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正常儿童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计数及呼气峰流速(PEF)。结果显示,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且ECP水平与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程度及病情轻重,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哮喘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正常儿童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计数及呼气峰流速(PEF)。结果显示,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且ECP水平与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程度及病情轻重,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变化吴健①(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端正区呼吸科;广州,510080)刘启良(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120)主题词哮喘;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减敏;糖皮质激素中图号R562.2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相似文献   

4.
5.
支气管哮喘患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云  林建海 《上海医学》1997,20(7):401-402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哮喘病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ECP浓度。同时检测最高呼气峰流速(PEF)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ECP与Eos之比值与PEF呈负相关。结论: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小儿哮喘支气管粘膜炎症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湘云  曾迎红 《湖南医学》2002,19(1):57-57,61
  相似文献   

9.
作者检测了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ng variant asthma,CVA)患儿与30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且持续1周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URI)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c cationic protein.ECP)水平,以探讨ECP对咳嗽患儿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静  林东红 《医学综述》2005,11(3):204-20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所介导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理学特征之一是.EOS增多。由EOS及其活性分泌产物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mtein,ECP)等细胞因子和介质所引起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现仅就ECP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从近年来强调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活化的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气道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以来,在寻求作为观测此种炎症的可溶性标志物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是嗜酸粒细胞相关蛋白,某些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等。由嗜酸粒细胞及其活性分泌物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等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我们通过检测嗜酸性粒细胞,IL-4、IL-5、IL-16,ECP以及LgE含量,旨在加深认识这些趋化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它们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变应性哮喘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S-ECP)水平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测定25例哮喘发作期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12周前后,及20例未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儿S-ECP水平,并对发作期患儿S-ECP水平变化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EOS)、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症状评分的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治疗后S-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健康儿童10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缓解组S-ECP水平明显高于发作组治疗后,但明显低于发作组治疗前。哮喘发作组治疗前S-ECP水平变化与B-EOS无相关性,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监测S-ECP水平可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程度、病情预后和指导抗炎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抗炎治疗为其治疗的关键。嗜酸细胞(EOS)是抗炎治疗的主要靶细胞,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结合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 protein,ECP)为一种可反映嗜酸细胞活化程度的重要炎症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清中ECP水平,观察其是否可以反映哮喘炎症的程度及预后,为临床预测疾病发作,指导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在肺炎患儿体内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 4 5例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3组 ,喘息型肺炎急性期组 (Ⅰ组 ) 19例 ,非喘息型肺炎急性期组(Ⅱ组 ) 17例 ,喘息型肺炎恢复期组 (Ⅲ组 ) 9例 ;选择同期住院的 2 0例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 (Ⅳ组 )和 15例正常儿童 (Ⅴ组 )作对照 ,采用pharmaciaUniCAP检测系统分别对各组儿童的血清EC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5组儿童的血清ECP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ECP参与肺炎喘息的发生 ,是喘息病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介质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检测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最直接、可靠的方法是获取炎症发生局部的体液、组织,如支气管粘膜活检、支气管肺胞灌洗液及痰液的检测,能直接、特异地反映局部炎症,其中痰液检测是1项简单易行、准确率较高、不受病情限制及安全的非侵入性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关系。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pharmacia CAP检测系统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及其肺功能FEV1。结果:支气管哮喘舒利迭组与辅舒酮组治疗前后血清ECP值差异非常显著,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血清ECP可作为临床观察支气管哮喘疗效指标之一,以指导临床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生理状态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 EOS)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 ECP)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前瞻性地测定8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EOS和ECP,其中24h内有哮喘发作59例(A组),哮喘持续状态22例(B组),另有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窦炎患儿作为对照(C组),3组患儿分别于入院即时、72h以及7d采集痰液。结果 A组和B组患儿入院时痰液EOS和ECP的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儿入院时痰液EO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患儿入院时痰液EC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B组患儿第7d的痰液EOS和EC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患儿痰液EOS与ECP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726,P<0.05)。结论 联合动态检测痰液EOS和ECP水平可判断小儿支气管哮喘程度,ECP可更敏感预测小儿支气管哮喘转归。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嗜酸粒细胞;儿童  相似文献   

18.
异位性皮炎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位性皮炎(AD)患者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IgE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EOS)之间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50例AD患者,设30例正常人为对照,同期检测ECP、TIgE和EOS,并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结果AD患者血清ECP和TI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EOS在正常范围之内。ECP与TIgE、EOS之间无相关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与ECP之间呈正相关(r=0.764,P<0.05),而与TIgE和EOS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AD患者血清ECP水平是反映嗜酸粒细胞活化和过敏状态的敏感指标,可更为有效而可靠地监测AD患者病情活动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双抗夹心法及荧光酶联免疫方法检测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sICAM-1及ECP水平,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儿童支气管哮喘组患儿的血清sICAM-1和E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sICAM-1和ECP值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sICAM-1及ECP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起关键及重要的作用,ECP可以用来监测气道炎症的状况,从而对判断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ECP在哮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以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Uni CAP100酶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111例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EC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及哮喘组患者组血清ECP水平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CP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哮喘患者血清ECP的含量变化与性别无关。ECP对于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哮喘的有效的实验室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