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尖瓣替换术后卵巢破裂大出血1例姜克勤病人女,46岁。1993年12月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行人工机械瓣替换术。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16~20秒。术后病人月经量即明显增加,经期延长。4天前,突感下腹部疼痛、会阴部坠胀及阴道少量...  相似文献   

2.
生物瓣衰坏病人的再次瓣膜替换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20例生物瓣衰坏病人的再次换瓣经验。第一次替换生物瓣时19例为单纯二尖瓣替换,1例为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替换。生物瓣在体内工作6~124年。二次手术前心功能II级1例,II级12例,IV级7例。手术共替换22枚机械瓣。手术死亡2例。作者指出对生物瓣替换术后的病人要定期复查,发现瓣膜有运动异常应及时再次手术换瓣,对心功能差的病人应作积极术前准备。分离心包内粘连不宜过多,提倡采用常温体外循环,持续温血灌注保护心肌;术后支持呼吸、循环功能,延长辅助呼吸时间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从1974年起应用Hancock猪异种生物瓣膜,迄今已七年以上,其施行瓣膜替换术的全部病人均采用此种瓣膜。既往的报告认为,就心内膜炎的易感性而言,该种瓣膜与机械瓣相等,就血栓栓塞发生率及由于机械瓣替换术后因抗凝而引起的血液学併发症而言,该种瓣膜则优于其它。连续临床观察证明,猪异种瓣膜的血液动力学性能满意。本文报道了1285例病人使用Hancock瓣膜替换术的资料,其中557例主动脉瓣替换(下称AVR),561例二尖瓣替换(下称MVK)及16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4.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1991年11月至1994年4月,我们行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龄20~54岁,瓣膜病变均为风湿性。其中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替换术9例,二尖瓣替换术41例,本组病例全部存活。术后3周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50例均显示心功能良好,CI、SV、CO、EF均明显优于同期施行常规切除瓣下装置二尖瓣替换术的病人。文中对该种手术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9例报告徐宏耀张玉斌贾奎刘健1988年3月~1994年12月,我院共做二尖瓣替换术37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其中近3年做了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9例,与同期的10例常规二尖瓣替换术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6.
机械瓣替换心脏瓣膜长期有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为此,需长期口服抗凝剂预防.山于组织瓣致血栓性小,因此提倡在临床中应用,但在某些临床情况下血栓栓塞的危险增加.二尖瓣替换、房颤、巨大左心房(>7cm)和术中发现左房内大量血栓者具有高致血栓性.文献报道在这种情况下选用生物二尖瓣后大多数病人需长期使用抗凝剂.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89年9月~1993年7月对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瓣膜病变病人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主动瓣替换术8例二尖瓣替换术6例,双瓣替换术6例,无手术死亡,随访3~38个月疗效满意,作者认为瓣膜替换术对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失功者,是一种有挽救生命方法,并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前后抗生素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4例心脏三瓣膜替换李大连,朱朗标,余翼飞自1986年6月至1991年8月,我们在477例心脏瓣膜替换手术中,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同时替换机械瓣4例,占总数0.8%。因三瓣膜替换的病人病情重,术后早期及晚期死亡率高,现总结该组病例,就术前准备、手术...  相似文献   

9.
右前外进胸股动脉──右房转流行再次二尖瓣替换术5例黄达德,杨爱莲,陈文广,张从新,曹永辉,张年伟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机械瓣功能障碍或血栓形成等而需行再次手术的病例逐渐增多[1,2];原切口径路手术相当困难,常因分离粘连造成心脏或大血管损伤出血,...  相似文献   

10.
心脏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急性功能障碍是少见的并发症[1]。我院1986年3月至1996年12月,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08例,发生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6例,经再次手术痊愈5例,死亡1例。护理如下。1 临床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23~53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5例,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11.
用异种猪瓣膜以代替病人心瓣膜之治疗,已为广大医生接受。在成人中之临床效果很为满意,有些病人已随诊八年之久。在儿童中需瓣膜替换之机会较少,所以用异种猪瓣替换者也相应很少。在三个大学医院中综合收集到25例,年龄从17个月到16岁,随诊10~54个月不等(平均33个月),猪瓣替换主动脉瓣9例,替换二尖瓣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2例,三尖瓣2例,肺动脉瓣5例,术后发生严重瓣膜失效者5例(20%),而这些病人因有严重狭窄必须再行替换,其中二尖瓣2例,主动脉瓣3例,发生于瓣膜替换后18~45个月,于5例再手术之病人中1例死亡。取出之瓣  相似文献   

