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腰椎融合术结合腰椎间融合器植入对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维持椎间隙高度、减轻神经根压力、维持脊柱稳定度等优势。介绍各种不同椎间融合器在生物力学、材料及外形上的特点,以及相关手术内容应符合脊柱功能的生物学要求。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EntrezPubMed1990-01/2004-05相关腰椎间融合器的文章,检索词“lumbarinterbodyfusioncag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4-05关于腰椎间融合器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腰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器,腰椎融合术”。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腰椎间融合器的种类、材料及外形的进展。②各种腰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及其生物学特性。③腰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4篇相关文献。2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49篇为重复或雷同内容。资料综合:25篇文献中,8篇从历史沿革、材料、形状等角度介绍了椎间融合器逐渐适应根、椎间隙、脊柱等压力的进程;9篇详细的以相关生物力学、组织学等角度,以试验方式证实了腰椎间融合器能够恢复腰椎正的常生理状态;8篇涉及腰椎间融合器在使用中的并发症及手术注意事项。结论:腰椎间融合器从材料学、生物力学等角度的进展,使其在材质、外形设计、手术方式等方面能够较好的满足椎间隙、神经根、脊柱等的压力,维持腰椎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物学要求。在手术中,合理的选择可以在发挥融合器功能的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椎间融合器的材料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各种不同椎间融合器在材料上的特点,以及不同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选择被Medline收录的外文文献和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椎间融合器的文献,就其内容进行分析、分类、归纳及总结。结果:共检索到36篇文献,其中21篇从发展历史、材料等方面介绍了椎间融合器逐渐适应神经根、椎间隙、脊柱等压力的进程;证实了椎间融合器能够治愈多种脊椎疾病;15篇关于椎间融合器在使用后的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最后有10篇文章列为参考文献。结论:随着材料学发展和设计的进步,椎间融合器已能成功的缓解椎间隙、神经根、脊柱等的压迫,生物型、可吸收型椎间融合器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但是,由于此类融合器的随访时间尚短,更多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行。  相似文献   

3.
学术背景:椎间融合器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发展迅速。传统椎间融合器的内在缺陷(包括术后沉降、不透光性、应力遮挡效应、手术节段迟发性炎症和骨质疏松等)给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发展的契机。相比传统椎间融合器,它具有更好的刚度和弹性系数,对影像学评估干扰更小等诸多优势。目的:介绍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类别与属性、动物实验、临床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12/2006-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Bioresorbable cage,spine,SCI”,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550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研究、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关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研究、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所选用的27篇文献中,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材料研究:多聚乳酸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应用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材料;可吸收材料的属性包括结晶性、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性(多分散性)以及玻璃转化温度。当其应用于椎间融合器时还要考虑降解相关参数、功能降解速度、周围炎症反应以及降解后周围组织填充等因素。②动物实验:四足动物作为动物模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存在一定缺陷;离体实验研究集中在可吸收椎间融合器降解特性及维持脊柱弹性方面的特性:体内实验研究包括其生物力学特性、降解特性、融合特性及异物反应等方面的属性。③临床应用: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腰椎PLIF,TLIF术及颈椎ACDF术中临床应用短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④可吸收椎间融合器也存在一些应用风险,为降低这些风险带来了相应技术的发展。结论: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已经预示了其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背景: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已成为一种椎间融合的标准技术,广泛应用于椎体滑脱、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失稳等病症的治疗。目的:归纳总结前路椎间融合器的种类、前路腰椎椎间融合的临床应用及内固定器械种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以"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2年1月)。以"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2年1月)。文献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567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9篇文献进行分析。近年来,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在临床应用方面及椎间融合器自外形到材料等都有很大发展,椎间融合率不断提高;多种内固定器械开始用于临床以增强前路融合的稳定性;小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手术的开展,使手术趋向微创化。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脊柱内窥镜等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种融合器尤其是膨胀式融合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的:介绍自行研制的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新的"可膨胀桥拱式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理念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有关融合器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腰椎退行性疾病,融合器"。分析目前融合器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一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融合器的构想。结果与结论: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50篇,排除筛选后纳入34篇进行评价。结合文献检索结果,提示了理想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除体积小巧、便于植入等特性外,还应提供足够强度的椎体间支撑及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植入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参考以上条件,依据现有技术改良,研制出"可膨胀桥拱式椎间融合器",十分便于微创植入,稳定性好,防下沉能力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学术背景:椎间融合器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发展迅速.传统椎间融合器的内在缺陷(包括术后沉降、不透光性、应力遮挡效应、手术节段迟发性炎症和骨质疏松等)给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发展的契机.相比传统椎间融合器,它具有更好的刚度和弹性系数,对影像学评估干扰更小等诸多优势.