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尿症又称夜尿症,俗称尿床,常因得不到合理的治疗,而使患儿长期痛苦。我院自2004-2007年,用中药方剂夜尿警觉汤治疗120例遗尿症患儿,现将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治疗夜尿症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0年9月我院夜尿症患儿100例,实际纳入病例95例,将其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服用氢氯噻嗪,对照组服用安慰剂。评估夜尿症的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所有纳入患者均对药物有较好的耐受性。氢氯噻嗪和安慰剂均能明显缓解夜尿症的发生(57.4%vs 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但氢氯噻嗪降低夜尿症频率缓解程度50%以上者较安慰剂效果更明显(48.1%vs 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氢氯噻嗪能安全而有效地缓解儿童夜尿症,但是在以后的研究和临床中其临床效果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夜尿症 (Nocturalenuresis)俗称尿床 ,大约 10 %的女孩 ,15 %的男孩有夜尿症。约 2 3的患儿尿床发生在睡眠的前半夜 ,且发生在nREM睡眠的Ⅳ期 ,亦有学者认为夜尿部分发生在睡眠的REM期 ,与梦境睡眠有关 ,多数儿童对尿床前的梦境记忆犹新 ,在睡眠中大脑皮层受到排尿反射刺激后 ,形成一种排尿信号在梦境中找厕所而导致尿床。夜尿症多为功能性 ,其发病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 :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一 ,约 70 %的患儿一级亲属有夜尿史 ,可能与患儿控制排尿的神经机制成熟延迟有关 ;(2 )精神因素 :精神紧…  相似文献   

4.
夜尿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抑郁症和死亡风险。依据其发病机制的不同,现代医学对夜尿症设定了明确分类及针对性的治疗。然而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有限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求。中医学由于具有辨证论治和整体调理的特点,对治疗夜尿症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历代中医典籍并无针对夜尿症的系统阐释。文章借助西医的分类标准,就夜尿症的常见类型夜间多尿和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针对其不同的诱发因素,结合典型病例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力图实现中西医之间的优势互补,对患者实施更有指向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临床获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任晨春 《医学综述》2003,9(6):375-376
夜尿症指夜间频繁排尿 ,它是下尿路征的典型症状 ,严重地影响着妇女的睡眠和生活质量。现对夜尿症的定义、患病率、对妇女的影响、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夜尿症的定义及患病率对夜尿症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Matthiesen等[1 ] 认为夜尿量≥ 6 .4ml kg为夜尿症。Asplund等[2 ] 以夜尿 >0 .9ml min为标准。Weiss等[3] 认为应以膀胱的功能下降作为夜尿症的评价指标。WHO规定了每夜≥ 2次排尿的标准[4 ] 。ICS正试图在不久的将来对夜尿症作一规范的定义。女性夜尿症的患病率随年龄每 10年的增长而呈线性增加。在 19~ 39岁的…  相似文献   

6.
夜尿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尿症或夜间排尿是打断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是能够导致死亡率增加的现象或疾病[1].夜尿症或夜间排尿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因此常被认为是随年龄增长而正常发生的现象,但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健康的老年人应该患该病症.夜尿症可由多种泌尿系统疾病或非泌尿系统疾病引起,某些病例中甚至同时存在多种疾病.本文将回顾夜尿症的确切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病因以及老龄化对夜尿症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夜尿症的各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夜尿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国内对夜尿症的关注度十分不足,通过归纳总结老年性夜尿症的病因,旨在运用"治未病"理念指导老年人,防治夜尿症,降低发病率,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三岁以后儿童反复的不随意排尿称为遗尿症。遣尿主要发生于夜间者一般称为夜尿症,它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症状。本病治疗方法虽较多,但往往治疗时间长,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我们在民间验方的基础上,制成“夜尿停”水泛丸,用于顽固的小儿夜尿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耳穴贴压不留行子治疗小儿夜尿症11例邢贵铭(包头市第二医院)1992年3─10月我们用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夜尿症11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尿常规检查全部正常、泌尿系均无...  相似文献   

