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琳 《心电学杂志》1999,18(2):113-113
患者男性,60岁.因心前区闷痛5天、加剧2.5h就诊.2天前心电图(图1上)示:窦性心律,心率81次/min,T_(v_2~v_5)正负双相,R_(v_2)相似文献   

2.
张震翼 《心电学杂志》2010,29(6):500-501
患者男性,50岁。因胸痛伴出汗、乏力2h入院。入院前2h因用力排便后突发胸痛,持续性闷痛但无放射样疼痛、窒息、大汗淋漓、全身乏力。患者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入院体检:T36℃=,P74次/min,R21次/min,BP80/60mmHg。急性面容,双肺无殊,心界无扩大,心率74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加重2d入院。查体:BP 170/108mmHg。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界不扩大,心率76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及QRS波时限正常。STV2~V3弓背上抬0.1~0.15mV。TⅠ、Ⅱ、Ⅲ、aVF、V1~V6波倒置,TV3~V6呈巨大倒置T波、T波宽大、不对称、前肢与ST段融合,开口及顶部增宽、振幅>1mV、TV4~V5深达2.7 mV,而TaVR宽、直立。QTc0.802,显著延长。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6.9mm,左心房舒张末期…  相似文献   

4.
高龄老人无痛性再发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男,80岁。因胸闷7小时来诊。患者当日上午9时便后出现胸闷,无胸痛、心悸、气短、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无何诱因13时再次出现胸闷,含服硝酸甘油及心痛定后效果不明显,肌注杜冷丁后自觉胸闷有所缓解。在单位卫生所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6/min,陈旧性前璧心肌梗死,I、aVL导联ST段水平下移≥0.05mV,V5-6水平下移0.1mV,V1-6T波倒置。给予阿托品静注后窦缓消失。为进一步诊治急诊入院。即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16个月前曾患前壁心肌梗死,住院治疗1…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75岁。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无心前区疼痛。人院体检:T36.2°,BP110/70mmHg,心率82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两次心肌酶谱均正常,血清钾2.99mmol/L,肌酐137.2 μmol/L,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14岁。因在校运动会赛跑中昏倒。在外院就诊 ,诊断为心包囊肿。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体检 :发育正常 ,胸部无畸形 ,血压 14.7 9.3KPa ,心率 82次 min ,律齐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脏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两肺清晰。X光表现 :心脏明显增大 ,左心缘下段局限性向左呈瘤样膨出 ,心尖异常圆钝 ,并向膈下延伸。诊断 :可疑心包囊肿。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左心室心尖部探及 4.2× 3 .4cm大小液性暗区 ,有包膜向外凸出与左心室同步舒缩运动 ,提示心包囊肿。心电图示 (见图 ) :窦性心律 ,心率 80次 min ,P -R 0 .18s,QRS 0…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8岁,因反复胸痛40min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1年,吸烟20余年。入院体检:T36.7℃,P78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78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V2~V6T波高尖。  相似文献   

