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哮喘病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ECP浓度。同时检测最高呼气峰流速(PEF)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ECP与Eos之比值与PEF呈负相关。结论: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小儿哮喘支气管粘膜炎症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哮喘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正常儿童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计数及呼气峰流速(PEF)。结果显示,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且ECP水平与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程度及病情轻重,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38例哮喘脱敏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重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引起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介质。本文通过观察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外周血EOS、血清ECP的变化,旨在探讨脱敏治疗对气道炎症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1997年12月~1998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哮喘66例,按就诊先后均衡随机原则分为脱敏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其中脱敏组30岁以下24…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 1996~ 1999年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应用酮替芬并必可酮实施防治 ,获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按 1984年中华医学会关于哮喘诊断标准严格确诊支气管哮喘患儿 4 0例 ,在其缓解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0例 ,其中男 13例 ,女7例 ,年龄 5~ 15岁 ,平均 7 9岁 ;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5~ 17岁 ,平均 7 7岁。显效 ,服药期间无哮喘发作 ,停药后半年内有复发 ,FEV1降低 2 0 %时的组胺激发剂量 (PD2 0 FEV1)较治疗前增加 0 5~ 1 0 μmol组胺。好转 ,服药期间有哮喘发作 ,但发作频率和程度均减轻 …  相似文献   

5.
李曼  李磊 《中原医刊》2003,30(1):44-45
近年来我院用全乐宁、爱喘乐、普米克联合高流量药氧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符合成人哮喘诊断标准 6 0例。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0~ 5 0岁 ,平均 40岁。对照组 30例 ,男 15例 ,女 15例 ,年龄 32~ 5 8岁 ,平均 45岁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发作程度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 ,均用峰流速仪测出所有患者最大呼气流量 (PEF) ,算出平均值 ,治疗组PEF变异率平均值 2 5 4% ,与对照组PEF变异率平均值 2 5 9% ,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6 8)。1 2 …  相似文献   

6.
钟淑坤 《四川医学》2002,23(11):1154-1154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门诊常见病 ,症状重、反复发作、病情顽固不易控制 ,病程迁延。我院应用博利康尼治疗小儿哮喘病 5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5月儿童哮喘门诊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病例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男 35例 ,女 15例 ,3~ 6岁 31例 ,7~ 10岁15例 ,11~ 14岁 4例 ;对照组 5 0例 ,男 30例 ,女 2 0例 ,3~ 6岁 2 9例 ,7~ 10岁 18例 ,11~ 14岁 3例。哮喘发作前部分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疲劳受凉等诱因 ,除哮喘症状外 ,部分患儿有咳嗽 ,年长儿可述胸…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 :根据 1 993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的诊断标准 ,选择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患儿 6 0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 ,男2 1例 ,女 9例 ,年龄 9个月~ 9岁 ,平均 8.2岁 ,病程均超过 1个月 ,最长达 3个月 ,春季发病 9例 ,秋季发病 5例 ,冬季发病1 6例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正常 ,血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1 2例大于 30 0× 1 0 6 /L。胸部X线片检查 1 1例肺纹理增粗、紊乱 ;1 9例正常。 30例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PPD试验均阴性 ;对照组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1 0个月~ 9岁 ,平均 8.2 3岁…  相似文献   

8.
氧驱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大烈 《广西医学》2004,26(2):255-256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在哮喘急性发作时 ,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 ,是快速缓解症状的首选治疗。我们于 1999年 10月~ 2 0 0 3年 3月 ,通过用氧驱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 ,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3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0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男 15例 ,女 2 0例。对照组 35例 ,男 18例 ,女 17例。全部病例年龄在 5~ 12岁 ,病程 2~ 3a,诊断标准按 1992年 10月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 [1 ] ,入院时均有呼吸困难、咳嗽、咯…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诱导痰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诱导痰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组12例、轻-中度发作组12例、缓解组10例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组的诱导痰及血清的嗜酸细胞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度组诱导痰的嗜酸细胞分别高于轻-中度组(P=0.02)、缓解组(P=0.015)及对照组(P<0.001)。各组血中嗜酸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诱导痰嗜酸细胞数显著高于血清。重度发作组诱导痰与血清的嗜酸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测嗜酸细胞评价哮喘的炎症程度,诱导痰优于血液。  相似文献   

