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进步,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宽颈动脉瘤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致密率低,复发率高,疗效不佳,尤其是动脉瘤颈/体比>1.5的宽颈动脉瘤效果较差[1].近年来,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可使宽颈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治疗.我们采用颅内专用自膨式Enterprise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0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2007年5月,我们对3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介入栓塞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Neuroform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早、中期随访.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接受Neuroform自膨式支架治疗的68例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早中期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8例76枚主要分布在前循环宽颈动脉瘤,其中支架释放后血栓事件5例(6.6%)(1例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未释放支架前动脉瘤再破裂1例,血栓事件致一过性缺血性神经系统症状5例(6.6%),死亡率为2.9%,进行性血栓形成1例,狭窄3例.动脉瘤即刻栓塞24枚(31.6%).然而,经18个月随访动脉瘤68枚,完全栓塞44枚(64.7%),3年随访动脉瘤46枚,完全栓塞26枚(56.5%),闭塞率显著增加.残余瘤颈6枚(13%),瘤体再通7枚(15.2%).平均随访时间为25.7个月.结论 宽颈动脉瘤Neuroform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比单纯的弹簧圈治疗安全可靠,但动脉瘤内可发生进行性血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至2019年25例急诊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用患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以及随访资料. 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颅内支架,所有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其中:Raymond I级栓塞20例(80%...  相似文献   

5.
王萍  张慧  李秀花  周蕊  李苏萌 《山东医药》2006,46(35):26-26
2002年3月-2006年9月。我院采用血管内支架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劲动脉瘤1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由于创伤小、恢复快,逐渐成为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宽颈动脉瘤由于无法支撑弹簧圈而容易导致弹簧圈脱出堵塞载瘤动脉,应用支架重建瘤颈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并提高致密栓塞率.2011年1月~2012年9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宽颈动脉瘤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已人游离弹簧圈发展到机械可脱钨丝微弹簧圈和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系统,也激生出特殊弹簧圈,如带尼龙弹簧圈、经高能离子表面处理弹簧圈、表面盖纤维结合素弹簧圈,携带能分泌生长因子的成纤维母细胞弹簧圈,以及三维弹簧圈,弹簧圈的材料也从铜发展到钨、铂等。现已有较明确的栓塞适应征,使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有很大提高,弹簧圈栓塞术将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4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微弹簧圈栓塞组(对照组)21例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观察组)21例,将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的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和随访6个月得分为4分及5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宽颈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难度较高,在各种辅助技术应用前,常因弹簧圈难以在瘤腔内稳定成篮或易于突入载瘤动脉,导致无法栓塞治疗或栓塞治疗失败。一部分病例虽可通过成篮技术完成栓塞治疗,但致密栓塞率低[1]。本研究通过采用球囊、支架等辅助技术对宽颈颅内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5年7月—2007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共39例(43个动脉瘤),其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为29~78岁,平均(46±11)岁。其中采用球囊辅助技术30例(34个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可解脱弹簧圈(Prime FC弹簧圈)在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连续收治的应用Prime FC弹簧圈成篮栓塞治疗的22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瘤颈宽度>4 mm或瘤体/瘤颈<2.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Neuroform支架或球囊与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0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中,129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78例采用球囊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3个月对预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术后6~12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以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78例动脉瘤中,完全栓塞114例,次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3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完全栓塞69例,次全栓塞9例。Neuroform支架辅助组、球囊辅助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7.2%(98/129)、78.2%(61/78);预后不良率分别为:22.8%(29/129)、20.5%(16/78);病死率分别为:1.6%(2/129)、1.3%(1/78)。术后46例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其中Neuroform支架辅助组32例,球囊辅助组14例。影像学随访46例患者中,13例再通,7例影像学好转,26例稳定。结论Neuroform支架或球囊瘤颈重塑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宽颈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栓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或单纯行载瘤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42例(46个动脉瘤)。在成功置入支架后,应用替罗非班(8~10μg/kg,静脉推注,3~5 min,继而以0.1~0.15μg.kg-1.min-1持续泵入24 h,然后降为0.05~0.07μg.kg-1.min-1,持续泵入24~48 h)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术后次日逐渐过渡到常规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46个动脉瘤中,破裂动脉瘤18个,未破裂动脉瘤28个;在支架辅助下用弹簧圈栓塞40个,单纯行载瘤动脉内支架置入6个。术中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均经导引导管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50~250μg,3~5 min)后恢复再通;术中微导丝穿破动脉瘤1个,为次全栓塞动脉瘤,术后患者苏醒,但2h后突发脑疝死亡。②本组34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在术前、术后3 d的平均值分别为(150±53)×109/L和(142±43)×109/L(t=1.738,P=0.092);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在术前、术后3 d的平均值分别为(25±6)s和(26±4)s(t=-1.087,P=0.2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41例患者在术后48~72 h成功过渡到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应用替罗非班期间无出血并发症、出血倾向及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结论选择性使用替罗非班,对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较为便捷、有效;但对动脉瘤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时需慎重,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超早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早期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7例,Ⅲ级4例,Ⅳ级2例。