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分型辨治特应性皮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特应性皮炎 ,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 ,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比较难治的皮肤病。中医根据临床表现 ,将其归属于奶癣、胎疒敛 疝 ,妇人少疮 (干疒敛 和湿疒敛)、婴儿湿疮、四弯风等范畴。现根据其主证特点 ,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 ,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加以讨论。1 病因病机经云 :“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明·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说 :“奶癣 ,因儿在胎中 ,母食五辛 ,父餐炙搏 ,遗热与儿 ,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医宗金鉴》说 :“此症生婴儿头顶 ,或生眉端 ,又名… 相似文献
4.
5.
6.
7.
“心部于表”是指心对体表各组织及其所属脏腑的统摄作用,从而维持皮表的生理功能。其统领体表的功能主要建立在心为阳脏、主血脉、藏神而任物的基础之上,与皮肤病密切相关。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作为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导致的心火亢盛、血脉痹阻、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现代“脑—皮”轴理论也证实了心与皮肤病的密切相关性,基于此,笔者提出从心论治AD的观点,认为本病临床治疗可基于“心部于表”理论,从心论治为主,分别以清心泻火、凉血解毒,畅盈血脉、以通为用,补养心血、多脏同调,调摄心神、安神止痒等为原则,使心静、脉畅、血充、神安,恢复机体阴阳平和的状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心身疾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9.
高荣慧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3,25(1)
特应性皮炎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变化有难治化、重症化倾向,汉方治疗从调整、改善体质出发,既治标(皮疹),又治本(调整阴阳),常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顽疾,很难治愈,此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各文献报道,中医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其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目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内服汤剂、外用洗剂和中成药以及针灸等。本文就常用中医疗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陈焱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200-202
特应性皮炎是常见慢性皮肤疾病的一种,西医临床上常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实施治疗,远期效果不够理想,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近年来,中医药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优势逐渐被临床重视,不仅可使患者症状有效改善,且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文章对近年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中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宋业强教授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学验俱丰。我们有幸随师学习,兹将宋老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认为特应性皮炎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而素体热盛;或后天调摄不当而致脾虚湿滞,复感风、湿、热邪,合而发病。近年来,通过辨证论治、应用经验方、针灸治疗、开发有效颗粒剂、中药外治等治疗方法,使中医药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加,并在治疗和防止复发方面,显示出比单纯应用西药更明显的疗效,而且可以更好地保障显著的近期疗效和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实验室研究也提示血清总IgE及IL-4的水平高低可作为特应性皮炎临床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些年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作了系统回顾 ,介绍了中药内用治疗 ,中药外用治疗 ,针灸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的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新进展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的难治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研究发现本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名中医吴淞临证发现,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核心病机是肺脾虚弱,其中脾虚生湿是基本特征,发作期易夹风邪,迁延期易阴虚血虚。临证治疗吴老师主张治病求本,兼顾整体、三因制宜,根据患儿症状分别论治,发作期患儿病因病机主要为肺脾虚弱、心火亢盛、外邪侵袭,治宜健脾除湿,清热疏风。迁延期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血虚风燥,治宜肺脾双补,健脾除湿,滋阴养血,祛风止痒。吴老师通过多措并举疗效显著,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中医药诊治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的思路。儿童及成人的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在基本病机上存在差异,儿童多为脾虚为本,心火为标,两者交互主导;成人病机复杂,以脾肾两虚为本,湿邪为标,二者互为因果,且多见兼夹证。因患者年龄、病期及病程的不同,临床可见心火脾虚证、脾虚湿蕴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瘀证等基本证型。辨治时需抓住脾虚和湿邪两大辨治要点,即主张治病求本从脾论治,兼顾他脏;湿邪为患需治湿邪,同调兼夹证。具体用药时,需注意培土祛湿药的运用,采用炒制的中药灵活调整药物性味,小儿用药当清和。中医药的介入在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辨证论治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或者延缓疾病复发,改变过敏进程,达到改善患者长远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日趋上升,中医认为其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血热内盛及后天调摄不当而致肺脾俱虚加之感受风、湿、热邪导致发病。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分期分型内服外治,注重调护等治疗方法,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疗效显著,并在防止复发方面,显现出比单纯应用西药更明显的优势,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分布特点,探讨其与皮损积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对50名AD患者进行综合辨证和皮损严重程度的积分评价,分析证型特点、皮损积分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AD的常见证型为血虚风燥、阴虚血燥、脾虚血燥、湿热蕴结、脾虚湿困、心火炽盛;各证型之间的皮损总积分无显著差别;6种皮损中积分最高的是皮肤干燥,其次为表皮剥脱和皮肤苔藓样变;红斑皮损积分在阴虚血燥证和湿热蕴结证中较高,渗出积分在脾虚湿困证中积分最高。结论:特应性皮炎不同皮损的积分与中医辨证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瘙痒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儿童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常规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明显,复发率较高。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患儿减轻皮损、缓解瘙痒、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近年中医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以期为中医诊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龙牡汤内服加外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加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记录指标包括: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等,评价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8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复发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证),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