8.
边亚和  吴布生 《心脏杂志》2000,12(6):503-503
有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 ,甚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肺梗塞、急性心包炎、胸膜炎、胰腺炎等有时不好鉴别。心电图改变首先出现 ST段下降和 U波倒者报道甚少 ,现报道 1例。1 病例 杨某某 ,男 ,76岁。1997- 0 9- 0 2因呕吐、腹痛、发热 12h、心前区疼痛伴出汗 4h入院。入院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片 ,半小时左右疼痛缓解。患者冠心病史 34年 ,1978年曾发生下壁、正后壁心梗 ;高血压病史 42年 ;1974年患左侧脑梗塞。查体 :T38.0℃ ,BP 18/ 10 k Pa,神清 ,精神差。心电图 :ST段下降明显 ,V3下降 0 .1m V,V4下降 0 .2 m V,V5 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T波改变的意义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T波的进一步动态演变的意义尚少有报道 ,本文旨在应用简便、无创的 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探讨心肌梗死后T波动态改变与患者远期心功能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院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9月 6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平均 (5 8± 11)岁 ,常规给予静脉溶栓剂 ,阿司匹林 ,β -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硝酸酯制剂及低分子肝素。2 方法 心电图检查 :发病后住院期间定期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 ,住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5岁,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附图上行,)V_1、V_2 rS型,r波极小,V_3呈QS型,V_4-V_6qR型,V_1-V_3T波例置,V_4低平,V_5、V_6直立。此次发病就诊前2 h突感持续性胸痛,极度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心电图(附图中行)V_1 rS型,V_2、V_3 QS型,V_4-V_6 qR型,T波V_1-V_6均直立,住院后8 h心肌酶谱开始升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2岁。发作性心慌、胸闷1周余,来院就诊。体检:BP 120/80mmHg,P 98/次min。呼吸均匀,肝脾不大,常规12导联心电图示:(图略)心率94次/min,QRS V_1呈QS型V_2呈rS型、ST段T波均正常,加做V_3R呈Qr型,ST段抬高达0.5mm,T波明显倒置。又加做V_4R、V_5R、V_6R均出现Q波并伴有ST抬高,T波倒置。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右室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2.
刘牧  郑建华 《心电学杂志》1997,16(3):167-167
患者女,63岁。因持续心前区疼痛3天入院。有原发性高血压史。体检:体型肥胖,BP16/6kPa(120/46mmHg),颈静脉无怒张,心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84次/min,律不齐,无杂音。心电图(附图上)示窦性心律,多个导联P-R段改变:Ⅰ、aVL导联向上偏移0.5—1mm,略呈弓背形,aVF、Ⅱ、Ⅲ导联呈水平形,Ⅱ、Ⅲ导联向下偏移1—2mm,V_1导联水平下移1mm且见切迹呈圆拱形。心电图诊断:心房心肌梗死。24h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室晚电位阳性,踏车运动试验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心房附壁血栓,无节段运动。心肌酶谱CK-MB0.7U/L、CK-NAC16.3U/L、LDH-L169.9U/L、SGOT38.1U/L、aHBD97.1U/L。经治疗20天,心电图(附图下)见P-R段Ⅰ、Ⅱ、Ⅲ、aVF导联恢复正常,V_1导联回升,PTF_v—0.04·s,aVL导联回降至基线,但仍呈弓背形。心肌酶谱正常。动态心电图偶见房性期前收缩。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2 8岁。因两耳垂下肿瘤 5d伴胸骨后不适 1d来院求诊 ,门诊留观治疗。患者自诉 5d前无明显诱因下 ,觉两耳垂下肿痛 ,第 2d发热 ,T 3 8℃ ,未服药体温降至正常 ,不伴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及咳嗽、咯痰、气急等 ,不伴呕吐、腹痛腹泻 ,后渐觉两耳垂下肿大 ,昨天开始感到胸骨后隐痛不适 ,不伴心悸、胸闷、气急。体检 :T 3 6 8℃ ,P 78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4 10KPa,神清 ,一般情况可 ,巩膜无黄染 ,双耳垂下可及肿大的肿块 ,质软 ,轻触痛 ,咽充血 ,扁桃体Ⅰ度肿大 ,腮腺口无分泌物 ,双肺呼吸音清 ,HR齐 ,第 1…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 15 8例不同情况的双峰T波分析 ,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结果本组选 3~ 11岁正常儿童 2 91人 ,49人心电图胸前导联出现了双峰T波 ,占17% ,多呈“圆顶 -尖角”型 ,且前峰高于后峰 ,以 (5± 3 )岁组出现率最高 ,2 6人占15 % ,4例在多次心电图记录中时有时无。2 0例经彩色心动超声证实的 5~ 12岁的室间隔缺损者 ,左胸导联出现双峰T波的 13例 ,均呈“圆顶 -尖角”型 ,但后峰高于前峰 ,2例于修补术后 ,双峰差距明显减少。经CT扫描确诊的脑血管意外 2 3 4例 ,其中脑出血 5 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 ,脑梗死 141例 ,2 3 4例中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我院体检人群中心电图T波改变并与其它相关因素结合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提示心电图变化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以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患者女性,72岁,主因"突发胸骨后疼痛2 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180/90 mm Hg(1mm Hg=0.133k Pa),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具体用药未提及),血压维持在130~140/70~85 mm Hg。入院查体:体重50 kg,血压120/62 mm Hg,脉搏50次/min,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楚,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低钝、心率50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改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400例T波改变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观察与年龄、性别、疾病的关系。结果T波改变出现的最小年龄为男18岁,女24岁,出现的最大年龄男76岁,女68岁,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多见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也可见于健康人群及其他内科疾病并常伴有左室高电压、T波低平及倒置。结论T波改变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线索,也是健康人群中的一种正常变异心电图,结合临床资料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绞痛发作伴ST—T及U波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海新  李莉 《心电学杂志》1996,15(4):232-233
患者男,56岁。1994年5月4日夜间心绞痛发作,服消心痛后症状缓解,但仍有心前区不适,次日晨来院就诊。描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0次/min,ST段呈上斜型压低0.6mm,T波低平,U波明显直立,末发现明显异常(附图上)。患者描记心电图后起身时心绞痛又发作,心率75次/min,ST段呈上斜型压低1.5mm,T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8岁。因间歇性胸骨后闷痛8年,加重伴气急14小时,晕厥1次于1995年4月28日入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AMI)、Ⅲ°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早,急性左心衰。附图为V_5导联,未见P波,QRS呈二联律,R_1为结性逸搏,R_2为室早。联律间期为0.52s,早搏QRS波由qrs型逐渐演变成qr型,其S波振幅分别为12mm、8mm、6mm、1mm直至消失。同时,室早T波的振幅亦逐渐变低,分别为10mm、7mm、6mm、4mm、3mm。患者经综合治疗,并安装埋藏式心脏人工起搏器于同年5月21日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9岁。因胸闷、气短2月余入院。体检:T37.4℃,P 120次/min,R26次/min,BP 12/7kPa;胸廓不对称,右胸部凹陷,肋间隙变窄,语颤增强,听诊实音,左侧部检查正常。X光拍片示:右侧肺野呈一致性增高阴影,左肺野正常。心脏彩超示:心脏结构正常,末见心包积液。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