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好发于年轻人,发病原因多见于脑血管畸形和脑血管瘤,少数为外伤。SAH病人大多数伴有剧烈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少数人会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甘露醇是常用药物之一,但因甘露醇的反跳作用及肾功能损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科自2001-01~2003-12使用阻七叶皂甙钠治疗SAH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症状性脑动脉痉挛 (SCVS)的并发症使病情加剧或引起死亡 ,影响病人的生命或肢体活动功能。近几年来本人使用西比林口服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SCVS患者 3 7例 ,疗效肯定 ,予以报道。1 临床资料1 1 病例 本院住院的SAH患者中出现SCVS症状及体征者 ,按其入院顺序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 ,二组病人在年龄、症状、体征和发病时间诸方面无差异性。其中治疗组 3 7例 ,对照组 3 1例。治疗组中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 2 3~ 62岁 ,平均 ( 3 8 2±3 4)岁。SAH发生后 12h内入院 3 0例 ,12~ 3 6h入…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 1998 -0 1~ 2 0 0 3-0 1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 (HICH)2 0 3例。其中 76例行手术治疗 ,疗效较好 ,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男 49例 ,女 2 7例 ,年龄 2 8~ 76岁。年龄 2 8~ 6 0岁 5 2例 ,>6 0岁 2 4例 ,均患高血压 1~ 12a ,平均4 8a ,饮酒史 2 9例 ,均为男性。入院时血压高者 6 3例。1 2 临床表现 发病距入院时间 2h内 6 8例 ,6h内 8例 ,均于6h内行头颅CT检查后急诊入院。入院时意识障碍 (GCS)昏迷评价 :轻度 (13~ 14分 ) 30例 ,中度 (9~ 12分 ) 32例 ,重度 (3~ 8分 ) 14例。一侧面瞳孔散大 2…  相似文献   

4.
自 2 0 0 0 -0 1~ 2 0 0 3 -12 ,我科收治外伤性脑积水病人 2 4例 ,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3 62人的 6 6%。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5~ 70岁 ,平均 2 3 5岁。1 2 致伤原因 车祸伤 19例 ,坠落伤 3例 ,其他伤 2例。1 3 伤后发生脑积水时间  2周以内出现脑积水者 14例 ,2~6周者 10例。1 4 GCS评分 病人入院时GCS评分 ,3~ 5分者 10例 ,6~ 8分者 14例。1 5 临床表现 昏迷 12例 ,头痛、呕吐 8例 ,共济失调、尿失禁 4例。1 6 诊断及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均经头颅CT动态监测 :有广泛脑挫裂…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我院 1998 0 1~ 2 0 0 2 0 1,由于使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患者引起肾功能损害 80例 ,现报告如下 ,以引起同道者注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48例 ,女 3 2例 ,年龄 47~ 86岁 ,平均年龄 60 3岁 ,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 69例 ,糖尿病病史者 8例 ,冠心病史者 6例 ,全部病人均未问出肾脏病史 ,入院后即常规检验肾功能及尿常规 ,均未见异常。1 2 治疗情况 所有病例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采用 2 0 %甘露醇 ,每次 2 5 0ml,一日 2~ 4次静滴 ,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均未使用其它对肾脏…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2 0 0 1~ 2 0 0 3年 6月 ,应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12例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2例均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既往有糖尿病史 ,年龄 68~75岁 ,其中大面积额、颞、顶叶、基底节区脑梗死 5例 ,大面积枕叶、顶叶脑梗死 3例 ,大面积颞叶脑梗死 2例 ,大面积小脑梗死 2例。2 结果12例入院后急查肾功能均正常 ,给予 2 0 %甘露醇 12 5ml快速静滴 ,1次 /6h。 10例于应用甘露醇第 3d出现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 ,2例于应用甘露醇第 6d出现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 ,发现肾功能异常后立即停用甘露醇 ,改用甘油氯化钠、白蛋白等 ,…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 1999 10~ 2 0 0 1 12的 10 2例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应用甘露醇致肾损害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0 2例患者中男 5 6例 ,女 46例 ,年龄 2 5~ 88岁 ,>6 0岁 6 1例 ,<6 0岁 41例。病人经头颅CT或脑脊液检查确诊脑卒中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 36例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5 2例 ,脑栓塞 6例 (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有肾脏病病史和使用有可能影响肾功能药物的除外。1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病人除按其原发病作综合治疗外 ,急性期以 0 2 5~ 1 0g/kg剂量 ,使用 2 0 %甘露醇静脉注射或快速静…  相似文献   

8.