10.
刘玲  刘怡  刘向东 《黑龙江医学》2002,26(12):950-950
本文通过对 4 1例哮喘患儿家长进行系统管理指导 ,观察管理指导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和最大呼气流量 (PEF) ,表明经过管理和指导后 ,患儿家长能够正确认识疾病 ,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PEF有显著变化 ,肺功能有显著提高。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9- 0 1~ 2 0 0 0 - 0 1住院的哮喘患儿 ,全部符合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 ,男 2 3例 ,女 18例。年龄最小 8个月 ,年龄最大 7岁 ,平均年龄 3 9岁。2 方法2 1 系统管理对 4 1例哮喘患儿建立哮喘病历 ,每 2周或每月进行随访 ,调整用药剂量和错误吸入方法 ,指导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11.
唯尔本注射液治疗小儿哮喘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0.9%~1.1%,70%~80%的儿童哮喘发病于5岁前,3岁前发病者占儿童哮喘的50%[1]。我院于2003年11月至2006年11月应用唯尔本注射液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疗效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收治门诊及住院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3岁25例,4~6岁15例,7~12岁5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中儿童哮喘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均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两组治疗方法相同,按儿…  相似文献   

12.
刘新梅  郭建红 《农垦医学》2000,22(3):176-177
为探讨血清总IgE和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变化 ,我们进行了临床对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变应性鼻炎患者 45例 ,男 2 9例 ,女 1 6例 ,年龄 2 3~ 44岁 ,病程 1~ 1 8年不等。对照组选健康者 45例 ,男 32例 ,女 1 3例 ,年龄 2 0~ 56岁 ,家族与个人均无过敏史。1 2 检测方法血清总IgE测定 :用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抗人IgE单抗IRMA双抗夹心试剂盆。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测定 :采集鼻分泌物涂片 ,经瑞氏染色镜检嗜酸性粒细胞。2 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44岁。哮喘发作病史:5年内7例,6~10年者20例,10年以上者9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14~54岁,平均年龄43.7岁。哮喘发作病史5年内8例,6~10年者18例,10年以上者10例。治疗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治疗组1~2天16例,3~4天14例,4天以上6例。对照组1~2天18例,3~4天13例,4天以上5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吸氧、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常规治…  相似文献   

14.
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一直是儿童哮喘防治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单纯西医方法疗效欠佳 ,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重度哮喘 3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 1 998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分度标准 [1] ,选择 2 0 0 0年 6月~2 0 0 2年 6月在本院儿科就诊的儿童重度哮喘患儿 ,共 71例 ,病程 0 .5~ 3年。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6例 ,男 1 9例 ,女 1 7例 ,年龄 5~ 1 5岁 ,平均 6.3岁。对照组 35例 ,男 1 7例 ,女 1 8例 ,年龄 5~ 1 3岁 ,平均6.5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相仿 ,经统计…  相似文献   

15.
哮喘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活性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杭君  孙滨 《医学争鸣》1996,17(3):203-205
嗜酸性粒细胞是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效应细胞为研究哮喘患者体内EC的激活程度,我们选择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和外周血EC密度作为其活性指标进行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低密度嗜酸细胞(36.30±14.80)%较正常人(14.71±8.20)%增多;患者血清ECP浓度(10.74±7.22)mg/L也高于正常人(6.39±4.91)mg/L,哮喘患者血HE百分比与ECP浓度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诱导痰中白介素13对哮喘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诱导痰IL-13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重度组)12例、轻~中度发作(轻~中度组)12例、缓解组10例以及1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诱导痰及血清中IL-13水平,并分别与痰液、血液中白细胞分类以及肺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IL-13水平在重度组、轻~中度组、缓解组、对照组的诱导痰和血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分别与痰液和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01).重度发作组痰液和血液的嗜酸粒细胞分数呈正相关(P=0.021).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在缓解组和轻~中度组中无直线相关(P>0.05).结论 利用诱导痰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及血清IL-13水平有助于诊断哮喘和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17.
李素芬  彭子军 《医学综述》2008,14(7):1118-1119
目的探讨鼻分泌物涂片嗜酸粒细胞检查在儿童哮喘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哮喘儿童的8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50例、缓解期33例,分别进行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查。结果急性发作期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组。结论嗜酸粒细胞为儿童哮喘的主要炎性细胞,鼻黏膜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检查可作为儿童哮喘诊断及疗效判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在常见呼吸道疾病中的意义。选择哮喘3例,常见呼吸道疾病37例,正常对照10例三组为研究对象。利用瑞典Pharmacia的CAP系统检测其血清ECP,应用伊红丙酮法计数嗜酸性细胞。ECP浓度与EOS直接计数之间做直线相关系数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11例ECP增高,其中哮喘患者均正常,正常对照组1例增高;ECP浓度与EOS直接计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9.
分别测定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新型免疫疗法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IgE、IgA、IgM、IgG)含量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发作期过竹哮喘患者血EOS、ECP、IgG均明显高于缓解这竹哮喘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发作期及缓解期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EOS、ECP和肺功能(FEV、PEFE)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缓解期过敏性哮喘者Idi  相似文献   

20.
真菌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和总IgE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8例真菌性哮喘患者,以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逆向人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实验检测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应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总IgE。结果显示,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和血清总IgE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P〈0.005)。真菌变应原脱敏1年后,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和血清总IgE均显著降低(P〈0.001,P〈0.001),但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真菌变应原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