目的:介绍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类别与属性、动物实验、临床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12/2006-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Bioresorbable cage,spine, SCI",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550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研究、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关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材料研究、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所选用的27篇文献中,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材料研究:多聚乳酸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应用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材料;可吸收材料的属性包括结晶性、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性(多分散性)以及玻璃转化温度.当其应用于椎间融合器时还要考虑降解相关参数、功能降解速度、周围炎症反应以及降解后周围组织填充等因素.②动物实验:四足动物作为动物模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存在一定缺陷;离体实验研究集中在可吸收椎间融合器降解特性及维持脊柱弹性方面的特性;体内实验研究包括其生物力学特性、降解特性、融合特性及异物反应等方面的属性.③临床应用: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腰椎PLIF,TLIF术及颈椎ACDF术中临床应用短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④可吸收椎间融合器也存在一些应用风险,为降低这些风险带来了相应技术的发展.结论: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已经预示了其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背景:腰椎间融合术为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新术式,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但对其生物力学方面的评价较少。目的:探讨椎间盘融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设计:临床部分: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回顾性分析。实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从1996年起收集的严重椎管狭窄患者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39∽76岁(平均52.9岁)。成年新鲜尸体6具(南华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干预:本组病例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实验则采用随机分组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主妻观察指标: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标准(JOA)评定疗效。实验生物力学评价主要观测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半年后33例患者得到随访,4例脱落,随访率34/37,优良率达90.8%;椎体间融合率达94.8%,无严重并发症。生物力学测定结果表明:椎问融合器组可恢复腰椎节段稳定性,与全椎板扩大减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椎间融合在严重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建脊柱稳定,恢复椎间隙和提高椎间融合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背景:后路椎间融合器是治疗脊柱椎间盘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后路椎间融合器除因为适应证选取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外常常会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而引发融合器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目的:通过回顾脊柱融合器的产生、发展和其他学者对后路椎间融合器应用的生物力学环境的研究对融合器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后路椎间融合器,沉陷,设计,植骨融合,生物力学"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有关文章。纳入后路椎间融合器的优化设计有关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18篇文献同时查阅《现代脊柱外科学》《脊柱内固定手术学》等相关专著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经过优化设计后,终板后外侧较高的强度可以保证融合器植入椎间后防止融合器陷入椎体,同时又显著增加了融合面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应力遮挡,可以提高融合率,加速融合进程,减少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的产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方形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手术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34例腰椎管狭窄伴有腰椎不稳患者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 34例患者部分术后随访6—18月,无融合器松动,椎间隙高度均恢复正常。结论 方形椎间融合器在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腰椎不稳定等治疗过程中具有恢复椎间隙高度、增加节段固定及增强脊柱的稳定性等特点,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EEK材料椎间融合器在后路腰椎间融合固定的近期疗效.方法 38例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以PEEK材料椎间融合器放入椎间隙植骨融合.结果 3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8个月,术后X线片示融合率97.3%,手术效果按Nakai标准评定:优3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达92.1%.结论 PEEK材料椎间融合器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可靠,能够维持腰椎生理曲度,融合率高,对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椎间融合器被用于脊柱融合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植入椎间融合器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一项重要步骤~[1]。以往临床将减压所取的椎板、棘突、关节突骨质制成米粒大小的骨粒压进融合器后直  相似文献   

12.
背景:椎间融合术按照手术入路主要有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和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3种融合术术中切除的结构不同,融合器置入的部位不同,其腰椎即刻稳定性也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设计:对比观察。材料:腰椎标本来自新鲜小牛15具。方法:模拟临床手术建立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3种椎间融合术模型,先将所有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试,然后将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标本,制成单纯椎间融合组,分别采用3种椎间融合术测试后,在此基础上再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测试。主要观察指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3种模型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前后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行3种单纯椎间融合后,腰椎的稳定性能明显下降,附加了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腰椎的各项稳定性指标均增强,包括扭转力学指标也得到了很大增强,有效增加了腰椎的刚度。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各项稳定性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说明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的即刻稳定性能在3者中最有优势。后路椎间融合术的刚度明显强于前路椎间融合术,应变和应力也较前路椎间融合术有优势,但是其扭转稳定性却不如前路椎间融合术。结论:行单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的稳定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在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能有效地提高其稳定性能。在3种椎间融合术中,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的腰椎即刻稳定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3.
