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测定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共296例和40例健康人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IgE抗体。并观察了其中30例患者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BDP)4周前后上述指标和肺功能变化。结果:发作期过敏性哮喘患者血Eos计数,血清ECP、TIgE、sIgE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均为P<001)。治疗前、后血Eos、ECP和肺功能(FEV1、PEF、Raw、sGaw等)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过敏性哮喘发作期病人Eos与ECP水平变化呈高度正相关(ρ=0721,P<001),而Eos、ECP分别与FEV1%呈高度负相关(ρ=-0782,ρ=-0695;P均<001)。结论:血清ECP水平可作为哮喘气道炎症监测及指导治疗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患者痰白细胞介素16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6(IL16)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8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过敏性体质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者的痰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痰中IL16的含量,并以免疫染色技术检测CD+4细胞和活化嗜酸细胞(EG2细胞)数。结果哮喘患者无论是过敏性还是非过敏性,痰液中IL16水平与过敏体质但无哮喘的患者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经治疗后IL16水平能达缓解期水平。此外,痰液中CD+4细胞和IL16水平比较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痰液中EG2细胞数与IL1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结论IL16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募集CD+4T细胞从而在CD+4T细胞所介导的哮喘气道嗜酸细胞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细胞因子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白细胞介素(IL)5、IL8、ECP浓度及嗜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ECP浓度由(500.3±49.6)μg/L降至(59.8±10.9)μg/L,嗜酸细胞数由(11.6±1.7)×10-2降至(4.1±0.7)×10-2,IL5浓度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患者IL5浓度下降不明显。结论哮喘气道炎症与嗜酸细胞激活、ECP和IL5释放增多有关。COPD气道炎症以嗜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为主。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调节炎性细胞数量和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生成,从而抑制气道炎症,治疗效果优于COPD患者。  相似文献   

4.
哮喘患者痰液中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痰液中一氧化氮( N O) 代谢终产物———亚硝酸盐/ 硝酸盐( N O2/ N O3) 测定在哮喘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Griess 重氮法测定45 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哮喘患者及15 例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血清 N O2/ N O3 含量,同步测定哮喘患者痰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 C P) 水平及肺通气功能。结果 哮喘轻、中、重度发作期患者痰液 N O2/ N O3 中位数浓度( 分别为131 μmol/ L、136 μmol/ L) 与缓解期组(85 μmol/ L) 及正常对照组(63 μmol/ L)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发作期组与缓解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 ;慢支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液 N O2/ N O3 水平(33 μmol/ L) 与各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缓解期及发作期哮喘患者痰液 N O2/ N O3 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 E V1 占预计值% )间呈显著负相关(r 分别= - 0587 、- 0485 , P 均< 005) ;而痰液 N O2/ N O3 与 E C P 间呈  相似文献   

5.
