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应用自拟方加颈椎手法康复治疗,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100例,应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92.0%。结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方法具有熄风潜阳、化痰通络及活血化瘀、改善脑部微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颈性眩晕系指因颈椎病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由此引起延髓和前庭神经系统缺血而发生的眩晕.Bieurond和 Dejong(1969)曾提出将有颈痛和眩晕的病人,称为颈性眩晕. 相似文献
3.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眩晕由颈部多种因素所致,故称之为颈性眩晕更合适。现代医学治疗方法较少,效果不甚明显,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辨证论治等综合方法有一定疗效。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从整体上总结了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进展。 相似文献
4.
马秀华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6(4):253-254
1临床资料 女121例,男42例,年龄多在30~55岁之间,占83.2%.病史2 d至2年不等,其中有猝倒25例,偏枕区头痛者71例,头颈后仰位转头时有眩晕者(即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160例.经脑血流图检查合并有脑动脉硬化者91例,心电图检查证实合并冠心病者30例.本组X线片或CT片有3~7椎体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曲度改变,柱间隙变窄,椎间盘脱出,或有骨赘形成的占93.1%. 相似文献
5.
刘毅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4):200-200
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7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a,平均13个月。均有眩晕症状,头颈活动时加重,颈部不适。其中伴耳鸣3例,伴恶心呕吐8例,伴上肢1侧或双侧麻木5例。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应用清眩汤(自拟方)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等治疗58例。结果:总有效率94.83%。结论:该方法具有熄风潜阳、化痰通络及活血化瘀、改善脑部微循环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9.
由于颈部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类中枢性眩晕称为颈性眩晕。自2000年以来,我们针对颈性眩晕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以协定处方“颈眩宁汤”为主综合治疗观察颈性眩晕58例,兹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颀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1):59-6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辛伐他汀片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辛伐他汀片,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梗塞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医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实验组患者联合采用中西和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4,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8.9±2.4)分低于对照组(12.9±2.8)分,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5.4±4.2)分高于对照组(75.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梗塞患者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临床疗效良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降低,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鼻窦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2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睑板腺囊肿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翔波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307-30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睑板腺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地塞米松在睑结膜外囊肿处进行注射,内服清胃化痰汤加减。结果局部注射及整体辨证施治,效果较为满意,有效率和治愈率达98%以上。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液有较强的消炎作用,能抑制细菌感染。清胃化痰汤加减能健脾清胃、消食导滞、化痰散结。从而有效的控制症状发展,使损伤组织得以修复,减少复发,可免手术之苦,是治疗儿童睑板腺囊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30例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用西药加中药糖肾冲剂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血糖及尿微量蛋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血糖,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熄风止眩汤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西比灵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熄风止眩汤,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为75.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颈性眩晕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葡萄膜炎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进行讨论,并对中西医结合内外治法防治本病的研究近况予以综述,展示出中西医结合防治本病的优势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系统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VIP、CNKI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及药厂资料等。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对14篇研究的临床疗效合并效应量得检验:中西结合治疗组在痛经症状改善[WMD=3.50,95%CI(2.45,5.0),P〈0.00001]、病灶结节的吸收{WMD=1.94,95%CI(1.41,2.67),P〈0.0001]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治疗组,中西结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组[RD=0.49,95%CI(0.37,0.66),P〈0.00001]。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改善痛经症状、促进病灶结节吸收,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5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7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加服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98%,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7 d,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3 d,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前期均有极少数病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自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文章拟就近十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性生活质量。方法:选取60例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口服强力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性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P0.05)。观察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支原体培养转阴率分别为96.67%、100.00%,对照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支原体培养转阴率分别为70.00%、76.67%,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χ~2=5.23,P0.05;χ~2=5.56,P0.05)。对照组每周性生活频率、性唤起时间及获得高潮时间分别为(1.4±0.7)次、(20.6±4.5)min、(19.7±4.6)min,观察组每周性生活频率、性唤起时间及获得高潮时间分别为(2.5±0.3)次、(10.8±3.9)min、(11.9±1.8)min,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t=3.45,P0.05;t=4.25,P0.05;t=3.17,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性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