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 ,常规方法胃管置入有一定的阻力和难度。 2 0 0 2 -0 3~ 2 0 0 3 -12我们对 5 9例脑外科昏迷病人行气管切开 ,应用侧位注气胃管置入法 ,1次成功率达 91 5 %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常规方法共实施胃管置入 176例 ,重型颅脑损伤 2 6例 ,颅内血肿 3 3例 ,脑干伤 2 2例 ,脑出血术后 5 3例 ,大面积脑梗死开颅减压术后 12例 ,脑积水 5例 ,颅内肿瘤 7例。GCS评分3~ 5分 10 2例 ,6~ 8分 74例 ;男 14 6例 ,女 3 0例 ;年龄 4~76岁。留置胃管 3~ 160d。侧位注气胃管置入共 5 9例 ,男 46例 ,女 13例 ,年龄 12~ 62岁 ,均…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 1998 -0 1~ 1999-0 8采用脑脊液 (CSF)置换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3 3例 ,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3例 ,男 2 1例 ,女 12例 ,年龄 3 1~ 72岁 ,平均 5 1 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1~ 48h。活动时起病 2 4例 ,安静时起病 9例。均有剧烈头痛 ,经CT证实为原发性SAH ,CT示外侧裂池、脑沟、环池、脑表面等部位呈高密度影 ,腰穿检查均为血性CSF。1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常规给予脱水剂、止血剂、钙拮抗剂等治疗 ,并绝对卧床休息 4~ 6周。另外CSF置换及鞘内注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细胞因子IL-6,SIL-2R和CD8进行了研究。12例病人中,10例为自发性SAH,其中8例为动脉瘤性SAH;2例为创伤性SAH。结果:1.IL—6:血清中IL—6水平在SAH3天时有3例升高,1例第9天升高;脑脊液中在SAH后1~3天11例呈病理性增高,有8例于3~6天达高峰,6~9天始下降。2.SIL—2R:血清中8例有3例1~3天升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5 11~ 2 0 0 1 0 3共收治 9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 ,其中 2 6例出现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3 6~ 79岁 ,3 6~ 49岁 7例 ,5 0~ 79岁 19例 ;其中 2 3例因冬季煤炉取暖所致 ,3例因煤矿井下瓦斯泄露所致。全部病人发现时均昏迷 ,昏迷时间 2h~ 4d。入院后均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 ,清醒后距发生迟发性脑病时间 1~ 2 4d。1 2 临床表现 痴呆 18例 ,反应迟钝 6例 ,去皮质状态 5例 ,四肢肌张力增高 9例 ,精神异常 8例 ,语言障碍 5例 ,大小便障碍 11例…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 2 0 0 1 0 1~ 2 0 0 1 12应用 β 七叶皂甙钠和 2 0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均经CT证实确诊。治疗组 5 3例 ,男 3 4例 ,女 19例 ,年龄 41~ 84岁 ,平均 67岁。对照组 47例 ,男 3 3例 ,女 14例 ,年龄 44~ 81岁 ,平均65岁。以上两组患者均未并发严重心肾功能损害。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发病 72h内 ,应用 β 七叶皂甙钠 10mg溶入生理盐水 12 5ml与 2 0 %甘露醇 12 5…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是临床上常见的昏迷 ,其主要原因为降糖药物所致。而昏迷后经抢救神志转清 ,恢复如常。但部分病人在 2周内又出现脑梗死引起偏瘫等症状 ,故称为糖尿病低血糖后脑梗死。本文收集近 10年来因低血糖昏迷抢救的 80例病人 ,其中发生脑梗死的 3 2例进行临床、CT研究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为 2型糖尿病 ,发生脑梗死 3 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64~ 75岁 ,平均 66岁。糖尿病患病时间最短 1年 ,最长 12年 ,平均 8年。平时治疗用药情况 :以优降糖为主治疗 12例 ,优降糖和…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经颈总动脉内注射甘露醇法治疗脑疝 ,可以使甘露醇快速充分发挥其脱水降颅压功效 ,有效降低颅内压 ,在短时间内缓解脑疝症状 ,为抢救治疗和病人恢复争取了时间 ,从而从根本上解除病因 ,降低了脑疝死亡率和致残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 3 5例病人 ,男 2 3例 ,女 12例 ;年龄 2~ 64岁 ,平均 3 7岁。其中外伤致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形成脑疝 2 8例 ,占 80 % ;高血压脑出血形成脑疝 5例 ,占 14 3 % ;脑瘤卒中 2例 ,占 5 7%。1 2 实施方法  3 5例病人入院后经CT证实诊断 ,均有脑疝症状 ,符合诊断标准。进行随机分组 ,治疗组…  相似文献   

15.
