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汉族健康体检者高尿酸血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才模  彭洁敏  刘晓燕  翟蓓  丁春艳 《内科》2009,4(6):907-908
目的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汉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情况,为该地区高尿酸血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8717例在本院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其中男性6082例,女性2635例,均为汉族,男女按年龄每10岁各分为5组,分别统计男、女性各年龄组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结果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男性为8.35%(508/6082),女性为1.94%(51/2635),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40~49岁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0岁以后女性与其他年龄组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亦差异显著(P〈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汉族男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国内比较相对较低,可能与地域、饮食结构有关。40~49岁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可能与社会应酬相对较多、饮酒和摄入富含嘌呤的饮食有关。绝经期妇女高尿酸血病患病率较高,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关。应对健康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的防治知识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3247例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为军队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空军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某部军队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3247例,其中男性2684例,女性563例,年龄50~95(75.0±13.8)岁。根据年龄分为四组,其中50~59岁组374例,60~69岁组1184例,70~79岁组1547例,80~95岁组142例,均行体格检查、医技检查及化验室检验,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比其他年龄组,80~95岁年龄组老干部女性、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用药人数比例高,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结果比较表明,80~95岁年龄组脂肪肝、肝囊肿、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肾结石人数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片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年龄组,80~95岁年龄组老干部肺纹理增粗、胸椎退行性变、陈旧性肺结核、肺间质改变、主动脉硬化、肺气肿、肺斑片影、胸膜腔粘连人数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结果表明80~95岁年龄组缺血性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期前收缩和房室传导阻滞人数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60~69岁年龄组女性乳腺增生症和子宫肌瘤人数比例高,80~95岁年龄组男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结石、前列腺钙化患者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退休老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异常率较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早期发现,积极干预,监控相关危险因素,重点加强80~95岁年龄组老干部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武汉1550例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方法选择155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资料进行MS患病情况及其组分分析。结果MS总患病率为29.4%,男性为27.3%,女性为32.9%,女性高于男性(P〈0.01);知识分子、在岗老年人MS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知识分子及离退休老年人(P〈0.01);80岁前MS及代谢异常组分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各年龄组女性MS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具有1种以上代谢异常者达89.9%。无论男女均〉40%患有高血压;老年人MS以超重/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为最主要表现形式,占50.7%。结论MS是老年人严重的健康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控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成人胆石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上海市成人胆石症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对杨浦区和浦东新区各4个居委会15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内容涉及问卷咨询、体格检查、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脂检测、以及肝脏及胆道系统实时超声检查。结果 3173名15岁以上人群成为此次调查的研究对象,约占上海市人口2.26/10000。男性1217名,女性1956名。年龄15~88岁,平均(52.4±15.1)岁,男女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超共检出胆石症339例(10.7%),经年龄和性别调整后,上海市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7.5%。男性和女性的胆石症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单因素分析显示,胆石症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总胆固醇(P〈0.05)均显著高于非胆石症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非胆石症组(P〈0.01)。男性胆石症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病、糖耐量异常/糖尿病以及脂肪肝(P〈0.05);女性胆石症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病、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脂肪肝(P〈0.05)。二项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收缩压、脂肪肝共3项指标与胆石症相关。结论胆石症为上海市成人的常见病,年龄、肥胖、高血压病、糖耐量异常/糖尿病以及脂肪肝与其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海淀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况。方法调查对象为海淀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随机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71.4%,血脂异常患病率为77.8%,糖尿病患病率为20.96%,男女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大患病率增高,但各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下降患病率12.3%,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肥胖率23.2%、缺乏锻炼率12.76%,吸烟率18.64%,饮酒率15.0%,吸烟、饮酒在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海淀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患病率较高,我们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其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对体检人群共1602名成年人进行TSH、TT3、TT4测定。