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寻中医药治疗IBS—D可能的客观化评价指标。方法将60例IBS.D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和匹维溴铵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主要中医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胃肠激素5-羟色胺(5-H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结果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8%,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腹痛即泻、腹部隐痛、情志抑郁、神疲乏力单项症状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肠激素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试验组CGRP改善尤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法治疗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症状反复发作,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度敏感及情志异常有关[1].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进行了解,并了解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选择IBS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及性别、年龄相符合的健康人为对照组40例,借助细菌培养法做肠道5种常见菌群的定量检测,IBS患者予以益生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粪便中常见菌群数量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IBS患者粪便中肠杆菌显著增加(P0.05),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数量少于正常人(P0.05);治疗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含量较治疗前有极大提高(P0.05);使用益生菌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结论:IBS患者伴有肠道菌群异常,肠道定植抗力不强,通过益生菌制剂治疗可增加IBS患者肠道有益菌数量,改善其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特点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伴有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的改变[1].临床上将IBS根据罗马Ⅲ标准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4种亚型,其中又以IBS-D最为常见.目前尚未完全阐明IBS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影响IBS发病的因素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肠黏膜屏障异常、免疫与感染、脑-肠轴失调、、精神社会心理因素与遗传因素等[2].根据IBS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于"泄泻""便秘""腹痛"范畴[3].关于脾虚湿盛型IBS的症状,在各种经典中也可找到相应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风盛则动……湿盛则濡泻";《素问·脏气法时论》载:"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类经·卷三十》记载了肝脾与泄泻的关系:"木强则侮土,故善泻也";《医宗必读》中亦有论述脾虚生湿导致的泄泻:"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脾虚湿盛型IBS作为临床上胃肠疾病方面常见的证型之一,其诊断与治法的归纳对于日后的治疗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近年来脾虚湿盛型IBS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调肝健脾法治疗束缚应激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调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5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调肝健脾中药高剂量组、调肝健脾中药低剂量组、补脾益肠丸组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调肝健脾中药、补脾益肠丸灌胃 ,观察大鼠排便数、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小肠墨汁推进率和血浆胃动素 (MOT)、血管活性肠肽 (VIP)及P物质 (SP)含量的变化。结果 调肝健脾中药能够降低IBS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和血浆MOT、VIP水平 ,升高血浆SP水平。结论 调肝健脾法可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激素的分泌与释放而调节IBS大鼠的肠运动功能 ,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1],在南方地区以便秘型IBS最为常见.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IBS的发病率约为5%~25%[2-3].临床上多采用改变胃动力的药物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长期口服易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使便秘进行性加重[4].中药在治疗便秘型IBS方面有较大优势,且不良反应少.笔者整理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IBS的文献,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特征,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多与胃肠动力学改变、内脏感觉异常、感染、精神因素等有关,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2[1].在中国,IBS的成人患病率为5%~10%;普通健康人群中,5%~6%符合IBS的罗马Ⅱ诊断标准[2].  相似文献   

8.
健脾温肺治疗咽痒性久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鉴  刘红健  金明华  吴国珍  孟君 《中药材》2005,28(11):1043-1045
目的:探讨健脾温肺法治疗咽痒性久咳的治疗效果和机理.方法:9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健脾化湿方合小青龙汤治疗,对照组用美普清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咳嗽及其伴随症状的变化,并检查患者免疫球蛋白和嗜酸性白细胞水平.结果:健脾化湿方合小青龙汤对久咳患者有明显的疗效,对伴随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治疗后患者的血清IgG水平明显升高,IgE水平、嗜酸性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结论:健脾化湿方合小青龙汤对咽痒性慢性咳嗽有较好的疗效,其机理可能是对患者异常的免疫状态进行适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疏肝健脾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我们通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疏肝健脾法对腹泻型IBS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为此,本文从引起该病重要原因之一的胃肠激素着手,对中药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法和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15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健脾、健脾化湿和匹维溴胺组,疗程4周,随访3个月。结果:疾病疗效评价,疏肝健脾组总有效率为90.6%,健脾化湿组为81.6%,匹维溴胺组为70.4%;症状积分变化: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时,疏肝健脾组疗效最佳,与健脾化湿组和匹维溴胺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疏肝健脾组总有效率为81.1%,健脾化湿组为71.4%,匹维溴胺组为70.4%;疏肝健脾组优于健脾化湿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各组均能有效改善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等主要单项症状,但在改善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上疏肝健脾组明显优于健脾化湿组及匹维溴胺组(P<0.05)。结论:基于随证加减疏肝健脾法治疗IBS-D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优于健脾化湿中药和匹维溴胺西药。  相似文献   

