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芳  计巧灵  邓倩  李玉薇 《中成药》2012,34(10):1966-1971
目的 探究促进罗布麻愈伤组织积累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培养条件.方法 以罗布麻无菌苗子叶为材料,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继代,探索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碳源、氮源和盐浓度对罗布麻愈伤组织生长率和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积累的影响.结果 (1)孵育在MS+0.5 mg/L KT+0.5 mg/L NAA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有量最高,分别为6.12 mg/g、7.23 mg/g;(2)培养基碳源为2.0 mg/L蔗糖+2.0 mg/L葡萄糖时,有利于愈伤组织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积累,两种成分分别为7.45 mg/g、8.69 mg/g,是植物叶片的1.24倍和1.22倍;(3)当培养基氮源为2 475 mg/L NH4NO3,0 mg/L KNO3时,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有量均最高,分别为8.67 mg/g、9.86 mg/g,是植物叶片的1.44倍和1.38倍;(4)培养基中添加150 mmol/L NaCl时,愈伤组织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有量最高,分别为10.07 mg/g、11.15 mg/g,是植物叶片的1.67倍和1.56倍.结论 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可以促进罗布麻愈伤组织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积累,为进一步以罗布麻愈伤组织为材,工业化生产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这两种重要的药效成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金丝桃苷等5个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进行筛选与验证.方法 采用经典抗抑郁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大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实验和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对5个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 发现阳性对照盐酸氟西汀(5 mg/kg)、18.66 mg/kg金丝桃苷剂量组与空白相比都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P<0.05),表明金丝桃苷可能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活性;同时利用大鼠强迫游泳和小鼠悬尾实验对活性单体金丝桃苷进行了抗抑郁活性的验证,结果显示金丝桃苷10,20 mg/kg两个剂量给药组均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各给药组小鼠的自主运动情况与阳性对照和空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表明金丝桃苷具有明确的抗抑郁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罗布麻总黄酮主要成分在大鼠胃、肠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考察罗布麻总黄酮主要成分在大鼠胃、肠内的吸收情况,以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灌流罗布麻总黄酮前后指标成分的含量变化,计算二者在胃、肠中吸收率,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18.5∶81.5),流速0.9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在大鼠胃中2 h的平均吸收率分别为36.92%,36.49%;在大鼠肠中依次为47.70%,48.25%。结论: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在大鼠胃、肠部均有吸收,但两成分在肠部的吸收较胃部好,为罗布麻总黄酮的剂型设计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罗布麻和混淆品白麻不同部位(叶、花、茎、根)指标成分的含量,对药材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罗布麻和白麻不同部位中指标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三叶豆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芦丁、白麻苷、新绿原酸、绿原酸等14种黄酮和3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基于各组分进行聚类、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比较各组样品。结果:罗布麻和白麻不同部位样品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三叶豆苷等。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根中主要成分类似,叶、花中黄酮与酚酸含量均较高;罗布麻和白麻的差异成分主要表现在绿原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金丝桃苷、白麻苷、山柰酚、表儿茶素、隐绿原酸、紫云英苷、三叶豆苷、异槲皮苷。结论:罗布麻与白麻主要成分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评价罗布麻属药材成分差异和罗布麻传统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一些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如金丝桃苷、异槲皮素、槲皮素等)具有抗抑郁作用。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本次研究了罗布麻叶提取物在大鼠强迫游泳试验(FST)中表现的抗抑郁作用。 材料和方法:罗布麻叶(100g)于70%乙醇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合并乙醇提取液,蒸干后溶于热水,用硫酸调节pH至3.0,过滤,滤液上Diaion HP-20柱,依  相似文献   

6.