肺部感染是脑外伤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 ,占医院感染首位 ,死亡率较高。本文分析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 30例脑外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因素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并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提高了脑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1 临床资料本组气管切开病人 42例 ,均昏迷。男 30例 ,女 12例。年龄7~ 85岁 ,留管时间 7d~ 2a ,术后并发不同程度肺部感染 30例 ,占 71%;经抗感染及护理后好转 2 6例 ,4例死于原发性颅脑损伤 ,占本组 9 5 %。2 相关因素2 1 呼吸道不畅及误吸 此原因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本组病人均为昏迷 ,由于昏迷舌…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2 0 0 0 0 1~ 2 0 0 3 0 4共收治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 1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4例 ,女 2例。年龄 46~ 80岁 ,平均 63 1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10例 ,意外跌伤 5例 ,打击伤 1例。1 2 临床表现 就诊时间为伤后 1~ 2 6h。伤后有原发昏迷 10例 ,继发昏迷 2例 ,神志清醒 4例。其中原发昏迷中有 6例昏迷时间不超过 0 5h ;14例一侧肢体有不同程度偏瘫 ,其中 4例为逐渐发展而来。入院后均行CT检查 ,证实为基底节区血肿 ,均为一侧 ,血肿量在 10~ 5 5ml ,中线最多偏移 1 5cm。1 3 治疗及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小脑出血超早期 (6小时以内 )手术不仅可以提高生存率 ,还可以提高生存质量。我院自 1991~ 2 0 0 0年对 2 7例重症小脑出血病人进行了超早期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12例 ,年龄 12~ 6 9岁 ,平均 4 0岁。1.2 临床表现 几乎均为突然发病 ,首发症状为突然昏迷11例 ,头痛头晕 15例 ,共济失调 1例。 15分钟~ 1.5小时均出现昏迷 ,其中GCS评分 6~ 8分 14例 ,4~ 5分 13例。去大脑强直样抽搐 3例 ,双侧瞳孔缩小、生命体征不平稳等脑干损害症状 11例。均有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式征…  相似文献   

18.
84例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 1992年 2月~2 0 0 1年 6月经临床确诊的 84例动眼神经麻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可能的病因诊断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分合并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或其他神经功能轻度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其中男 43例 ,女 41例 ,年龄 18~ 80岁 ,平均 59.5± 13 .9岁。病程 3小时~ 2月 ,平均 13天。合并糖尿病 18例 ,高血压病 2 4例 ,冠心病 3例。既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史 1例 ,入院时确诊为自发性 SAH 3例 ,外…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12 5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经CT证实。1 2 一般资料  12 5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79例 ,女 46例。年龄3 4~ 83岁 ,平均 64 9岁。小于 5 0岁 11例 ,5 1~ 60岁 2 3例 ,61~70岁 5 0例 ,71~ 80岁 3 7例 ,80岁以上 4例 ,存活 80例 ,死亡 45例。1 3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在活动时发病 ,情绪激动、劳累和睡眠欠佳为诱因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肢体功能障碍 ,部分病人很快进入昏迷。出血部位、出血量及临床症状见表 1、表 2、表 3。 表 1出血部位 (人 )基底节区脑叶…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双盲法对4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随机给予尼莫地平(21例)或安慰剂(20例)以研究其血小板功能。全部病人于发病后≤96小时入院。入院前二周内和入院后未用过非类固醇抗炎药,尿液检查无水杨酸盐。40例经CT确诊,1例经腰穿和手术证实,38例曾手术。两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临床分级、临床和CT表现均相似。开始尼莫地平剂量为0.25μg/kg/min,连续静滴,二小时后剂量增至0.5μg/kg/min,维持给药直到SAH后7~10天。如果在发病≥8天手术则至少维持给药至术后3天,以后改为口服(60mg Q4h)到SAH后21天。对每个病人于SAH后1~5天(早期)、7~10天(中期)、11~18天(晚期)分别进行血小板聚集力测定、血小板计数和血栓素B_2(TXB_2)的浓度测定。结果显示(1)尼莫地平对血小板聚集力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