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66-72
目的通过对CooneyⅣ型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其骨折复位及后期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与石膏固定组和内固定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治疗效果,从而指导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2016年1~10月,选择我院CooneyⅣ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石膏固定组、外固定架组、钢板内固定组),各12例。治疗6个月后根据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比较各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外固定架组与石膏固定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外固定架组疗效较石膏固定组优越;外固定架组与钢板内固定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外固定架组疗效与钢板内固定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外固定支架透视辅助下复位骨折,不切开和暴露骨折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术后6~8周即可拆除外固定架,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无需二次手术,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2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A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B组)、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C组)治疗,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和PRWE评分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12个月,平均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A组优良率为88.1%,B组优良率为86.1%,C组优良率80.6%,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虽解剖复位程度不如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但仍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施展  张卫国  余毅  汪阳  蒋林 《广东医学》2016,(17):2634-2636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7例,分别采用掌侧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外固定架固定治疗35例。根据Stewart等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标准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分别行影像学及腕关节功能评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门诊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根据Stewart等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标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钢板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钢板内固定组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28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88.1%;外固定架组优19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钢板内固定组创伤性关节炎1例,正中神经刺激1例;外固定架组创伤性关节炎1例,钉道感染3例,螺钉松动2例。结论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与外固定架相比,钢板内固定骨折对位更好,术后复位丢失少,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克氏针十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8例135侧60岁以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石膏固定71侧,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34侧,切开复位钢板固定30侧,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腕关节功能按Dienst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76.1%,外固定架加经皮穿针固定组优良率85.2%,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优良率76.7%.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分别采用钢板(39例)和跨腕关节外固定架(3例)治疗。钢板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背侧置入板钉时,行腕部桡背侧切口。掌侧置入钉板时,行桡掌侧切口。解剖锁定钢板的手术方法和普通钢板无较大区别,但是切口较小、符合微创固定原则,钢板不需要塑形。跨腕关节外固定架固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在手法牵引复位,在C型臂X线光机透视下,行闭合外固定架固定即可。骨折不稳定,可辅助克氏针固定,必要时辅助切开复位。结果:采用Jakim的功能评分标准,钢板组39例。优3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7.4%。外固定架组3例,优2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2例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包括了三个亚型,灵活地选择固定材料及治疗方式,术后疗效优良率97.4%~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掌侧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10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普通解剖型接骨板及掌侧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每组各50例,平均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并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够显著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贾庆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32-2933
目的探讨斜T型钢板配合植骨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将接受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斜T型钢板联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两组尺偏角和掌倾角均大于术前,观察组尺偏角和掌倾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斜T型钢板配合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助于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6例,外固定架在术后8~12周拆除,术后立即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1~18个月。 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6%;术后12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9%。术后3个月、12个月与术前腕关节功能活动度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可有效重建桡骨远端解剖,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俊明  张光明  王建炜  戈涛 《广东医学》2012,33(13):1927-1929
目的 比较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以及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植骨3种手术方法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上述手术方法治疗60例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其中采用钢板内固定(A组)24例,采用外固定架(B组)22例,采用外固定结合微创植骨(C组)12例,根据术后10~12周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拆除外固定支架进行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疗效根据 Dienst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 近期疗效:3个月随访时A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活动度与功能评分优于B、C组(P<0.05).远期疗效:1年后随访时3组腕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功能评分优于B组,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腕关节活动度,但长期效果与外固定架和外固定结合微创植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辅助Wristore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分采用腕关节镜辅助Wristore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随访20.3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了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对患肢腕部进行疼痛评分,疼痛不明显者10例,轻度疼痛者9例,中度疼痛者1例;腕关节功能评定优7例,良9例,一般4例,优良率80.0%.结论 腕关节镜辅助Wristore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尤其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严重骨折的治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林小平  杨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621-462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选择治疗方案,其中行掌侧T形锁定接骨板内固定53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45例。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手术治疗组与石膏外固定组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价标准[任国文,吴学元.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3):254-255.]评分。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内固定组较石膏外固定组术后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优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12.
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该院收治的93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 例和观察组46 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支架手术方法,观察组采取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一般情况、术后的影像学测量参数和Gartland-Werley 腕关节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短缩和桡腕关节面移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Gartland-Werley 评分标准,对照组优良率为70.2%(33/47),观察组优良率为 89.1%(41/46),经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 =0.016),优良率观察组> 对照组( 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32例中,采用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钢板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18例(支架组),其中4例闭合复位后关节面不平整,予以小切口撬拨克氏针固定,术后8~10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活动腕关节。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2组患者在掌倾角和尺偏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钢板组腕关节掌曲、背伸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与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对早期恢复腕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外固定架,但长期临床疗效两者无差异,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对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获得1年以上随访病人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B组42例采用克氏针联合支架进行外固定术治疗。结果两组术后愈合及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肢缩短均达到解剖复位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功能恢复:C1、C2型骨折患者两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患者B组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中C1、C2型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与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都可作为一种选择,无优劣之分;C3型骨折,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比锁定加压钢板效果好,可作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适应症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7年8月,收治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6侧肢体。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夹板组)86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组78侧,锁定加压钢板(10ckingcompressionplate,LCP)内固定组42侧。按AO分型:A2型9侧,A3型26侧,B1型43侧,B2型23侧,B3型37侧,c1型30侧,c2型26侧,c3型12侧。【结果】治疗6个月后,夹板组腕关节功能优24侧,良30侧,可24侧,差16侧;外固定架组腕关节功能优21侧,良40侧,可8侧,差9侧;LCP组腕关节功能优24侧,良14侧,可2侧,差2侧。【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受伤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及骨质情况、患者经济状况及对腕关节功能的要求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1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记录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应用Cooney腕关节评分法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1±2.4)周,对照组为(14.8±3.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缩短长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缩短长度较治疗前均好转,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ooney腕关节评分中疼痛、活动范围、握力、屈曲/伸展活动度、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4.6%,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快,腕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刘淑永  王帅 《安徽医学》2015,36(11):1368-137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 LCP 内固定治疗27例(内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外固定组)。通过术后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尺偏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 Gartland-Werley 评分(4.12±1.41)分显著低于外固定组评分(5.06±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 Gartland-Werley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外固定组优良率(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CP 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与外固定支架效果相当,但其对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28例)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18例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10例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全部随访,腕关节功能按改良的McBride评定标准评定,优19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5.0%。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长度及关节面。  相似文献   

19.
王文华 《中外医疗》2016,(20):52-53
目的:观察研究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于2007年10月—2015年10月例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对照组行石膏外固定,实验组采取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评估两组疗效与患肢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8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中,手术内固定疗效较石膏外固定更佳,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建议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袁峰  袁荣霞  刘枝成 《河北医学》2013,19(2):193-197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组)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对照组),对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评分、两组腕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6.608,P〈0.01);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3,P〉0.05)。治疗组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两相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3.730,P〈O.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1.746,P〈0.01)。结论: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特别是移位明显且不稳定骨折,提倡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