石秋梅  邓翻云  吴敏言 《中草药》2014,45(9):1326-1329
目的 旨在建立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叶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方法,同时以新疆产2种罗布麻叶为实验材料,拟揭示其与其他产地罗布麻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差异,为罗布麻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150 mm×4.6 mm,5 μm),柱温40 ℃,以乙腈-0.1%磷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 μL,测定罗布麻叶乙醇提取物中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量。结果 芦丁、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96~49.60、0.96~9.60和10.24~102.40 μg/mL,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2、0.999 0和0.997 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2.3%和100.1%,RSD分别为1.5%、3.2%和2.7%。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同时测定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叶中3种黄酮类成分,同时,由测定结果可知,新疆产与其他产地的罗布麻叶芦丁和异槲皮苷量差异很大,新疆产罗布红麻芦丁质量分数很高,为0.55%,与异槲皮苷量相当,但金丝桃苷质量分数很低,仅0.07%,而新疆产罗布白麻的芦丁和金丝桃苷质量分数均很低。该研究将为罗布麻叶药材及其提取物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不同炒炭程度对荷叶炭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与槲皮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建立HPLC同时测定这3种物质的方法,通过模拟炮制来研究这3种物质转变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Hypersil gold C18(4.6mm×250mm,5μ)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60nm;柱温:35℃。结果:荷叶炒炭后,金丝桃苷与异槲皮苷含量随炮制时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槲皮素含量随着炮制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280±5℃温度下炒制10min左右达到峰值;另外,在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模拟炮制样品中均检出槲皮素。结论:该实验说明不同炒炭程度对荷叶炭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在加热炮制过程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受热分解产生槲皮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鸡嗉子叶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2 nm,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在100倍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3%、97.78%、99.83%.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测定鸡嗉子叶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鬼针草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256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进样量在10.6~212 ng、21.5~430 ng、20.4~408 n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61%、98.87%、98.09%。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鬼针草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刘洋  张学兰  李慧芬 《中成药》2014,(4):842-845
目的研究比较荷叶生、炭饮片总黄酮、总生物碱及4种化合物对兔体外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正常新西兰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观察荷叶生、炭饮片总黄酮、总生物碱及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荷叶碱对家兔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荷叶生、炭饮片总黄酮及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均可显著缩短PT和APTT,而荷叶碱、生荷叶总生物碱均可明显延长APTT和PT,但各组对FIB均无明显影响;荷叶炭总黄酮与生荷叶总黄酮比较,APTT、PT显著缩短;槲皮素与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比较,APTT、PT也显著缩短。结论黄酮类成分为荷叶生、炭饮片止血活性成分,槲皮素的止血活性强于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荷叶碱、生荷叶总生物碱具有抗凝血活性。为阐明荷叶炭止血炮制机理及制订荷叶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激活是严重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生物学变化,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的分泌过多。某些抗抑郁药可纠正抑郁症患者HPA的机能亢进,因而表明HPA轴可能是抗抑郁作用的重要靶点。作者研究了贯叶金丝桃中的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素、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miquelianin能否调控HPA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香附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香附抗抑郁活性提取物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通过三种动物模型,即小鼠悬尾实验(TST)、强迫游泳实验(FST)和开场实验(OFT)模型,首次测试香附95%乙醇提取物(醇提物,XF-E)及其水提物(XF-W)的抗抑郁活性.结果 ①在抗抑郁活性提取物筛选方面:XF-E (2 g/kg)可使小鼠在TST及FST的不动时间均显著性缩短(P<0.05),而XF-W(2g/kg)对此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小鼠OFT穿格次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活性提取物量效关系方面:XF-E(1,2g/kg)均可使小鼠在TST及FST的不动时间显著性缩短(P<0.05),XF-E (0.5 g/kg)对此亦有缩短趋势(P>0.05).结论 首次证实XF-E为香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提取物,且XF-E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罗布麻叶提取物(LL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系正常大鼠(WKY)血压、体重及摄食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①材料:将罗布麻叶放入220~280℃的罐内杀青,于150℃焙干(约6min),制成半成品。再于约130℃(15min)和约150℃(45min)焙制成罗布麻茶。取茶100g,先后以95~100℃水1000mL、800mL各煎煮60min,提取液浓缩,离心。滤液230℃雾化干燥,粉碎后得LLE。经HPLC定量,LLE中含类黄酮成分金丝桃苷及异槲皮苷各6mg/g。经营养学评价,LLE中富含Mg8mg/g,不含咖啡因。②实验动物:4周龄的雄性SHR及WKY。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预饲1周…  相似文献   

14.