12.
自1972年1月至1984年1月的12年中,波士顿Brigham and Wenaen’s医院为706名病人施行了低架碟瓣及猪生物瓣的二尖瓣替换术,本文就手术早期及术后远期的危险进行了比较。对这706例施行二尖瓣替换术(MDR)的病人随访6~150个月,平均50个月;失访50例,(7%)。病人中男性243例,女性463例。年龄17~86岁,平均58岁,其中528人植入猪生物瓣,178人植入碟瓣,有253人同时施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瓣连合切开术,三尖瓣修补术等。病人心功能Ⅱ级者7人,Ⅲ级者3325人,Ⅳ级者374人。以二尖瓣返流为主者363人,二尖瓣狭窄为主者343人。全部手术均在心肺转流下完成。1977年以后,增加了含钾晶  相似文献   

13.
二尖瓣二次换瓣术后8次心脏停搏抢救成功1例冯树生,李中学,阎玉生,朱平,蒙华,王庆深病人女,40岁。二尖瓣生物瓣替换术后6年,因劳力性心慌、气促、双下肢水肿1年,心功能Ⅲ级,心胸比率0.75,诊断为生物瓣衰败。1995年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二次换瓣术,...  相似文献   

14.
对5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保留后瓣和腱索乳头肌二尖瓣替换术,其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17例,二尖瓣替换术36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8例。术后1个月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其左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同期行常规二尖瓣替换术者。其中SVI、EF和FS改善明显,人造瓣膜碟片启闭速度加快、室隔矛盾运动消失。随访2个月至3年半,平均2年1个月,均长期生存。术后半年心脏超声复查结果表明左心功能ESVI、SVI、EF、Fs较常规二尖瓣替换术者恢复更快,远期效果佳。作者对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的理论依据、适应证、具体操作技术及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972~1981年期间在大版有228例单纯或以狭窄为主的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直视二尖瓣手术,其中212例(93%)为直视二尖瓣交界切开术;余16例(7%)因严重疤痕需要二尖瓣替换术.直视二尖瓣交界切开术212例分为3型:Ⅰ型,瓣叶可活动没有瓣下病变(25例);Ⅱ型,瓣叶增厚有轻度到中度的瓣下病变(134例);Ⅲ型僵硬的瓣叶伴有严重的瓣下病变(53例).在Ⅲ型53例中20例有明显的轻度或中度瓣膜钙化。本文报告有严重瓣下畸形的53例二尖瓣狭窄病人直视二尖瓣交界切开术的10年经验.53例Ⅲ型病人中8例同时接受三尖瓣环成形术,7例伴有主动脉瓣狭窄病人施行了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11例病人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02例,其中主动脉瓣病变71例,二尖瓣病变16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病变6例,三尖瓣病变5例,肺动脉瓣病变4例。按照病人术前心功能状态,分为:(1)急性心功能不全组(25例);(2)慢性心功能不全组(77例)。施行主动脉瓣替换术71例,二尖瓣替换术16例,双瓣替换术6例,三尖瓣修复成形术5例,肺动脉瓣成形术4例。术后早期死亡9例(8.8%)。93例生存者随访时间3个月~16年,平均随访时间4.3年。晚期死亡6例,其中2例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复发率为2%。作者对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作了讨论,并介绍了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替换术13例报告陈达琨,谢辉我院从1991年元月~1993年4月,进行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13例。男5例,女10例,年龄17~47岁。术前诊断:风心二狭二闭11例,二尖瓣脱垂2例,伴房颤3例。手术方法:常规休外循环...  相似文献   

18.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3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37例梁智星,李大奇,孙长恩,高南翔,郭建军,梁法禹行二尖瓣替换术时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对维护左室张力环、维持心肌收缩功能和防止左心室破裂有重要作用[1~3]。我们自1990年12月至1992年10月连续行保留瓣叶及瓣下结...  相似文献   

19.
1986年4月至1994年5月施行再次二尖瓣替换手术44例,其中生物瓣替换术后瓣膜衰败12例,闭式二尖瓣扩张术后32例,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为6.8%,作者认为,无论是闭式扩张术后还是生物瓣替换术后,一但出现瓣膜毁损症状,应尽早行二次瓣膜替换术,术中及术后应加强心肌保护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17例二尖瓣替换术病人,其中8例保留后叶及瓣下结构为观察组;9例常规方法手术为对照组。术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缩短分数、射血分数及左室后壁底部,中部和心尖部缩短分数和运动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病人,因慢性纤维瘢痕累及后叶和瓣下结构,换瓣时切除后叶及瓣下结构对左室后壁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