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伍景斌 《中外医疗》2012,31(15):51+53-51,53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分析其疗效。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6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本组采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7例实施APLD,CNI,MED等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7例病人,实施APLD术654例,有效608例,无效46例,有效率92.97%;并发症10例,占本组的1.53%;实施CNI术329例,有效314例,无效15例,有效率95.44%;并发症3例,占本组的0.91%;实施MED术54例,有效54例,有效率100%,无并发症。结论 微创手术因其本身的优点,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和发展趋势;但是严格地选择适应症和恰当的手术方式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及技术的普及,经皮穿刺蛋白酶溶解术、激光、射频髓核成型术,以及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的推广应用,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就目前临床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技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传统后路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经皮腰间盘切除术治疗1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0~32月,平,平均21月,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在具有再次开放手术适应症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初次手术行单节段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和开窗术者中一侧单  相似文献   

5.
罗旺  王兵  陈凌强  龚志强  杨晋  李修恩 《西部医学》2018,30(3):400-404+408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 2015年7月应用局麻下经皮椎间孔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平均病程19.6个月。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 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12个月时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44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93.8%。结论 应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中期疗效肯定,随着恢复时间延长,腰椎功能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Mixter和Barr于1934年首次提出,并认为其是产生“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外科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易造成术后腰椎不稳,或因术后粘连及瘢痕等而造成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缺点[1]。微创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等特点[2]。因此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为人们所关注。笔者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化学溶核术化学溶核术是应用现代医学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第一项技…  相似文献   

7.
胡益民 《中外医疗》2010,29(34):89-89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的疗效。结果本组180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Nakai疗效评定结果优良率达95.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穿刺及消融过程均顺利完成,优良率达86.8%,有效率为97%。出现腰椎间隙感染1例,经卧床、抗炎等治疗而愈。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患者分为微创组、对照组各42例。微创组运用微创术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腰痛JOA评分、总体优良率、术后复发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腰痛JOA评分、优良率、术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总体疗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方淼  杜明奎  匡正达 《医学综述》2014,(12):2199-2201
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疗效确切,但对腰部软组织及脊柱附属结构破坏较大,脊柱正常载荷传导及运动功能的紊乱,加速邻近节段退变,从而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随着外科技术及器械的发展,微创治疗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该文将目前主流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腰椎椎间盘穿刺,环锯钻孔通过导管进行髓核摘除。治疗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5例,其中椎间孔区8例。椎间孔外区7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51岁。结果: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66min:出血量50-120mL,平均80mL;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随访期间1-3年,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安全、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均予椎板切除减压同时行腰椎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按照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行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40例( A组),全椎板切除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40例( 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材料,比较其术中表现及术后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均显著小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术后6个月ODI指数改善35分以上的人数显著高于B组,神经根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轻、融合率高、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腰椎椎间盘穿刺,环锯钻孔通过导管进行髓核摘除。治疗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5例,其中椎间孔区8例,椎间孔外区7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51岁。结果: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66min;出血量50~120mL,平均80mL;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随访期间1~3年,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安全、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性疾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术方案,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患者的治疗中。为此,该文详细阐述了经皮微创手术技术、显微镜微创手术技术、内窥镜微创手术技术,通过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将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和经皮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2月一2016年4月该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需手术治疗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照组予以经皮切吸,每组6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术中和术后指标、VAS评分以及ODI。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7±3.6)mL少于对照组(110.6±18.9)mL,术后住院(3.2±0.9)d少于对照组(9.6±3.0)d,卧床时间(26.5±7.8)d少于对照组(95.4±20.3)d,镇痛药物使用率7.8%低于对照组50.0%,满意度96.9%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和72 hVAS评分(3.6±0.9)分、(2.0±0.8)分和(1.3±0.5)分分别低于对照组(7.0±2.1)分、(5.5±1.7)分和(4.7±1.8)分,术后1个月ODI1(2.0±5.0)%和术后6个月ODI(5.1±1.9)%分别低于对照组(19.1±4.1)%和(13.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术中术后指标更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优化M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其并发症、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分析行优化MED术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VAS和ODI评分.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手术后较手术前JO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VAS手术后较手术前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手术后较手术前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术后78例获随访3~35(11 ±3)个月,均无相应节段椎间盘髓核组织再次突出,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优化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保持脊柱稳定性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即时及远期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行显微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46例,通过术前和术后2年的影像学资料对比,并根据改良的MacNab评价标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定手术的即时及远期疗效。[结果]改良的MacNab评价标准评价术后即时疗效优良率100%;腰椎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的(14.5±3.8)分升至术后2年的(27.5±3.3)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为(86.7±8.9)%;VAS评分由术前(7.8±1.3)分下降至术后2年的(1.6±0.7)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为(84.5±5.7)%。术后影像学显示突出髓核摘除满意。[结论]显微镜下完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其即时及远期疗效均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3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宁  罗飞  万忠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17-1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单侧椎板开窗、切除上位椎板的下1/2和下位椎板的上1,3、全椎板切除或者单侧半椎板切除手术进行椎管减压。结果随访6个月~3年。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283例(89.94%),良31例(9.84%),差1例(0.23%)。结论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可以减少并发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脱水、牵引、推拿及预防复发的治疗措施指导。结果全组150例中,治愈115例,显效或好转27例,无效8例,治愈及显效率为94.6%。结论采用本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