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活行为技能训练对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活行为技能训练,效果评定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结果生活行为技能训练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SSPI评分、SANS评分、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活行为技能训练可以改善精神病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有关技能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技能训练1年后,患者ADL、SDSS评分较训练前好转,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及自理能力等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技能训练帮助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促进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程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02例符合标准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为期20周的技能训练,并采用相关问卷和量表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间相关项目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后,干预组PANSS量表部分项目评分、MR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技能训练程式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增强社会功能,降低残疾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在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个案管理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重性精神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个案管理方法,实施管理6、12个月后,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状况进行科学评估。结果管理6个月后,2组患者的SDSS和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实验组SDSS和BP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病患者采取个案管理的办法,对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和社会功能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技能训练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收住院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64例,随机进行分组,行为技能训练干预组(观察组)与精神科常规方案护理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分别评定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比较两者预后。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各因子都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开展行为技能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式化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程式化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另加程式化技能训练12周.于入组时和治疗结束后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训练组SANS、IPRO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程式化技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自知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于训练前和训练后1年末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训练1年后训练组患者的NOSIE评分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训练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训练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技能训练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康医学》2016,(2)
目的:为探讨综合多种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保持原有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6个月综合多种技能训练(包含生活技能训练、学习技能训练及社交技能训练),对照组患者保持原有药物治疗及护理不变,两组患者均进行分组前与6个月后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阴性症状量表(SANS)各因子分及总分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各因子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6个月前后两种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采取多种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同时促进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缝纫训练的康复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参加缝纫训练12个月后与只参加病区康复活动的3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参加车缝技能训练12个月后,研究组的IPROS评分总分和部分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参加车缝技能训练康复效果明显。结论:车缝技能训练对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对生活的满意度,促进康复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采用康复锻炼与心理治疗促进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锻炼和心理治疗。采取生活质量指数(QLI)和自理能力评定量表(FIM)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QLI和FIM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锻炼和心理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训练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精神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自愿入组原则募集目前处于康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251人入组接受社区康复训练,对照组96人,研究期间不接受康复训练。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AQ)”、“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情感量表”及“TDL生命质量量表”评估康复效果。结果:(1)在4组不同诊断间的结果比较中,除正性情感与情感平衡外,其他所有评价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2)精神分裂症在社会功能缺陷等多个比值中均低于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者。(3)情感性精神病与神经症和心理应激障碍比较在社会功能缺陷及生命质量上差值有显著性差异。(4)神经症与心理应激障碍比较的显著性差异主要在正性接纳、自我接纳、生命质量几个方面。结论:患者自愿接受社区精神康复训练效果受病程、诊断等多因素影响;社区精神康复训练在不同的精神疾病中康复效果不同。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康复效果在多个指标中低于其他诊断。 相似文献
14.
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编制适合于精神病人的生存质量问卷,为评价精神病人的生存质量提供工具。方法;课题小组提出条目形成条目池,然后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经编排形式初步量表,用初步量表进行预测试,筛选条目形成确定量表,然后进行取样测试,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象为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中关于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诊断标准的病人,共250例。结果:量表分生理,心理,社会和症状四个维度。重测信度,四个维度分及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1-0.994。量表内部一致性的克朗巴赫(Cronbach) α系数,生理维度为0.80,心理维度为0.74,社会维度为0.73,症状维度为0.67,总量表0.88。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作方差最大旋律,其中有14个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共解释总方差的63.97%。内容效度,各维度条目与维度总分的相关关系系数为生理0.31-0.69,心理0.41-0.67,社会0.38-0.62,症状0.30-0.73。结论:本问卷基本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但仍有待于在试用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通过对髋关节手术患者量化术后训练的各项指标,提高患者术后训练的依从性,保证各项康复训练的效果,减轻术后的各项并发症,以尽快恢复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该院住院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后量化训练的方法,并有专人监督执行,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的方法,并对两组病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训练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术后量化训练方法能督促病人尽早的进行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骨折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相关因素,以便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康复训练知识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26例骨折患者院外康复训练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患者院外康复训练行为与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或家属参加,是否接受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因素相关。结论: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在30~55岁无家属或配偶参与者应加强康复训练知识的教育,同时,进一步培养专业康复护士,临床护士应加强康复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与分析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100例,分成A、B两组,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A组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焦虑抑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护理康复路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患者以护理康复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33%,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6.67%,观察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33%,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6.67%,观察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肠癌手术患者以护理康复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康复效果,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卒中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训练项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症状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水平高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以在脑卒中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提高脑卒中l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