哮喘患者痰液细胞因子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痰中细胞因子、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荧光免疫法对轻(M组10例)、中、重度(MS组15例)哮喘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重度哮喘患者痰液IL-5(35ng/L以上)、TNF-α(M组为149±59ng/L,MS组为267±147ng/L)、sIL-2R(M组为348±107kU/L,MS组为488±127kU/L)、ECP(M组为127±95μg/L,MS组为278±150μg/L)浓度均显著高于轻度哮喘患者。结论哮喘患者痰液中可检出有关的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它们参与了哮喘的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胃疾病患者血清hEGF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RIA法测定慢性胃炎(CG)患者55例,胃癌(GC)患者13例及胃溃疡(GU)患者11例血清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含量,并与21例正常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与正常人血清hEGF含量(078μg/L±027μg/L)比较,CG患者血清hEGF含量显著升高(158μg/L±020μg/L,P<005),GU患者hEGF含量明显降低(045μg/L±013μg/L,P<005),而GC患者hEGF含量则无明显变化(117μg/L±033μg/L,P>005).按慢性胃炎病变程度比较见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轻度及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hEGF均高于正常人(149μg/L±037μg/L,152μg/L±035μg/L及166μg/L±028μg/L与078μg/L±027μg/L,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EGF含量有升高的趋势.结论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hEGF含量异常与其发病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层粘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在良恶性肝肿瘤鉴别中的价值.方法肝恶性肿瘤患者46例,良性肝占位患者31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38例和健康献血员4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空腹血清LN和CⅣ.用SN695型智能放射测量仪进行测量.结果肝恶性肿瘤组血清LN水平(247μg/L±92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5μg/L±21μg/L,P<001)与良性肝肿瘤组(106μg/L±51μg/L,P<001);肝恶性肿瘤组血清CⅣ水平(412μg/L±64μg/L)显著高于良性肝占位组(90μg/L±20μg/L,P<001)、其他恶性肿瘤组(99μg/L±37μg/L,P<001)和正常对照组(84μg/L±17μg/L,P<001).血清LN和CⅣ对良恶性肝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18%和896%.对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69%和913%.结论血清LN和CⅣ对良恶性肝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浸润转移与癌胚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患者与癌胚抗原(CEA)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7岁~80岁,平均549岁±132岁,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DukesA16例,B20例,C14例,D10例.用RIA测定血清CEA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EA的表达.结果血清CEA水平及肿瘤组织CEA表达均与肿瘤浸润及转移有关.有转移的患者血清CEA水平(1146μg/L±791μg/L)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453μg/L±323μg/L,P<001),肿瘤组织CEA表达强度在有转移与无转移患者中亦有明显差异(强阳性率875vs389%,P<001).肿瘤组织CEA表达类型也与肿瘤转移有关,呈胞浆型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541%)及远处转移(270%)明显高于呈顶端型表达者(190%,0%,P<001).结论CEA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肿瘤组织CEA表达类型亦可作为一项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哮喘气道炎症粘附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在哮喘气道炎症粘附机制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哮喘的发病机理。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肺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和呼吸生理学方法系统观察正常组和哮喘组豚鼠各项指标。结果(1)哮喘组豚鼠肺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Cdyn)和肺气道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2)哮喘组豚鼠血浆和肺泡灌洗液(BALF)可溶性ICAM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血清和BALF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3)哮喘组豚鼠肺组织(气道上皮和血管内皮)ICAM1和IL8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ICAM1、P选择素、IL8、ECP参与介导了哮喘气道炎症的粘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痰中细胞因子、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及荧光光免疫法对轻(M组10例)中、重度(MS组15例)哮喘2痰液白细胞介素(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中、重度哮喘患溶液IL-5(35ng/L以上)、TNF-α(M组为149±59ng/L,MS组为267±147g/L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测定胸液的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及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计数,并以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做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胸液组CEA为47.31±21.32μg/L,明显大于结核性胸液组(3.58±3.07μg/L)(P<0.001)。恶性胸液组Ag-NOR计数4.58±1.19个/细胞,明显大于结核性胸液组(1.51±0.40个/细胞)(P<0.01),而sIL-2R结核组为1061.78±455.30KU/L,大于恶性胸液组(442.19±283.77KU/L),(P<0.01)。提示三项指标同时检测,综合分析有利于恶性胸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IL)-5mRNA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激活作用的影响,本研究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半定量分析了哮喘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5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检测了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20%时的乙酰甲胆碱(MCH)激发浓度(MCH-PC20值)和基础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等指标。