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凡菊 《护理研究》2006,20(9):2456-2457
[目的]了解在校中学生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届在校中学生3568人普查,采用结核菌素皮试、结核抗体及胸部X线检测结核病的三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结核抗体阳性率及胸部X线阳性率逐年降低,卡介苗的接种率和结核菌素阳性率逐年升高;城市学生结核菌及卡介苗接种阳性率较农村学生高(P均〈0.05),结核抗体阳性率及胸部X线是性率较低(P均〈0.05)。[结论]重视青少年结核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其免疫功能,定期复查,及时了解体内抗体的效价,并加以防范是阻止结核病在校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凡菊 《护理研究》2006,20(27):2456-2457
[目的]了解在校中学生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届在校中学生3568人普查,采用结核菌素皮试、结核抗体及胸部X线检测结核病的三项指标,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结核抗体阳性率及胸部X线阳性率逐年降低,卡介苗的接种率和结核菌素阳性率逐年升高;城市学生结核菌及卡介苗接种阳性率较农村学生高(P均<0.05),结核抗体阳性率及胸部X线是性率较低(P均<0.05)。[结论]重视青少年结核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其免疫功能,定期复查,及时了解体内抗体的效价,并加以防范是阻止结核病在校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护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WHO报道,每年新增结核病人为1000万,有300万人死于该病,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感染的危险性要比发达国家高100倍[1].而小儿初染结核是成年期继发性结核病的主要来源[2].本文总结了我科几年来卡介苗接种的一些经验及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ag85b-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病预防效果.方法:观察四种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试验中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时间、一定时间内的死亡率、T细胞及B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卡介苗重组疫苗及卡介苗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都能延长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的半数死亡时间,降低2个月内的死亡率.其中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组效果最显著,与卡介苗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时,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组小鼠脏器大体病变较其他各组轻.脏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表明: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组小鼠脏器内结核分枝杆菌较少,其他各组闻无显著区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免疫小鼠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其他各组之间无差别.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菌的预防作用强于卡介苗.  相似文献   

5.
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大多数结核感染者最初表现为潜伏感染.早期发现潜伏结核感染并有效治疗对于控制结核病至关重要.该文就潜伏结核感染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多次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例自发病以来的系列临床及实验室、影像学等相关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经BECTEC960培养并菌型鉴定为牛分枝杆菌,复经间歇区寡核苷酸(SPOLIGOTYPING)和PCR对临床分离株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牛结核分枝杆菌(M.bovis)标准株和卡介苗株作比对,证实为卡介苗株。同时经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检测,提示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虽经反复治疗,终未获预期疗效。结论免疫功能低下是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多次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成因,预后不佳,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7.
邓兵  白晓鸿 《疾病监测》1996,11(12):447-449
对华北部队1454名新兵进行的调查显示,OT试验结果阳性率为28.95%,较以前有所降低;城镇兵明显高于农村兵,OT试验阴性者实施接种卡介苗,全部转阳,表明卡介苗接种效果可靠。由于部队新兵易感者增多,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有必要加强新兵入伍后的结核病预防。  相似文献   

8.
赵银凤 《全科护理》2012,10(10):905-905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人群流动性增大、社区人口密度增加等,结核病人明显增加,加之婴幼儿又不能从母体获得对结核菌的免疫力,卡介苗的接种尤为关键。接种卡介苗可使人体产生对抗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可以防止结核菌感染时在人体内发生血行播散,减少结核病的发病和粟粒性以及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的发生。因此,应尽早接种卡介苗。卡介苗的接种一般应在新生儿出生时进行,加强卡介苗接种的护理能够提高接种的成功率,保证被接种新生儿产生有效的被动免  相似文献   

