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威海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进一步强化育龄夫妇孕前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为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方法: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对3074例自愿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女性的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结果:3074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中,女性1577人,男性1497人,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病或异常1056人,发生率66.96%;男性患病或异常836人,发生率55.85%。结论:孕前检查人群中疾病及异常发现较多,为了减少孕前风险因素,鼓励计划怀孕的夫妇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提高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2.
《河南医学研究》2017,(9)
目的探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孕前健康教育在优生优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韶关市新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00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孕前健康教育,针对一些不良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以同期分娩但未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的200对夫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两组夫妇妊娠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其新生儿的出生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夫妇对妊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3.5%和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分别为0.5%(1/200)和8.5%(1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免费的优生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妊娠不良因素,通过针对性、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则能提高育龄夫妇的相关保健知识,降低新生儿缺陷率,提高出生质量,促进了优生优育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防止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整体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收治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300对(n=600),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夫妇的临床检查资料。结果 280例受检者评估为高风险,其中有生殖系统疾病的142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男31例,女48例;女方甲状腺异常16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男女双方高龄20例。对158例妊娠并进行早期随访,获得妊娠结局有47例,其中有39例正常活产(24例男婴,15例女婴),3例出现不明原因自然流产,3例进行了医学性人工流产医学性流产,死胎死产1例,1例胎儿畸形,属于先天性心脏畸形。死亡新生儿1例,2例早产及低体质量新生儿3例。还有111例仍在妊娠进行中。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风险发生率,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避免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方法 从目前人口出生缺陷现状和我市孕前健康检查做法等来探讨如何提高人口质量.结果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结论 切实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将是利国利民的实事. 相似文献
5.
目的:生育政策调整后,据统计2016年,全国住院分娩活产数1 846万,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二孩及以上出生占比超过45%,较2013年提高十几个百分点.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家庭共同的期盼.出生缺陷儿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20~ 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每年出生缺陷儿总数达到80 ~ 120万.目的: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把预防措施落实在怀孕之前,实现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是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具体行为.转变群众观念,积极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乡镇计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方法:我中心根据2014~ 2016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分析目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通过改进宣传方法、提供特色服务,提供目标人群参见率,使国家项目能顺利有序规范的开展,给育龄妇女带来切身好处.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障,我中心通过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现状分析,改进宣传方式,做好服务工作,近三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参检率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特点。方法:本次选择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计划怀孕夫妇做研究对象,男4210例,女571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现就检查特点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8920例中,25岁1516例,占17%;于25-29岁之间3835例,占43%;于30-34岁之间2319例,占26%;35岁1250例,占14%。在室验室项目中,男女在检查内容方面有明显差异,异常发现率也显著不同,男239例,占5.7%;女491例,占8.6%。传染性疾病960例,遗传性疾病史86例,生殖系统疾病256例,超重或肥胖386例,母儿血型不合178例,内科疾病209例,其它异常155例。依据检查地果,提供风险评估报告,其中一般人群占75%,高风险人群占25%。环境毒害物接触1516例,占17%;吸烟和被动吸烟6244例,占70%。结论:完善孕前检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确保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在政府统一管理下,重视媒体、财政、计生等相关部分的配合,提高宣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力度,做好出生缺陷预防,在保障人口质量方面,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的意义。方法选取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45对待孕夫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45对未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待孕夫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2组孕妇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实际落实程度、了解优生优育方面的知识程度以及出生缺陷发生概率等各个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孕前进行优生健康检查可以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临床意义和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站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夫妇2201对(4402例),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441例受检者评估为高风险,其中有生殖系统疾病的306例,占21.25%;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349例,占24.15%,其中男164例,女18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8例,占0.56%;男女双方高龄各389例,各占27.01%.