背景腰椎间融合术为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新术式,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但对其生物力学方面的评价较少.目的探讨椎间盘融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设计临床部分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回顾性分析.实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从1996年起收集的严重椎管狭窄患者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39~76岁(平均52.9岁).成年新鲜尸体6具(南华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干预本组病例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实验则采用随机分组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标准(JOA)评定疗效.实验生物力学评价主要观测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半年后33例患者得到随访,4例脱落,随访率34/37,优良率达90.8%;椎体间融合率达94.8%,无严重并发症.生物力学测定结果表明椎间融合器组可恢复腰椎节段稳定性,与全椎板扩大减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椎间融合在严重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建脊柱稳定,恢复椎间隙和提高椎间融合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背景:后路椎间融合器是治疗脊柱椎间盘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应用后路椎间融合器除因为适应证选取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外常常会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而引发融合器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目的:通过回顾脊柱融合器的产生、发展和其他学者对后路椎间融合器应用的生物力学环境的研究对融合器进行优化设计。方法:以"后路椎间融合器,沉陷,设计,植骨融合,生物力学"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有关文章。纳入后路椎间融合器的优化设计有关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18篇文献同时查阅《现代脊柱外科学》《脊柱内固定手术学》等相关专著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经过优化设计后,终板后外侧较高的强度可以保证融合器植入椎间后防止融合器陷入椎体,同时又显著增加了融合面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应力遮挡,可以提高融合率,加速融合进程,减少沉陷、移位等并发症的产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RF系统复位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998年8月至2006年3月间对56例腰椎滑脱患者行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和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56例平均随访32个月(7~54个月),术前与术后的Taillard指数、Boxall指数、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与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优良率98%,融合率100%。并发症有硬脊膜损伤致脑脊液漏1例,无神经根损伤,无断钉、棒现象。结论:RF系统复位内固定,双Cage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能克服单纯使用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椎间植入对椎体滑脱患者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01/2004-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腰椎滑脱患者114例,均知情同意。行后路椎间融合术时根据椎间融合材料的不同,将114例患者分为3组,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两块自体髂骨椎间融合)42例;自体髂骨 椎间融合器组(自体骨 单枚椎间融合器)36例;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椎间融合器组(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单枚椎间融合器)36例。椎间融合器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良好的固定功能,能提供较大面积的植骨床;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由处理后的牛松质骨与成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按一定比例组成。术后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脊柱融合率和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随访时采用临床功能评估标准(0~9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包括疼痛、止痛药使用、日常生活状况及工作状况4个项目,0~1分为优,2~3分为良。脊柱融合状况根据Kuslich融合标准(椎间隙中骨桥形成、屈-伸位片上活动<5°、融合器周围无透亮区、矢状位CT片上有骨桥从上位椎体到达下位椎体)进行评定。结果:114例腰椎滑脱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5~30个月,其中15~20个月104例,20~25个月6例,25~30个月4例,平均随访时间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为15个月,自体髂骨 椎间融合器组为16个月,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椎间融合器组为16个月。①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显著低于自体髂骨 椎间融合器组和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椎间融合器组(P<0.05)。②疗效优良率:3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1年脊柱融合率: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 椎间融合器组显著高于自体髂骨椎间融合组及自体髂骨 椎间融合器组(97.0%,81.0%,83.3%,P<0.05)。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人工骨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后路椎间融合的植骨材料,术后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丢失少,治疗效果优于自体髂骨椎间植骨和自体骨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17.
腰椎椎间融合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克服了椎间植骨块移位和塌陷问题,有利于维持椎间隙高度和融合节段的稳定性,术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植骨融合术.同时,椎间融合术相关的并发症和软组织损伤导致的"融合病"也逐渐被关注.我院2008年6月-2009年4月采用双侧小切口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1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疗效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手术常用的两种椎间融合器为钛笼和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但两者在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评价上仍然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钛笼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后影像学及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5期)、MEDLINE、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至2013年6月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在颈前路手术中对钛笼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的使用进行比较的对照研究,由2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文献4篇,共235例患者,其中钛笼组128例,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组107例。Meta分析结果示:在融合率方面及临床疗效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融合器下沉移位率方面,两组在短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是在长期方面聚醚醚酮组下沉移位率要小于钛笼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在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方面,聚醚醚酮组要优于钛笼组。在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中应用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可以获得较好的融合率和临床疗效,相比钛笼可以更好的长期维持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并且拥有更小的下沉移位率。  相似文献   

19.
腰椎融合术为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畸形、创伤、结核及肿瘤等的基本技术。随着手术入路、器械及植骨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脊柱融合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常用的术式包括后外侧(横突间)椎体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360°融合术及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等。目前腰椎融合术的适应证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临床应用有一定的盲目性。伴随人们不断地探索和改进,腰椎融合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腰椎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部和骶部的椎间盘退行性病、腰椎假关节、脊柱滑脱等疾病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特点,是一种效果可靠的治疗腰部疾病疼痛的方法,且手术适应证和方法都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从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对腰椎盘源腰痛的机制,以及椎间融合器治疗疼痛的效果进行探讨,对可吸收融合器、不可吸收融合器、异体骨螺纹融合器的比较,寻找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足够强度的椎体间支撑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