10.
<正>夜尿症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生活问题之一,2002年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夜尿症定义为患者夜间因尿意醒来排尿≥1次,《夜尿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1])推荐以每晚排尿≥2次作为夜尿症的判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2])表明,夜尿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男性多于女性,患病率与年龄、糖尿病和前列腺疾病相关。以往夜尿频多常被认为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正常现象,临床就诊率不高,现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本病逐渐受到关注。夜间被迫起床排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针挑刺疗法治疗夜尿症35例、尿便失禁32例的疗效。本法疗效良好,操作简便,易掌握,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52例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率进行排序,探讨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30题问卷"对5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进行排序,并结合性别、族别、临床类型、病程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对非运动症状中发生率最高、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30题问卷"调查,具备上述临床表现任何一种症状的总发生率为90.4%(47/52),其中尿急、夜尿症的发生率为69.2%(36/52),为最高、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此后依次为便秘、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多汗、焦虑、抑郁、夜间肢体不适感、流涎、不能解释的疼痛等。同时显示,男性尿急、夜尿症发生率(80.7%)较高,与女性相比,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病程>5年的28例中有24例出现尿急、夜尿症(85.7%),与病程≤5年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汉族与维吾尔族尿急、夜尿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临床症状为僵直型或是震颤型的帕金森病患者其出现尿急、夜尿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率非常高,其中尿急、夜尿症的发生率最高、最常见,性别及病程的长短是尿急、夜尿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应重视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给予积极治疗,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夜尿症的发生机理有两种:一为机能性的,即患者在排尿动作的管理,如婴儿时期(婴儿时期排尿动作为纯碎的脊髓反射)高级神经中枢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种为机质性的,因排尿机构或者其控制的神经系统有了损害所致。我们医院在学习和贯彻中医中药政策的基础上开展梅花电针治疗夜尿症,获得很好效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4.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中老年人出现夜尿症已非常普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笔者跟随导师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不少相关病例,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因腰腿痛而来就诊的,治疗上运用综合手法进行临床干预,特别是对锥状肌进行重点点按分筋理筋,患者腰腿痛得到了解决的同时夜尿症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夜尿次数较前明显减少,睡眠质量亦得到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较满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阿托品穴位注射治疗夜尿症,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它既有药物的作用又有刺激穴位调整经络的作用。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收效快,治愈率高。一般3~5次痊愈。有效率为98%。夜尿症俗称为“尿炕”,多发生于儿童。其病因一般认为是膀胱失约或肾气虚所致。多数儿童身体健康,尿化验检查均正常。我们在治疗中发现有95%的儿童,在夜间睡眠中不易被唤醒,唤醒之后也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于1970年开始采用了本方法治疗,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治疗的103例作初步整理,供同志们参考,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美国FDA于2017年3月3日批准Noctiva(desmopressin acetate,醋酸去氨加压素)用于治疗成人夜间多尿症(nocturnal polyuria,也称夜尿症),适用于一晚至少起夜2次以上者.  相似文献   

17.
遗尿又称夜尿症,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但也有少数经久不愈、延至少年或成年者,我们对11例长期遗尿单用针灸、中药等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针刺、按摩并用的综合治疗,短期获得了治愈,现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西医结合经穴疗法,用阿托品穴位注射治疗四十五例夜尿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今将记载完整病历分析如下:疗效观察45例中,其中痊愈者32例,占71.1%,治疗好转者9例,占20.0%;4例无效,占3.9%。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多数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OAB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多年来一直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并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OAB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手术治疗及相关的联合治疗。文章就OAB的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双侧三阴交穴穴位封闭治疗夜尿症,共35例,均收到较满意的疗效。其中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9岁;男性27例,女性8例;病程最长者达15年,最短者3年。既往都曾采用其它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著。采用本法治疗,除一例因合并慢性膀胱炎而仅达好转标准外,均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