11.
疏肝健脾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2组均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重点进行IBS常识教育,同时辅以饮食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文拉法辛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积分.结果:治疗组在排便形状异常比率、排便通过异常比率、排便时腹胀或胃胀三项症状的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2组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RP、GH、VT、SF、RE 5个维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肝郁脾虚、肠失濡润为便秘型IBS的主要病机,疏肝健脾法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以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最为常见。介绍了IBS分型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腹泻型采用抑肝扶脾化湿止泻法;便秘型采用疏肝解郁通腑导滞法,混合型采用寒热并用补虚泻实法。而疏肝健脾补肾法有助于抗IBS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行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观察其对患者中医证候、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将乐县总医院IBS–D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分别应用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随访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腹痛腹泻、两肋胀满、精神乏力、急躁易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多肽YY(PY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应用于IBS–D治疗,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胃肠激素水平,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肠易缴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大致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腹痛型,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理障碍是该病发病的重要因素[1].笔者采用痛泻要方配合西药治疗该病,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健脾化湿颗粒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OCLN、AQPs及平滑肌细胞cAMP、AC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健脾化湿颗粒对上皮细胞的存活率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健脾化湿颗粒对上皮细胞OCLN、AQP3、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用健脾化湿颗粒及Ach、阿托品干预平滑肌细胞后,利用显微标尺测量平滑肌细胞长度,ELISA法检测平滑肌细胞cAMP、AC的水平。结果健脾化湿颗粒(≤1 mg/mL)处理上皮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90%。与正常组比较,健脾化湿颗粒上调上皮细胞OCLN、AQP3,AQP4蛋白表达,促进结肠平滑肌的舒张,下调结肠平滑肌AC、cAMP的水平(P<0.05,P<0.01)。健脾化湿颗粒可抑制Ach引起的平滑肌细胞收缩,及cAMP、AC水平的上调;与阿托品协同作用促进平滑肌细胞舒张,及cAMP、AC水平的下调(P<0.05,P<0.01)。结论健脾化湿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离体大鼠结肠OCLN、AQP3、AQP4蛋白表达及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来改善D⁃IBS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例,用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4周。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4周,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分别采用IBS症状尺度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IBS生活质量问卷(IB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urative effect scoring system,TCM-PE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的数量及肠道菌群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CR)的变化。结果:①IBS-SSS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均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对照组4,8周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第4周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②IBS-QOL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对照组4周均能增加量表积分(P 0. 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两组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④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治疗4周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上升,肠杆菌数量下降,CR升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类菌群及CR值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双歧杆菌升高,肠杆菌下降,CR升高(P 0. 05)。各组治疗后对拟杆菌均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缓解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通络方治疗痰瘀内阻型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湿通络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OGTT2h血糖及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及OGTT2h血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湿通络方能明显降低糖耐量异常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  相似文献   

18.
梁开发 《西部中医药》2007,20(11):28-28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原方是治脾虚带下的常用方剂.笔者根据本方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化湿等功效,拓宽其临床治疗范围,略事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irta1 bowiel syndrome,IBS)48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方联合α-酮酸制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α-酮酸制剂治疗,研究组36例给予健脾化湿方联合α-酮酸制剂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ALB、Hb、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ALB、Hb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健脾化湿方联合α-酮酸制剂可明显提高血清ALB、Hb水平,减轻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健脾润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便秘型是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的致病和诱发均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本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1].吾师唐尚有副主任医师多年来善用自拟方健脾润肠汤治疗IBS便秘型,效果明显.我们特对此方进行病例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