%),其中β-HCG≤2 500 IU/L组113例(93.39%),β-HCG>2 500 IU/L组27例(54.00%)。手术侧再次异位妊娠23例,β-HCG≤2 500 IU/L组12例占9.92%,β-HCG>2 500 IU/L组11例占22.00%。术后宫内妊娠82例(47.95%),其中β-HCG≤2 500 IU/L组69例(57.02%),β-HCG>2 500 IU/L组13例(2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有效地保留了妊娠侧输卵管,但输卵管组织破坏严重者不建议保留患侧输卵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盆腔输卵管不同病变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032例行IVF-ET患者分为盆腔输卵管病变组(605例)和非盆腔输卵管病变组(427例).盆腔输卵管病变组患者再根据输卵管病变部位不同分为输卵管阻塞组(243例)、输卵管切除组(104例)、输卵管造口组(149例)、输卵管积水组(109例);再根据是否合并盆腔病变分为合并盆腔病变组(194例)、非合并盆腔病变组(411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妊娠、异位妊娠、自然流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盆腔输卵管病变组异位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10.63%(27/254)和9.06%(23/254)]高于非盆腔输卵管病变组[3.27%(5/153)和4.58%(7,153)](P<0.01或<0.05).输卵管切除组异位妊娠率最低[2.17%(1/46)],输卵管造口组最高[22.41%(13/58)],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卵管造口组和输卵管积水组自然流产率[10.34%(6/58)和15.00%(6/40)]明显高于输卵管阻塞组和输卵管切除组[7.27%(8/110)和6.52%(3/46)](P<0.05).合并盆腔病变组自然流产率[11.54%(9/78)]高于非合并盆腔病变组[7.95%(14/176)](P<0.05).结论 盆腔输卵管病变是发生异位妊娠及自然流产的高危因素,应加强IVF-ET术前对盆腔输卵管情况的评估与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pelvic cavity and fallopian tube on the outcom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Method One thousand and thirty-two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VF-ET were divided into tubal and pelvic infertile group(605 cases)and non-tubal and pelvic infertile group(427 cases).The tubal and pelvic infertile group was also divided into salpingemphraxis group(243 cases),tubal resection group(104 cases),fallostomy group(149 cases),tubal dropsy group(109 cages)according to the tubal lesion regions,and combined with pelvic group(194 cases),combined without pelvic group(411 cases).The data of clinical pregnancy,ectopic pregnancy,and abortion was analyz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ectopic pregnancy and abortion rates in tubal and pelvic infertile group[10.63%(27/254)and 9.06%(23/254)]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tubal and pelvic infertile group [3.27%(5/153)and 4.58%(7/153)](P<0.01 or<0.05).The ectopic pregnancy rate was the lowest in tubal resection group[2.17%(1/46)],the highest in fallostomy group[22.41%(13/58)],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groups(P<0.01).The abortion rate in fallostomy group and tubal dropsy group[10.34%(6/58)and 15.00%(6/40)]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alpingemphraxis group and tubal resection group [7.27%(8/110)and 6.52%(3/46)],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groups(P<0.05).The abortion rate in combined with pelvic group[11.54%(9/78)]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mbined without pelvic group[7.95%(14/176)](P<0.05).Conclusion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pelvic cavity and fallopian tube are higher risk factors of ectopic pregnancy and abortion occurrence.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pelvic cavity and fallopian tube before assisted reproductive treatment cycles should be enhanc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不同分级及输卵管积水复发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因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术中对输卵管病变进行分级,依据术中情况选择输卵管造口术或输卵管根部灼断术,术后比较各级输卵管自然妊娠情况,比较Ⅰ、Ⅱ级及Ⅲ、Ⅳ级自然妊娠率,试孕失败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妊娠情况,并分析影响输卵管分级的因素。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严格按照评级标准评级后发现120例患者中Ⅰ级17例;Ⅱ级31例;Ⅲ级32例;Ⅳ级40例(其中8例行灼断术)。随访6~28个月,术后自然妊娠率分别为Ⅰ级47.06%(8/17)、Ⅱ级35.49%(11/31)、Ⅲ级6.25%(2/32)、Ⅳ级0(0/32)。Ⅰ、Ⅱ级妊娠率明显高于Ⅲ、Ⅳ级妊娠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99,P0.05);输卵管积水患者灼断后行IVF-ET助孕治疗组妊娠46.15%(6/13)明显高于灼断前IVF-ET助孕治疗组(7.69%,1/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义(χ2=4.887,P0.05),Ⅰ、Ⅱ级试孕12个月未孕者25例接受IVF-ET助孕治疗,孕9例(36.00%,9/25),Ⅲ、Ⅳ级IVF-ET治疗65例孕20例(30.76%,20/65),Ⅰ、Ⅱ级IVF-ET妊娠率与Ⅲ、Ⅳ级IVF-ET妊娠率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8,P0.05)。结论对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应在术中对输卵管状态进行评级,可根据评级结果选择不同的助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