结果发现,糖皮质激素不仅能改善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和通气功能,而且还可抑制PBMC中IL-5mRNA的表达和降低血清ECP浓度(P<0.05);血清ECP浓度下降幅度或MCH-PC20值改善幅度与IL-5mRNA表达水平下降幅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426和0.4857,P值<0.05)。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通过抑制IL-5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后者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而发挥其抗气道炎症反应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0例外源性哮喘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低亲和力IgE受体(即CD23)表达、白细胞介素-4(IL-4)及血清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发作组哮喘患者IgE、IL-4、CD23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IgE升高与CD23呈正相关(r=0.827;P<0.01)。缓解组IgE抗体、IL-4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23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l)。以上结果表明了这一细胞因子的失衡与外源性哮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其细胞密度的改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杭君  孙滨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2):802-804
为研究哮喘患者体内嗜酸性粒细胞(EC)、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及相互关系,对哮喘,急者外周血EC密度及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哮喘患者外周血低密度EC增多,血清ECP、sIL-2R浓度同时增高且幅度一致。提示EC的激活与T淋巴细胞激活有关,两者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徐东  许仁和 《山东医药》1999,39(1):47-48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嗜酸粒细胞合成并储存于类晶体颗粒基质中的强碱性蛋白质。在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形成过程中,嗜酸粒细胞及其释放的毒性蛋白ECP起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可用放射免疫法、荧光酶标免疫法检测血清、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D86 分子对抗原引起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加深认识CD86 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刺激BALB/c 小鼠( 每组8 只) 以诱导嗜酸细胞(EOS)聚集到气道,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细胞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86 分子的表达水平;观察静脉注射抗CD86 单克隆抗体后BALF中EOS数和气道反应性的变化。结果 小鼠经抗原致敏和刺激后BALF中可以见到大量的EOS,气道反应性亦明显升高,BALF细胞所表达的CD86 水平也随之增高。经抗CD86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BALF中EOS数降低了67% ( P<0-01);同时,气道反应性也下降69% ( P< 0-01)。此外,抗CD86 单克隆抗体还可以抑制肺组织局部白细胞介素4 和白细胞介素5 的产生。结论 抗CD86 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气道EOS浸润和降低气道反应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局部白细胞介素4 和白细胞介素5 产生而实现。提示抑制气道抗原呈递细胞的活性应有益于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与肌酐清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6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23例对照者的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在IDDM组,无论是肌酐清除率(Ccr)正常或减低,其GH值均为2.53±1.7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71±0.53μg/L(P<0.05),GH与Ccr呈负相关(r=0.63,P<0.01),NIDDM组Ccr<50ml/min者GH值为1.83±0.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Ccr>80ml/min组(GH0.83±0.49μg/L,P<0.05)。糖尿病(DM)伴微血管并发症者,GH值为2.92±1.70μg/L,高于无此并发症者GH1.24±0.97μg/L,(P<0.01),认为GH与DM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在肝硬变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研究内皮素、一氧化氮在肝硬变血流动力学紊乱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肝硬变患者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504岁±110岁),其中腹水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468岁±124岁)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部分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结果肝硬变组血浆ET及NO水平(570ng/L±254ng/L,3872μg/L±1064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30ng/L±109ng/L,2923μg/L±545μg/L,P<001).腹水患者血浆ET及NO水平(675ng/L±247ng/L,4147μg/L±1071μg/L),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459ng/L±183ng/L,3272μg/L±702μg/L,P<001).NO与ET呈直线正相关(r=0772,P<001).结论肝硬变患者ET与NO水平升高,且腹水患者较无腹水者更升高;两者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哮喘患者细胞因子对IgE生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gE,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生物学方法测定血清IL-2水平和3H-TdR掺入法定量测定血清IL-6。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IgE、sIL-2R、IL-4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而发作期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且血清IgE分别与sIL-2R和IL-4水平有明显正相关(P均<0.01),与IL-2水平有明显负相关(P<0.01)。说明IgE合成增加是过敏性哮喘的关键,细胞因子有促进B细胞合成IgE的作用,并且直接参与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4例无肾病史及体征而血清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显示肾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进行体外反搏(ECP)治疗后,血清β2-M含量从3827.6±1195.7μg/L降至3040.5±749.8μg/L(P<0.05),尿β2-M含量从1197.4±353.4μg/L降至488.4±140.7μ/L(P<0.01),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获显著改善。认为ECP可能成为治疗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