血清TC,TG水平及B型超声波诊断脂肪肝均采用同期或近期健康体检结果。男性和女性又划分为20-39岁、40-59岁及≥60岁的3个年龄组。结果(1)该人群总体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6.6%。(2)亚临床甲减人群TC、TG水平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总体单因素比较亚临床甲减在TC升高人群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女性及男性各年龄组TC正常组及TC升高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同样说明TSH水平不是TC升高的影响因素。(5)男性各年龄段TG升高组与TG正常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除高龄组(≥60岁)外各年龄段TG升高组均比TG正常组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高,组间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因素回归分析中TSH为TG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102(P=0.03)。(6)分别校正血压、体重指数(BMI)及血糖后,脂肪肝人群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与非脂肪肝人群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的多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TSH水平非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亚临床甲减与血清TC水平无显著相关,而可能引起血清TG水平增高;亚临床甲减似乎不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福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田区20个社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况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61.6%,血脂异常患病率为79.3%,糖尿病患病率为20.2%,肾功能下降患病率9.1%,男女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肥胖率21.8%、缺乏锻炼率72.5%,吸烟率12.6%,吸烟、饮酒在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患病率较高,应采取综合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加强危险因素的前期干预,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石症患病率、流行趋势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4—2016年体检资料齐全者,回顾性分析胆石症患病率,比较2016年不同性别、年龄段、体质量指数体检者胆石症患病率,分析胆石症患者特征,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检者发生胆石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6年体检者胆石症患病率分别为5.69%、4.42%、4.93%,2016年低于2014年(P<0.001)。青年、中年、老年体检者胆石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为2.94%、6.14%及9.31%,中年及老年男性体检者发生胆石症的风险高于同年龄段女性(P<0.05);消瘦、正常、超重及肥胖体检者胆石症患病率存在差异(P<0.001),分别为1.50%、3.12%、5.66%及7.88%。与非胆石症组比较,胆石症组男性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及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蒙古准格尔旗≥35岁人群的卒中患病情况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准格尔旗常住居民,进行统一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2007年4-12月本次流行病学研究共计调查72 350人,应答率为88.7%,其中非卒中69 762人,卒中2588例,卒中患病率为3.58%.②35~44岁、45~ 54岁、55~ 64岁、65~74岁和≥75岁年龄组卒中患病率分别为0.46%、1.46%、4.68%、7.35%和6.28%,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75岁组略为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脑梗死(x2 =448.361,P<0.01)、脑出血(x2=105.243,P<0.01)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5~54岁年龄组男性脑梗死患病率(1.27%)高于女性(0.96%);55~ 64岁年龄组男性脑出血患病率(1.35%)高于女性(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女性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平均值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年龄组女性TC、TG水平高于同年龄段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脑梗死发生率均随TC、TG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与正常水平组比较,其相对危险性亦升高(均P <0.01).TC≥5.68 mmol/L患者的脑出血发生率高于TC正常水平者,相对危险性亦提高(P<0.01). 结论 内蒙古准格尔旗≥35岁人群卒中患病率为3.58%,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在45 ~54岁、55 ~64岁年龄段的脑梗死、脑出血患病率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55岁年龄组女性的TC、TG水平高于同年龄段男性;脑梗死发生率均随TC、TG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石症与Oddi括约肌(SO)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已行外科胆总管探查术患者术后6周进行胆道镜经T管窦道胆道测压,项目包括s0基础压、s0收缩幅度、sO收缩频率、胆总管压力。探查术原因71例为胆石症,分为胆囊结石组(20例)、胆总管结石组(22例)和肝内胆管结石组(29例);9例因外伤,作为正常对照。胆道镜先明确有无胆道结石,如有结石在取石前后分别测压,如无结石则直接测压。结果胆道镜检查50例存在胆管结石者取石前后各测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胆囊结石组、胆总管结石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肝内胆管结石组的S0基础压、s0收缩幅度、胆总管压力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92±-5.87)mmHg比(16.21±3.27)mmHg、(58.89±26.40)mmHg比(106.30±54.28)mmHg、(8.49±6.89)mmHg比(13.56±2.9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收缩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胆道测压不能作为判断胆管内有无结石的可靠依据;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存在SO功能异常,其SO基础压和收缩幅度、胆总管压力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AI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of diagnosed hypothyroidism in patient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METHODOLOGY: The common bile duct stone group (Group I) consisted of all the patients who had verified gallstones in the common bile duct i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during 1995.