在动脉瘤破裂发病24 h内,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患者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按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术后栓塞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1~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恢复良好11例,术后偏瘫1例,术后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期内,无再出血病例,复发1例行再次栓塞后2个月,DSA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结论超早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方法可行,可提高破裂动脉瘤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短中期复发情况,并对影响动脉瘤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DSA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20例(368个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81例(89个动脉瘤)获得≤6个月随访;81例中的63例(65个动脉瘤)获得〉6~12个月随访;63例中的48例(48个动脉瘤)获得〉12个月随访。观察动脉瘤的复发情况,以及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大小、瘤颈对动脉瘤复发的影响。结果①随访时问≤6个月的89个动脉瘤中,复发13个(14.6%);随访时间为〉6~12个月的65个动脉瘤中,复发7个(10.8%);随访时间〉12个月的48个动脉瘤中,复发4个(8.3%)。②被随访到的患者,均无再出血及其他新增的神经系统症状。4例患者遗留轻度偏瘫,1例遗留重度偏瘫。③3次随访结果均显示,被完全栓塞患者的复发率低于次全及部分栓塞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巨大型动脉瘤复发率高于小型和中型动脉瘤的复发率,随访时间≤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间≤6个月的动脉瘤中,宽颈与非宽颈动脉瘤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6个月,宽颈动脉瘤复发率明显高于非宽颈动脉瘤的复发率(P〈0.05)。结论致密填塞可以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动脉瘤栓塞治疗后需要进行密切的影像学随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验证国内研发的Jasper颅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动脉瘤临床应用中的非劣效性。方法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选择Hunt-Hess0~Ⅲ级的非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134例,其中使用Jasper弹簧圈(试验组)64例,使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和Sapphire弹簧圈(对照组)70例。评估手术操作过程中,弹簧圈的临床性能(输送系统推送、定位、释放和回撤等操作的方便性与可靠性)及置入的成功率;术后1、6个月行改良Rankin评分;对术后即刻和6个月的造影结果进行评定;观察不良事件发生、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卒中的发生率。结果①试验组共使用345枚Jasper弹簧圈,置入成功率为99.3%(344/345)。对照组为100%(304/304),两组弹簧圈的置入成功率和临床性能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弹簧圈脱落、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血管穿孔等并发症。②改良Rankin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卒中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闭塞率为(95.4±6.4)%,不完全闭塞6例(9.4%),完全闭塞58例(90.6%);对照组术后动脉瘤闭塞率为(94.8±5.5)%,不完全闭塞5例(7.1%),完全闭塞65例(9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术后6个月获得血管造影随访。动脉瘤闭塞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Jasper颅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与目前国外同类成熟产品相同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自从支架辅助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技术问世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3年12月—2006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0例共41个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万方、中国知网、Pub Med、Embase及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数据库,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方案的所有文献,提取即刻完全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等)、瘤内进一步血栓形成发生率、随访治愈率、复发率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18篇文献,其中包括1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7篇观察性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OR=0.98,95%CI:0.72~1.32,P=0.93)、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OR=1.04,95%CI:0.54~1.99,P=0.91)、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OR=1.57,95%CI:0.96~2.55,P=0.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支架辅助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OR=1.35,95%CI:1.04~1.74,P=0.02);随访治愈率(OR=1.65,95%CI:1.25~2.17,P0.01)、瘤内进一步血栓形成发生率(OR=2.56,95%CI:1.97~3.33,P0.01)、复发率(OR=0.45,95%CI:0.35~0.57,P0.01)支架辅助栓塞较单纯弹簧圈栓塞具有优势。结论就目前研究现状,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有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趋势,但尚需更多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并且支架辅助栓塞技术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电解可脱性弹簧罔(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GDC)的出现使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了快速的进展,其治疗效果可与手术相媲美。因此,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成为继手术夹闭之后又一可靠的方法^[1]。但颅内宽颈动脉瘤(体/颈比〈1.5或瘤颈直径〉4mm)由于瘤颈宽,其完全栓塞率低,弹簧圈解脱后易突入载瘤动脉而造成脑梗死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通过匹配动脉瘤部位、大小和形态等条件,选择复发与未复发动脉瘤患者各10例,采用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分析两组动脉瘤瘤颈不同部位,包括壁面切应力、压力和血流速度在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动脉瘤复发组的瘤颈近侧、中心及远侧3个部位的壁面切应力的中位数(范围)分别为3.19(0.92~22.73)、3.19(1.04~23.01)和5.03(1.88~23.06)Pa,在瘤颈远侧端的壁面切应力明显高于瘤颈中心部位和瘤颈近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未复发组相应的三个部位的切应力分别为5.61(0.96~9.59)、5.55(4.56~7.88)、5.88(4.06~1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及未复发组的瘤颈近侧、中心及远侧的血流速度及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局部高壁面切应力与动脉瘤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