对1076例妊娠进行随访,获得妊娠结局有756例,其中正常活产儿652例、早产25例、其他不良妊娠结局79例(自然流产38例、异位妊娠4例、医学性人工流产37例).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有效的降低出生缺陷的风险,对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待孕夫妇的受孕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接受孕前健康检查的550例待孕夫妇,比较分析其健康检查资料,完善有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对女性受检者的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其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以及弓形虫的IgM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3%、0.33%和0.67%,而Ig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33%、84.67%和4.67%,另外进行妇科检查发现,患有妇科疾病的比例为19.0%,包括妇科炎症与卵巢囊肿;进行梅毒TRUST检测,男性阳性率0.80%,女性阳性率0.67%,谷丙转氨酶男性阳性率15.60%,女性6.33%,对健康检查认知度的调查,男性93.60%。女性97.67%。结论: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为合理受孕提供有效的依据,减少新生儿原发疾病的发生率,并且对提高新生儿质量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的价值.方法:选取157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夫妇,并设置为实验组,同时选取157对未进行孕前检查的育龄夫妇,并设置为参照组,对两组夫妇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待孕夫妇对优生优育知识了解程度而言,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就新生儿缺陷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1.91% vs.11.46%],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改善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出生缺陷以及提高生育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更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生的伦理教育,有很多方法和手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推动伦理教育的课题值得关注和探索。个体内在的和谐是保证相互和谐的伦理前提和保证。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提出运用“1234心理方案”,使大学生达到“担责任,喜进取,心平和,有希望”的心理健康建设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与技巧,降低儿科院感的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引起院感的因素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提出整改的措施。结果2011年4~6月,我科住院患儿中有55人发生院内感染,平均每月发生院感18.3例;品管圈实施后三个月共有17例住院患儿发生院内感染,平均每月发生院感5.7例。结论我们通过品管圈活动实施,不仅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科的院感发生,还提高了科室医护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科室院感管理更加规范化,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品管圈活动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伦理观念,值得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流感大流行应对中公共卫生伦理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感大流行应对中,我们不仅要解决医学方面的问题,而且需要解决伦理学方面的问题。探讨其间出现的伦理学问题及其可以得到伦理辩护的相关途径,为制定大流感应对政策、法律法规及评价应对行动是否可以得到辩护提供了伦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6):589-596
The ethical gover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practical ethics, which develops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solving the ethical problems and ethical conflicts arising fro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Ethical governance has common requirement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Health- relat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health and medical field, make the medical ethical governance face common and unique challenges. The supervision and ethical review should consider the speciality of life science and medical research, and bring the existing ethical review system into full play. However, the focus, emphasis and standards of ethical governance have chang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technologies (ex. th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gene edi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ethical governance and promote ethics in advance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implementation in health and medical field. Here in this article, the classified, hierarchical supervision and ethical review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then some potential effective organization and mechanisms for regional ethics committees are introduced. Promoting the medical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ethical gover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lso recommended. © 2022,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al Ethic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5.
超说明书用药的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在临床上较普遍,主要源于特殊人群药物安全信息不足、医生对临床研究和常规治疗的界限把握不严和知情同意落实不力等原因。对临床研究中的超说明书用药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伦理审查要点应涵盖研究的合法性、研究的科学性、严格的试验流程、充分的知情同意、明确补偿方法和声明利益冲突等,以期更规范地防范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机临床试验所遵循的严格的科学方法与受试者人体机理的特殊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可能会对受试者的生命健康权、隐私权、知情同意权、自主权产生伦理伤害.随机临床试验的均势原则无法真正避免这些伤害或风险的发生,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科技与福利的不对等性,有可能加剧这种对受试者伤害的风险可能性.如何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遵循伦理道德规范、保证受试者的权益,是我国当前迅猛发展的医药市场和国家药监等相关部门需要慎重思考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青少年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伦理学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糖尿病的病情危急,致残率、死亡率高,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本文针对青少年糖尿病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医学伦理学和社会伦理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宁养服务出现的伦理问题,从医学伦理观的角度,阐述了宁养服务的理念与伦理的关系,病情告知的重要意义和尊重生命与注重生活质量的伦理关系,提出宁养服务中应注重的医护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