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II) was matched for age, sex, and hospital admission. These patients did not have diagnosed gallbladder or common duct stones. In both groups there were 86 patients (56 women and 30 men). The median age in these groups was 73 (range: 22-92) years at the time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 diagnosis. Medical records of all patients were reviewed. RESULTS: In Group I the prevalence of previously diagnosed hypothyroidism was 7/86 (8%) compared with 1/86 (1%) in Group II (P = 0.01). Hypothyroidism was previously diagnosed only in the common bile duct stone patients (Group I) of over 60 years of age, where the prevalence was 7/66 (11%). In addition, we studied 36 consecutive gallbladder stone patients (Group III) of over 60 years, who had no evidence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Hypothyroidism had been diagnosed in them less frequently (2/36 = 6%) than in the age and hospital admission matched common bile duct stone patients (P = 0.01). Other diagnosed endocrine disorder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study groups. CONCLUSION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previously diagnosed hypothyroidism. There stronger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nd hypothyroidism compared to gallbladder stones and hypothyroidism suggests a mechanism other than merely the cholesterol metabolism mediated mechanism. The 11% prevalence of previously diagnosed hypothyroidism in the common bile duct stone patients of over 60 years of age suggests all patient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be screened for current thyroid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指导下不同手术方法联合硬胆道镜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58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在三维可视化系统行三维重建和术前仿真,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联合硬胆道镜取石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三维可视化重建情况与术中所见大致相符,实际手术方案与仿真手术方案符合率为100%。31例因存在萎缩肝叶或肝段和难以取净的多发结石,行肝部分切除术,预切除体积为(241.6±26.2) mm3,与实际切除体积相符;27例行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36例行胆管狭窄扩张术,并予以置入胆管支撑管重建胆道;在行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患者中,均一期术中经硬胆道镜取尽结石,经T管造影检查无结石残留,其中2例因化脓性胆囊炎不能一期处理,1例因高龄和结石过多,先行部分取石。后3例患者均行二期三维可视化指导下经T管窦道硬胆道镜靶向碎石、取石,均取尽结石;随访9~31个月,无1例结石复发。结论 三维可视化指导个性化手术联合硬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及性质胆石症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肠屏障功能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8例胆结石患者,健康对照者20例,按结石部位不同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A1组)、胆囊结石组(B1组)、胆管结石组(C1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组(D1组);所有入选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收集胆石进行化学分析,根据结石不同性质分为健康对照组(A2组)、胆固醇结石(B2组)、胆色素结石(C2组)、混合性结石组(D2组)。分别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血浆及回肠末端黏膜组织中D-乳酸浓度、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 (1)不同部位结石患者(A1、B1、C1、D1 4组)之间血浆及肠黏膜组织D-乳酸及DAO活性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对胆石进行化学分析,胆固醇结石40例(37.04%)、胆色素结石52例(48.15%),混合性结石16例(14.81%);与A2组及B2组比较,C2组血浆及肠黏膜组织D-乳酸及DAO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与A2、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色素结石患者存在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胆色素结石形成与肠屏障功能损伤有一定的关系,肠屏障功能损伤可能在促进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陆斌  罗和生 《胰腺病学》2014,(4):252-254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A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118例,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胆囊大小、胆囊结石大小及数量,判断是否伴有胆总管结石.根据有无并发AP进行分组,比较各相关因素对A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11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并发AP 61例.74例的胆囊大小正常,其中49例(66.2%)发生AP;44例胆囊增大或缩小,其中12例(27.3%)发生AP.31例为单发结石,其中11例(35.5%)发生AP;87例为多发结石,其中50例(57.5%)发生AP.发生AP的11例单发结石患者,其中8例(72.7%)结石≥10mm;50例多发结石患者中41例(82.0%)结石<10 mm.19例伴有胆总管结石,其中17例(89.5%)发生AP;99例无胆总管结石,其中44例(44.4%)发生AP.各因素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16.758,P=0.000;Х^2 =4.425,P=0.029;Х^2=13.434,P=0.001;Х^2 =12.994,P=0.000).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相关,胆囊是否正常、胆囊结石大小及数量、是否伴有胆总管结石均是影响AP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完成ERCP诊治的患者10955例,其中男6186例,女4769例,平均年龄(65.57±14.44)岁。总结并分析ERCP诊治病种、发病年龄、年度数量、麻醉方式及插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10955例患者中,诊断性ERCP167例,治疗性ERCP10788例。2002年至2012年ERCP手术例数年平均增长率是19.58%。首次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是97.23%,总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是99.59%。常见的ERCP诊治疾病包括肝外胆管结石(40.85%)、肝门部胆管癌(10.53%)、化脓性胆管炎(10.44%)、胰头癌(10.04%)、慢性胰腺炎(8.24%)、肝外胆管癌(7.68%)、壶腹周围癌(6.96%)、胆源性胰腺炎(3.94%)、良性乳头狭窄(3.88%)、乳头癌(3.50%)。