9.
陈嘉薇  王雪峰  高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5):276-277,i007
目的 探讨小儿接种卡介苗后发生的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0例在接种后2~4个月内出现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的小儿患者的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①无结核病接触史,接种后不久发生区域淋巴结病变,符合原发感染;②无结核中毒症状和其他部位结核病,患儿生长发育良好;③淋巴结穿刺物涂片不易查到结核杆菌,普通细菌培养阴性;④病灶以多核巨细胞或朗汉斯巨细胞为主,干酪样变少见。结论 1岁以内小儿腋下淋巴结出现结核样改变时,不要轻易诊断为原发结核,应注意询问接种史及接种时间,如果诊断为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汝南县1991~1998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丽萍  甄新安 《疾病监测》2000,15(8):304-307
卡介苗接种是当前结核病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尤其对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 (结脑、血行播散性结核 )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为观察卡介苗接种质量、评价接种效果 ,采用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结核病监测方案对汝南县1 991~ 1 998年卡介苗接种情况进行了监测。资料和方法汝南县 1 990年被确定为全国结核病监测县 ,全县人口 81万 ,于 1 991年开始严格按照全国结核病监测实施细则要求实施结核病监测工作。监测对象为 1 991~ 1 998年内在汝南县境内出生的新生儿。由接生医生或护士给新生儿在出生 2 4小时内接种冻干卡介苗 ,村医生每季度对漏种的新生儿进…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2月~ 1999年 10月 ,我院收治因误种卡介苗 (BCG )致接种部位结核感染 5 4例患者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4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18~ 2 2岁 ,平均年龄 2 0岁 ,既往否认结核病史。病前 ( 1999年 1月 )统一在单位卫生所接受卡介苗 (每人次 0 1m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发病。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结核杆菌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结核的诊断却一直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是难以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治愈后留下损伤灶的病人,以及接种过卡介苗的正常个体和没接种过疫苗但结核菌素反应阳性的病人。现在,医生对结核的诊断仍旧依赖于常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佩凤 《天津护理》2012,(5):312-313
结核科护士处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其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她们是因职业关系而致职业感染率较高的群体。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是发生结核病的高危人群,且结核病专业人员又处在抗击结核病的第一线[1]。我院自2008年以来,针对医护人员感染结核病的危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取  相似文献   

14.
施雯慧  成诗明  陈伟 《疾病监测》2012,27(3):242-247
结核潜伏性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是宿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尚未发病,无活动性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或细菌学证据的一种特殊状态。潜伏性感染者如不进行治疗,约有5%~10%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早期识别和治疗结核潜伏感染者,是结核病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诊断潜伏感染的结核菌素试验(TST)和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方法、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使用方面的选择,为开展现场调查和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清除体内结核杆菌、防止感染日后进展到活动性结核病。方法: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排除BCG接种后反应即明确诊断,予以3HR/6H或9H的治疗方案。结果:全部患儿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是诊断潜伏结核感染最可靠的唯一的依据,潜伏结核感染的诊治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卡介苗是减去毒力又能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活结核杆菌,简称BCG。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及粟粒型结核有显著的作用。我国目前结核病疫情还比较严重,进一步普及卡介苗知识,提高卡介苗接种质量非常重要。卡介苗接种工作表面上似乎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是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如果操作不当或责任心不强,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接种对象:初种——新生儿为主要接种对象,一般在出生后接种,也可在出生后2个月内接种。复种——在初种基础上,对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差异表达基因有望成为结核病新的诊断靶标。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下人外周血中PR/SET域1(PR/SET domain 1,PRDM1)和GATA结合蛋白2(GATA binding protein 2,GATA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作为诊断标志物的能力。方法 收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外周血,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m RNA水平,分析各组受试者PRDM1和GATA2基因表达差异及其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诊断能力。结果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RDM1和GATA2的表达显著低于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人(H=69.27,P <0.000 1;H=37.97,P <0.000 1)。PRDM1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 7,灵敏度为80.22%,特异度为87.1%。GATA2鉴别诊断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 1,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70.97%。PRDM1和GATA2联合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干扰素-γ(IFN-γ)释放试验(IGRA)对儿童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为基础,基于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的IGRA(即T-SPOT)检测了2 200例非结核病患儿和34例活动性结核病患儿体内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水平,评价其在儿童活动性结核病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分析了该实验的各项影响因素。结果 T-SPOT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9.0%。T-SPOT检测结果与性别、年龄、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机体免疫状态和感染部位无关。结论 T-SPOT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有助于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9.
<正>潜伏结核感染(LTBI)是结核感染的一种,发病率高,全世界近1/3的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大多数分布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1]。虽然并不是所有的LTBI都会发展成结核病。如果不治疗,有5%10%的LTBI者将会发展成结核病。因此,早期鉴别和治疗LTBI将有助于控制结核病的发病率,而基层医疗工作者在这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指南为美国CDC于2013年制定,  相似文献   

20.
=0.003).结论 ESAT-6-ELISPOT与结核菌素试验比较,ESAT-6/CFP-10融合蛋白-ELISPOT有可能根据SFC的数量来鉴别结核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成为诊断结核潜伏感染的更加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