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其果实槟榔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至今未见有关抗抑郁作用的报道。本实验对槟榔乙醇提取物(ACE)的抗抑郁作用进行了研究。 实验方法:采用强迫游泳试验(FST)、尾悬挂试验(TST)、育亨宾宁碱试验和运动试验来研究槟榔的抗抑郁作用。FST使用Wistar雄性大鼠;TST和运动试验使用NMRI雄性小鼠。各实验以氯吉兰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实验前1h给予不同浓度的ACE溶液。统计方法采用F检验。 实验结果:①ACE的LD(50)为600mg/kg。②4、10、13、50、80和100mg/kg的ACE(腹腔注射)对实验动物的作用差异显著。FST表明,10、13和50mg/kg ACE分别使大鼠不动时间缩短24%、49%和53%,而80、100mg/kg的ACE却分别使不动时间延长了16%和21%。TST表明,4~80mg/kgACE可显著缩短不动时间,而100mg/kgACE却使不动时间延长。另外,还采用育亨宾宁碱致死试验和运动试验进一步研究了ACE抗抑郁的机理,给予ACE未使育亨宾宁碱引起的小鼠死亡数增加,而且小鼠的行为也无明显变化。ACE组小鼠的运动活性与对照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由于槟榔中含有两种具有相反作用的活性物质,所以随给药浓度的不同呈现双向作用。在4~80mg/kg范围内,ACE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5,(8)
目的分析荷叶炒炭后烟雾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n)技术分析荷叶炒炭散发烟雾的甲醇液成分,再采用HPLC技术分析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和荷叶碱分别在270℃烘制3 min后升华物的化学成分。结果在荷叶炒炭散发的烟雾中检出5种生物碱,分别为莲心碱、杏黄罂粟碱、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原荷叶碱、荷叶碱,在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的模拟炮制品中均检出其苷元槲皮素,在荷叶碱炮制时有荷叶碱升华。结论炒炭可使荷叶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含有量降低,而使槲皮素含有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市售山楂中异槲皮苷及金丝桃苷的含量以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XB-C18色谱柱,采用梯度洗脱条件,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对山楂中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进行检测,并进行系统适用性考察。结果经方法学验证,线性范围分别为0.60~38.52μg/m L、0.60~38.56μg/m L,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101.88%~102.44%,RSD小于2.5%。结论本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市售山楂异槲皮苷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秀丽  张素琼  李青山 《中药材》2007,30(9):1086-1088
目的:对罗布麻属红麻(Apocynum venetumL.)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聚酰胺柱、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法纯化,对红麻水提物中的总黄酮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化学、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出8个黄酮类成分,已进行结构鉴定的有5个化合物:三叶豆苷(Ⅰ)、金丝桃苷(Ⅲ)、槲皮素(Ⅴ)、乙酰异槲皮苷(Ⅶ)与异槲皮苷(Ⅷ)。其余化合物正在鉴定中。结论:化合物Ⅰ、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18,(11)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柿叶提取物)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乙腈-0. 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以槲皮素为内标,计算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杨梅素、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其含有量。结果 6种黄酮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99. 59%~101. 16%,RSD 1. 28%~2. 54%,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脑心清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传统中药罗布麻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模型,采用MTT法、LDH检测法观察罗布麻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罗布麻提取物100,50,26 mg/kg(i.g.)连续给药10 d后,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为P<0.001,P<0.05,P<0.01);同时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结论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周园  董秋菊  冯薇  牛丽颖  王相  李铮 《中草药》2018,49(1):227-23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山柰酚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南方菟丝子质量分析中应用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金丝桃苷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相对校正因子来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同时用外标法测定南方菟丝子及其炮制品中7种活性成分的质量分数,对南方菟丝子一测多评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一测多评法在南方菟丝子中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以金丝桃苷为内标同时测定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山柰酚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南方菟丝子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