肝外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良性乳头狭窄高发年龄是40~50岁,慢性胰腺炎高发年龄是50—60岁,胆源性胰腺炎、肝门部胆管癌、肝外胆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乳头癌的高发年龄是70—80岁。2011年至2013年中,98.74%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ERCP。结论ERCP已经成为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适合于肝外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恶性胆管梗阻等疾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诊治。全凭静脉麻醉ERCP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um,JPDD)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以及对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13例ERCP病例,其中行EST治疗胆总管结石253例,合并JPDD的胆总管结石51例.分析JPDD与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关系;比较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与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ERCP插管成功率、EST胆总管取石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JPDD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显著高于无JPDD组(18.4% VS 8.9%,P<0.01).与未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比较,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组ERCP插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96.1% VS 99.5%,P>0.05),而EST取石成功率明显降低(91.8% VS 99.5%,P<0.05),EST术后创口出血显著增多(11.1% VS 1.9%,P<0.01),其他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JPDD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相关;JPDD对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有一定影响;EST仍是治疗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的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内镜下乳头大气囊扩张(EPLBD)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胆总管大结石或难治性结石的清除。目的:评价局限性EST联合EPLBD用于清除直径≥10 mm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1年10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内镜下取石术的患者,结石直径≥10 mm,取石方法为局限性EST联合EPLBD(气囊直径≥12 mm)。分析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内镜操作及其结果。结果:共169例患者行171例次取石,平均年龄69.3岁(19~97岁),结石直径和气囊直径中位数分别为15 mm和13 mm。结石一次性清除163例次(95.3%),使用机械碎石(ML)66例次(38.6%),且ML使用率随结石直径增大而升高(P0.01)。伴有乳头旁憩室患者与不伴乳头旁憩室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7.3%对93.8%)、ML使用率(36.5%对40.2%)和并发症发生率(2.7%对6.2%)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7例患者共发生8例次并发症,包括轻度或中度出血4例次、微小穿孔1例次,轻度胰腺炎2例次,胆管炎1例次。结论:局限性EST联合EPLBD用于清除胆总管大结石是有效、安全的,尤其是对难治性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预防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十二指肠镜取石治疗;治疗组在十二指肠镜取石2周后开始采用推按运经仪治疗,每月1次,每次30min,疗程2a,观察比较2组2a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血清谷氨酰氨转移酶(GGT)、临床症状、胆总管直径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胆总管直径、结石复发率均〈对照组(P〈0.01,〈0.05)。[结论]推按运经仪在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应用,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缩小胆总管直径,降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mallendoscopicsphincterotomy,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papillaryballoondilatation,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消化内科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7例结石直径〉10mm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4组,SEST+EPBD组33例,先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切开范围小于乳头肌三分之一),然后球囊扩张,再碎石取石;EPBD+SEST组32例,先行球囊扩张术,再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再碎石取石;EST组32例,仅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切开范围大于乳头肌三分之二)取石;EPBD组30例,仅行球囊扩张碎石取石。比较4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ST+EPBD组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3.93%(31/33),EPBD+SEST组为93.75%(30/32),EST组为96.77%(30/31),EPBD组为66.67%(20/30),EPB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EPBD组和EPBD+SEST组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EST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EPBD组为3.57%,EST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EST与EPBD联合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并对影响术后结石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行经皮胆道造瘘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94例,在T管引流术后行经皮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术后行定期超声检查发现结石复发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894例患者中,结石完全取尽者844例(94.4%);随访期间87例(9.7%)患者结石复发;单因素分析发现复发患者年龄≥60岁、胆结石最大直径≥1 cm、胆结石数目≥10个、存在胆管扩张、黄疸、胆汁细菌培养阳性和结石类型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合型结石比例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均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胆结石最大直径≥1 cm和胆结石数目≥10个为影响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皮胆道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取石安全有效,结石取尽率高。但对于年龄≥60岁、胆结石最大直径≥1 cm和胆结石数目≥10个有高危结石复发因素者,应密切随访,尽早发现,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